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明皇帝的养子 > 第39章 丹阳民愤!

大明皇帝的养子 第39章 丹阳民愤!

作者:八月拾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7 15:07:56 来源:文学城

周舍和肖茂芳带着两千骑兵马不停蹄的赶往丹阳县,到了傍晚时便到了丹阳县城,只见城门口有上千衣衫篓缕的民众手持农具对着守城官兵叫嚣着,城门外已经被他们打死了几个守城的士兵,此时城门紧紧关着,里面没有任何动静。

周舍当即让骑兵分散开从三个方向将这些暴民围在了城门口,随即抬手让骑兵停在了距这些人一丈开外的地方,这才让知府宋观上前说话。

那宋观仗着身后有两千骑兵,倒也不怕,纵马上前厉声喝道:“尔等刁民,聚众滋事,还不速速散去回家务农,若还恣意不去,便以造反论处”。

这些乡民听了宋观的话后,先是胆怯收了声,而后一些带头的乡里见那些骑兵并没有上前拿人,于是大着胆子朝宋观喊道:“大人,非是我等乡民恣意寻事,而是这县太爷不给我们活路啊,他将我们秋收的粮食全收了去,留下余粮别说过冬,就是吃二个月也是不够的,这是生生要把人逼死啊!”。

宋观听闻他们如此说,心下大概明了,沉吟片刻道:“县衙明文规定粮税十取其二,剩下的粮食足够你们吃饱,何故在此胡说”。

那些乡民当下便激动了起来,嚷嚷道:“十取其二,土地是每家每户都分得十几亩,可是连年打仗,种不出粮食的荒地就占了快一半,五口之家,能种出粮食的土地也不过有□□亩地,所收粮食不到三十石,若是按照税收,还能剩下二十几石,勉强能吃上半年,可咱们交的何止是其二啊,王仁义那狗官按人头分派增收,将打渔为生的那些没有土地的人头也算到咱们身上,这丹阳的人口打鱼的与种地的各占了一半,而他们打鱼的交了鱼钱税便了,那狗官又将他们的人头加到咱们种地的人身上,咱们纳粮税足足多了一倍,让咱们哪还有活路,秋收时那狗官让底下官差挨户收取,哪家若是不从便是一顿恶揍,打完人便将粮食夺走,如此恶行,岂有天理” 。

周舍听到这里,也大概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是这丹阳的县官阳奉阴违,私下收双重税藏了自己腰包,这些种地的农民本来就是四处聚拢回来的难民,本来已经开垦种地,有了粮食也就踏实了下来,如今转眼到了秋收,粮食生生少了一半,自然不愿意。他们吃不上饭定然来闹事,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被这贪心的县官给搅合了。

宋观此时也无言以对,他知道下面的官员多收些税的事,只是之前粮税纳的够,也没有出现过闹事的,才睁只眼闭只眼,没想到他们竟是比自己还狠。

宋观转头看了看周舍阴沉的脸,假意咳嗽了一下道:“都尉,咱们也不能听信这些刁民的一面之词,待拿下这些刁民再进城询问县令便是”。

这些人一听要拿下他们,年壮之人当即就举起那些锄头等工具砍向骑兵。

骑兵没得到周舍的命令,虽没有上前去绞杀这些人,但在自卫中难免伤了一些人。

周舍见局面要失控,当即令人鸣鼓喝道:“都尉有令,尔等快快住手,否则杀无赦,都尉这便令县令出来给尔等一个交代”。

这些暴民听到这些话后,才慢慢冷静了下来。

肖茂芳朝他们喝道:“你们面前的乃是镇江都督,吴国公义子朱文英,自当还你们一个公道,还不速速将城门让开,让县令出来给你们答话”。

片刻后,城门前让出了一条路,肖茂芳立即带了人上前叫开了城门便快马入了城。

那县令本来听到暴民闹事,吓得紧关城门躲在府里,此时见肖茂芳带着人出现在自己面前,还以为来了救兵,当下喜上眉梢二话不说便带着师爷随肖茂芳出了府衙。

到了城门口,待他躬身哈腰的给周舍行了礼后,才对着那些暴民怒目而视,大声喝骂。

周舍看他獐头鼠目的样子就不像好人,于是耐着性子问道:“你叫王仁义?”。

那县令拱手回道:“正是下官”。

周舍想了想轻声道:“丹阳秋收的税粮已经交到了镇江,我看了你呈上来的册子,数目有十几万石,却是比旁的县交的还多些”。

这王仁义以为周舍在夸他,当下喜声道:“是下官分内之事,愿为吴国公大业恪尽职守”。

周舍看着他继续悠悠道:“喔,那你收那渔民的几万两鱼钱交到哪里去了”。

王仁义不知周舍突然来这么一句,顿时那,那,那...了个半天,也那不出来后面的话,当即冷汗就流了下来。

周舍紧接着冷声道:“莫不是交到那张士诚那里去了”。

那王仁义当即吓得跪倒在地,立即求饶道:“下官万万不敢私通外敌啊,那些银子下官送了三层到镇江府,其余的皆在下官府中”,说完看了一眼宋观又低下了头。

周舍看了一眼宋观,宋观讪讪的也跟着低了头,心里暗想:“这王仁义当真贪心,竟只给了自己三层”。

这件事情到此就很清楚了,只是现在局面不宜将事情闹大,于是周舍朝身旁的肖茂芳低语了几句。

肖茂芳命人将那王仁义带到了那些难民面前,大声朝他们道:“今日都督下令,杀了这县令以正丹阳法纪,谅你们事出有因,杀了的官兵且不与你们计较,你们多交的税赋会折合成银两还给你们,今日且各自还家好生务农,若再滋生事端则决不轻饶,可听明白了”。

一旁的王仁义此时已吓得下身失禁,连求饶的话都说不出来。

肖茂芳大声说完后,身旁的士兵手起刀落,那王仁义的脑袋便滚了三尺远。

一旁的宋观看的真切,吓得他一个哆嗦,差点掉下马去。

肖茂芳随即大声喝道:“还不快快还家去,三日之内自会有人上门给你们还银子去”。

这些暴民见当真杀了那县官,又听肖茂芳如此说到,这才慢慢的散去了。

周舍看着他们四处远去的背影,想起了当初刚到这里时,自己随王氏逃难的日子,一时间有些走神。

肖茂芳走近后唤她,她才看了一眼地上瘫坐着的师爷,随后骑马入了城。

宋观在其后赶紧跟上。

此时已经天黑,到了县衙后,周舍问那师爷道:“县丞在哪?”。

那师爷颤颤巍巍回道“县丞因不满县令私收粮税,被县令寻了个由头给关在大牢里了”。

周舍暗想道“看来这县丞和县令不是一伙的”,当下便让人去把他从大牢里提来见自己。

一炷香后,一个有些书卷气的瘦弱年轻人到了众人面前,他名叫张紞,虽一身牢服却是不卑不亢,朝周舍与宋观行完礼后便退到一旁不再说话。

周舍见他这样子,大概看的出来,这是个有些骨气的年轻人,于是便温声道:“王仁义私自收取赋税,罪大恶极,已被我斩首于城外,你即是此地县丞,那便从今日起升为县令,把王仁义吞下的银子逐个清算退还给百姓,日后好生管好这丹阳县,你可能做到”。

那张紞本以为是那王仁义要杀自己灭口,不料竟是这位年轻的都督大人亲自到了丹阳,还将那王仁义杀了,此刻终于有些激动道:“下官幸不辱命,定尽全力治理丹阳”。

周舍点点头,转身朝宋观问道:“宋大人可有意见”。

宋观哪敢有意见,点头如啄米般回道:“甚好甚好,都尉英明”。

周舍看了看张紞身上的囚服,便让他先下去将身上牢服换了,洗漱更衣后用了晚饭再来见自己。

等张紞退下后,肖茂芳才开口问那师爷该如何处置,周舍想了想说:“让张紞处置吧,他在此地知根知底,比我们合适些”。

肖茂芳点了点头。

宋观见张紞退下后,也借口三急溜了出去。

周舍与肖茂芳看着他灰溜溜的样子,不由得对视一笑,肖茂芳轻笑道:“宋知府应是被都尉今日处置那县令给吓着了”。

周舍两眼微米,目光狡黠道:“这宋知府怕是猫腻不小,回去再慢慢清算”。

肖茂芳笑了笑便转身去寻些吃食去了,骑兵大多留在了城外驻扎,他们只带了几百人进城,连厨子也没带,这里的厨子他是不放心的。

半个时辰后,周舍与肖茂芳坐在桌前,周舍喝着碗里的烩菜汤笑道:“茂芳,你煮的的烩菜汤可比他们几个煮的好吃许多,有什么诀窍吗”。

肖茂芳咬着饼认真回道:“属下在青城山修道时经常去山里采野菜,发现各种野菜混在一起煮出来的菜汤味道却是不一样的”。

周舍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有些打趣道:“等日子太平了,茂芳便可改行当个厨子也是极好的”。

肖茂芳笑了笑,继续吃起了饼。

晚间,张紞前来见周舍,他将王仁义的各种渎职之处皆指了出来,自己还列举出数项利民之举,周舍一番话听下来,觉得这张紞确实是个治理地方的人才,于是问了他的家境才知道,他祖籍耀州,父亲便是一位清官,他承父志被推荐到此处为县丞。

周舍也给了他一些合适的建议,这些建议也是周舍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给出的。那张紞本就博学多才,听完周舍的这些建议后,惊叹人外有人,见周舍年二十不到,竟文治武功皆强于自己,当下才真正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由得暗自感慨“吴国公养子果然不是寻常之辈”。

待到深夜,张紞才离开。周舍就将就在这县衙里睡了一夜,这县衙的木板床既硬又不够暖和,和都督府柔软暖和的大床相比,真是差远了,更何况还有冯文秀在身侧...想起冯文秀,周舍一时半会又睡不着了,叹口气后又翻了几次身才勉强睡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