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到底谁是我的夫君 > 第22章 第 22 章

到底谁是我的夫君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芳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9-11 12:28:06 来源:文学城

要是早些年,淮溪君还真不敢打包票说什么,但在京中这几年看下来,就岐山王那样的酒囊饭桶,装个风光富贵的王爷还勉强算是那么回事,让他当皇帝?你见过有光天化日之下在茶楼那等地方,直言说自己要当皇帝的吗?

岐山王说难听点那就是蠢,但架不住人家命好,投了个好胎,若他安安分分做个闲散亲王,一辈子荣华富贵自是享用不尽,可他惦记上了自己不该惦记的,在淮溪君看来,只是一个出头鸟罢了。

朝中的那些老油条,为人处世一个赛一个精明,哪个会看不出来这里头的利害关系,人真是奔着岐山王去恭维的么,那是奔着太后娘娘和她背后的母族。

毕竟当今皇帝重孝,太后眼瞧着身子骨还很硬朗,几个适龄的皇子王爷也的确资质平平,若真没有合适的人选,太后极力干预下,岐山王还真的最有可能。

但真当皇帝是摆设不成?

淮溪君一哂,拂弄了两下袖摆,“你且再看就是了。”

*

岐山王和孙淑儿定亲的旨意发下,立时引起朝野一阵骚乱,这意味着长乐公主和岐山王如今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有长乐公主相助,岐山王离皇位岂不是更近一步。

有人支持岐山王,就有人反对他,历朝历代除非皇帝自己膝下无子嗣,不然储君人选就不可能会是他的皇兄皇弟,恰逢入秋后边城不宁,便有那三朝元老上折进言,请派皇子前往边城剿定贼军。

这是个树立威望的好机会,剿灭几支贼军也不是什么难事,若做好了,慢慢将皇子扶持上去,也算是杀一杀岐山王的风气。

御书房中,皇帝特地将几个儿子都召了进来,询问他们可愿带兵前往边关。

值得一提的是,四皇子也被召了进来。

认真算一算,今年除了在两次宫宴上皇帝和四皇子有过同宴,其余单独时间四皇子是一次也没觐见过皇帝,谁都知道皇帝已经放弃了四皇子,对其十分的厌恶,这回又将他召来,还是边塞之事,难道是为了故意让他难堪?

御前的人都二丈和尚摸不到脑袋,几个皇子悄悄探话,那些内监只能摇头。

且先不论是因为什么,反正总不会有什么好事落到他头上,皇帝一共有七个儿子,没立住三个,剩下几个除了四皇子,长这么大从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早些年四皇子揽着兵权,一方独大时,三个哥弟只能忍气吞声,朝他马首是瞻,皇帝夸起来那简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将他们衬着简直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如同草包饭桶,天家子弟之间的血脉亲情本就浅薄,又有一个处处比他们高上一头的压着,个个面子上奉承呵笑着,实则早有暗地里的恨意。

云巅之上的雄鹰,一朝一夕间成了跌进泥潭的麻雀,有人乐得看笑话,其中要数怀王最盛。

怀王行二,算是几个兄弟中最年长的,可惜生母是个宫女,出身卑贱,还是生下怀王后得了个贵人位份,不想人福薄,没几年就病逝了,这宫里头讲究母凭子贵,但也要子凭母贵,怀王打小没娘,不受重视的长大,性情也更尖酸刻薄一些,四皇子原是排在他后头,结果成了标杆,那他这个兄长又该立于何地。

进御书房前,怀王、恪王、谨王三人碰了头,从内监口中得知四皇子也要来时,怀王鼻间一哼,很不屑轻蔑道:“他来?当年就是因为他,咱们大爻败给了波罗,说他是罪人也不为过,居然还有脸过来。”

恪王好心提醒他一句,“二哥,这是御前。”

怀王也有顾忌,便没有再说什么,几人正要进去时,年幼的谨王在身后小声道:“四哥来了。”

众人转头一看,果然见高宥往这边走来,那罩在脸上的凶兽铜具,在日光下泛出了隐隐的深青,尤其是插在上头的一对獠牙,叫人看了总觉得毛骨悚然。

怀王真打算拿话挤兑他几句,大监从里头出来,喊了声叫觐,几人遂噤了声,朝里面去了。

皇帝坐在雕龙髹金大椅上,手里还在翻看一本折子,见人都来了,才放下折子。

“儿臣给父皇请安。”

整整齐齐问安叩拜的声音,这就是天家,即便是亲父子,也得先尽了君臣之礼。

皇帝微微颔首,没有多余的话,开门见山道:“叫你们来,是因为今天早朝上,刘阁老向朕进言,让朕选一个儿子领兵去清一清边塞动乱,朕想先听听你们的意思。”

皇帝召见为的什么,几个王爷都心知肚明,早朝的时候,宣武门刚出来,他们基本上都得了信儿,皇帝要的哪里是他们的意思,若他指定了叫谁去,谁又敢违抗皇命,特地走这么一遭,是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自愿带兵。

清乱这件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几千兵马去周旋一月,让波罗心生忌惮,也不必真打起来,各自敷衍了事便罢,往大了说,这就是两国交战的前戏,波罗是块硬骨头,不然当年四皇子也不可能费了几年的时间都没彻底斩草除根。

这事还得他们几个自己掂量,有胆识的揽下,往后就算是出了个头,但也有风险,出了事四皇子就是个前车之鉴。

底下一片寂静,除了四皇子,都在埋头沉思,斟酌着利弊权衡,皇帝等了许久,见仍动静,难免有几分恼意,他强压着怒气,指了怀王道:“老二,几个兄弟里你最年长,你先说说。”

怀王支支吾吾了半天,全然没了刚才在殿外的气势,“儿臣...儿臣觉得,近年来波罗常惹乱事,咱们大爻也不能助长了它的风气,刘阁老此议甚好。”

皇帝额头青筋突起,“朕是问你这个?简直牛头不对马嘴!”他转头又看向恪王,“老六,你来说说。”

恪王拱了拱手,缓缓道:“回父皇,儿臣觉得,波罗每每入秋便突袭我大爻边塞,也不是为了真想挑起战乱,波罗物产匮乏,此举不过是想掠些吃穿用度,以熬过漫漫冬季,咱们要是因此带兵清剿,在波罗看来,恐有宣战之嫌,届时若两国开战,劳民伤财,百姓民不聊生,实在是得不偿失。”

皇帝面色稍霁,恪王算是说到了他心坎里,之前那几年不断的征战,国库早就被掏空了,好不容易这几年能缓过来,哪儿能再重蹈覆辙。

但也不可能坐视不管,让边关百姓人心惶惶,他睨了一眼底下的恪王,“那你的意思,这事就不用理会了?”

恪王道:“当然不是,儿臣以为,这战不能打,但也不能让波罗这样放肆,这件事应该从根源上去解决,波罗无非是缺粮缺衣,若咱们能同他们达成一致,便可迎刃而解。”

这个法子之前不是没人提过,但问题在于谁去,波罗是未受教化的蛮夷之地,可没有什么不斩来使的规矩,有命过去,能不能有命回来都不知道,但又不可能随便派个人过去,卡在了人选这里,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没人愿意提,毕竟谁提了,八成就是得他去。

怀王和谨王齐齐看向恪王,后者再一拱手,“儿臣愿为信使,前往边塞与波罗谈判。”

良久的静默,诺大的御书房连根绣花针落地的声音都清晰可闻,皇帝深深看了恪王一眼,这个儿子,他以前实在是忽视了。

“你能有这份心,朕深感欣慰,但这件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波罗蛮横无理,若稍有差池,搭上的可就是你的身家性命,这你也愿意?”

恪王挺直了身子,“儿臣既为大爻的王爷,便该一心一意替大爻的百姓着想,常言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但儿臣更觉得该是食民之禄,为民分忧,再难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若因为困难重重,便停滞不前,受苦的还是百姓。”

怀王从御书房出来,回去的路上对同路的谨王阴阳怪气道:“从前真没看出来,老六竟然有这等好口才,只是嘴皮子再厉害,也得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谨王尚且不过十二三岁,人小说不上什么话,面对怀王的怨怼,只得讪讪道:“六哥也是为了大爻好。”

怀王瞥了他一眼,嗤道:“你个毛头小子懂什么,这事要那么好办,能这么多年没人做,专门留下来等着老六,算了,和你说也说不明白的,你就天天在家烧香祈福,祈祷你那六哥能全须全尾回来吧。”

说完,怀王悠闲哼着小曲,负手离开了。

高宥被单独留了下来,在那之前他听了一耳朵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稷百姓,三王走了以后,才掸了掸袖子。

父子二人一坐一站,四目相对,但谁没说话。

过了良久,还是皇帝开了口,他生硬冷漠道:“对着朕,你还要戴着你那破面具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