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魏 > 第8章 第 8 章

大魏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醒目录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05:10:08 来源:文学城

曹叡枯坐至天明,御书房的烛火燃尽最后一寸,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案上的凉州土块与糙米碗上投下斑驳光影。内侍轻手轻脚地进来更换烛台,见陛下眼底泛着青黑,案前还摊着那本粗布封面的账册,不由得放轻了所有动作。

“陛下,该梳洗上朝了。”内侍低声提醒,目光掠过那碗已然冷却的糙米粥,碗沿还凝着一圈米渍,显然陛下一夜未动。

曹叡“嗯”了一声,指尖却仍停留在账册的指印上。那些红褐印记大小不一,有的模糊不清,想来是流民们冻得发僵的手指按上去的,可每一个都透着沉甸甸的信任。他忽然想起昨日曹休跪地求饶的模样,宗室重臣的体面在铁证面前碎得彻底,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寒意——这朝堂之上,究竟还有多少人是真心为他、为这大魏江山?

梳洗过后,曹叡身着衮龙朝服步入太极殿。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宗室勋贵站在靠前的位置,曹休低着头站在队伍中间,神色灰败,想来是一夜未眠。曹叡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了末位的一个空缺上——那是司马懿原本该站的位置,如今人在凉州,朝堂上竟似少了点什么。

朝会伊始,郭太后派来的内侍便宣读了懿旨,大意是外臣掌兵需谨慎,建议陛下收回司马懿的兵权,改派宗室子弟前往凉州接管赈灾事宜。话音刚落,曹休立刻附和:“太后圣明!司马懿虽有微功,但若长期手握边郡兵权,恐生异心,还请陛下三思!”

宗室大臣们纷纷响应,一时间朝堂上皆是附和之声。曹叡端坐在龙椅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颔首的众人,忽然开口:“曹休,你昨日奉旨去凉州赔罪,何时启程?”

曹休一愣,没想到陛下会突然提及此事,连忙躬身:“臣……臣今日便准备动身。”

“不必了。”曹叡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凉州赈灾之事,司马懿处理得井井有条,流民归乡,水渠动工,此时换帅,恐生变数。至于兵权,司马懿所掌不过是郡兵,且皆用于垦荒修渠,并无半分异动,何来异心之说?”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那名传旨的内侍身上:“替朕回禀太后,国事自有朕与朝臣商议,无需太后费心。司马懿赈灾有功,朕已擢升其为丞相府长史,赏人参阿胶补身,此事已定,不必再议。”

内侍脸色发白,躬身应下,匆匆退了出去。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宗室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年轻的帝王竟会如此力挺一个寒门出身的外臣。曹叡看着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心中冷笑——他何尝不知太后与宗室的忌惮,可大魏如今内忧外患,北有匈奴窥伺,南有蜀吴虎视,正是用人之际,司马懿这般有能力又肯实心办事的人,他怎舍得弃之不用?

朝会结束后,曹叡留下了丞相陈群。陈群是朝中少有的中立派,为人正直,且极有远见,曹叡一直颇为信任。

御书房内,陈群看着案上的凉州账册,眼中满是赞赏:“陛下,司马懿此人,当真难得。凉州赈灾之事,前几任官员都束手无策,流民四起,粮款屡屡被克扣,唯有他到任后,短短数月便厘清了账目,安抚了流民,还动工修渠,为长久之计谋划,这份才干与心细,朝中无人能及。”

“朕也知他之才。”曹叡叹了口气,“可宗室与太后皆忌惮他,说他出身寒门,却野心勃勃,恐日后难以掌控。”

陈群放下账册,躬身道:“陛下,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不拘出身。司马懿虽为庶子,却有经天纬地之才,且行事沉稳,懂得隐忍,这样的人,若能为陛下所用,便是大魏之福。至于野心,臣观其行事,虽有谋略,却无反骨,他所求者,不过是施展抱负,为家族争光罢了。”

曹叡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那本账册上:“朕昨日见他写的‘愿陛下无忧,愿百姓安居乐业’,心中颇有感触。这朝堂之上,多的是争权夺利之辈,少见这般真心为百姓着想的人。”

“陛下英明。”陈群道,“司马懿此次在凉州的所作所为,不仅安抚了流民,更赢得了民心。民心向背,乃是国之根本,陛下若能重用此人,不仅能稳固边疆,更能收拢民心,何乐而不为?”

曹叡沉吟片刻,道:“朕之意,是想让他尽快回京。凉州之事已步入正轨,朝中更需要他这样的人辅佐。”

陈群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陛下所言极是。如今朝中党争渐起,宗室与寒门官员矛盾日益加剧,司马懿既能平衡各方势力,又有实干之才,回京后定能为陛下分忧。”

两人商议妥当,曹叡便下旨,召司马懿即刻回京。旨意发出后,曹叡心中竟生出几分期待——他想再见见那个沉稳隐忍的男人,想亲眼看看,那个能在凉州创下如此功绩的司马懿,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本事。

此时的凉州,司马懿刚巡查完水渠回来。连日的奔波让他本就不算强健的身子有些吃不消,咳嗽声此起彼伏。随从递来一碗温热的汤药,低声道:“大人,这是按您吩咐熬的润肺汤,快趁热喝了吧。这几日风大,您日日在外奔波,若是病倒了,水渠工程可就耽搁了。”

司马懿接过汤药,仰头一饮而尽,苦涩的药味在口中蔓延开来,他却面不改色:“无妨,水渠关乎凉州百姓生计,片刻也不能耽搁。”

随从看着他疲惫的面容,忍不住劝道:“大人,您已经好几日未曾好好歇息了。李吏员前日从洛阳传回消息,说曹休大人在陛下面前说您的不是,若不是陛下明辨是非,恐怕……”

司马懿笑了笑,神色平静:“我早知曹休等人容不下我,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翻不起什么大浪。陛下聪慧,自有明断。”

他虽嘴上说得轻松,心中却并非毫无波澜。曹叡的信任,是他在这官场中唯一的依靠,也是他敢放手做事的底气。他深知,自己出身寒门庶子,在这看重门第的朝堂上,步步维艰,唯有凭借实打实的功绩,才能站稳脚跟,才能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正说着,门外传来下属的声音:“大人,洛阳传来圣旨,召您即刻回京!”

他简单收拾了行装,将凉州的事务托付给心腹下属,便带着几名随从,踏上了返回洛阳的路途。马车行驶在官道上,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司马懿靠在车壁上。

一路晓行夜宿,十余日后,司马懿终于抵达洛阳。刚入城门,便看到丞相府的官员已在等候:“司马大人,丞相有令,请您即刻前往丞相府议事。”

司马懿微微颔首,随官员前往丞相府。陈群早已在府中等候,见他进来,连忙起身相迎:“仲达,一路辛苦。”

“丞相客气了。”司马懿躬身行礼,“不知丞相急召,有何要事?”

陈群请他坐下,亲自为他倒了杯茶:“仲达,此次你在凉州立下大功,陛下极为赞赏。召你回京,是想让你入尚书台,任尚书右仆射,辅佐陛下处理朝政。”

司马懿心中一动,尚书右仆射乃是中枢要职,掌弹劾纠察百官之事,陛下竟如此重用他?他连忙起身推辞:“丞相,在下出身寒微,资历尚浅,恐难当此大任,还请陛下另择贤能。”

“仲达不必过谦。”陈群笑道,“你的才干,陛下与我都看在眼里。如今朝中需要你这样的人,整顿吏治,平衡各方势力。陛下之意已决,你就不必推辞了。”

司马懿见陈群态度坚决,知道再推辞无益,便躬身应下:“既然陛下与丞相信任,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朝中事务,陈群便让司马懿先回府邸休息,明日再入宫面圣。司马懿走出丞相府,看着洛阳繁华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千——他从一个寒门庶子,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其中的艰辛,唯有他自己知晓。

回到早已备好的府邸,司马懿刚坐下,便有内侍前来传旨,说陛下今夜在御书房召见他。司马懿不敢耽搁,稍作休整后,便即刻前往皇宫。

御书房内,曹叡正对着一幅地图出神,见司马懿进来,连忙起身:“仲达,一路辛苦,快坐。”

“谢陛下。”司马懿躬身行礼,在案前的椅子上坐下,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案上的地图,正是凉州的地形图,上面还用朱笔标注着水渠的位置。

曹叡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道:“你在凉州修的水渠,朕一直记挂着。如今水渠动工,明年凉州定能丰收,流民也能安居乐业了。”

“这都是陛下的功劳。”司马懿谦逊道,“若不是陛下信任,臣也无法在凉州放手做事。”

曹叡摆了摆手:“朕知道,这都是你的心血。仲达,此次召你回京,任你为尚书右仆射,你可愿意?”

“臣遵旨。”司马懿再次躬身,“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陛下,整顿吏治,不负陛下所托。”

曹叡看着他沉稳的模样,心中颇为满意。他起身走到司马懿面前,目光深邃:“仲达,朕知道,朝中许多人对你不服,宗室与太后也对你颇有微词。但你放心,有朕在,谁也不能动你。朕需要你,需要你帮朕稳住这江山,实现清明之治。”

司马懿心中一暖,抬头看向曹叡。昏黄的灯光下,年轻帝王的面容显得格外真诚,眼中的信任与期待,让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他这一生,见过太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却从未有人像曹叡这般,不顾流言蜚语,如此信任他、重用他。

“陛下,”司马懿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臣愿为陛下之影,无声,却永随。无论前路多么艰难,臣定当与陛下并肩同行,守护这大魏江山,守护陛下。”

曹叡看着他眼中的坚定,心中微动。他忽然想起初见司马懿时,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儒衫,站在朝堂末位,沉默寡言却一语中的的男人。如今,这个男人已成为他最信任的臣子,成为他想要携手同行的人。

“好。”曹叡重重地点了点头,“有仲达这句话,朕便放心了。”

他转身回到案前,拿起一本奏折递给司马懿:“这是近期各州府上报的吏治问题,贪污**,结党营私,屡禁不止。朕希望你能尽快查清这些案子,严惩不贷,给百官一个警示,给百姓一个交代。”

司马懿接过奏折,翻开一看,上面记录的案件触目惊心,许多官员都是宗室勋贵的亲信。他心中清楚,这件事棘手至极,一旦动手,必然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引来重重阻力。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躬身道:“臣遵旨。臣定当查明真相,严惩贪官污吏,整顿吏治,还朝堂一片清明。”

曹叡看着他坚定的眼神,他知道,司马懿定能办好这件事。两人又商议了许久,直到深夜,司马懿才起身告辞。

走出御书房,夜色已深,宫墙上的灯笼在风中摇曳,照亮了脚下的石板路。司马懿抬头望向天空,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银霜。

他知道,回京后的日子,定不会轻松。宗室的打压,太后的忌惮,百官的猜忌,都将是他前进路上的阻碍。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身后有陛下的信任,心中有施展抱负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