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登高台 > 第6章 出河西

登高台 第6章 出河西

作者:服金吞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3 23:00:51 来源:文学城

闻言,再看看一沓请柬,崔隐只觉眉心隐隐作痛。

义阳郡主便罢了,湘王府却是个烫手的山芋。纵使这一次推辞,还会有下一次。

这件事,是万万拖不了。

想到这儿,崔隐不经意抬头,却又见云七站在原地挤眉弄眼的,似乎有话想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说,还有何事?”

云七龇牙咧嘴,只觉得即将说出的话有些烫嘴,龇着牙迟疑地开口:“郎君,确实还有一事,不知是否重要。我也是随口一说。”

云七铺垫的内容太长,不似平常利索。

崔隐原本还有些不以为意,见他这般表现,倒是被勾起了兴趣。

缓步走到案前坐下,清俊的手端起茶盏,茶水略烫,崔隐轻轻吹了吹,轻描淡写地道:“说。”

“檀家娘子和冯家三郎定亲了。”云七迅速说出一句话,随即立马闭紧了嘴。

递到唇边的茶盏一顿,托着盏底的小指微微一动,盏中的茶水也微微泛起一丝波澜。

将茶盏放回案上,崔隐再次问出口:“再说一遍。”

“檀家四娘子和冯家的三郎君定亲了。”仿佛是怕崔隐听不明白,云七特意强调了一句“四娘子”。

“是五月间的事情。冯三郎到城郊打了几双聘雁,两家热热闹闹地定了亲,长安人人都知道。”

云七的话说完了,继续闭紧自己的嘴,眼睛却悄咪咪观瞧崔隐的脸色。

自然,依旧是波澜不惊的。只是这沉默的时间有点儿长,让云七莫名觉得宽敞的书房似乎有些逼仄,导致自己有些许呼吸不畅的感觉。

“这件事,为什么没有消息传给我?”

“郎君,长安城每日有那么多娘子郎君定亲,还都需要向郎君一一去信?”云七假装不明白。

崔隐偏过头,眼中含着警告。

两相对视,云七连忙低下头。“是属下的过失,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冯家已经将聘礼送到檀家了。”

不只是云七,长安城没有一个人能想到,冯家竟然会去檀家提亲。

冯三郎出城猎雁的事情做得并不张扬,事前两家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只有知晓三年前定亲退亲其中隐情的人才明了,檀家也算得上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宁可事情做得隐蔽些,也好过闹得全城皆知,最后却惨淡收场。

无论是檀家还是檀四娘子,都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崔隐自然也清楚,这件事情怪不得云七。

崔家收集情报信息的云字部虽然消息灵通,但绝大部分都将目光放在朝中大臣内情上,无缘无故盯着“破落户”檀家才是奇怪。

只是……

想到此处,崔隐又觉一阵头疼。如此,他的计划需要重新调整思路了。

“回帖回拒湘王府。”崔隐吩咐道:“同时,传出话去,初七日我要到兴庆寺与心源法师讲经。”

云七应承离去,留崔隐一人在书房里。

崔隐并不是喜欢回忆过去的人,但在听见檀嫄定亲的那一个,脑海中不知为何想到了曾经。

三年前,笑起来明媚娇憨的女娘,在冰天雪地之间如同一株梅,浑身洋溢着与其他士族女娘不同的生命力。

热烈,耀眼。

波澜不惊了十九年的心,若说没有一丝心动,是骗人的。

但是,当时在想什么呢?

崔隐回想。

当年的他太骄傲了。

名门崔氏与何氏唯一的嫡子,拥有显赫的家世,万人难以企及的样貌。七岁能诗,十三岁才名满长安,十六岁成为状元郎。

顺风顺水的人生,忽而因一场酒后糊涂的赐婚,与没落的檀家扯上关系。

与满长安羡慕檀氏不同,崔隐明里暗里听见的全是嘲讽。

人人都嘲笑不可一世的崔三郎竟然要娶一个名不当户不对的妻子。

他也想不在意。

但耳边传来的声音太多了,父亲母亲以及族老们也都表现出对这桩婚事的不满。

最终,他决然退婚,用毫不留情的手段和方式。

至于檀家和檀嫄后来的遭遇,他能料想,但不在考虑的范围内。

骄傲的少年,当时只想维护自己的自尊。

退婚后,一切看似回归原样。

他处置了几个敢在他面前嚼舌根子的士族子弟之后,便没有任何人敢提这件事。

渐渐地,他也忘记了。也再没有关于檀家的任何消息传到他耳中。

直到大理寺卿前来试探他的想法,隐隐约约透露出檀四娘子一直在官衙门口等候。

那一刻,猛然想起当年事,莫名地沉默了。

大理寺卿自以为了解了他的心意,也默许檀嫄堪称不合规矩的行为。

大理寺门口,他再次看见她。若非云七提醒,他险些没有认出来。

三年前,他与她的交集虽然不多,但也能发现,她酷爱红裳,喜欢热闹,对世间包含善意。

笑起来声音清脆悦耳,眼睛亮晶晶的,望向自己的眼神充满恋慕。

可是眼前的小女娘,比之当年,身量更加高挑,却更加纤瘦,却似乎没有了那种力量感。行动规矩,举止端方,语调平稳轻缓。

长长的幕离将她从头到脚包裹住,比最循规蹈矩的士族女娘还循规蹈矩三分。

她不应该是这样的。

崔隐冷了许久的心,难得有一丝微颤。

恰逢义阳郡主的消息传来,檀嫄成为结亲最好的人选。

早有旧约是应付悠悠之口最好的理由,他又可以对当年的事略作弥补。

谁料檀冯两家竟然结了亲,现成的借口用不得。

计划需要更改,人选需要更换。

崔隐难得叹口气,将万千思绪一扫而空。

夏日的夜晚,果真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端起早已凉透的茶水喝了一口。冰凉的水沁入心肺,心思渐渐清明。

案边,熟盂中的沸水,热气渐渐消散,直到温凉、冷却,宛如人心。

第二日早朝之前,崔隐到正院将事情与崔俭和何氏说清楚。

听见儿子的话,夫妇二人对视一眼,均松了一口气。

何氏紧紧揪了两个月的心终于落地。

虽然对义阳郡主,她心中万分不喜。但檀家门第低,族中也无甚有出息的子弟,配自家儿子,她都替觉得亏得慌。

若非崔俭劝她,亲事还得看崔隐的意愿,她压根不会点头。

想到此处,何氏不由得在心中暗暗感谢冯家,转而将心思放到为崔隐选一门称心如意的婚事上。

正好趁着七夕,各家来往频繁,把之前筛选过的适龄女娘再细细挑选一遍,一定要选一个事事如意,样样称心的才好。

初七日,兴庆寺。

七夕又是女儿节,这一日,向来守规矩的士族女娘也大都上了街。

一大早,兴庆寺山脚下就有小商贩挑着挑子吆喝,也有上了年龄的妇人售卖荷包香囊、花束手环等小巧精致的物件。

檀嫄按照约定到了兴庆寺山门。

掀开车帘,便见冯三郎站在山门口的一块上马石旁边,一匹棕色高头大马在旁边啃着青草。

可能是在长安待的时间久了,原本还有些黑的肤色,此时已变得白皙许多。

一袭玄服,广袖风流,银冠束发。

一人一马,引得来往人纷纷侧目。

见檀家的马车到了,冯三郎连忙上前。

想要伸手扶她下来,但又见周围来来往往的人,手指微动,缩回了手。

隔着幕离,檀嫄自然注意到他的动作,微微一笑。裙摆微微摆动,缓步下车,站在他面前行礼。

冯三郎连忙回礼,两人结伴往寺内走。

从山门到寺门口,一共一百零八级台阶。青石台阶虽宽,但也不矮,对身娇体弱的女娘来说,有些困难。

冯三郎小心翼翼护在檀嫄旁边,落后她一步。眼睛观察她的动作,一双手隐隐护在她背后。

跟在后面的虹雨和银竹向来敏锐,自然能发现冯三郎的动作,两两对视,对自家女娘未来的夫婿更加满意。

对冯三郎的体贴,檀嫄自然也能发现,不由得心中微暖。

兴庆寺位于一座小山上,虽已入暑,但因树木茂密高壮,时有微风袭来。

两人慢慢往上走,行动间衣摆摩擦。微风吹来,时不时吹起檀嫄的幕离,伴有一阵若有似无的幽香。

冯三郎有些微愣神,旋即又在心底唾弃自己,亵渎了檀四娘子。

到了寺门口,檀嫄后退半步行礼。

冯三郎有些尴尬地将手背在身后,率先向前,引着她往前走。

一路上,冯三郎柔声向檀嫄介绍寺内的一些古树,品种来历似乎烂熟于心。

看出檀嫄的好奇,他笑着解释。

“年少时,因身体原因,我在兴庆寺心源法师身边待过一段时间,启蒙后才回了冯家。”

“听夫人提过,三郎是在寺内启蒙,原来是在兴庆寺。”

“母亲与你说过?”听见檀嫄称呼他为“三郎”,他听得开心,行动间略微有些无措。

檀嫄点点头,两人又是一阵沉默。

慢慢走到寺中间的一座塔前。

塔是前朝建的,高约三十丈。

“这座塔,是我大秦太\祖皇帝为他的发妻萧皇后所建。不只是这座塔,因萧皇后喜佛,太\祖皇帝建了二十一座塔,龙兴之地还有一座佛像,据说也是他亲自按照皇后的样貌雕刻的。”

说着指着一百多尺的塔基道:“少时,我最喜欢坐在此处,听心源法师讲这寺内的一草一木,尤其是这座塔的故事。”

说完看向檀嫄。

总是隔着幕离,檀嫄也能感受到他的灼灼目光。

冯三郎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背在身后的手悄悄攥紧。

“娘子与我相识不过数月,我的样貌、家世、姻亲可以通过外人了解,但我的品行、习惯与你是否相宜,都需要天长日久的陪伴。”

“今日,我约娘子到兴庆寺,便是想在这座塔前,与娘子将话说得再清楚些。”说完,冯三郎对着塔的方向拱手,以示尊敬,“我万死不敢与太\祖皇帝相较,唯愿效仿,此生只与娘子一人携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