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重生之首辅掌珠 > 第6章 006

重生之首辅掌珠 第6章 006

作者:木云木夕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09 00:35:31 来源:文学城

006/木云木夕

玉珠点点头,噘着小嘴喊疼,还把胖乎乎的小手送到母亲嘴边,要呼呼。

沈氏心软成一滩春水,捏住女儿的手,爱怜地给她吹吹。

又让紫竹拿来伤药,给她细细地上了一遍药,用细棉布包扎好。

庾夫人的手巾,紫竹拿去洗了。

这天晚上,沈氏破天荒地没让奶娘带着女儿睡觉,自己带着睡了。

夜里玉珠睡不着,缠着沈氏给她讲故事。

沈氏便讲了她小时候的事儿。

玉珠听着听着,便睡着了。

这天夜里,忽然电闪雷鸣,下了一场倾盆大雨。

玉珠做了一个噩梦,梦到前世她死的那一天。

她清晰地看到,那两个小太监一直勒她的脖子,她喘不过气来,痛得在梦里哇哇大哭起来,眼泪打湿了枕巾。

……

画面一转,她的魂魄飞了起来,飘飘荡荡,却在相府的一间偏房内,看到了自己的灵位,上面写着:“爱妻桓氏玉珠之灵位”。

供桌上燃着龙涎香,摆着时新果品,还插着鲜花,看起来时常有人供奉打扫。

她心里正狐疑之际,门被推开,有个高大笔直的身影逆着光线走了进来。

那人穿一袭月白广袖长袍,衣袂飘飘,宛若谪仙。左手捧着一束秋英,紫红的,白的,黄的,都有,开得正艳;右手拿着一柄宝剑,大步流星地走来。

他唇角平直,俊朗的眉眼中浮动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忧郁。

走到供桌前,他把旧的鲜花换下来,插上新鲜的秋英。秋英开得很艳丽,像振翅飞翔的蝴蝶,装点了这间沉闷且寂静的屋子。

这个男人生得极其英俊,若说谢彦宰生得儒雅风流,那他便是俊美无俦,世间少有。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首辅大人桓颢。

桓玉珠满腹狐疑,她什么时候嫁给桓颢为妻了?她怎么会和桓颢扯上关系的?

正要开口问时,却听桓颢开口道:“夫人,为夫已为你报仇雪恨,诛杀了害死你全家的凶手——大庆国第十三代君主谢谈,顺便折了他的两个儿子,谢彦宰虽然还剩一口气吊着,但也是个废人了。你九泉之下,若是有知,且安息罢。你不在,为夫只觉得这世间无趣又沉闷……”

他的嗓音低沉磁性,桓玉珠听了,只觉得心里一抽一抽地疼。

忽然寒光一闪,他抽出了剑,喃喃道:“为夫这就下来陪你,你等着我……”

话音未落,照着颀长优美的脖颈一横,登时血溅四尺,溅到了鲜艳的秋英上,仿若蝴蝶泣血。

“不要——”桓玉珠大喊,冲过去阻止他,无奈他听不到她的声音,也看不到她的样子。

玉珠在梦中又哭,又叫,早把沈氏惊醒了。

沈氏轻拍着女儿,把她唤醒来,拿绢子擦拭她脸上的泪痕,抱在怀里安慰道:“囡囡不哭,囡囡不怕,囡囡只是做噩梦了……”

玉珠哭得鼻子都堵上了,眼圈红红,心里头的恐惧、愤怒和震惊重重叠叠地交织,让她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最后一段梦境,她分明梦到了桓颢,可这到底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她胡乱做的一个没有意义的梦呢?

若说是假的,可前一个梦境,又分明是前世切切实实发生过的场景。

若说是真的,桓颢难道娶了她的灵位?

这怎么可能呢?他贵为首辅,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为何要娶她一个嫁过人的死人的牌位呢?

她不信世间有这般痴情的傻子。

他说他诛杀了谢谈父子,难道……谢氏兄弟阋墙,为夺皇位大打出手,两死一伤,还有谢谈服食金丹,暴毙而亡,都是他在背后设计的吗?

老天爷,这是真的吗?还是她一时的神思错乱,臆想出来的事儿?

桓玉珠一时分不清现实和梦境,想得头都痛起来。

沈氏见女儿这样,心疼得了不得,点了灯,抱着女儿在卧房里来回踱步,给她唱安魂小调。

一直折腾到五更天,外面雨声转小,淅淅沥沥之时,桓玉珠才迷迷糊糊有了睡意。

沈氏却有了一个主意。女儿突然梦魇,定然是白天受到了惊吓,她虽聪颖异常,但毕竟还是个小孩子,须得带她去寺庙烧香祈福,给她求个平安符,求神明保佑她才行。

可去寺庙烧香,总要捐点香油钱,她手里拢共只剩二两银子,还拖欠着下人们两个月的月银没放。

她摸着皓腕上的羊脂玉镯子,暗暗下定了决心。

*

与此同时,龙须街上,桓国公府大房的东厢房内,二公子桓颢也从睡梦中惊醒,他大声嚷着“脖子痛……血……他要死了……”之类的话,唬得伺候的丫鬟和奶娘都魂不附体。

此时的桓颢才五岁,生得唇红齿白,面如冠玉,不难想象,他将来定是个玉树临风的公子哥。

冯奶娘见桓颢如此,心里急得不行,一边耐心哄劝,一边暗想,莫不是哥儿白天在园子里玩耍的时候,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等明日回明了大太太,带哥儿去济安寺祈福除祟才好。

哥儿从小就与别的孩子不同,十分早慧,甚至……还有些自残的倾向。看了多少名医都不见效。

还是老太太见多识广,说哥儿年纪小,眼睛干净,许是胎里带下来的弱症,阳气不足,容易招惹不干净的东西。要底下服侍的人千万小心。等哥儿成了年,娶了亲,自然就好了。

桓颢眼睛漆黑,喘着粗气,呆呆怔怔的,觉得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

似乎是一个女人……

一个叫桓玉珠的女人……

这个女人是他的妻子……

可是她死了……

也不知为何,光是呆呆地想着,小小的桓颢,漆黑的眼眸里竟滚下泪来。

吧嗒吧嗒,哭得很伤心。

桓颢抹去自己的眼泪,眉头紧蹙,暗道,这到底只是一个梦境,还是预示了我的命运?

若只是一个梦境,我小小年纪,怎么会做娶妻、妻子早逝,还用剑自刎这样的噩梦?

若是预示了我的命运,是说命中注定我会娶一个叫桓玉珠的女人,但她却英年早逝,而我也会自刎而亡?

本朝律法,同族不得通婚,这个桓玉珠显然不是我族中人,听说白云路也有一个桓府,是江南巨贾,莫非是那族中的女子?

不管是与不是,他都不会娶这个叫桓玉珠的女子。

桓颢呆呆地想了想,道:“奶娘,人有命运吗?你知道自己的命运吗?”

冯奶娘一怔,笑道:“人当然是有命运的啦。像哥儿命好,生来就是主子,我们命不好,生来就是服侍人的。我的命运,就是照顾哥儿你长大成人,将来为官做宰,封妻荫子,我们这些人,好歹服侍你一场,也跟着享享福罢咧。”

“我不做官。也不娶妻。”小桓颢正色道。

冯奶娘又是一怔,好半晌,才扑哧一笑,道:“哥儿才多大年纪,哪里就懂得做官娶妻的好处了?别混说了,时候不早了,哥儿再多睡会儿罢。”

桓颢也不理会,躺下,闭上了眼睛,听着窗外雨打芭蕉的声响,思绪早已荡开去。

*

这天一大早,沈氏梳洗罢,戴上帷帽,让陈婆子和柴二跟着,戴着庾夫人给的那个羊脂玉镯子,进了一家当铺。

柴二留在门外守着,只有陈婆子跟了进去。

出来的时候,陈婆子身上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袱,脸上挂着轻快的笑。

柴二一见,便知道那个镯子当了不少钱,够他们撑好长一段时间了,心里也跟着高兴,却并不多话,只沉默地跟着沈氏后面。

回到南壶巷,沈氏把银钱放好,又根据需要,拿了一些钱出来,装在一个樟木小匣子里。

沈氏命陈婆子把家里所有下人全都聚集到堂屋大厅。

奶娘抱着玉珠坐在一旁的绣墩上。

玉珠昨夜没睡好,此刻还蔫蔫的。

柴二、柴家的、喜春一家三口人,陈婆子、紫竹,还有奶娘,全都来齐了。

下人们进来时,仍一一地唤沈氏:“奶奶。”

同过去一样。

他们都看着沈氏,仿佛还拿她当这宅子里的主子看待。

可沈氏自己却清楚,她根本就不是什么姨奶奶,她只是一个身份和地位都很卑贱的外室,还是一个被男人抛弃了的外室,根本不配使唤这么多的仆人。

“敦三爷……以后怕是不会再来了,我也进不了桓国公府,你们也不必再叫我奶奶,只叫我沈娘子便好。你们都是好的,但我实在养不起这么多人……只能留下陈妈妈,你们都领了月钱,各自去了罢。”沈氏面色沉肃道。

往日里沈氏说话,虽未必总是言语含笑,但从不给人疏离之感,但此刻,她年轻秀丽的脸庞显出一丝疲倦和彷徨来。

话音一落,众人脸色都有些异动。

除了姚奶娘,其他人都是卖身到这宅子里当下人的。要离开,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再次被主家发卖,要么自己掏银子赎回身契。

沈氏虽没有明说,但众人都清楚,她这是把选择权交到了他们自己手上。

*

紫竹今年已经十六,生得有几分姿色,但她不是金陵本地人,原是被拐子卖了的,她没有地方可去,也想不起自己老家在什么地方。

她被辗转卖了几次,之前遇到的人家,不是少爷荒唐好色,欲强迫她当通房丫鬟,被当家主母发现后,反把她打一顿,发卖了;就是老爷骄奢淫逸,趁主母不在家,强逼她成事,珠胎暗结,反被老爷的宠妾给打到流产。也不给她治病,就把她卖了。

她年纪轻轻,却像货物一样被卖来卖去,更被主人家肆意蹂|躏,来到南壶巷,反倒是她这一生中,最轻松快活的日子。

她不想再过原来的日子。

“娘子,我不走。我情愿留下来,伺候娘子和小姐,我不要月钱,只求三餐温饱。我可以做锈活,拿到街上去卖,我、我不白吃饭。”紫竹跪下道。

众人都看向紫竹。

紫竹长得白净,行动温柔,又到了嫁人的年纪,沈氏若把她卖给大户人家做妾,至少能卖二三十两银子。

沈氏眨了眨眼睛,沉吟半晌,“你起来罢。以后留在这里,跟着我们一起过日子罢。”

紫竹磕了一个头,站到沈氏身边去了。

接着开口的是柴二。

“求娘子开恩,奴才一家也情愿不要月钱,留下来看家护院。这次,原是奴才没把差事办好,连累娘子……奴才愿意将功补过,只求娘子不要赶我们走。”

沈氏低头想了一回,“我知道了。”

轮到姚奶娘。

姚奶娘总算很爽快地答应拿钱走人。毕竟,她在乡下还有自己的家,丈夫和孩子还等着她回去照顾呢。

现在主家肯主动放人,她自然没有理由再留下来。

沈氏看着女儿,女儿年纪还小,需要一个玩伴。

但白养着柴二一家三口,开销就会大许多。

桓玉珠自然明白母亲在顾虑什么。

沈氏是穷苦人家出身,深谙人间疾苦,对比自己还不如的人,常心怀怜悯。

只是坐吃山空,若留下这么多人,压力很快就要降临到她们头上。

沈氏虽对桓敦仍抱有一丝渺茫的希望,可庾夫人的到来,也确实在她的心里钉进了一根名为现实的钉子。

桓国公府的老太爷过身,按照本朝律法,桓敦需要服丧二十七个月。可他却于亲爹热孝之中纳了她,这事要是传出去,他要受杖刑一百。大概不死也要去半条命。

桓敦便是怕这个,才不要她们娘儿俩的罢。

庾夫人出自高门大户,她不点头,沈氏便半点机会都没有。

沈氏对自己的处境,终于有了一个清醒的认知。

这辈子,她都进不去国公府了。

“家里不能留下你们了。喜春还小,你们若是放心,可以留下她,给大姐儿做个伴。等她年纪大了,你们想接出去,也随你们。”沈氏看着柴二夫妇道。

柴二夫妇对视一眼,脸上有恓惶之色。可沈氏的情况,他们比谁都清楚。硬要赖着不走,无非是坐吃山空,拖着她们更早陷入贫困之境罢了。

如今沈氏愿意留下女儿喜春,倒也算是成全了他们,免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柴家的流着泪磕头道:“多谢娘子。”

于是,柴二夫妇拿银钱替自己赎了身,去别处赁了一间破旧的小屋,开始探索别的营生。

姚奶娘拿了月钱,收拾包袱,痛快地走了。

剩下陈婆子、紫竹和喜春三人,陪着沈氏母女,继续在这宅子里熬活。

明天两个小团子就要初遇啦~

啾咪~

-

捉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00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