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街异事 > 第24章 二十四启程

长街异事 第24章 二十四启程

作者:梅清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5 04:53:45 来源:文学城

宫绾儿最近总梦到一双类似玫红色的,眼角上挑的,柔和明朗的眼睛。

梦里是忽明忽暗的光线,其实根本看不太谁梦里眼前的场景,但是因为颜色太过特殊而且梦里好像只有这眼睛,所以这双奇怪的眼睛便被她记了下来。

前几天还问了一下曹寄殊和欧琼路,这两个见多识广的人都说不曾见过她描述的颜色的眼睛的人,欧琼路还细心地给宫绾儿讲了一下西国和南树国有异色眼睛的人的原因。宫绾儿就没再往心里去。

回答完“啊,这倒是真没见过”之后的曹寄殊还在那分析“你说这人是不是可能眼睛得病了然后化脓什么的才变成红的。”

“梦里的东西而已,何必太过在意。”欧琼路看曹寄殊还在那没完没了地分析,便保持着她招牌地淡淡微笑说了句。

宫绾儿家里有个平台,平时放着些她自己的画作和孟岚枫的一些写的字的纸张。

很久以前学习观察人,看人面相的时候被要求学的画画,但是没个具体教她画的人。后来也算成了一个爱好,平日里不忙的时候便喜欢写写画画。

立信日之后半个来月就是信国新年。过年期间一间不开大家又是常年老友,便寻思着搭伙去鲁西,信北州或者信新城去看看。

原本信历新年是个合家团聚的日子,但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嘛。

最终大家计划去离京中最近信北州,算上路程差不多九日就能回到京中,结果张笑愚那边突然说今年文令府有令,说像皇上有令,他们这种供人休闲娱乐的行当新年里只给一天半闭门歇业的时间。

本来跟文令府就有过节的张笑愚气得一张嘴骂了三条街,“皇上说啥你那个文令府就听啥,一个个就无脑跟,行内还有讲究年里三天不开场,皇上不知道文令府还不知道?”

“皇上也真是觉得我们这行太闲了是吧,成年到辈子让文令府变着法让我们起来干活,皇上天天忙那是本分,我们老百姓天天忙就是累死算了。”

“去文令府接令的就每一个敢反驳反驳呗,还是说在自己家被欺负惯了出来连话都不敢说了是吧。”

宫绾儿之后最近张笑愚忙得脚打后脑勺的,好不容易想歇歇却碰到这事儿,“笑笑,你怨气快要从头上冒出来了哦——”

“来我给你画了一幅你,然后我们带上,就当带你也出去了好不好?别生气了啊。”

宫绾儿从兜里掏出了一个折得四四方方的纸,“唰”地一下铺平开来,递张笑愚面前给她看。

“嗯……行吧,”张笑愚抬手按了按太阳穴和脖子后面,目光凑到纸上“哎这个是我吗?可是我是黑头发和黑眼睛哎……啊跟光线角度有关系所以跟平时不一样是吧,这个我倒是听人说过。”

画上的人发丝被上了棕色,眼瞳被上了浅浅的墨色,更像是灰色。

宫绾儿笑了笑,“不是哦,这个是曾经有位师父跟我说过的,不写实画某个人的时候这颜色一定要偏一点,尤其是眼睛。”

“哎为什么?”

张笑愚疑惑。

“听说是眼睛是看人的东西,如果颜色太正的话,是会招不好的东西天天在周围看你的!”

宫绾儿压低声音装神弄鬼地道。

“这算是什么歪理啊!”

一间的鉴别师曹寄殊前些日子刚不知道从哪儿听说的现在有一种新种类的材料可以做出来各种好看的墨色,说是从什么石里提取的。

顺便淘了一罐橘子颜色的放在账柜那,说是留给一间点特殊账的时候能用。

那颜色好看至极。柔和却又明亮,不浅却很剔透。旁人看上去耳目一新。

“那个红的那些也是从这种新奇石头弄出来的?”

“差不多,但不是完全一样的东西,不过咱也没制过墨,具体什么样也不知道。”

信历新年。

目的地信北州,是信国靠海的三个城之一。信北州离京中非常近,尤其是离在京中皇城根脚下的长街一间当铺那更近。

本来过年歇业不用看店的陈迎秋被王谦和勒令在家好好休息,说他抵抗力不行冬天出门容易风寒。

“行吧行吧,真是遗憾呐——”

嘴上虽然这么说,不过王谦和还能不知道陈迎秋那个能靠着不坐直的德行,指不定心里高兴成啥样了。

反正当张家班的两口子就莫名其妙地全变成了家里蹲,区别在于陈迎秋巴不得家里蹲着。

所以这次同行的人就只有曹寄殊宫绾儿孟岚枫刘木桦和总是和别人不太同频的林幼安和同林幼安也不是很同频的欧琼路。

欧琼路不知不觉也混到了一间这帮聊客里。

原因另说,不过总的来看还是很融洽的,虽然洋气得实在是和大家有点儿格格不入,但是谁也不排外,反而把这个有见识有学问的留洋的姑娘当大先生一样,有什么不了解的都虚心地请教请教。

林幼安是安慧堂的倒不用像张笑愚的休息日那样什么“随机应变”,所以人家知道自己有十一日的休沐,做完了应该做的功课之后安安稳稳地收拾东西准备启程去信北州。

林幼安老家是信国三个靠海的城其中之一鲁西城的,所以特别偏爱海鲜海货,虽然鲁西离京中也不是很远,但是这种东西是最不容易运输的了。所以京中的市面上也确实不是很容易见到。

每每想到老家的特产,林幼安总会馋得不行。

上次圣上巡查之前,大家还能在大街街角生火烤火的时候丁二许带来了一些,不知道是用什么法子弄来的,虽然不是很新鲜但总归是没坏掉,总之吃了人没事儿。

听说信北州有一条很著名的街,售卖各种类型的海产品,有好多都是鲁西城里没有的,所以林幼安更是兴奋得不得了。

虽说这么长时间林幼安也和这条街其他人混得熟了不少,但是还是因为原本就很熟的原因最喜欢和张笑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是大部分时间只和张笑愚窃窃私语。

不过那可是海鲜!那可是诱人的海鲜哎!虽然谁都知道冬天想吃海鲜可能性不太大,但听说信北州有种独特存储方法。

可是吃不到看看也好啊!看这些东西就亲切。

所以还是鼓起勇气和这些不太熟悉的邻居们组成了一个队准备一起出这个远门。

前些日子在安慧堂里收拾纸笔书清扫堂内卫生准备放假的时候还听安慧堂的不知道是哪个堂的教书先生和自己的堂的先生对话,

“啊呀呀,我看这休沐有点儿多啊,我们当时念书的时候过年只给五日的。”

“这有什么可比性,当时咱们念书的时候国家还叫北山呢。现在可是叫信。”

嗷~从这话听出来了这俩先生至少得五十岁。

出发前大家已经约定好了什么时候在哪儿集合,在哪儿兵分几路。

从路口等车师傅那租了车到城郊,到了那后换乘那的马车一路向东北方向去往信北州。一个个大包小裹地背了一大堆的行李。

虽说新年了,大家破费出去玩儿玩儿没什么大问题,往常一个信钱都不舍得花,新年的时候掏出一个圣钱虽然肉疼但也都装的爽快得不得了。

所以大家此次行程也不太在意那死贵死贵的车钱和到信北州之后住客栈需要的房钱。

虽然有不少人都说信北州的住店房费比京中便宜不少,其他的东西也比京中价低,但是钱这东西就看有没有放肆花,放肆花的话到哪儿都一样。

少花不了。

前些日子听的王白说的那个《锦》里面的“贱籍”一说,就是曾经北山国的一种等级制度。

北国以前的规矩上来说祖上三代“士农工商”外的悉数为贱籍。

按这种说法的话一间那帮聊客基本没几个不算贱籍。林幼安林幼安虽然考进了安慧堂,有了功名,以后如果愿意随便就能做官,但是她父母都是鲁西的渔民,肯定算在内。

嗯,这林幼安喜欢吃不着也要看看海货的原因找到了。

然后便是孟岚枫。孟岚枫他爹娘也都算半个仵作,北山规矩也算做在内。至于为什么算半个。因为这同师门的两人学能耐学半路不知道寻思什么跑去成了亲,过日子去了,被气得半死的老师父双双轰出了师门。

孟岚枫也干过仵作,年轻时还有官府的令,算是官府的人。只不过后来“志不在此”,便从官府消了令,离开了官府。

那三个戏班子出身的,北山叫做“乐师”的就更不用说了。还有王白,一个理发的。所以这么说大家伙都一样,只不过如今信和当年北山不一样,信没那么多讲究。

虽说大信是凭能耐吃饭,但是歧视这东西肯定有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关系,任何人品的人,任何的情况下都会有的。比如曾经曹寄殊真情实感地嫌弃过陈迎秋以前是唱戏的,还曾经用各种方法旁敲侧击地让陈迎秋每日晚上重新对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