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春风渡 > 第20章 第 20 章

春风渡 第20章 第 20 章

作者:经济学中的数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11:03:46 来源:文学城

通知书到来的消息,像一阵风,迅速吹遍了杨柳村。羡慕、祝贺、以及更多的窃窃私语和意味深长的目光,纷纷投向那间村西头的小屋。

艾玛拿着那张薄薄的纸,却觉得有千斤重。她开始机械地收拾行李。其实没什么可收拾的,几件衣服,几本书,一个奶奶留下的旧木匣子,便是全部家当。每拿起一样东西,都像是在从自己心上剥离一块血肉。

那件她为顾良缝制的新衬衣,他终究没怎么穿,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柜子角落。艾玛的手在上面停留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将它放进自己的行囊。

顾良变得更加忙碌,几乎不见人影。他不再回家吃饭,艾玛做好饭,等到凉透,也只能自己默默吃掉。晚上,他回来得极晚,带着一身寒气,倒头便睡,仿佛刻意避免任何交流。

离别的日子定在三天后。艾玛去公社办好了所有的迁移手续。回来时,她在村口遇见了周晓琳。周晓琳看着她,眼神复杂,没有了往日的尖刻,反而带着一丝说不清的同情和感慨。

“要走了?”周晓琳问。

艾玛点点头。

“顾良哥他……”周晓琳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也好,走了干净。”

这句“走了干净”,像针一样扎在艾玛心上。是啊,她走了,对顾良而言,或许真的是一种解脱。

最后一天的夜晚,格外寒冷。艾玛把所有的行李都打好了包,放在墙角。小屋一下子空荡了许多,就像她此刻的心。

顾良很晚才回来,身上带着浓重的酒气。这是他第二次在艾玛面前喝醉。他没有像上次那样崩溃哭泣,只是沉默地走到炕边,和衣倒下,背对着艾玛。

艾玛坐在炕沿,看着他的背影,知道这是最后一个夜晚了。她鼓起毕生的勇气,轻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颤抖:

“顾良……对不起。”

炕上的身影僵硬了一下,没有回应。

“还有……谢谢你。”艾玛的眼泪滑落下来,“谢谢你……救过我,照顾我,还有……成全我。”

回应她的,只有窗外呼啸的北风,和顾良压抑的、粗重的呼吸声。

艾玛知道,他醒着。她也知道,任何语言都无法弥补她带来的伤害。她吹熄了油灯,在黑暗中躺下,最后一次,睡在了这个她名义上的丈夫身边。两人中间,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也隔着即将到来的、永久的别离。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艾玛就起来了。顾良破天荒地没有早起,依旧面朝里躺着,仿佛沉睡未醒。

艾玛最后看了一眼这间生活了一年多的小屋,看了一眼炕上那个一动不动的背影。她提起那个轻飘飘的行李包,轻轻拉开院门,走了出去,没有回头。

在她关上院门的那一刻,炕上的顾良猛地睁开了眼睛,眼底一片血红,布满了彻夜未眠的痛楚。他死死咬着嘴唇,直到尝到腥甜的血味,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村口的土路上,一辆接知青去县城的拖拉机已经在等候。艾玛爬上拖斗,找了个角落坐下。拖拉机突突地发动起来,喷着黑烟,缓缓驶离。

当村庄的轮廓在视野中渐渐模糊时,艾玛终于忍不住回头望去。风雪弥漫中,她仿佛看到村西头那个小院外,有一个模糊的黑点,像一尊凝固的雕像,伫立在风雪中,久久未动。

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拖拉机颠簸着,载着她,驶向未知的远方,也将那段充满了无奈、挣扎、细微温暖和巨大伤痛的过往,永远地留在了那个白雪覆盖的村庄里。

离歌声起,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却未必能各安天涯。

省城师范学院的校园,对艾玛来说是陌生的,也是熟悉的。陌生的是环境,熟悉的是那种久违的、属于知识和课堂的氛围。她像一块干涸了太久的土地,贪婪地汲取着一切能接触到的养分,拼命学习,几乎不给自己任何喘息的时间。

她很少与人交往,总是独来独往。图书馆和教室是她最常待的地方。有男同学欣赏她的沉静和才气,试图接近她,都被她礼貌而坚定地拒绝了。她的心,仿佛被一层坚冰封存,再也无法为谁融化。夜深人静时,那个风雪中伫立的模糊身影,总会闯入她的梦境,醒来时,枕头常是湿的。

她知道顾良的消息很少,只隐约从寥寥几封与杨柳村旧识的通信中得知,在她离开后不久,顾良也离开了村子。有人说他跟着工程队去了南方,具体去了哪里,无人知晓。

时光荏苒,四年大学生活转瞬即逝。艾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选择留在了省城,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她工作认真,教学严谨,深受学生爱戴,却始终独身一人。介绍对象的人不少,她总是以“暂时不想考虑”为由婉拒。只有她自己知道,不是不想,而是心里那个位置,似乎早已被黄土高原上的风沙和一个沉默的背影填满,再也容不下旁人。

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也吹动了无数颗不安分的心。八十年代中期,下海经商的浪潮涌动。艾玛偶尔会从报纸上看到关于南方经济特区的报道,看到那些一夜暴富的传奇。她有时会恍惚地想,顾良,他会在哪里?他那样肯吃苦、有头脑的人,在那个充满机遇的地方,会不会也闯出了一片天地?这个念头让她既期待又害怕。

而此时的顾良,正身处中国最充满活力的前沿——深圳。

当年他揣着仅有的路费和一颗破碎的心,随着南下的民工潮,来到了这个尘土飞扬、却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他从最底层的建筑小工做起,扛水泥、搬砖头,什么脏活累活都干。汗水浸透衣背,烈日晒脱皮肤,但他一声不吭,只是拼命地干活,仿佛只有□□的极度疲惫,才能暂时麻痹内心的痛苦。

他肯吃苦,脑子活,又识得几个字,慢慢得到了工头的赏识,从小工做到班长,再到带着一帮老乡接些小工程。他为人讲义气,守信用,工程质量过硬,渐渐在圈子里有了点小名气。

改革开放的政策给了他更大的舞台。他敏锐地抓住机会,注册了自己的小建筑公司,从小小的包工头,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顾老板”。他不再需要亲自下工地干活,但那股拼劲却丝毫未减。他学习管理,钻研技术,甚至开始磕磕绊绊地学起了普通话和简单的英语,为了能和来自天南地北的客户打交道。

生意越做越大,钱也越赚越多。身边不乏投怀送抱的年轻女性,有比他小很多的打工妹,也有精明干练的女商人。但他始终孑然一身。有人劝他成个家,他只是摇摇头,说“忙,没心思”。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是没心思,而是心底最柔软的那个地方,早已荒芜,再也开不出花朵。

两个被时代洪流冲散的人,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上奋力前行。一个在象牙塔内教书育人,用知识和理性构筑内心的秩序;一个在商海沉浮中摸爬滚打,用财富和事业填补情感的空白。他们相隔千里,看似再无交集,却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活成了别人眼中优秀却孤独的模样。

南下的火车早已到站,但人生的旅途,似乎才刚刚经过一个岔路口,走向更广阔的未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