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陈府庶女 > 第60章 第 60 章

陈府庶女 第60章 第 60 章

作者:两条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3-21 03:24:35 来源:文学城

“方才听到柳芽提起济宁漕运使和济宁知州都被抓了。女儿就联想到我们停歇在客栈那晚发生的事。或许这其中并没有什么联系。可女儿突然记起初到京城时,发现书箱里莫名多了一本经书,而恰恰好那日那个逃犯就是在我们的行李房里被抓走的,女儿便觉得这本经书或许是那个犯人留下的,心里有些不安,就拿过来给父亲瞧瞧了。”

陈初兰半真半假地说出了这一番话。

经书上或许有什么秘密,她原想着要不要亲自用水用火来试上一试,待有东西暴露了,再拿来给她的父亲看。但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她才九岁,且不说她的方法会不会有效,就是有效了,她的父亲定也会惊讶于她的这种做法,把注意力放到她的身上,搞不好非但不会夸奖她聪明伶俐,反而将她当成怪物也不一定。

她现在这样做是最为稳妥的。既显露了她较之同龄人更为精警的一面,又不会让人觉得她太过聪明——聪明到反常为妖。

二老爷听着陈初兰的话,不时点着头,又微微蹙起眉头细细翻看那本经书,就是那蓝色的薄面封皮,也被他呼拉拉地扯了好几下。见真瞧不出什么,他才把那经书一合,一手托着,一手食指曲起,轻轻地在书面上敲打,陷入了沉思之中。不一会儿,他突然眼睛一亮,像是赫然忆起了什么似的,整个人精神十足,带着一种难以言明的兴奋,抓着那本经书,在屋里慢慢踱起了步子。“天助我也,天助我也!”他嘴里低喃自语着,喜不自禁。

这般瞧来,竟是二老爷只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已经猜透了这经书的秘密?

陈初兰站在边上,哑然。

她突然觉得自己原来的想法太过简单。或许这本经书并非是用什么特殊的药水写了什么东西,而是有什么她所猜不到的东西藏在经文里边。而二老爷偏偏早已得到了某些线索,就差她这最后的“提示”了。

二老爷的反应表明,他目前虽然仅为翰林院编修,但他所了解的官场机密还是挺多的,可见他个人交际广泛,处处游刃有余。也难怪他在外头听闻别人“诬陷”他妻子妄图加害庶女,他竟气成那个样子——像他这样既有能力,又会做人,又有野心的“国家储备干部”,肯定会遭人妒恨,加害庶女的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难免就会被有心之人拿出来做个文章,以此阻碍他的仕途。

不过,现在瞧来,二老爷应当会从“可能被人参上一本”的焦虑中解脱出来。

当今圣上革掉左军左都督的职,是以他家虐死两个庶女为由,可只要有点政治敏感度的人都会知道,这不过是个借口罢了,真正的原因是为了抗倭一事。左军左都督在抗倭这件事上,肯定令圣上不满了,否则岂会因为虐死两个庶女“这等小事”就革掉他的职?

现在二老爷只要讨了圣上的欢心(陈初兰给他的经书肯定很重要,否则他不会兴奋得连连说道:“天助我也。”),那么就算有人参了他一本,圣上也定会给他机会“好好解释一番”。何况陈初雪又没死,一切都可以说只是谣言,他有什么好怕的。

二老爷深吸口气,拿着那本经书抬起脚就要往屋外走去。却是瞥见陈初兰站在一边一声不吭,这才意识到他的这个女儿还没走呢!二老爷对陈初兰笑道:“这书且放我这儿,你先回去。”

陈初兰点头:“恩。”

却听二老爷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急忙嘱咐她道:“切莫将此事告诉他人,谁都不许说,你母亲你姨娘都不可以说,知道吗?”

陈初兰赶忙说自己知道了。

二老爷这才挥手叫她告退。

陈初兰出了二老爷的书房不久。那二老爷就急匆匆地也走了出来,并叫人备轿,一会儿工夫就离了他们的宅子,向户部右侍郎王大人家去了。

这件事陈初兰自然守口如瓶,她本就知道不该随便乱说的,何况二老爷又那样叮嘱了她。

官场上的事,她作为一个养在深闺中的女子,根本就接触不了多少。那本经书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不得而知。或许如她所猜,有什么密码指向那本经书,将诸如“账本,名单”之类的东西暴露了出来。但到底是怎么回事,终究不是她一个小女子可以知道的了。

不过,虽然如此,陈初兰相信,这件事情必然牵扯极大。否则二老爷不会兴奋成那个样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开始静静地窝在家里等待消息。

而在那一天之后,陈府之内,也开始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二夫人与二老爷重归于好,关系渐渐回到最初。

原因是二老爷的心情一日好过一日。看来陈初兰真在二老爷的仕途上给了他一个极大的帮助。

心情好的二老爷似乎忘记之前一怒之下打过二夫人的事情。他率先打破僵局,主动去她房里,就像从前一样,仿若他跟她之间从来就没有过过结。

二夫人心下奇怪,虽然不太高兴二老爷对打她一事装聋作哑,但她还能怎么着,难不成逼他给她道歉不成?现如今二老爷主动求和,用钟妈妈的话来讲,那就是“老爷对夫人你还是有感情的,他那日不分青红皂白打了你骂了你,事后他肯定后悔至极,只是真要弯腰向你道歉,面子上又过不去,才装聋作哑地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依老奴看啊,老爷肯跟夫人和好如初,那就是值得阿弥陀佛烧高香去拜的事,要是老爷今后对夫人再也不理不睬,那夫人你可是哭都来不及了。趁现在,夫人还不赶快收收小性子,也当那件事没发生过,顺着老爷的心意,陪他哄他,把他的心牢牢抓在手上,断了那边那个女人的念想!”

钟妈妈说得倒轻巧。“断了那边那个女人的念想!”

那个云姨娘,不像林姨娘那样木讷老实,也不像当年的张姨娘那样风骚泼辣。她温柔娇媚,长得又丰韵迷人,偏偏还会作诗写文章,恰恰是二老爷喜欢的类型。最最可恶的是,云姨娘手段了得,根本不似当年的张姨娘那般好对付!二老爷怎会轻易地将心思从她身上转出来?

二夫人绞着手中的帕子,恨得直咬牙。可暂时也无计可施。云姨娘非常聪明,一直不骄不躁,就算前些日子二老爷跟二夫人闹矛盾,夜夜宿在她那里的时候,她也没有翘起尾巴,骄纵起来。她每日按时过来给二夫人请安,学习林姨娘伺候二夫人,尽职尽责做好一个妾室应该做的一切。二夫人原想刁难她,却被钟妈妈给劝住了。钟妈妈说:“夫人正是跟老爷闹别扭的时候,夫人你刁难她,到时她在老爷面前一告状,虽然老爷大概不会来寻夫人的麻烦,但也难免在老爷心中又添了一笔夫人的不是。”二夫人听着钟妈妈的话,明白她说得有理,只能忍气吞声地看着林姨娘每日的在她眼前晃荡,气得肺都快炸了,却拿这云姨娘一点办法都没有。

钟妈妈叫二夫人忍着。说狐狸迟早会露出她的尾巴,到时候设个计,斩草除根将她给解决掉,正如当年解决掉那张姨娘一样。钟妈妈让二夫人先把府里的人给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那个女人有钱,她哥哥动不动就给她送东西,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短短的时间,府里都不知有多少人给她收买了去,不过,夫人,可别忘了,家里是你说了算,她是什么东西,一个贱妾罢了。难不成能让她翻了天去?”

二夫人为今之计也只有牢记钟妈妈的话,先从人员入手,旁敲侧击地瓦解云姨娘的人脉,至于云姨娘……“等到时候一定收拾她!定叫她死无葬身之地!”二夫人恨恨地想。

却说这一日,已是七月初二。

天气开始燥热起来。屋外院中梧桐树上已有知了出现,长鸣不断。

傍晚,二夫人屋中窗子大开,凉风徐徐。

二夫人拿着账本正想着什么,二老爷穿着官服跨进屋来。

二夫人一见二老爷,惊喜道:“老爷回来了,今日怎么这么早?”说着便放下账本,走上前去,亲手为二老爷脱下官服。

丫鬟已经从里间拿来银灰常服,二夫人为二老爷换上。

二老爷喜滋滋地,一张口便是夸:“果真如爹在信上所说,这四丫头是我们一家的福星啊!”

二夫人一愣:“怎地突然说起四丫头了?”

二老爷脸上堆着笑,坐到了椅子上。丫鬟把茶端了过去。二老爷拿起茶盏喝了两口,说:“现在事已成定局,大理寺马上就要开始审理,我这话也就可以跟你讲了。那四丫头头啊,天生比同龄孩子机敏,她发现自个儿行李里多了一本经书,要不是她觉察不对劲,把那经书交给我,呵呵,估计皇上他到现在还在为那贪墨军需的事头疼呢!”

“什么?经书?贪墨军需?”二夫人听得莫名其妙。

二老爷心情好,细细地跟她解释起来。原来,前些日子济宁漕运使和济宁知州正是因为贪墨军需被抓,他们贪了山东一带的抗倭军需,利用运河,运输到南方黑市贩卖。这种事情,定然是牵一处而动四方。小小的济宁漕运使和济宁知州怎有能耐干下这等大事?朝廷怀疑了很多官员,文官也有,武官也有,偏偏找不到证据。却恰恰陈初兰给的那本经书里暗藏了机密。

“朝廷在济宁漕运使家里搜到一张写满数字的纸,负责此案的官员无人能解。要不是四丫头把那本经书交给我,我都想不到那张纸居然是要那样用的。”二老爷极其得意。

纸张上的数字对应经书。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一字一字凑起来,取其谐音,居然成了一份可以叫众多官员吓破胆子的名单与账本。

“山东官场差不多要翻一个天了!”二老爷感慨道。

二夫人听他解释完毕,还是有点晕晕乎乎的,没有全部听懂,但她还是问道:“怎么都从不跟我讲起?”颇有些埋怨。

二老爷斜睨了她一眼,哼哧道:“妇道人家!此等机密之事,告诉了你,嘴碎误了事怎么办?”

“你!”二夫人脖子一直,很是不悦。但又立马缩了回去,对于二老爷,她还是莫要跟他斗嘴的好,如今可不比在河阳老家。

二老爷翘着二郎腿,情不自禁地轻哼起了小曲儿,心情好得不得了。

“那……这都是你的功劳了?”二夫人小心翼翼地问道。

“当然!”二老爷得意道,“窥透那密码的可是我!皇上虽不好明面上颁旨对我褒奖,但皇上现今正是缺人用人之际,老一代的朝官皇上已嫌他们腐朽,这样,岂不正是我们这些新一代的读书人崭露头角之时?看吧,过不了多久,皇上就要启用我们了!”

二老爷用的是“我们”,但二夫人岂会不知,这“我们”的其中,他恰好又是佼佼者,且刚刚好才在皇上那里立了功,这平步青云岂不是指日可待?

二夫人顿时也高兴了起来,脸上瞬间笑成了一朵花。

“话说回来……”她说道,“我还竟不知四丫头心思如此精细。”她联想起陈初兰六岁以前总是一副傻乎乎不开窍的模样。

二老爷瞥了她一眼,不为她所知地轻哼了一声,不说话。

二夫人道:“竟是爹这么些年把她教得这么好。我就说,一个姑娘家的,干嘛爹他老人家要把她当男孩儿一样养,又是教她读书,又是亲自考校她……看来爹早瞧出她的能耐来啊!”

二老爷嘴角一弯,笑了笑,依旧不语。

二夫人便就向二老爷问道:“永义啊,爹他老人家到底在信上跟你说了什么?你方才讲,爹说四丫头她是我们家的福星?”

二老爷听她这么一问,沉思片刻,道:“爹信上到底写了什么,这你就甭管了。我就透露一点吧,爹说四丫头是我们家的福星,可是找先生算过的,准没错。你好好养着她便是,莫荒废了爹的一片苦心!”最后一句话说的,好像已经看透二夫人不管表面上做得有多好,其实内心深处还是很排斥庶女过得好。

二夫人听着,脸上出现似有似无地一丝尴尬。却是她很快就接口道:“那当然了,我哪会不想看着自家好。”可手上的帕子却绞了又绞,瞧起来似乎有点不平,在暗自抱怨那老太爷为何不去算一算,她的陈随喜是不是陈家的福星。

二夫人悄无声息地叹了口气,接着,在二老爷不注意的时候,走到门口,对站着那边的丫鬟悄声说道:“去,赶快去跟王孝讲,初七乞巧会我们家再添上一个四姑娘。叫他再去账房支五十两银子,送到织女庙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