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师兄说过 > 第164章 相皎洁(二)

大师兄说过 第164章 相皎洁(二)

作者:thymes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6-29 14:30:10 来源:文学城

从禁地离开时,晚空已有朦胧月影。林间落叶如雪,灯火就在不远处,这静谧的一刻却似绵延无尽。

谢真探出手去,握住了对方的手。感到长明轻轻回握的力道,他问:“海山,其实是你铸造的吧?”

刚刚取回的海山,此刻正佩在他身侧。长明轻咳一声:“嗯……你知道了。”

“那为什么不同我说……”

谢真顿了一顿,“莫非是怕我知道是你铸的之后,就算使得不习惯,也勉强用着?”

长明:“没有,是太贵了,怕你还不起钱。”

谢真忍不住一笑,长明这才抿嘴道:“和陵空不一样,我可不是什么铸剑师。”

“我见到了北地那座剑池。”谢真温声说,“能铸出海山,一定费了许多功夫。”

“还行吧。”长明道,“也不难学,藏书里有不少记载。现在想想,大概就是陵空留下的吧。”

“知道这许多年后,王庭又有了一个铸剑的后继者,想必他也会有些欣慰。”谢真感慨道。

长明:“都说了,我不当什么铸剑师。我只想为你铸剑而已。”

谢真一时间也在这直白的情意面前哑口无言。长明却还没意识到,兀自说了下去:“而且那铸剑池实在麻烦,除非你还想再要一把剑,要不然我也不想再开它了……”

海山愤怒地抖了一下,却被长明看见了,摁着它的剑环道:“怎么,你有意见?”

谢真:“……你跟一把剑较什么劲啊!”

“我看它是被陵空住过,脾气都变坏了。”长明道。

谢真叹了口气:“说起来,你与陵空前辈的关系,倒似是变好了一些。”

长明道:“没那回事,他还是看我不顺眼。”

谢真是记得陵空当初不愿与长明交谈,心道这大概是凤凰的家事,便不再多问。两人此刻均想起来陵空铸造的朝羲、孤光双剑,但默契地暂不提及,朝着来路行去。

他们离开这一会工夫,王庭中已是灯火灿烂。那雩祀后曾开过饮宴的小花园再度迎来了三部宾客,虽因使者不如上回人数众多,喧闹之意稍减,但仍旧是花开如云,春光融融。

西琼两眼无神地坐在主位之侧,连装都不想装了,手边直接就摆着一大壶滋补药茶。光是闻着从里面飘来的甜腻与药味交织的气息,就能想象里面加了多少蜜糖。

先前长明表示会缺席宴会时,不仅是西琼,旁人也都觉得毫不意外。不如说,要是殿下与剑仙一起出现在众人之前,那场面才是不好控制……眼下让大家都冷静冷静也好。

然而,这也就意味着,宴席上的主事人就剩下了西琼。妖族的宴席向来随意,却架不住大家兴致高涨,面对那些时不时就端着酒杯,到这里来绕上一圈的客人们,西琼只能见招拆招。

看他摆出这一副勤勉而疲惫的架势,那些没啥正事、纯来打听八卦的妖族,多少也有点自知之明,没敢冒着被他记上一笔的危险来啰嗦他。但除此之外,来正经叙话的也不少,遇到这种,就得打起精神,一一应付。

也不知道是不是药方的原因,这茶着实让西琼好受了不少,就是不免有点犯困。不知过了多久,穿梭在四周的人影散开,一个金光灿烂的人影在他旁边坐下,看了一眼那壶茶,笑道:“大祭好雅兴。”

“雅兴个头!”西琼低声道,“你倒是尝尝?”

来人正是安子午,他应声提起茶壶,给自己也倒了一小碗。余人见到他在此,都纷纷暂且退避,让他们两个单独闲谈。

身为昭云主将,安子午自然不能开席时就陪在此处。他在园中四处转了两圈,该应酬的应酬,吃吃喝喝也没落下,估量着时候差不多了,才悠然前来救场。

西琼就看他用银匙挑出碗底的珍珠丸子尝了尝,再喝了口茶,赞道:“药是好药,味道也不差。”

“我就想知道你有什么东西是喝不下的吗……”西琼有气无力道。

安子午微微一笑:“此乃得胜的欢饮,清茶亦如美酒。”

西琼心道这茶哪里清了?听到对方又道:“近来昭云诸事如常,王庭又正值繁忙时候,我也想着多停留些时日,略尽绵力。到殿下面前,还要请你多美言几句。”

西琼稍稍坐直身体,眯起眼睛看他。安子午泰然自若地喝着茶,半晌,西琼道:“你也知道,殿下未必会在意吧。”

安子午道:“我何尝不知?但莫说繁岭自有繁岭的规矩,而静流那位大人的行事,也不是我能学得来的。”

与他们从凝波渡同返的施夕未,连芳海的边都没进,半路就告辞了。他来去自由,也无人能置喙,毕竟实打实地出力办事,比什么姿态都有用得多。

不用安子午多说,西琼也能明白他的苦衷。静流凡事不愿争先,虽偏居一隅,但样样都不缺乏。王庭孱弱,他们关起门来当自己的水族泽国,王庭复起,他们也是与祈氏矛盾最少的一派。蜃楼一系延续至今,静流上下几乎以主将一言而决,相比之下,在纷争不断的昭云,安子午想要真正坐稳主将之位,并不止是闭门修炼就行。

但,就如西琼所说,长明并不打算将一切权力牢牢握住手中。他只需要在关键时刻,三部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至于到底谁管事,那不重要,别当祸害就行。

倘若雀蛇牧氏还在昭云,继续半疯半清醒地统治,西琼敢肯定,殿下绝对会像对待繁岭一样亲手处置。然而如今的安氏姑且算是脑子正常,这当中的金翅鸟互啄,长明肯定看都懒得看,更别说着力扶持哪一派了。

“我只是担心你反而绕了远路。”西琼叹了口气。

安子午却道:“我有意向殿下求取修行之法,就算最后事情不尽如我意,也不算是白费功夫。再说,殿下对于奋勇争先之人,就算不多偏心,也总不会阻拦的。”

西琼一怔,当年随殿下返回王庭时,那一幕幕再度涌上心头。

起初他也不是事事都能做好,惹过不少麻烦,但殿下对此意外地宽容,甚至每每亲自出手为他收拾。有一次,他实在是忍不住了,冒着被扫地出门的风险,去问殿下自己为什么还没被扫地出门。

“你已尽力而为,远胜于当初的我。”

殿下是这么回答他的,“你不曾空费自身的天赋,这就够了。至于错误,只要能弥补,倒也没什么关系。”

那时西琼光顾着感动,许久之后,才从那轻描淡写的半句里,体会出无法言明的苦涩。

据他所知,殿下在年少时,也远远称不上是游手好闲。只是他有着难以修正的憾悔,因而才会在日后对自己愈加苛责。

这些他可从来没和旁人提起过,安子午想必也是下了好一番功夫自行揣摩。说到底,他们两个从一开始不得不打交道,到如今这样半真半假的交情,彼此纵未提起过,也多少都是觉得在对方那里见到了些许自身的反照。

“总之……”他轻咳一声,“你试试也好。”

安子午心满意足地靠回座椅,谦虚道:“且看运气吧。”

西琼有点牙痒,忍不住泼他冷水:“殿下还不知何时有空来关心这些呢。”

“哦,理所应当,理所应当。”安子午往这边凑了一点,低声道:“话说……不知道咱们何时能拜访一下剑仙?”

西琼:“你也想和他比试两招?”

安子午:“……”

*

回持静院这一路上没再见到什么闲人,谢真在庭中停步,拨动池中泉水,只觉那流水如春雪般幽凉。

池底画出的小鱼隔着水波,仿佛还在摇头摆尾地游动。

屋门开阖,百珠从廊后转了出来。见到二人,她先是欣喜,而后神情不免复杂起来,分别与他们见礼。到了谢真面前,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道:“虽迟了许多年……但寻药之恩,不敢稍忘。”

谢真一怔,才道:“夫人言重了。”

他瞥向长明,看得对方轻咳一声。说起来,当年确有这回事,长明在旅途中为这位自小看顾他的侍女寻找治耳疾的药草,颇是引发了一场小小风波。谢真也同他一起经历此事,就是不知道回家之后,长明是怎么和人家讲这段故事的。

百珠看着他们的眉眼官司,不禁露出笑容,只是神色中总是带着一股忧伤。她问道:“行舟大人还未回塔,我现下去把他请过来?”

“不必。”长明摆手道,“我们去见他。”

百珠似乎更担忧了,但也只默默提起灯盏,为他们领路。她送到寝居门前便止步,长明穿过盘曲回环的门廊,进入最深处的静室,接着扬起一缕细细的火光,敲在屋角无形的机关上。

没有丝毫声音,墙壁轻盈地向后仰去,一道不知道原本隐藏在何处的石阶旋转过来,朝着前方的幽暗延伸而去。

谢真若有所思:“这机关的风格,与白沙汀洞府中十分相似。”

长明取过提灯,举步走下阶梯,边道:“倘若都是陵空的手笔,也不奇怪。”

“但我还在别处见过这样的机关。”谢真跟在他身后,“在那位翟将军的梦境中,临琅的国都琼城,星仪的宅邸。”

他与长明简略讲过了一路的经历,但没来得及细说,长明听了也微觉诧异:“是星仪仿制了这种机关?不过,这机关说本身没什么秘法,倒是在造得更顺滑漂亮上费了些周章。”

谢真:“原来你已将这机关原理也弄清楚了。”

“不弄清楚怎么敢用,万一被关里面出不来呢?”长明道。

谢真不禁莞尔。长明又说:“这处密室本是空屋,后来我移了些物件进去。阵法的造册都在,哪怕栖梧台,也不见得比这里更安全。”

说着,转过最后一段台阶,他们再逐一穿过三重石门。厚重的石板如有千斤之重,移动间却也悄然无声,不愧是修在持静院下,恐怕底下吵翻了天,上面都未必能听到一丝响动。

暗室粗略分为内外两层,外间立着张书案,上头与四周堆满了笔墨书纸,和许多乱七八糟不知道用途的东西,一旁摆着竹椅,行舟正窝在里面睡得昏天黑地。

里间则能看到一张宽阔的床榻,四面幕帘放了下来,掩着沉睡其上的一道隐约身形。

一进到此地,谢真便能感到灵气如同雨雾,缓缓浸润在周身上下,甚至能听到并不存于现世的虚幻流水之声。他们一路走下的台阶,并不至于极深,只能说此处的方位也非同寻常。

“原本还不大明显,慧泉解封之后,才变成如今这样。”

长明一边说道,一边轻轻拍了拍行舟。行舟闭着眼睛,哼哼道:“百珠姐姐,我还不饿……”

“别装了。”长明道,“又不是听不出来。”

行舟在丝衾下装死片刻,这才睁开眼睛。看到长明,刚想说话,目光扫到他旁边的人,神情顿时凝固了。

他一跃而起,顾不上头发乱翘,挡在外间门口:“殿下!这……这不好吧!你怎么把人家带到这来了……”

谢真无奈地看着他。长明转头道:“对他就不用瞒了,就是不说,他自己也会发现。”

行舟愕然道:“你们在说什么?”

他这时注意到了海山,眼睛差点瞪出来。谢真及时道:“眼见为实,行舟阁下,就让‘阿花’来与你亲自说吧。”

刚从渊山离开时,他曾隔着千里之遥,试着操纵“阿花”的躯壳。那联系实在太过微弱,以至于没起到什么效用。

如今双方近在咫尺,周围的灵气又如海潮涌动,他分出一缕心神系住那具身体时,几乎没受任何阻碍,仿佛那就是他向来既有的一部分。

听了他的话,屋中另外两人不约而同地转头看去。

只见那朦胧的身影从床上起身,一只手先是从帘幕后探出,随即慢慢拉开了帷幔。

附上今回的引用,辛弃疾《临江仙·和王道夫信守韵》:

记取年年为寿客,只今明月相随。莫教弦管便生衣。引壶觞自酌,须富贵何时。

入手清风词更好,细书白茧乌丝。海山问我几时归。枣瓜如可啖,直欲觅安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4章 相皎洁(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