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毅二十九年冬,烬国南北呈现诡异对比。北方边境在李枫知失踪后陷入僵持,而南方三州却爆发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水患。洪水冲垮堤坝,淹没良田,无数灾民流离失所。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个名为"白莲教"的神秘组织在灾民间迅速传播,宣扬"弥勒降世,新主当立"的言论。
"已经第三个州县失守了。"楚藏楠将急报放在陆挽案头,眉头紧锁,"地方官兵镇压不力,白莲教众作战悍不畏死,其中必有蹊跷。"
陆挽(苏挽)看着地图上不断扩大的红色标记,面具下的脸色凝重。她刚刚稳定北方局势,南方又起波澜,这一切太过巧合。
"传令南方各州,开仓放粮,妥善安置灾民。另,命江知序的墨阁全力调查白莲教底细。"她顿了顿,"让也清璃去。"
楚藏楠一怔:"也清璃?她父亲也宣刚伏诛,让她去合适吗?"
"正因如此,她才更需要这个机会证明自己。"陆挽语气平淡,"告诉她,若能平息南方之乱,本座许她重振也家声威。"
也府如今门庭冷落。也清璃跪在祠堂里,看着也宣的牌位,眼中没有泪,只有冰冷的恨意。
"父亲,您放心。也家不会倒,女儿一定会让也家重新站起来。"她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当陆挽的任命传来时,也清璃笑了。她知道这是利用,也是机会。那个高高在上的陆公公,想用她这把刀去平定南方,她何尝不能借此积蓄自己的力量?
"秦知复..."她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那个冷硬的鹰司首领,是她唯一动过心的人,却始终对她不屑一顾。总有一天,她要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皇陵清冷,燕芙却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直到李枫知失踪的消息传来。
"他不会有事的。"她对着佛像轻声说,手中的念珠却越捻越快。
当南方动乱的消息传到皇陵,燕芙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上书朝廷,请求前往南方灾区安抚民心。
"公主三思!南方现在太危险了!"老嬷嬷苦苦劝阻。
"正因为危险,我才更要去。"燕芙眼神坚定,"皇室成员若能在危难时与百姓同在,才能凝聚民心。而且..."她声音低了下去,"我想去找他。"
她有种强烈的预感,李枫知的失踪与南方动荡有关。
梦府密室内,梦玖川将一叠银票推给陆挽:"南方粮价已经开始飞涨,这些应该能支撑一段时间。"
陆挽收起银票,声音难得柔和:"多谢。"
"你我之间何必言谢。"梦玖川看着她疲惫的神色,心疼道,"只是你也要当心。南方之事来得蹊跷,我总觉得背后有人操控。"
"我知道。"陆挽轻抚面具,"但这局棋,不得不下。"
梦玖川忽然压低声音:"你的身份...楚藏楠他..."
"他不知道。"陆挽打断她,"也不能知道。"
两人相视无言,多年的默契让她们明白彼此的顾虑。在这乱世,知道的越多,往往死得越快。
覃骋府上,钟吟正在擦拭她的剑。自从战场归来,她成了覃骋的贴身护卫,也成了他黑暗中的利刃。
"南方不太平。"覃骋将一封信递给她,"白莲教中有几个高手,可能是当年也宣暗中培养的死士。你去查清楚。"
钟吟接过信,点头:"明白。"
"小心些。"覃骋顿了顿,"活着回来。"
钟吟眼中闪过一丝波动,很快恢复平静:"嗯。"
夜色中,她如同鬼魅般离开京城,直奔南方。这把曾经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剑,如今要为守护而战。
三支队伍几乎同时离开京城:也清璃带着朝廷的任命和一支精兵;燕芙在侍卫护送下前往灾区;钟吟独自一人,悄无声息。
也清璃的马车里,她正看着南方各州的地图,嘴角带着势在必得的笑。她要借此机会,在南方培植自己的势力。
燕芙的马车中,她反复看着李枫知曾经写给她的信。那些克制的字句里,藏着只有她能懂的情意。
钟吟在官道上疾行,心中盘算着如何混入白莲教。她敏锐地察觉到,这次的任务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楚藏楠站在城楼上,目送着南下的队伍,心中不安越来越重。他找到陆挽:"南方局势不明,只派也清璃去是否太过冒险?"
陆挽正在批阅奏章,头也不抬:"你有更好的人选?"
"我可以去。"
"你留在京城。"陆挽放下笔,"朝中需要你。而且..."她抬眼看他,"我有更重要的事交给你。"
她取出一份密报:"我们在南方的暗哨,最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楚藏楠接过密报,越看脸色越凝重:"这是..."
"看来,我们的对手比想象中藏得更深。"陆挽声音冰冷。
南方灾区,情况比想象的更糟。洪水过后是瘟疫,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惨剧时有发生。白莲教趁机大肆扩张,教众已达数万之众。
也清璃到达后,立即采取铁腕手段镇压,却适得其反,激起更大反抗。她在给朝廷的奏报中,将责任全部推给地方官员无能。
燕芙亲眼目睹灾民惨状,心痛不已。她开放自己的行辕接纳灾民,亲自施粥诊病,赢得了百姓爱戴。但在暗处,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她。
钟吟混入白莲教后,发现这个组织远非普通邪教。教中骨干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分明是正规军的做派。更让她震惊的是,她在教中见到了一个本以为已经死去的人...
燕芙在救治灾民时,遭遇白莲教袭击。混乱中,一个蒙面人救了她。那双眼睛,她到死都不会认错。
"枫知!"她抓住那人的衣袖。
蒙面人身体一僵,扯回衣袖就要离开。
"李枫知!我知道是你!"燕芙泪如雨下,"为什么不肯相认?"
蒙面人终于停下脚步,缓缓摘下面具。正是失踪数月的李枫知,但此刻他眼中再无往日的神采,只有深沉的痛苦。
"公主..."他声音沙哑,"现在的我,不配站在你身边。"
原来李枫知在边境追击蛮族时,中了埋伏被俘。蛮族以他部下性命相胁,逼他服下剧毒,成为他们在南方的棋子。白莲教背后的支持者,正是北境蛮族!
"他们让我在南方制造混乱,牵制朝廷兵力。"李枫知痛苦地闭上眼,"我本想一死了之,但他们用我麾下将士的性命要挟..."
燕芙握住他颤抖的手:"这不是你的错。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也清璃的声音:"公主殿下,听说您遇袭了?清璃特来请罪。"
两人对视一眼,李枫知迅速戴上面具消失在后窗。也清璃推门而入,目光在房中扫视,最后落在燕芙微红的眼眶上。
"公主受惊了。"也清璃语气恭敬,眼神却带着探究,"方才那个救您的人...看着有些眼熟。"
燕芙强自镇定:"一个路过的侠士罢了,已经走了。"
也清璃笑了笑,不再追问,心中却已起疑。她早就怀疑李枫知的失踪另有隐情,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若是能抓住李枫知通敌的证据...也清璃眼中闪过狠厉。这不仅是大功一件,更是打击燕芙的绝佳机会。那个高高在上的公主,凭什么得到她想要的一切?
白莲教总坛,钟吟终于见到了那个"已死之人"——前太尉也宣的心腹幕僚,号称"毒士"的贾文。原来也宣死后,他投靠了蛮族,负责在南方的布局。
更让钟吟震惊的是,她在贾文的书房发现了一封密信,信中提及朝中有一位"大人物"与蛮族合作,意图推翻摄政的陆挽,扶持新君。
这位"大人物"的身份被特殊药水隐藏,需要特定的方法才能显现。钟吟冒险将信偷出,却在离开时被贾文发现。
"既然来了,就留下吧。"贾文阴笑着,数十名教众将钟吟团团围住。
也清璃的镇压行动彻底激化了矛盾,白莲教发动了大规模起义,接连攻占三座城池。南方局势彻底失控。
燕芙在混乱中与侍卫失散,被白莲教俘虏。李枫知为救她,身份暴露,被迫与也清璃的官兵正面冲突。
钟吟带着密信杀出重围,身负重伤,勉强将信送出后便昏迷不醒。
也清璃趁机将一切罪责推给李枫知和燕芙,上奏朝廷称公主与叛将勾结,意图不轨。
南方急报传回京城,朝野震动。要求严惩李枫知和燕芙的奏折如雪片般飞来,更有大臣趁机弹劾陆挽用人不当,要求她交出摄政大权。
楚藏楠力排众议:"此事疑点重重,李将军忠心为国,公主仁德,绝不可能通敌叛国!"
"楚大人说得轻巧。"一位老臣冷笑,"也清璃将军的奏报写得清清楚楚,公主与叛将李枫知暗中往来,这可是通敌大罪!"
朝堂上吵成一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直沉默的陆挽身上。
陆挽缓缓起身,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传本座令:"她声音冰冷,"一、也清璃剿匪不力,革去将军之职,即刻回京待审。二、加派五万禁军南下平乱,由...楚藏楠统领。"
楚藏楠震惊地看向她。
陆挽继续道:"三、若见李枫知与燕芙公主,务必...生擒回京。"
最后四个字,她说得格外沉重。楚藏楠瞬间明白了她的用意——她要的不是问罪,而是真相。
退朝后,陆挽将楚藏楠叫到一旁,递给他一个小瓶:"这是解百毒的清心丹,或许...对李将军有用。"
楚藏楠接过药瓶,深深看她一眼:"我一定把他们平安带回来。"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陆挽轻抚胸口。那里,半块玉佩硌得生疼。这盘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而她手中的棋子,正在一个个脱离掌控...
楚藏楠率领五万禁军星夜兼程南下。临行前,陆挽深夜到访,交给他一枚玄铁令牌:"南方官场水深,见此令如见本座。必要时...可先斩后奏。"
月光下,她面具后的眼神复杂:"李枫知中的是北境奇毒'牵机引',清心丹只能暂缓毒性。若他...真的做了不得已之事..."
"我明白。"楚藏楠郑重接过令牌,"我会查明真相。"
大军行至淮南地界,楚藏楠下令分兵三路,自己亲率精锐轻装简从,直扑白莲教势力最盛的江州。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场动乱背后,远不止天灾**那么简单。
燕芙被囚禁在白莲教分坛地牢中。出乎意料的是,她并未受到虐待,反而每日有医者来为她诊脉。
"你们到底想要什么?"燕芙问看守。
看守冷笑:"公主殿下金枝玉叶,自然要好生照料。待新朝建立,您可是重要的...筹码。"
燕芙心中一沉。她早该想到,这场动乱的目的不仅是制造混乱,更是要推翻皇权。而她的身份,成了叛军最好的政治工具。
深夜,地牢门悄无声息地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闪入。
"枫知!"燕芙又惊又喜。
李枫知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低声道:"我在你的饮食中放了清心丹,毒性暂时压制住了。但现在外面全是眼线,我们很难逃出去。"
他的眼中满是痛苦:"公主,我...可能真的回不去了。"
被革职的也清璃并未立即回京,反而暗中联系了父亲旧部。在江南首富王家的别院里,她与几位南方世族的代表密会。
"陆挽想要卸磨杀驴,没那么容易。"也清璃把玩着酒杯,"诸位都是南方有头有脸的人物,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那个阉人把持朝政?"
王家家主王崇明叹道:"也小姐,如今陆挽大权在握,我们又能如何?"
"南方是我们的地盘。"也清璃眼中闪过精光,"白莲教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真正的棋手...从来都在暗处。"
她取出一份密信:"这是北境来的使者,他们愿意支持我们...清君侧。"
钟吟在农家养伤期间,意外救下一个被白莲教追杀的孩童。孩子的母亲含泪道:"他们逼我们入教,不入就要烧房子。当家的反抗,就被他们...活活打死了。"
看着妇人绝望的眼神,钟吟想起自己曾经也是权贵手中的刀,沾染了多少无辜者的鲜血。
伤愈后,她不再急于回京复命,而是暗中保护受白莲教迫害的百姓。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白莲教在暗中搜捕一个特殊的孩子——那个孩子背上,有一个形似莲花的胎记。
"圣童..."钟吟想起教中的传说,"难道他们真要找什么转世灵童?"
京城中,梦玖川的商队频繁往来南北。表面上是运送物资,实则在为陆挽收集情报。
"南方世族与北境有联系。"梦玖川将密报递给陆挽,"也清璃在其中穿针引线。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白莲教内部的眼线全部失联了。"
陆挽凝视着南方地图:"他们在找一样东西。"
"什么?"
"传说中,前朝皇室有一枚'传国玉玺'流落南方。得之者可证天命。"陆挽冷笑,"看来有人想用它来证明燕氏气数已尽。"
梦玖川担忧道:"若是玉玺真的现世..."
"那就让它现世。"陆挽眼中闪过厉色,"正好将那些魑魅魍魉一网打尽。"
楚藏楠化名潜入江州,发现这里的白莲教与其他地方不同。教众纪律严明,更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
他在一处秘密据点发现了正在炼药的贾文。更让他震惊的是,贾文炼制的不仅是毒药,还有大量"牵机引"的解药。
"李将军不是唯一中毒的人。"楚藏楠心中凛然,"他们在用毒药控制高手!"
当晚,他冒险潜入贾文的书房,找到了与北境往来的密信。信中提及"圣童将现,大业可期",并约定在月圆之夜于金陵会面。
地牢中,燕芙高烧不退。李枫知冒险找来医者,却暴露了行踪。
"李将军,别来无恙。"也清璃带着官兵将地牢团团围住,"或者说...北境的叛将?"
李枫知将燕芙护在身后:"也清璃,你与北境勾结,还要污蔑他人?"
"证据呢?"也清璃轻笑,"而我手中的证据,足以让你们万劫不复。"
她取出一个药瓶:"这是'牵机引'的最后一份解药。李将军,做个选择吧——是看着公主毒发身亡,还是...亲手杀了楚藏楠?"
月圆之夜,金陵王府张灯结彩,正在举办赏月诗会。楚藏楠混入其中,发现与会的都是南方有头有脸的人物。
也清璃盛装出席,与王崇明等人谈笑风生。更让楚藏楠震惊的是,他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本该在边境的熟悉面孔——副将周挺。
"周将军不是在边境驻守吗?"楚藏楠试探道。
周挺神色慌张:"奉、奉命回京述职..."
楚藏楠心中警铃大作。周挺是李枫知的心腹,此刻出现在南方,绝不简单。
诗会进行到一半,忽然有人高喊:"圣童显灵了!"
只见一个背有莲花胎记的孩童站在高台上,手中捧着一枚晶莹剔透的玉印。在月光下,玉印散发出柔和的光芒。
"传国玉玺!"有人惊呼。
现场顿时一片混乱,众人纷纷跪拜。也清璃眼中闪过得意之色,这正是她精心策划的一幕。
楚藏楠却敏锐地发现,那孩童眼神呆滞,分明是被药物控制。他正要上前,却被周挺拦住。
"楚大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周挺低声道,"新朝将立,何必执着于旧主?"
就在僵持之际,钟吟突然现身,剑指也清璃:"你为了权力,连孩童都不放过?"
她将真正的圣童护在身后:"这个孩子是我从白莲教手中救下的。你们要找的传国玉玺,早就毁在前朝战乱中了!"
也清璃脸色大变:"胡说!"
"是不是胡说,问问你的盟友就知道了。"钟吟冷笑,"北境答应支持你,不过是想利用你在南方制造混乱。待朝廷兵力被牵制,他们就要直取京城!"
现场一片哗然。王崇明等人面面相觑,开始动摇。
地牢中,李枫知看着手中的解药,又看看虚弱的燕芙,忽然笑了。
"也清璃,你太小看我李枫知了。"
他猛地将解药摔碎,拔剑指向也清璃:"我就算是死,也不会再做伤害烬国的事!"
也清璃恼羞成怒:"杀了他!"
混战中,李枫知护着燕芙杀出重围,自己却身中数箭。临死前,他将一个染血的兵符交给燕芙:"周挺...是北境细作...边军有变..."
燕芙泪如雨下,握着他逐渐冰冷的手,心中做出了决定。
金陵王府的混乱中,楚藏楠擒住了也清璃。但就在他要将其押解回京时,收到了边境急报——北境大军压境,边关告急!
"也清璃不能杀。"周挺忽然道,"只有她知道北境在朝中的内应是谁。"
楚藏楠面临艰难抉择:是立即回援边境,还是继续追查内奸?
也清璃大笑:"楚藏楠,你永远都是这样优柔寡断!这就是你为什么永远比不上陆挽!"
京城中,梦玖川想出一条妙计。她让商队假意运送"传国玉玺"进京,引蛇出洞。
果然,车队在途中遭遇多次袭击。最后一批黑衣人武功高强,分明是军中好手。
"九门提督赵崇..."陆挽看着缴获的令牌,眼中寒光乍现,"果然是你。"
梦玖川担忧道:"赵崇手握京城兵权,若是他反了..."
"那就让他反。"陆挽语气森冷,"正好一并清理。"
楚藏楠最终决定兵分两路:自己率主力回援边境,让钟吟押解也清璃回京。
临行前,燕芙将李枫知留下的兵符交给他:"边军中有奸细,务必小心。"
她也决定不回京城,而是留在南方安抚民心:"这是我作为公主的责任。"
晨光中,楚藏楠看着这个曾经柔弱的公主,如今眼中已满是坚毅。这场动乱,改变了太多人。
楚藏楠快马加鞭赶回边境,看到的却是让他心惊的一幕——边关守军正在自相残杀!
"怎么回事?"他抓住一个逃兵。
逃兵惊恐道:"周将军说李枫知叛国,要清理叛党!"
楚藏楠心中一沉。周挺竟然先他一步回到边境,还煽动兵变!
而此时京城中,赵崇终于按捺不住,以"清君侧"为名,调动京城守军包围了皇城。
陆挽站在宫墙上,看着下方黑压压的叛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终于...都跳出来了。"
永毅二十九年冬,京城飘雪。九门提督赵崇率三万禁军围困皇城,火把将夜空映照如昼。宫墙上,陆挽一袭红衣独立风雪中,身后是仅存的八百鹰卫。
"赵崇!先帝待你不薄,何故谋反?"陆挽的声音穿透风雪。
赵崇大笑:"阉狗祸国!本官今日就要清君侧!"他挥手间,叛军开始架设攻城器械。
突然,皇城四门大开,梦玖川率领商队护卫杀出,与叛军战作一团。与此同时,城内各处升起狼烟——这是楚藏楠离京前布下的暗号,留守的忠义之士纷纷起兵响应。
北境边关,楚藏楠陷入苦战。周挺煽动部分边军叛乱,与北境蛮族里应外合。边关第一雄关"铁门关"岌岌可危。
"楚大人!东门守将叛变!"副将浑身是血来报。
楚藏楠望向关外如潮水般的蛮族大军,又看向关内自相残杀的守军,心沉到谷底。他想起李枫知临终嘱托,毅然下令:"放弃外城,退守内关!"
这是险招,却也是唯一能分辨敌我的方法。
南方灾区,燕芙在难民中建立起临时营地。当她得知京城与边境同时告急,取出李枫知留下的兵符。
"公主三思!"侍卫长劝阻,"南方局势未稳..."
"正因如此,我才必须去。"燕芙眼神坚定,"传令各地驻军,凡愿勤王者,皆可凭此兵符调遣。"
她望向北方,轻抚怀中李枫知留下的玉佩:"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任何人因我而死。"
钟吟押解也清璃返京途中,遭遇数十次刺杀。显然有人不想让也清璃活着到京城。
"你的盟友要灭口了。"钟吟冷眼看着也清璃。
也清璃冷笑:"成王败寇,要杀便杀。"
当夜,钟吟故意放松看守,果然引出幕后黑手——竟是刑部侍郎张谦。钟吟生擒张谦,得知一个惊人消息:朝中与北境勾结的,远不止赵崇一人。
皇城攻防战持续三日,守军伤亡惨重。梦玖川献上一计:"赵崇围城,其府邸必然空虚。"
当夜,梦玖川亲自率领商队高手潜入赵府,果然找到赵崇与北境往来的密信。更令人震惊的是,信中提及朝中还有一位"大人物"参与密谋。
"必须尽快送出消息!"梦玖川当机立断,命心腹带着密信突围。
铁门关内,楚藏楠终于稳住阵脚。他利用地形设伏,大败叛军,生擒周挺。审讯后得知,北境计划在京城得手后,立即南下与叛军会师。
"我们必须速战速决。"楚藏楠看着地图,"传令,今夜突袭蛮族大营。"
是夜,楚藏楠亲率死士潜入敌营,火烧粮草。混乱中,他单枪匹马直取蛮族主帅,一场恶战后终将其斩于剑下。蛮族群龙无首,溃败而逃。
燕芙率领南方勤王军北上,沿途收编各地驻军。她以公主身份安抚民心,以李枫知之名激励将士,队伍迅速壮大。
在徐州,她巧设空城计,大败拦截的叛军。在青州,她亲自登城劝降,兵不血刃收复城池。这位曾经柔弱的公主,展现出惊人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
"枫知,你看见了吗?"夜深人静时,她对着北方轻语,"我在学着坚强,学着守护你曾经守护的一切。"
皇城内,陆挽身负多处箭伤,仍坚持指挥。叛军已攻破外城,守军退守最后一道宫墙。
"干爹,援军最快还要三日才能到!"秦知复浑身浴血。
陆挽看着所剩无几的守军,取出玄铁令牌:"启动最后计划。"
秦知复震惊:"那可是与皇城同归于尽的机关!"
"本座宁可玉石俱焚,也绝不让叛军得逞!"陆挽眼中闪过决绝。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城外突然杀声震天。燕芙率领的勤王军及时赶到,与叛军展开激战。
与此同时,楚藏楠的边军精锐也日夜兼程赶回,从后方突袭叛军。赵崇腹背受敌,阵脚大乱。
皇城门开,陆挽亲自率军杀出。红衣在战场上格外醒目,所向披靡。赵崇见大势已去,欲要自刎,被楚藏楠生擒。
金殿之上,赵崇供出所有同党。令人震惊的是,参与谋反的竟有六部尚书中的三位,还有多位皇室宗亲。
"还有一个人。"赵崇看向陆挽,"你永远也查不到的那个人。"
突然,他口吐黑血,当场暴毙。显然早就服下剧毒。
陆挽面色凝重。这个隐藏在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威胁。
天牢中,也清璃看着前来探望的陆挽,冷笑:"你是来看我笑话的?"
"本座是来给你最后一个机会。"陆挽放下食盒,"说出幕后主使,许你全尸。"
也清璃大笑:"陆挽啊陆挽,你永远这么自信。可惜...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他是谁。"
当夜,也清璃在狱中自尽,留下血书:"我愿化作厉鬼,看你们所有人不得好死!"
叛乱平定,朝堂迎来大洗牌。陆挽借机清除所有反对势力,权势达到顶峰。小皇帝对她既怕又依赖,满朝文武无人敢直视其锋芒。
楚藏楠因平叛有功,封镇国公,执掌兵权。但他与陆挽的关系,却因权势的变化而变得微妙。
燕芙受封摄政长公主,与陆挽、楚藏楠共同辅政。朝堂上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表面上,烬国迎来久违的太平。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暗中布局。
楚藏楠在整理李枫知遗物时,发现一个暗格,里面藏着一本密册,记录着朝中一个神秘组织的蛛丝马迹。
燕芙在查阅旧档时,意外发现先帝晚年的一些异常举动,似乎与某个皇室秘辛有关。
而陆挽,则通过墨阁发现,那个一直隐藏在暗处的对手,终于要露出真容了。
边境传来急报:北境新汗王即位,扬言要为父报仇,举全国之兵南下。更令人不安的是,新汗王身边出现了一个烬国谋士,对烬国边防了如指掌。
"是那个幕后之人。"陆挽断定,"他终于要亲自出手了。"
楚藏楠请命:"臣愿再赴边境。"
燕芙提议:"不如我们三人同去?"
三人对视,明白这将是一场决定烬国命运的终极对决。
大军出征前夜,楚藏楠找到陆挽:"这一去,不知能否归来。有些话,再不说就来不及了。"
陆挽背对着他:"楚大人请讲。"
"我知道你是谁。"楚藏楠轻声道,"从第一次见面就知道。"
陆挽身体微颤。
"无论你是陆挽还是苏挽,在我心中,你只是你。"楚藏楠上前一步,"等我回来,给我一个答案。"
他转身离去,留下陆挽独自站在月光下。面具后,早已泪流满面。
而此时,燕芙在宫中焚香祷告,梦玖川在整顿军需,钟吟在暗中调查...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暴风雨,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