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知嫂嫂是驸马 > 第6章 知县

不知嫂嫂是驸马 第6章 知县

作者:顾与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5 02:05:36 来源:文学城

镇关王府的车马只在郊外客栈停留了一宿,第二日便进入了松渔地界。

他们没有提前知会松渔知县,怕松渔为了迎接镇关王夫人大操大办,让本就不富裕的百姓雪上加霜。

知县得知来人是谁时,一行人早已在某间不起眼的小客栈住下了,连棠醉都没想到自家这位白氏嫂嫂完全不摆架子,对她的好感又添了几分。

不过说来奇怪,他们途径之处所遇皆是妇孺老少,基本连个壮年男子的影子都没见到,而他们的脸上尽是疲惫和忧伤之态,即便不经意间同那与松渔格格不入的车轿对视了一眼,也只有冷漠和排斥。

“嫂嫂,我觉得乡亲们好像不太欢迎我们。”

白吟酌微皱着眉头,对棠醉所言很是认同。

上次以男装身份潜入松渔调查时,注意力全放到宁之樾和他那位老母身上了,现下明目张胆地观察后才发现,这松渔的乡民似乎只沉浸在自己的小生活里。

就算是同乡间在大街上偶遇,也不曾有过可以称之为亲切的问候和寒暄。

“可能是封闭久了,不习惯接触外界吧。”

白吟酌招呼心急的棠醉先坐下,语气轻柔。

“我们这般大张旗鼓,消息很快便会传入知县的耳朵,他管辖松渔多年,其中怪异之处必定了解透彻,但若是不利于他的仕途发展或是牵扯了多方利益,他很可能同我们绕圈子,为官之人圆滑得很,我知你直来直去惯了,到时候可要多多忍耐。”

棠醉嘴上满口答应,心里却有些犯嘀咕——

自己在嫂嫂心目中的形象什么时候如此莽撞了,难不成嫂嫂以为林淮肆的亲戚都跟他一样冲动吗!

“嫂嫂放心,我一定好好配合你。”

知县战战兢兢地被请入正殿,慌慌张张拜见了处于主位的镇关王夫人和偏位的镇关王表弟。

“不知夫人和大人前来,徐某有失远迎,还请二位责罚!”

“徐知县言重了,我们的本意也是不想惊扰了松渔的百姓。”

白吟酌含笑命丫头为徐奉臣看茶,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柔和。

“王爷听闻松渔近年来境况大不如前,青壮男子外出务工多年未归,留下可怜的孩童和多病的老人,松渔的生活步履维艰,你为此操劳多年实在辛苦——”

“只是王爷奉命守关、重任在肩,不可擅自离城,便特意让我同阿澄表弟备些薄礼,前来帮衬一二。”

“王爷心善,又思虑周全,徐某何德何能,承了这王爷的垂怜啊——”

徐奉臣越说越激动,就差老泪纵横了,棠醉实在看不过去,便在一旁插了话。

“徐知县,还请你同我们说说松渔目前的情况,我们也好知晓哪里可以帮得上忙。”

“这些年虽说过得艰难,但我同松渔的乡亲们也算是熬过来了……”

徐奉臣接过丫头递来的手帕,拭了拭干涩的眼角,声音颤抖。

“早前县里的男人们都声称要给松渔带回更好的生活,才纷纷头也不回地离开,结果是一去不返啊……留下孤儿寡母,我一个知县又如何能力挽狂澜?我向圣上禀明情况,可消息根本就传不出去,没有人在意贫瘠落后的松渔,权当它是拖累……”

“我本可以撇下这烂摊子一走了之,可我又深知为官的责任,我不能放弃这些无辜的生命啊——所以我砸锅卖铁,换取钱财,四处游说,广求良友,迟迟得不到亲友的支持和理解,害得我自己的小家也支离破碎,可我还是坚持下来,等到了那些心怀大志的年轻人来此支援松渔的发展。”

“前些年,松渔开办了孩童学堂,有些饱读诗书却屡屡落榜的书生便选择投身于此,教导那些可怜的孩子们,日日如此,也算小有所成……至于那些无人照顾、疾病缠身,甚至有些痴傻的老人家,也请来了专人照料……”

徐奉臣说起这些年松渔情况的好转,眼神里都闪着光。

“愿意施以援手的少年少女因为心存善意来到松渔,其中不乏在相处中心意相通而成为眷属的——臣以为,这也是美事一桩啊……”

“徐知县为着松渔真是尽心尽力,王爷知晓你的付出,自是少不了嘉奖。”

白吟酌满心赞赏地望着细数自己功绩的徐奉臣,心里却在冷静地分析其中破绽。

如果真的像徐奉臣所言那般,松渔的百姓不该是那般消沉而冷漠的模样。

“徐某不求荣华富贵、加爵升官,只愿松渔的生活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便好,便好啊。”

徐奉臣这话似是发自肺腑,但在棠醉听来不过是精心包装过的场面话——她相信清官的存在,但面前这个人,绝非表里如一。

镇关王府一行人的突然到来让徐奉臣没办法提前警告这里的百姓,该装出什么模样表演给他们看,而他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捏造一个虚假的其乐融融的松渔,便只好用他一个人声泪俱下的言语美化,以试图应付他们这两位不速之客。

如果是一般的高管来视察,这件事可能便一带而过,甚至会被说服与松渔知县同流合污。

可惜啊——白吟酌和棠醉,谁也不是好对付的。

“徐知县的用心良苦我们都明白……你看我们特意从居安关长途跋涉而来,是否方便安排我们在松渔参观一番?这样也更了解松渔的近况,提供些实质性的帮助。再者,待我们回府,也好同镇关王有个交代。”

棠醉想学着白吟酌那副平易近人的温和,可咧嘴笑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儿,倒更像是种胜券在握的算计和志在必得的骄傲,令徐奉臣几分恐惧,不敢同她对视,又转而望向了温柔如水的镇关王夫人。

“阿澄所言,便是我的意思。”

白吟酌笑吟吟的,给身旁的丫头递了个眼神,为徐奉臣续茶,又继续道。

“只是不知徐知县意下如何?”

徐奉臣下意识想拒绝,可是看着白吟酌的笑容,话到嘴边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

最后,也只是隆重地起身行了个大礼,定下了这次巡访。

送走徐奉臣后,白吟酌和棠醉并没有急于遣散众人,关起房门来议论松渔之事,反而坦然地命人打扫起房屋、准备晚膳,在外人看来,一切自然而然,并无什么异常之处。

直到入夜,二人借着收到镇关王飞鸽传书的由头,共同散步到庭院中休息,才谈起白日里的会面。

“三哥哥真是的,不过几日不见,就思念难耐。”

棠醉故意凑过去个眼神想要逗逗嫂嫂,可对方却毫无反应,只是对上她的眼神,满是温柔。

棠醉被这么一望,瞬时没了八卦的兴趣,只是悻悻地抽身回来,蹭到池塘边赏着倒映的圆月。

“阿澄,对于徐奉臣的态度,你怎么看?”

“他不想升官加爵,不愿意任何人来关心松渔的状况,无非是因为在闭塞的松渔,他可以肆无忌惮地作威作福。”

棠醉随手扔了块石头,在池塘里打了个漂亮的水漂。

“而且啊,有人源源不断地定期给他送来真金白银,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嗯,但也仅限于宁之樾生前了。”

“宁之樾的死讯肯定传进徐奉臣的耳朵了,若将他今日的表现解释为心虚,也不是不可以——宁之樾为了他那年迈多病的老母和自己的仕途,肯定用了不少钱财封住徐奉臣的嘴巴,如今宁之樾死了,我猜他只怕东窗事发。”

棠醉背着手走向白吟酌,最后在他面前站定,晚风拂过吹起她高束的长发,月光下她笑容张扬而明媚。

“造成某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多重的,我们可不能只找到其中一个最微小的漏洞就善罢甘休。”

第二日,徐奉臣比约定的时间早了一个时辰便候在客栈门口,等待镇关王夫人和表弟出面,似乎是诚意满满。

因为松渔地势起伏大又多坑洼,镇关王夫人很是善解人意地选择了步行,棠醉同白吟酌并肩而行,身后跟着几个丫头和护卫,徐奉臣在前方领路,面带殷勤的笑容。

“前面就是松渔学堂了,这个时辰,先生正在教授学业。”

徐奉臣指着不远处一座茅草屋介绍着。

“孩子们读书的机会难得,我便没特意让先生休堂……若是夫人想同孩子们亲近,等参观完松渔后,我们也可以择个休息时段再来。”

“有劳知县了。”

徐奉臣这话说得周全,但细品却觉得满是抗拒意味,似乎并不想让外人接触到这些单纯的孩子们。

只是他既然如此说,他们也不好强行进入学堂,扰了孩子们的清净。

他们停留的距离无法将学堂的内部情况看得分明,棠醉不经意抬眼望了过去,隐约间瞥见窗边坐着一位模样清秀的小姑娘。

“嫂嫂,你觉不觉得那个小女孩在看咱们?”

白吟酌同样注意到了那女孩怯懦又像是求助的眼神,却不动声色地转过身来,跟上徐奉臣的指引,用只有他和棠醉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道。

“她不想我们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