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理寺卿的宠妻日常 > 第7章 第七章

大理寺卿的宠妻日常 第7章 第七章

作者:落花不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0:38:22 来源:文学城

天色已晚,周蔚奉命护送明荔回府后,便将齐放背了回来。

因明日一早便要早起查案,几个人便在大理寺凑合一宿。

四个人并排躺在一个大通铺上,谢知津闭着眼,还未熟睡,想到案子便又吩咐了几句,“周蔚,明日你带人去找那李屠户,问问柳雪父兄的事。”

“好的大人。”

“怀州的话,便同我一道去查一下今日在别苑内拓下的脚印吧。”

“好。”林怀州应声,“那,那个春杏怎么办?”

“放了。她只是做了身为一个婢女该做的事,她没错。”

“好,我明天便去办。”

也不知是何时睡着的,再醒来时天已大亮。

周蔚办事回来在外头敲了不下五次门,这才听到里头有人回应。

谢知津捏捏眉心,意识到自己睡过了头,轻拍了下额头,赶忙穿好鞋前去开门。

“大人,我把柳雪的兄长,柳年带来了。”

谢知津急忙随着他出去,“你们怎么不叫我。”

周蔚回道,“大人昨夜忙了一宿,我同林大人瞧您睡得香实在不忍心叫您,便按照您昨夜的吩咐各自办事去了。”

“下次无论发生什么事记得叫我。”

“好的大人。”周蔚应声。

……

柳年被牢牢绑在讯问室的木椅上,他二十出头年纪,身材不算高大,浑身透着一股市井混混的油滑与戾气。眼袋浮肿,嘴唇干紫,看起来昨夜又是在赌桌上熬了通宵。

见到谢知津和周蔚进来,他先是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随即嚷道:“官爷!官爷这是做什么?小人可是安分守己的良民,为何无故抓我?”

“安分守己?”谢知津在主位坐下,声音不高,“柳年,你妹妹柳雪死了,你可知道?”

柳年浑身一颤,脸上瞬间闪过一抹惊惶,但立刻被更浓重的无赖神色掩盖:“死,死了?她怎么死的?官爷,我跟她早就没什么来往了!她自甘下贱去给人做外室,丢尽了柳家的脸面,她的死活跟我没关系!”

“没关系?”周蔚站在谢知津身侧,“你父亲病重卧床,你婚事在即,所需聘礼巨万,家中欠下巨债。你数次逼迫雪娘向王员外索要钱财,甚至在她死前最后几日,还曾上门威逼,可有此事?”

谢知津将昨夜从小院中搜出的信件内容,择要道出。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敲在柳年的心防上。

柳年的脸色不甚好看,眼神闪烁不定,嘴唇哆嗦着:“你,你们胡说!那都是她自愿的!她是柳家女儿,帮衬家里天经地义!”

“自愿?”谢知津冷笑一声,指尖敲了敲桌面,“她是你妹妹,和你从小一起长大,你就拿他当转钱的工具?柳年,你妹妹死了,最大的受益人,似乎就是你。拿了她的卖身钱,再去填你的赌债和聘礼,是不是?”

“没有!我没有杀人!”柳年猛地挣扎起来,嘶吼道,“我是去找过她要钱,那天晚上我是去过她那里!可我去的时候她还好好的!我只是骂了她几句,说她没用,连点钱都要不来!后来,后来我就走了。”

“哪天晚上?具体时辰?”谢知津立刻追问。

“就,就三天前的晚上,大概戌时前后。”柳年喘着粗气,“我走的时候,她还好好的呢,我真的没杀她!官爷明鉴啊!”

“谁能证明你戌时之后离开了?”谢知津逼视着他。

“我,我去了城东的顺来赌坊,一直赌到快天亮,赌坊的王老五,还有李狗儿他们都能作证!”柳年急忙喊道,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谢知津对周蔚使了个眼色,周蔚立刻转身出去核实。

讯问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柳年粗重的喘息声。谢知津与周蔚交换了一个眼神。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周蔚返回,在谢知津耳边低语几句。

谢知津眉头微蹙,对柳年冷声道:“你的行踪,我们自会核实。但你纠缠雪娘,逼迫钱财,亦是事实。暂且收押,待查清再行处置!”

二人不顾柳年的喊冤声,衙役将其拖了下去。

“大人,赌坊那边证实,柳年确是戌时三刻左右到的,之后一夜未离。”周蔚回禀道。

“戌时三刻……”谢知津沉吟道,“从芸娘居住的城西小院到城东顺来赌坊,快步行走也需近半个时辰。若他戌时离开小院,时间上倒是吻合。但他只是说骂了她几句,屋内摔碎的口脂盒,窗外的陌生鞋印,又作何解释?”

谢知津指节轻叩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柳年有动机,但可能并非直接行凶者。王启仁矢口否认,现场又有第三人痕迹……此案,比预想更为复杂。”

良久谢知津目光一凝:“我想再验一次芸娘的遗体。初次检验,重点在于确定死因与身份,或有细微之处未曾留意。”

“那我去请明郡主?”周蔚问。

“不用,我亲自去。”

刚起身,外头便有人来报,说是王启仁的夫人,戚氏,前来面见寺卿大人。

“大人,她莫不是来为王启仁开罪的?”周蔚问道。

“不会。”

谢知津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确定,可就是直觉,直觉告诉他,戚夫人绝不会为王启仁开罪,甚至更盼着他死。

入正堂之前,谢知津在暗处瞧了戚夫人一段时间,那时她正悠闲的品茶,轻理衣袖。

而后,他出现时,戚夫人便登时变得紧张起来。

“大人,民妇想了好久,有一事觉得还是得让大人知道。”

“夫人请讲。”

谢知津示意她坐定说话。

“那夜大人走了以后,我们府中有位护院便不知所踪。我叫人去找,找了两日也没有找到。”

“何人?”

戚夫人是做足了准备来的,“叫王元,以前是跟在我们老爷身边侍候的,后来因为一些小事触怒了老爷,他便被派到了别处。”

谢知津又问,“夫人可否让咱们再次入府瞧瞧这王元的住所?”

“当然可以。”戚夫人欣然答应,彼时眼中已瞧不出任何紧张担忧的神色。

院门大开,春杏引他们前往王元的住所去。

谢知津进去搜查,周蔚则在外头盘问下人。

按照之前在小院的查探,只需要比对那半之脚掌的鞋印即可。

他从榻上取了一双王元的鞋,同所得鞋印比对,基本吻合。

随后,周蔚来报。

“大人。”周蔚语速很快,“王家共有护院八人,仆役二十余人。其中三人近几日行为如常,当值记录清晰。唯有,王元,曾效力于京畿厢军,去年才被王家聘为护院。此人嗜赌,欠下不少赌债,王府管事都知晓。但奇怪的是,约莫四五日前,他突然将欠利钱铺的债都还清了。”

“突然还清?”谢知津眼神锐利起来,“查清他还债的钱是哪里来的了吗?”

“还没有。”

“去找王元的人有消息了吗。”

临来王府前,谢知津便已经派人在城中找人。

“也没有。”

外头候着被盘问过的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回道,“王元是最敬重他母亲的,大人若想找他,不如去他老家瞧瞧。”

谢知津闻言,指尖在袖中微微一顿。他抬眼看向那回话的高大男人,对方是王府的老护院,瞧着不似说谎。

“王元老家在何处?”

老护院忙躬身回道:“就在城郊三十里的王家村,小人早年跟他闲聊时听他提过,说他娘身子弱,一直独居在村里的老屋里。”

谢知津当即转身对周蔚道:“你留在此处,一是继续追查王元还债的钱财来源,二是盯着戚夫人的动向,她今日主动报信太过顺遂,未必没有后手。”

“属下明白!”周蔚拱手应下,又补了句,“大人那王元怕已是穷途末路,需不需要带两个衙役随行?”

“不必。”谢知津抬手回绝,“人多反而打草惊蛇,我独自去即可,日落前必回。”说罢,他便快步出了王府,翻身上马朝着城郊方向疾驰而去。

王家村坐落在一片低洼的田埂边,村口只有几个老人坐在槐树下晒太阳。谢知津勒住马,翻身下来,刚要上前询问,便见一个穿着粗布短褂的孩童蹦蹦跳跳地从村里跑出来,手里还攥着半块麦饼。

“小孩,可知王元家的老屋在何处?”谢知津蹲下身,声音放轻了些。

孩童眨巴着眼睛,打量了他一番,又看了看他身上的官服,怯生生地指了指村东头:“在那边,最里头那间破瓦房,他娘前几日还在门口晒豆子呢。”

谢知津顺着孩童指的方向走去,越往村东头走,房屋越显破旧。很快,他便看到一间新盖的瓦房。

“有人吗?”谢知津轻唤了一声,无人应答。他掀开帘子走进屋,目光扫过四周,突然注意到炕边的地面上,有几滴暗红色的痕迹。

像是干涸的血迹,被人用泥土草草掩盖过,边缘还残留着一点未清理干净的印记。

他蹲下身,用指尖捻起一点泥土,凑近鼻尖闻了闻,隐约有淡淡的血腥味。正待细查,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妇人的哭喊:“我的儿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

谢知津立刻起身走到门口,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被两个村民搀扶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眼角的皱纹里还挂着泪珠。老妇人看到谢知津的官服,哭声顿了顿,随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官爷!求您救救我儿王元啊!他肯定是被人害了!”

“老人家先起来说话。”谢知津伸手将她扶起,“你怎么知道王元出事了?”

老妇人抹了把眼泪,哽咽道:“前儿个傍晚,他突然回了趟家,塞给我一包银子,说让我好好过日子,以后别再惦记他。我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只说要去一个远地方,还说,还说若是他不回来,就让我别找他。”

“王元回家时,身上可有伤口?或者有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比如见过什么人,去过什么地方?”

老妇人想了想,摇了摇头:“他身上倒没见伤口,就是脸色特别白,说话也慌慌张张的,像是怕被人追上似的。他只说让我别管。”

若王元受了伤,应当走不了多远。

如今只希望,他要保护好自己才是。

从村子里出来顺着血迹一路向北,谢知津追到了一条小河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