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凰图腾 > 第35章 三十四

凤凰图腾 第35章 三十四

作者:轩辕天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17:55:12 来源:文学城

南疆平定,朝堂肃清,汴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展昭因功擢升为御前三品带刀护卫,赏赐丰厚。但他依旧过着每日破案巡街的日子,与往常并无二致。

这日清晨,展昭正在院中练剑,巨阙在朝阳下划出凛冽寒光。经过南疆一役,他的剑法愈发精进,内力也更为浑厚。

"好剑法!"白玉堂倚在廊柱上拍手,"看来这趟南疆之行,猫儿的功夫又长进了不少。"

展昭收剑而立,气息平稳:"不过是些实战心得罢了。"

这日黄昏,包拯被急召入宫。展昭留守府中处理公务,一名面生的小太监低头匆匆而来,声音急促:“展大人,八王爷在凝香阁等候,说有要事相商,事关……郑王余孽,请大人速去!”

展昭心下一凛,郑王余孽事关重大,不敢怠慢,略作交代便随小太监入宫。宫内路径复杂,小太监步履匆匆,七拐八绕,周遭景致愈发偏僻。

“这是何处?”展昭停下脚步,内力悄然运转,警惕地感知着四周。此处宫苑精致,却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寂静,空气中隐隐飘散着一丝异香。

小太监回头,脸上露出一丝诡秘:“展大人,到了。”说罢,竟闪身推开旁边一扇虚掩的宫门,自己则迅速退入阴影中消失。

展昭心知不妙,正要抽身而退,忽闻宫室内传来一声女子短促的惊叫!侠义心性驱使,他不及细想,瞬间冲入室内欲查看是否有人遇险。

室内光线昏暗,只见一名宫装女子跌坐在地,云鬓散乱,衣襟微开,正是如妃段清源!

“如妃娘娘?!”展昭大惊,立刻非礼勿视,猛地转身背对,“臣鲁莽!不知是娘娘寝宫,这就告退!”

然而,已经晚了。

殿门“砰”地关上落锁!窗外、殿外瞬间亮起无数火把,将周遭照得亮如白昼!嘈杂的脚步声、呵斥声骤然响起!

门被撞开,御前侍卫涌入,刀剑寒光凛冽。为首之人,正是面色沉静的赵祯!他身后,还跟着闻讯赶来的皇后、太后心腹嬷嬷以及几位恰好在附近“经过”的妃嫔。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背身而立的展昭,和地上惊慌失措、衣衫不整的段清源身上。场面,诡异而尴尬。

赵祯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展昭挺直却僵硬的脊背上。他的脸上没有预料中的震怒,反而是一种深沉的、几乎看不出波澜的平静。那平静之下,是急速运转的思绪和对眼前局势的瞬间判断。

他不是第一次见到展昭陷入危局,也不是第一次需要权衡如何保全他。南侠的品性,他深信不疑。眼前这拙劣却狠毒的布局,目标显然不止是展昭。

在众人或惊骇、或鄙夷、或等待他雷霆之怒的目光中,赵祯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不容置疑的威仪,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展昭。”

展昭听到赵祯这不同与往日低沉的声音心沉入谷底,单膝点地,声音沉静:“臣在。”

赵祯没有看他,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更深远的地方,他顿了顿,语气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决断:

“你太让朕失望了。”

这句话,不像斥责,更像是一声叹息,一句定论。他没有问缘由,没有听辩解,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些都毫无意义。

“荣威。”

“臣在!”荣威上前,心情复杂。

“将展昭带回开封府,”赵祯的声音平稳无波,“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府门半步。”

没有投入天牢,没有当场革职查办,只是……禁足。这个处罚,轻得出乎所有人意料,却又重得足以将展昭钉在“嫌疑”的耻辱柱上。

荣威愣了一下,立刻领命:“臣遵旨!”

赵祯的目光这才转向地上瑟瑟发抖的段清源,语气依旧平淡:“将羲和宫封锁,一应人等不得随意走动,等候查问。”

“皇上!臣妾冤枉!展大人他……”段清源泣声欲辩。

赵祯抬手,制止了她的话,目光深邃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让段清源瞬间噤声。那里面没有信任,也没有不信任,只有帝王的审视和一种“此事到此为止”的压迫感。

“臣……领旨。”展昭深深叩首。他明白了赵祯的用意。禁足,是保护,也是将他暂时移出风暴中心,更是做给幕后之人看的一种姿态——皇帝并未完全偏袒,但亦未放弃。

他随着荣威离去,背脊依旧挺直,心中却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有屈辱,有无奈,但更多的,是对赵祯这番处置背后深意的感激与了然。陛下信他,所以用这种方式保他。

赵祯看着展昭离去的背影,眼神微不可察地黯了一瞬。他知道,这道禁足令一下,朝堂上针对包拯和开封府的风暴必将更烈。但他更知道,此刻快刀斩乱麻,将展昭“圈禁”起来,才是避免事态扩大、争取调查时间的最佳选择。

牺牲暂时的自由,换取喘息之机。这,是他作为帝王,能为展昭做的,最迅速也最有效的保护。至于后续……他的目光扫过那些神色各异的妃嫔和宫人,心中冷意渐生。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赵祯看不出情绪的面容。八贤王与包拯肃立一旁,气氛凝重,却不同于预想中的压抑,反而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沉凝。

“皇上的处置……”八贤王沉吟开口,“是否过于……温和了?”他意指赵祯未当场严惩,恐难以平息后宫非议,更会给朝中包拯政敌留下攻讦的把柄。

赵祯端起茶盏,轻轻拨弄着浮叶,语气平淡:“八皇叔以为,朕该如何?当场将展昭下狱?严刑拷问?还是依律查办,给如妃定罪?”他抬眸,目光清冷,“那才是真正中了幕后之人的下怀。”

包拯上前一步,神色肃然:“皇上明鉴!展护卫绝不可能行此龌龊之事!此乃构陷!”

“朕知道。”赵祯放下茶盏,声音不高,却带着绝对的笃定,“正因朕知道,才不能按常理出牌。对方要的就是朕震怒,要的就是朕严惩展昭,要的就是开封府因此事威信扫地。”

他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将展昭禁足开封府,看似惩罚,实则是将他置于最安全之地。荣威的人守着,比天牢更稳妥。幕后之人见朕未如他们所愿雷霆震怒,反而会疑心朕是否另有安排,不敢再轻易对展昭下手。此其一。”

“其二,”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八贤王与包拯,“朕将展昭‘看管’起来,也是做给那些等着看笑话、等着弹劾包卿‘御下不严’的人看。朕的态度模棱两可,他们反而不敢贸然全力攻讦,会有所顾忌,会观望。这便为我们暗中调查,争取了时间。”

八贤王恍然:“皇上圣明!此举确是以静制动,引蛇出洞之上策!”

包拯也深深一揖:“皇上用心良苦,臣……代展护卫,谢过皇上!”

赵祯摆了摆手,脸上并无得色,反而更显深沉:“只是,时间不会太多。流言可畏,朕能压得住一时,压不住一世。必须在朝堂压力彻底爆发前,找到确凿证据。”

展昭被禁足开封府已数日。

外界虽因赵祯的迅速处置和封口令,对具体细节知之不详,但“御猫展昭擅闯如妃寝宫”的风声,仍如同暗夜里的瘟疫,在汴京城的某些角落悄然蔓延。而朝堂之上,真正的风暴正在酝酿。

几日来的朝会,气氛诡异。以李御史为首的一批官员,不再直接攻击展昭——毕竟皇帝已“惩处”,他们转而将矛头狠狠指向了包拯。

“皇上!展昭身为开封府属官,行为如此失检,包拯御下不严,难辞其咎!”

“包拯执掌开封府,号称明镜高悬,如今属下闹出此等宫闱丑闻,其威信何在?何以再审案断狱,服天下人之心?”

“臣恳请皇上严惩包拯,以正朝纲!”

奏章如雪片般飞向赵祯的案头。言辞激烈,仿佛包拯才是那个罪大恶极之人。赵祯高坐龙椅,面色沉静地听着,不置一词,既未出言维护包拯,也未顺势追究,只将所有的弹劾奏章留中不发。这种沉默,反而让底下争斗的双方更加摸不着头脑,攻势虽猛,却如同打在棉花上。

后宫之中,亦不平静。

太后宫中。

“皇帝这次,处置得未免太过轻描淡写。”太后拨动着手中的佛珠,语气听不出喜怒,但话语间的倾向却很明显,“那展昭纵然有功,闯宫却是事实。如此轻轻放过,只怕后宫人心浮动,规矩也要乱了。”

侍立在一旁的西夏海平公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柔声插话道:“太后娘娘容禀,清源妹妹年纪小,性子单纯,许是被人蒙蔽利用了也说不定。只是……那展护卫武功高强,他若真有心,这宫里的规矩,怕是……”她话未说尽,留下无限遐想,仿佛坐实了展昭恃强行凶的可能,更暗指段清源行为不端。

皇后坐在太后下首,闻言微微蹙眉,她仪态端庄,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开口道:“母后,海平公主,此事尚未查明,妄下论断恐有失公允。展护卫为人正直,忠心耿耿,这是朝野皆知的事情。皇上将他禁足而非下狱,想必正是心中有数,欲查明真相,既不冤枉好人,也不纵容奸佞。我等后宫之人,更应谨言慎行,稳定人心,而非听信捕风捉影之言,徒增烦恼。”她一番话,既维护了赵祯的决策,也表达了对展昭人品的信任,更暗指海平公主言语不当。

太后看了皇后一眼,并未反驳,只是淡淡道:“皇后说得是。只是后宫安宁事关重大,皇帝还需早日查明,以安人心。”语气虽缓,但催促之意仍在。

海平公主被皇后不软不硬地顶了回来,面上依旧带着温婉笑意,眼底却冷了几分,不再多言。

皇后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后宫中一部分观望者的心。然而,暗流依旧涌动。展昭之事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焦点,或明或暗的力量都在试图借此机会,打压对手,攫取利益。开封府与包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而被禁足在府内的展昭,虽暂时安全,却如同暴风雨中心的一叶扁舟,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夜色深沉,开封府后院。

展昭独立于月光下,几日来的禁足,并未让他意志消沉,反而在寂静中更加沉淀。他内力运转周身,耳力过人,虽在府内,却能隐约感知到府外那种山雨欲来的紧绷气氛。他知道,包大人和开封府正因他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一阵熟悉的冷香,随风悄然送至鼻尖。

他紧绷的唇角微微松弛,并未回头,只轻声道:“你来了。”

红影如蝶,翩然落于身侧。轩辕天一手中提着两坛酒,额间朱砂在清冷月色下,平添几分妖娆暖意。

“接着。”她将一坛酒抛过去,自己拍开另一坛的泥封,仰头便饮了一口,动作洒脱不羁。

展昭接过,同样拍开泥封,灌下一大口。烈酒入喉,仿佛能浇熄几分胸中的郁闷。他这几日思绪纷杂,有对自身清白的坚持,有对连累包大人的愧疚,亦有对幕后黑手的愤怒。

“外面……很不太平吧?”他放下酒坛,目光望向皇宫方向。

“嗯。”轩辕天一靠在他身边的廊柱上,语气慵懒,“一群跳梁小丑,借着由头兴风作浪罢了。祯还能压得住。”

展昭沉默片刻,低声道:“是我连累了大人,连累了开封府。”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轩辕天一转头看他,月光下她的眼眸清亮如星,“他们想对付的,从来就不止是你。”

她忽然伸手,拉住了他的手腕。展昭微微一怔,随即放松下来,任由那微凉细腻的触感传来。

“上来。”她说着,足尖一点,已带着他轻巧地跃上屋顶。

屋顶视野开阔,夜风带着凉意,吹拂着两人的衣袂。轩辕天一拉着他坐下,自己则很自然地,将头轻轻靠在了他的肩膀上,寻了个舒服的位置。

展昭身体微微一顿,随即放松下来,非但没有推开,反而极其自然地调整了一下坐姿,让她靠得更舒服些。他们之间,早已有过数次这般亲近,从最初马车中的相拥取暖,到后来相拥共枕,这份亲密早已成为习惯。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她发间传来的冷香,以及肩膀上传来的温热与重量。这种感觉,熟悉而令人安心,瞬间驱散了他心头盘踞的阴霾。

他抬起手臂,轻轻环住了她的肩膀,将她更稳地拥住。

两人就这样并肩坐在屋顶,她靠着他,对着空中那轮清冷的孤月,默默饮酒。许久,展昭才低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天一,我真的……没有。”

“我知道。”轩辕天一回答得没有一丝犹豫,她甚至没有抬头,只是在他肩窝处蹭了蹭,找到更舒服的位置,声音带着笃定的慵懒,“我信你。”

短短三个字,重若千钧。无需更多解释,无需任何证据,她的信任,便是这暗夜中最明亮的光,瞬间照亮了他心中所有阴郁的角落。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涌上心头,感激、动容,还有一种更深沉的情感在悄然滋长。他收紧了环住她的手臂,将下颌轻轻抵在她的发顶,嗅着那独特的冷香。

“谢谢。”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两个字,融在微凉的夜风里。

轩辕天一在他怀里轻轻“嗯”了一声,不再说话。

夜风轻柔,星河低垂。他依旧身陷囹圄,背负污名,朝堂暗潮汹涌,前路未卜。但此刻,有她靠在怀中,听着她平稳的呼吸,感受着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温暖,展昭忽然觉得,无论面对何等艰难,似乎都有了面对的勇气。他微微侧头,唇瓣无意间擦过她冰凉的发丝,心中一片宁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