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恶毒假千金回乡种田了 > 第15章 山珍

恶毒假千金回乡种田了 第15章 山珍

作者:弓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8:56:09 来源:文学城

“阿姐,为啥叫观音豆腐?”

“名字虽叫豆腐,但其实是凉粉。古籍上说,很早以前闹饥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用杨柳枝洒下甘露,甘露所过之处便长出了一种观音树,饥民取其枝叶加草木灰做成豆腐,靠这道吃食挨过了饥荒,于是唤其观音豆腐。这观音树就是你口中的臭娘子,也叫观音柴,它还有许多别的名字,腐婢、豆腐柴、六月冻、凉粉柴等等*。”

林小蒲笑嘻嘻地道:“我以后不叫它臭娘子了,我就叫它观音树。”

三个人分食,一盘子的观音豆腐很快就吃光了。

林小蒲没吃够,偷偷瞄了一眼陶锅里剩下的半块。

这是给阿爹留的,她只看看。

林姝忍俊不禁,“山上多得是,以后小蒲和阿娘想吃的话,咱们随取随做。”

林小蒲想起什么,忙道:“阿娘,阿姐说那漫山遍野的那黄荆条还能做什么碱水粽子。阿姐一路奔波,端午节都没赶上,她说她想做几个粽子吃。”

何桂香用食指轻轻按了一下她的眉头,轻叱道:“我看是你这个馋嘴子想吃罢?”

林小蒲嘿嘿地笑。

何桂香:“阿姝想吃便做,只是家里剩的陈糯米不多,怕是做不了几个。”

林姝笑应:“那正好,不做多,就做几个给大家尝尝。小蒲,缸里的山泉水不够凉,你去屋后取点新鲜的山泉水,咱用山泉水将剩下的观音豆腐镇着,等阿爹回来,能吃上最清凉解暑的观音豆腐。”

山里头泉眼处的山泉水才是最清凉的,不过跑去山上还要花费时间,流经屋后的山泉水就可以了。

“好咧!”

林小蒲连忙应了一声,直接取了舀水的葫芦水瓢,哒哒哒地跑走了。

说是接屋后的山泉水,其实还要走一段路,走至那田边垄沟和山泉水的汇集之处,取那未流入垄沟里的山泉水。

林姝这头也没闲着,准备把桶里的泥鳅和田螺处理干净,尤其是田螺,没有小刷子,只能反复用手搓洗。

洗干净了再一个个的用剪刀将田螺尾部剪掉一小段,这样吃的时候才容易吸出里面的螺肉。剪完了还要再用清水洗一遍。

正是因为这田螺做起来麻烦,林姝才没有多捡,只在田里摸了几把。

天还没有大黑,但何桂香已点了油灯放到桌上,两人就着那暖黄的光一起处理泥鳅和田螺。

处理好后,何桂香没有让林姝动手,但因着她做观音豆腐露的这一手,做泥鳅和田螺的时候都听她的。

田螺直接爆炒。热锅下油,放蒜蓉、野葱头、鸭脚艾等爆香,然后加入田螺翻炒至熟透,不过何桂香舍不得下太多油,爆炒最后还是变成了闷煮,好在闷出来的田螺也很香。

泥鳅就做最简单的泥鳅炖豆腐,家里没有豆腐没关系,这不是有刚做好的观音豆腐么,蒜末葱头并一大把的鸭脚艾和切段的泥鳅一起翻炒,然后加清水炖煮,炖至泥鳅烂熟的时候再加入嫩滑的观音豆腐,撒盐出锅,丢一把葱花。

泥鳅还没炖好,林大山便回来了,远远地喊了一声,“他娘,我回来了!”

何桂香连忙用布巾子擦干手,出去迎他,“他爹,今日怎么回来的比往日晚了一刻?”

林大山是去镇子上干活的,往常去的时候两手空空,回来的时候也是,但今日他手上拎着个油纸包,神情疲惫却透着几分喜意。

林姝还在灶台上忙活,林小蒲跑了过去,“阿爹,阿爹,你可算回来了!阿年和阿娘给你做了好吃的!”

林大山乐呵呵地将手上的油纸包递给她,“买了两块糖糕,你跟阿姐一人一块。”

糖糕?!

林小蒲顿时高兴地蹦了起来,“阿爹最好了!阿姐阿姐,阿爹买糖糕了!”

锅里的泥鳅还要再炖一会儿,林姝便先拌了观音豆腐,观音豆腐刚刚用山泉水镇过,吃着最是清凉爽口。

“阿爹走这么多路,肯定又累又热,快吃这观音豆腐爽快爽快!”

林大山着急回来,十六里山路走得又急又快,浑身黏答答的,又渴又热,这观音豆腐第一口下去就凉爽得他通体舒畅。

他不由诧异,“他娘,你今日也去镇上了?”

他以为这是何桂香去镇上买的吃食。

何桂香乐道:“哪里是买的,是阿姝自己采臭……采山上树叶做的,说是从古籍上看来的吃食。”险些脱口而出臭娘子三个字的时候,何桂香留了个心眼,没说名字。

倒也不是夫妻之间不信任,只是她晓得自家汉子什么性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林大山对这道吃食的食材并不感兴趣,他只是震惊于自己从侯府回来的闺女居然还有这样的本事!大山里的树树草草的就能做吃食,那岂不是一文钱不花?

林大山憨笑:“我闺女真棒!”

一整盘的观音豆腐下肚,林大山舒服得都不想动弹了。

锅里留的糙米粥一会儿便热好,何桂香端上桌,还有新鲜的炒田螺,刚刚出锅的泥鳅炖观音豆腐也被林姝端了上来,颜色奶白浓郁还透着绿,瞧着就有食欲。

何桂香一边端饭端菜一边笑呵呵解释道:“田螺和泥鳅是小蒲和阿姝去田里捉的,也是阿姝做的,我尝了一口,好吃得紧,一点儿也不腥!”

乡下田里这么多泥鳅和田螺,为何没人吃,一是大人们忙农事,没那闲功夫去捉这些东西,二来这两样东西土腥味儿特别重,洗不干净的话还能吃一嘴的泥沙,鲜少有人把这些当正经菜吃。有那家里孩子捉回去的,最后也十之**被大人用来喂鸭喂鹅。

林大山吃完也颇为意外。一点儿腥味儿都没有那是夸大了,但的确淡了许多。多吃几口之后,甚至可以忽略那股腥味儿了。

他手中的筷子越动越快。

林姝眼珠子一转,趁机道:“阿爹,何止这泥鳅,还有那河里溪里的鱼,处理好了能一点儿腥味儿都吃不出来。若是能在咱们后屋挖一个鱼池子,引山泉水过来,将抓来的鱼啊虾啊的养在里头,养个两三月,肉质都能改变,何须专门去腥,随便加点清水熬个鱼汤,那都美味得不行。”

林姝一边说,一边取了竹签去挑田螺肉,挑出来的一半投喂林小蒲,另一半送到林大山碗里,贴心得紧。

林大山早就饿了,大口吞咽着米粥,一块接一块的泥鳅往嘴里塞,听到这话,顿时就乐了,“闺女想建鱼塘?你先抓两只鱼回来看看。”

跟泥鳅田螺同理,甜水村那溪沟里河沟里的鱼也少有人吃,一来捕鱼比捉泥鳅费劲儿多了,二来这种小溪小河里的野生鱼不及那种渔村的大河大水里肥硕,一身刺还没多少肉。

当然,如果有人能捕条鱼回来,绝不会落得跟泥鳅田螺一个下场,毕竟鱼肉不仅算正经荤菜,腥味儿也比泥鳅小多了,熬汤喝的话很是滋补。

村里年纪还小不用干农活的孩童,每日都有下河摸鱼的,不过摸一整日也不见得能摸起来一条鱼。

无怪乎林大山听了林姝这想法发笑。

“阿爹,若是明日我能捉几条鱼回来,我是不是就能在屋后挖一个鱼池了?”

林大山乐呵呵地道:“真能捉到的话,不多,就一条,你明儿要是能捉到一条鱼,阿爹喊上阿野一起给你挖鱼池,你想怎么挖就怎么挖。”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林大山挠挠头,傻笑。

什么言什么追,他听不懂,但闺女是个学问人,他觉得自己倍有脸面。

五条泥鳅,有大有小,但切段炖汤之后也没多少,林大山一个人就吃完了,连里头的汤也喝得一干二净,一顿饭吃完,满足得打了好几个饱嗝儿。

炒田螺还剩一点儿,母女三个便一人拿一根细竹签挑肉吃,一边挑一边闲聊,难得悠闲。

“阿野哥哥何时回来?他一般都从山里带些什么?”林姝好奇地问。

周野一夜没回,但一家人都见怪不怪的样子,想必是经常在深山里过夜。这小子是有点儿东西在身上的。

何桂香解释道:“你阿野哥哥五回中便有三回在深山里过夜,一般都会带回来两三只野鸡野兔,还会采一些香蕈回来,香蕈跟其他菌子不一样,晒干之后拿去镇上卖,能卖到五十文一两!”

林姝从记忆里翻了翻,这香蕈应该就是香菇。这会儿的香菇是非常珍贵的山珍,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吃得起的。

五十文一两,按一斤十六两算,那就是八百文,听着多,但晒干后分量骤减,一斤干货不知要多少香蕈才能凑到。

“去岁冬,阿野进山还挖到了一根人参,去镇上换了足足八百文钱咧!”何桂香又道,眉梢眼尾都是笑意。

八百文钱是个大数目了,对村里人家来说攒个几年也不一定能攒到。

林小蒲双眼瞪大,“哇”的一声。

她知道这件事,但她不知道这根人参居然换了这么多钱!阿娘都没跟她说过。

林姝听完却在心里计较了一番。她虽不知道那人参品种和品相如何,但药铺里最普通的人参一两重也要个二两银,一根晒干的人参只要不是太小,一两重是有的。

可转念一想,这药铺也得挣钱,原价收是不可能的。如此算下来,这卖出去的价格竟是很不错了?

没想到这原书里的工具人不仅身材长在她的审美点上,人还挺能干。

“阿野能干得很,托阿野的福,咱们家里并没有你和小蒲以为的那么穷,钱都叫我攒着了。”何桂香笑得温柔,“所以你平时想吃什么都跟阿娘说,家里没有的话,阿娘去镇上给你买。”

想当初,林大山因为赌气要用一袋子粮食换个男人回来的时候,何桂香心里是极不赞同的,一来当时她光看周野那张不好惹的脸和那异常健硕的块头,心里觉得不安稳,怕会引狼入室,二来那会儿刚分家,家里粮食没多少,小蒲的药钱也是一笔大支出,哪能再养得起一个壮汉。

可后来相处没多久,何桂香就开始庆幸林大山的这个决定。

阿野是个极省心的孩子,虽然吃得多,但干活也多,除了家里的田,他还时不时地去山里寻一些野味回来,找到的山珍都能卖一笔大钱。

这么算下来,反倒是林家占了他的便宜。

若非当初逃荒被逼到那份上,周野这样的能干人是决计不会留在甜水村的。

*观音豆腐的来源说法来自网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山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