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为反派权臣的兄嫂后 > 第2章 拔丝芋头

穿为反派权臣的兄嫂后 第2章 拔丝芋头

作者:此人萌物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22:14:43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村头的大公鸡一声“喔—喔—喔—”颇有穿云破石之势,高亢激越,把整个村子从梦中吵醒。

黄溪挣扎着爬起来,待睡意消散,定睛一看,李峫比她起得还早,此时已把外衫穿戴整齐了。

她在现代常常是月亮不睡我不睡,晚睡晚起惯了。可穿书这四天以来,硬是被村头这只耀武扬威的公鸡磨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

黄溪来到灶屋,先抓了几把糙米浸泡,接着开始制作拔丝芋头。

家里一直没有进项,她打算去镇上做些吃食生意。昨日她试着做了拔丝芋头,味道不错,加上此时大嘉尚未出现此物,想必也有卖头。

昨日剩余的油沥出保存,经一夜沉淀除去细渣,油色金黄无异味即可再次利用。

先用价廉的饴糖润锅,再加黑砂糖和水熬制糖浆。其实白砂糖效果最佳,只是其价格昂贵,每斤可达七八十文,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相对便宜的黑砂糖。

倒入切成滚刀块的芋头,快速翻炒使其均匀裹上琥珀色的糖浆即成。

整个过程中,黄溪见缝插针地将淘洗干净的糙米放入陶釜中,先大火煮沸再小火慢熬,末了撒一把野薤白,即可出锅。

杂屋内,李峫正在处理昨日砍来的竹子,用于修补家中破洞的门窗。

暮秋将近,天气逐渐转凉,再过两三个月就入冬了。老屋年久失修,瓦顶、窗棂、栅栏皆有破败。若不及时修补,只怕到时候入冬,屋内跟屋外一般冷。

*

身旁风景随着驴车前行而被抛至身后,黄老汉哼的小曲弥散在空气中。他每日卯时驾着驴车前往镇上送货,偶尔会载些同行村民,一人一文一趟。

黄溪此次独自乘坐驴车前去镇上,原因有三。

一是李峫得留守家中修补门窗;二是就一个竹篮,她拎得动;三是能省则省,翻遍家中只寻得二十八枚铜板。现下边关安定,平民靠战功入仕难行,基本都靠科举。束脩、书籍、笔墨、纸砚,哪样不要钱?

她边想边看着对面同行的村民,面上不显,心里直道:“真巧。”对面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的那个正是昨日才被她用斧头吓唬过的黄大壮。

黄溪感受到,对方的目光总悄悄往自己身上探,她默默观察一会儿,发现准确来说,大部分目光是盯向了她怀中的竹篮。

她一时玩心大起,趁黄大壮再一次瞄向竹篮时,直愣愣地盯着他。对方挠挠头,她盯着对方的头顶;对方摸摸鼻子,她目移盯向对方的鼻尖。

如此几次,黄大壮便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本能地想或瞪或骂回去吧,又记起昨日朝他劈来的那把斧头,索性不敢造次,身体微抖着直往他亲娘身旁靠。

身旁坐着的妇人正是他亲娘,妇人姓赵,三十来岁,面容爽朗。

黄溪倒是面上无半点心虚,轻笑着掀开竹盖。竹篮底部垫有三层油纸,制作好的芋块整整齐齐码在油纸上,旁边还放了双干净的竹筷和一沓方形油纸。

她用竹筷夹了两块芋块,分别用油纸包起来,朝对面两人递过去。

自古以来,收礼,哪怕再小的礼譬如一棵菜、几粒豆,都免不了先一番推辞,再收下,最后以连声道谢结尾。赵婶子亦是如此。

黄大壮眼见亲娘接了,便学着她先谢后接。他方才就被竹篮里飘出来的香甜勾住了,如今拿到手,毫不客气地大咬一口,心里诧异,真会拉丝!

气氛逐渐活跃,黄溪被赵婶子拉着唠嗑。东家长,西家短,从自家长女明年出嫁说到村里荀老头有个当官的威风女婿。

驴车停在镇口,黄溪同赵婶子等人分开后便开始寻地方卖吃食。

此镇名为桐花镇。镇子不小,石砖铺地,两边是各色店铺。临街十里,店面鳞次,招牌相接。

而在间隙的空旷处,摊贩们先到先得,往那一站一摆就可以开张了。

黄溪边走边望,好不容易瞧见一处空旷,便穿过人群,站了过去。站定后,她提着竹篮,气沉丹田,张口叫卖。

“拔丝芋头!外甜里糯!一口拉丝!”

许是闻到芋头透过竹盖上微小洞隙随风飘散开来的香甜味道。

许是听见那句“拉丝”而感到好奇,芋头能拉丝?这玩意不是粉的吗?

许是看这边已围着几个人,也跟着凑上前来看看热闹。

黄溪看向眼前因种种原因而陆续围过来的人,现场演示起来。只见她抓着竹筷夹起一块芋头,一缕缕金黄色的细丝在日光下显得格外好看。

“一文一块!每满三块!赠送一块!”

有人扬手喊道:“我要三块!”

“但你得让我自己夹。”他补充道。

于是,那人抓起竹筷,认真挑了最大的四块。他先驻足吃了一块,欢喜道:“外壳甜丝丝,里头粉实,确实不错!”剩下三块则用油纸包住,打算带回家中给妻儿尝尝。

黄溪回忆着山上挖得的芋头约**个,个个如成年男子拳头般大小。昨日先吃了两个,今日则剩六七个,共切成不到五十块。

半晌过后,竹篮里的芋块已经售罄。

她转身欲走,却被人叫住。那人急切道:“小娘子,明日还来莫?”此人想买却没买成——排在他前面的人买走了最后一块。

黄溪思索片刻,抬眸认真道:“抱歉了,这位小哥,拔丝芋头以后没有了,但我还会来镇上卖别的吃食。”

“肯定也好吃,还望你到时候来捧捧场啦!”

望着对方遗憾离去的背影,黄溪陷入沉思。

桐花镇这地比起黄家村要繁华得多,镇上人们的消费力不容小觑。加上这是新鲜玩意,他们乐意尝尝。

今日拔丝芋头这买卖不错,共卖得四十八文钱。

成本的大头是糖,共消耗了半斤黑砂糖,二十几文。油纸便宜,算作两文。芋头是山上挖得的,油可以反复利用数次,这些都不算进成本里。

如此算来,今日她纯赚得约二十文。

至于为何不再做拔丝芋头?原因很简单。

她昨日与李峫去的正是矗立村尾的大崖山,这是座未完全开发的野山,地形绕乱,蛇虫埋伏。

他们上山时往裸露的皮肤上涂满草药以驱蚊虫;带上斧头,除了砍竹外更有护身之用;一人动手时,另一人则环视四周,警惕危险。加上她的方向感足够强,两人才有惊无险地从大崖山上下来。

总之,她并不打算再次上山。如此一来,若是再做拔丝芋头就得算上芋头的成本,利润要往下降。她摇摇头,看来还得另谋出路。

一时间想不到什么好主意,她索性把这些先抛之脑后,背手提着空竹篮,闲步长街。

濯河途径桐花镇蜿蜒而上,此镇作为漕道运粮的重要节点,经济发展得甚是繁华。

码头附近,设有粮仓盐栈。此时已近十月,空船南返,漕运基本结束,河道里多见私船。码头上,船只停靠、旅客上下、货物装卸,好不热闹。

从码头往街上回走,两边各色店铺,应有尽有。

黄溪抬脚踏入一间书坊,外头的阳光透过窗上薄纱照在排排墨木书架上,书坊内顾客们或安静翻阅或悄声交流。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册,三百文;羊毫毛笔,六十文单支;普通烟墨,一百文一两;普通端砚,二百文一台;毛边纸,一百文一刀。”

听着书坊学徒的报价,黄溪暗暗咂舌。虽然她进门前已经对古代科举用具的贵做好心理准备,但现在看来还是准备得少了。

光一套开蒙的用具就要近一两银子,抵得上普通三口之家一个多月的嚼用。这还是最基础的用具,后面开笔应试用的四书五经、时文范文、试帖诗范本等更贵,价格多以两作单位。

黄溪又看了一会,恍惚着跨出书坊的门槛。她眯着眼抬头望了望天空,天蓝云白,风和日丽——天气好极了,钱几乎没有。

看罢,她抬脚继续逛。越往里走,书坊、粉铺、茶楼、酒肆、布庄、药铺逐渐少见,两侧开始摆上屠案和菜摊。

摊贩的吆喝声和顾客的还价声混进肉味菜味里,变得混混沌沌。

黄溪挤到屠案前。那屠户姓申,正抡刀剁骨,铛铛作响:“今日五花五十文一斤,猪骨二十五文,腰、肝、肺十到二十文一副,舌、肠、肚二十到四十文一副。”

黄溪闻言,心里直呼:“美食文误我。”她还以为大棒骨、猪下水此类大都“白送”呢。

考虑到猪下水处理起来麻烦,她只道:“切三两猪瘦肉,另加一根大棒骨,麻烦砍断。”

申屠户闻言,爽快地挑了根附着肉多的棒骨,铛铛铛砍成几段,又切了数片瘦肉,一称恰好三两。

抹了零头,共三十文。

*

屋内窗旁,李峫正把缠扎好的竹栅压进破棂处,再削竹钉插入四角之中。老屋有损的地方他已经修补得差不多,只剩此处。

李越倚在食桌旁,不作声地看向这边,像小孩子发现一个好玩的小玩意,目光紧紧盯着,不肯移开半分。

他这位兄长手工活不错,削竹条、扎竹栅,样样利索。可只要感受到自己的目光了,对方就不自在,刚才还险被竹钉扎到手。

可他不仅要看,这会儿还凑上前去,故意道:“兄长,你这是在做什么?”

若对方是黄溪,免不了一句吐槽:“还能干甚,修补窗棂罢了,难不成是在吃饭?”

可李峫却只实说道:“我在修补窗棂。”

末了,再补上一句:“再过几个月天冷。”

李越听罢,笑着追问:“兄长是何时学会此类手艺的?”

李峫顿时愣住,手上动作也跟着慢下来。他自小跟着爷爷住在乡下。爷爷是个手艺精巧的木匠师傅,他跟着学了一二。然而原主可是个不学无术、浪迹赌场的公子哥,何来的手艺?

幸好此时门外传来黄溪归家的动静,他如闻仙乐,以此生硬转移话题。加上对方心中早有答案,此番纯粹逗弄他罢了,如此倒也糊弄过去了。

傍晚时分,三人围坐暮食。黄溪先盛了半碗棒骨汤,此汤加了老姜、葱白和橘皮,又文火慢炖了一个时辰。

抿一口浓白的汤,骨髓滑腻,肉虽不算多,但胜在十分鲜美,肉筋韧实,猪骨醇厚裹着佐料的微辛。喝完身体微微发暖,壮骨又润肤。

再夹一筷肉片炒笋,肉片如脂,鲜嫩含汁;笋片如玉,清脆爽口。青红相映,脆嫩相撞,入口留香,比起昨日的清炒笋片又是另一番风味。

吃罢,黄溪放下筷子,逆时针打圈儿轻抚自己的肚子,以助消化。穿书第四天,她终于吃上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