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成圣僧后,王爷总怀疑我 > 第6章 第5章

穿成圣僧后,王爷总怀疑我 第6章 第5章

作者:折柳寄星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12:39:05 来源:文学城

井水风波,在找到污染源并给出了“沙石木炭过滤法”这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后,总算是平息了下来。

了痴因为妖言惑众、动摇僧心,被罚在藏经阁抄写经文百遍,短期内是没法出来作妖了。而护国寺的僧人们,在亲眼见证了那腐烂恶臭的动物尸体,又亲身体验了过滤煮沸后的清甜溪水后,对于我这个新住持的敬畏,已然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之前推行“净业法门”时,他们是慑于靖王和“圣僧”的双重威压,心中多少有些不情不愿。但现在,他们是发自内心地信服了。

事实胜于雄辩。这位新来的圣僧住持,虽然年轻,虽然法门古怪,但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最终都被证明是对的。这就够了。

于是,我这个“程序员”在护国寺这个新系统里,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拥有了第一批“核心用户”。

只是,我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验,或者说,真正的“压力测试”,还没到来。

那个负责“安全审计”的靖王萧无尘,从始至终,都像一个最高优先级的后台进程,沉默地观察着一切。我能感觉到,他心中的疑云,非但没有因为我再一次“显圣”而消散,反而积聚得愈发浓厚。

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面对一只行为模式完全不符合常理的猎物时,他不会掉以轻心,只会更加警惕。

这天夜里,我正在禅房里就着烛光,研究一本名为《百工录》的杂书。这是我让小沙弥从藏经阁里找出来的,上面记载了这个时代的一些手工业技术。想要对一个系统进行优化,首先得了解它的底层架构和现有技术栈,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只有窗外秋虫的唧唧声,规律得像服务器风扇的低鸣。

我看得正入神,试图从这粗略的文字中,反向推算出这个世界的材料学和物理学水平,禅房的木门,却被“叩、叩、叩”地敲响了。

声音不急不缓,节奏稳定,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力道。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大半夜的,整个护国寺,敢来的,也只会是那一个。

“进来吧。”我合上书,平静地说道。

门被“吱呀”一声推开,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逆着月光走了进来,带着一身清冷的夜露寒气。来人正是靖王萧无尘。

他今天换下了一身冰冷的玄甲,穿了件墨蓝色的常服,金冠束发,少了几分沙场的凌厉,多了几分王孙公子的清贵。但那双眼睛,依旧像最精准的探针,锐利得能刺破一切伪装。

他身后没有跟亲卫,一个人来的。

这场景,像极了半夜被on-call起来处理线上紧急故障的程序员,直面那个要你“五分钟内解决问题,否则明天不用来了”的CTO。

“王爷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见教?”我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面上挂着标准的高僧式悲悯微笑。

萧无尘没有说话,径直走到我对面的蒲团上盘腿坐下。他坐姿笔挺,如一杆标枪,即便是在这种放松的场合,依旧带着一股军人的铁血气息。他将我的禅房迅速扫视了一圈,目光在《百工录》上停留了一瞬,最后,落回到我的脸上。

“圣僧似乎对佛经以外的杂学,颇有兴趣。”他开口,声音清冷,像玉石相击。

“佛法万千,世间万物皆是佛法。”我打着机锋,滴水不漏。这种车轱辘话,我最近说得是越来越溜了。

萧无尘显然没兴趣跟我辩经,他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今日井中之事,本王从头至尾,看得分明。圣僧的手段,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他嘴上说着“大开眼界”,语气里却没有半分惊叹,只有纯粹的探究。

我心里暗骂一声“来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雕虫小技,不过是为解众僧疾苦罢了。”

“哦?”萧无尘的眉梢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本王不明,还请圣僧解惑。为何要用沙、石、木炭,层层过滤?此法门,又出自哪一部典籍?”

果然,他问的不是“你是不是在装神弄鬼”,而是直指技术核心。这是一个典型的甲方,他不关心你的实现过程有多玄乎,他只想知道你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能不能写进文档里。

我迎着他审视的目光,微微一笑。我知道,今夜,就是决定我这个“项目”能否继续获得信任,还是被判定为“高风险,需回滚”的关键时刻。

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王爷可知,此三物有何不同?”

萧无尘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似乎没想到我会把问题抛回来。但他反应极快,沉吟片刻道:“石分大小,沙砾更细,木炭……乃焦木而已。”

“然也。”我点了点头,赞许道,“王爷所言,乃是其‘形’。然万物除了有‘形’,更有其‘理’。石之理,在于其稳固,能阻大物;沙之理,在于其细密,能隔微瑕;而木炭之理,则最为特殊。”

我故意顿了顿,拿起桌上的一个陶杯,递到他面前。

萧无尘接过,目光中带着一丝不解。

“王爷请看,此杯看似密不透风,然则,若将水倒入其中,水不会漏出。可若是将墨滴入水中,墨迹便会与水相融。对否?”

他颔首:“不错。”

“木炭亦然。”我继续引导,“木炭看似实心,其内里却有无数肉眼不可见的微小孔洞。浊水过之,水中污物便会被此等孔洞吸附。此,便是木炭之‘理’。贫僧所为,非是神通,不过是顺应此理罢了。”

我用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了活性炭的吸附原理。这套说辞,依旧是半真半假。真是科学原理,假是将其包装成一种玄奥的“理”。

萧无尘静静地听着,那双深邃的黑眸中,审视的冰冷渐渐融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见的、专注的光芒。他不像是在听一个僧人**,更像是在听一位老师授课。

他沉默了很久,久到烛火都发出“哔剥”一声轻响。

“圣僧之言,闻所未闻。”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依圣僧所言,世间万物,皆有其‘理’?”

来了,核心需求来了!

我心中一振,知道今晚的“产品宣讲会”进入了最关键的环节。我必须抛出我的核心思想,完成这次至关重要的“概念灌输”。

“然也。”我加重了语气,神情变得肃穆而庄重,仿佛在阐述天地间最根本的真理,“小到一沙一石,大到日月星辰,莫不循理而行。风为何起,雨为何落,人为何生病,药为何能医,皆有其理在。神佛之说,或可安抚人心,却不能探究其根源。”

我看着萧无尘愈发专注的眼神,一字一顿地抛出了我的“核心算法”:

“万物皆有其理,格物方能致知。”

这四个字,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萧无尘的心上。

格物致知,这个词他并不陌生,儒家典籍中早有提及。但历代儒生多将其解释为“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偏向于道德和伦理层面。可从我口中说出,结合之前关于沙石木炭的解释,这八个字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充满力量的含义。

那是一种刨根问底、直指事物本质的探索精神。是一种摒弃虚无缥缈的祈祷,转而从观察、实践中寻找答案的务实态度。

萧无尘的呼吸,似乎都停滞了一瞬。

他看着我,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震惊,有困惑,但更多的,是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震撼与好奇。

“格物……致知……”他低声重复着这四个字,像是在品味其中蕴含的无穷力量,“圣僧的‘佛法’,当真是……与众不同。”

我能听出,他语气中的“佛法”二字,已经带上了一丝调侃的意味。他显然已经不再相信我这套东西和传统佛法有任何关系了。

我索性也放开了些,不再拘泥于“圣僧”的身份,用一种更接近前世程序员的、纯粹探讨问题的语气说道:“法门万千,能解决问题的,便是好法门。王爷以为然否?”

这句“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法门”,简直是程序员圣经里的第一条。管你代码写得优不优雅,架构搭得漂不漂亮,只要能实现需求,稳定运行,那就是好代码。

萧无尘显然被我这过于“实用主义”的言论给噎了一下。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圣僧此言,倒是……颇有道理。”

这是我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除了冰冷和审视之外的表情。虽然转瞬即逝,却像是在一块万年寒冰上,敲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缝。

禅房内的气氛,不知不觉间,已经从一开始的审问与被审问,转变成了一场平等的、纯粹的智力交锋和思想碰撞。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如此深入地交谈。

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手握生杀大权的监视者,我也不再是那个故弄玄虚、战战兢兢的神棍。我们更像是两个求知者,在对这个世界的本质进行探讨。

他继续发问,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一个比一个深入。

“既言万物有理,那日升月落,星辰轮转,亦有其理?”

“自然。”

“敢问其理何在?”

“此事之理,浩瀚繁复,非一言能尽。需立高台,备千里镜,穷年累月,观测记录,方能窥其一二。”我抛出了天文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千里镜又是何物?”

“一种格物之器,能将远处之物,拉近于眼前。”

“……”萧无尘的眉头紧紧蹙起,眼神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显然他的大脑正在高速处理这些闻所未闻的新概念。

从净水原理,到物理现象,再到天文地理。我用我那点可怜的、被996挤压得只剩下残渣的理科知识储备,结合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构建出一个又一个逻辑严密的闭环,将他的每一个问题都一一化解。

我没有动用任何“佛法”或者“神迹”,我用的,只是逻辑和知识。

烛火渐渐燃尽,夜色已经深沉如墨。

这场深夜的谈话,也终于接近了尾声。

萧无尘长久地凝视着我,那双黑眸里,最初的怀疑和警惕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深不见底的探究和一丝……连他自己或许都未曾察觉的欣赏。

“玄镜。”他忽然开口,第一次没有称呼我为“圣僧”,而是直呼我的法号,“你……究竟是何人?”

这个问题,比之前所有的盘问加起来,都要更加致命。

我心中警铃大作,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高深莫测的微笑,双手合十,缓缓道:“贫僧玄镜,一个……格物僧罢了。”

萧无尘定定地看了我半晌,终于缓缓站起身。

“格物僧……”他低声咀嚼着这个我临时创造出来的词,没有再追问,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今日,本王受教了。”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推门而出,身影很快便融入了深沉的夜色之中。

我看着他消失的方向,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我往身后的墙壁上一靠,才发现自己的僧袍,已经被冷汗浸湿了大半。

用学霸的逻辑碾压王爷的审问,听起来很爽,但实际操作起来,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必须精准无比,每一个逻辑链都不能有丝毫破绽。

今夜这一关,总算是过去了。

而且,我似乎还在那位冷面王爷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名为“科学”的种子。

虽然不知道这颗种子未来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但至少,他看我的眼神,已经不再像是在看一个随时可能引爆服务器的危险代码了。

这对我这个想在这个世界安稳“活下去”的程序员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