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空间坑着去快穿 > 第12章 60年代12

被空间坑着去快穿 第12章 60年代12

作者:南宫肥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0-08-01 02:14:11 来源:文学城

“好的,那就麻烦大队长带路了。”夏至应了一声,快速地跟上他的步伐,走在后面去看房子。

大队长也不算太坑她,带她看的几间房子还可以,虽然是土胚房,看起来破破烂烂的是老了一些,屋里的地面没铺砖是泥地,但弄得很平整,没有坑坑洼洼的。

房子的内部保养得还不错,稍微整理一下,再烘一下墙面去去湿气,住人是没问题的。

她看中了一间面积比较大的房子,那房子本来只有一个大堂屋,估计后来是没钱盖新屋,就在堂屋里弄了一堵墙,隔了一间房出来当卧室。

除了有一个房间之外,还有一个很小的杂物间,跟厨房一起建在前院里。

院子里有一小块地,那地的面积很小,种菜什么是不可能的,估计只能种点小配菜什么的。

小院外面围了一圈矮矮的土胚做围墙,住进去之后院门一关,**性还不错。

这个房子面积虽小但是五脏俱全,夏至很满意,反正她只有一个人,不需要住太大房子,不然搞卫生也麻烦,搞大房子搞卫生浪费的时间还可以攒下来修炼呢。

她在新家里面里里外外走了几圈,最后决定有空的时候在院子的空地上加盖一个浴室,这样洗澡就不需要跑外面的公厕了。

这个时期的房子大多是没有盖洗手间的,除了可以省钱省地之外,还有就是因为一些规定。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家都听上面的领导跟安排做事,村里的干部也没什么文化,加上局势紧张,有时候会过度解读一些上面的政策。

例如种田不是要施肥嘛,那肥料哪里来的?

这个时候没有那么多化肥,在传统施肥的方式下,肥料除了草木灰,动物排泄物等肥料,还有就是人体的五谷轮回。

因此人体每天排出去的东西,都被定义为公家地里所需的肥料。

“人工肥”并不是一排出来就可以浇地的,还需要经过发酵,也就是俗称的堆肥、沤肥。

集体经济下,每家每户单独沤肥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生产队为了方便沤肥,干脆在田地那边建了很多公厕让大家集中解决问题。

建立公厕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方便挑粪工作的开战。

挑粪是一个记工分的正经工作,若是大家的人工肥都搁自己家里,社员在挑粪的时候东奔西跑去到每家每户家里装粪跑过于浪费时间,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必须得集中。

除此之外,这样的规定还可以防止大家将“肥料”藏起来自用,简直是一举三得。

建立了公厕之后,生产队还做了规定,但凡是自家大队里的人,三急必须去公厕里解决,你若是不把三急解决在生产队的公厕里,那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注释①]

之前在70年代的时候,她也遭遇过这种事,那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这个年代的一些制度。

当时知道这个规定的时候,她是懵逼的,觉得在自家上厕所时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这个说法太夸张了。

尤其是后面还看到有些极端分子为了拥护这些规定,做出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例如有人外出回来,结果没去上厕所,有些比较偏激、经常盯着别人一举一动,随时想要搞事的人就会问他,为什么去外面办了那么久的事,回来之后不需要上厕所?

被问的人如果说在外面借厕所上过了,就会被打小报告,然后大队会批评他,居然带着自家大队的肥料去给其他生产队做贡献,是大队的叛徒。

当然回答在路边随便找个地方解决也是不行的,因为那样会被批评铺张浪费,居然把肥料随意丢弃在路边,浪费可耻。

后面夏至也了解到回答这个问题最正确的答案,就是外出的时候在外面拼命地吃喝,然后死命憋着回来自家的生产队公厕解决问题,届时大队长就会夸奖你工作尽职尽责,为大队提供了更多的肥料,值得表扬。[注释②]

夏至来到这个年代自然不能特立独行不去公厕解决问题,但她不会像那些极端分子一样疯魔,也不准备跟这个年代的其他人一样,为了节省一点钱跟地方,干脆不在自家家里建浴室,而是跟人结伴去公厕洗澡。

选择去公厕洗澡,那样的方式太不安全了,万一不小心被人偷窥了怎么办,不是说有偷窥狂,就是不小心被路过的异性看到了也很不爽。

更别说公厕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洗澡的声音只要路过的人都能听到,不知道这些声音会被其他人在脑子里YY成什么样子,一想到就觉得恶寒,所以还是在自己家里洗比较好。

夏至想到这里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制度的完善,不止拔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跟道德高度,也让她的羞耻心远远高于现在的土著,这是她一时半会没办法解决的事情。

大队长这边事挺多的,把夏至安顿好,交代她晚上空闲下来之后,去他那里拿办户口的证明,然后他就忙自己的事去了。

送走了大队长,夏至拿起墙角不知道放了多久的破扫帚,撸起袖子开始搞房子的卫生,没想到才刚开搞没多久,就有人来拍门。

夏至听到敲门声,出去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之前在村口围观她的其中几个大婶。

“几位婶子,你们来是有什么事吗?”她还忙着呢,想赶快打扫完卫生,今晚好入住,没时间可以浪费跟她们唠嗑家常。

几个大婶也不等她邀请就直接挤进门里,扯着大嗓门说:“我们就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不,你这两手空空的回来,连条抹布都没有,怎么打扫房子,我们这不是知道你的难处,带着抹布跟水来帮你嘛。”

她们超级自来熟的,没等夏至发话呢,就拿着自己带过来的工具上手帮她收拾。

哪有让客人上门帮忙做事的,即使是她们自愿的也不行啊,夏至都不好意思了,连忙阻止道:“我自己能行的,怎么好意思麻烦你们几位。”

大婶们根本不听劝,摆摆手说:“不麻烦,多大点事,咱们都是做惯了事情的。”

“对啊,我们听大队长说了,你把你爹的房子让了出来了,给我们继续用,我们也不是什么不讲理的人,拿了你的东西,也得表示表示,帮你收拾收拾屋子什么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知道你们小女孩脸皮薄,怕麻烦人,所以我们就自己来了,你不用跟我们客气的。”

大婶们说着话,手里的动作也没停下,一会功夫就清理干净一个地方。

夏至没想到不回收房子居然还有这种好处,有点受宠若惊,大婶们真的太热情了。

但她之所以不回收房子,是因为她的身份是假的呀,所以无法理智气壮接受大婶们的补偿。

因此她连续拒绝了几次说:“我也没做什么事,真的不用这么麻烦,我一个人可以的,你们都忙自己的事去吧。”

那几个大婶既然想要理直气壮抢占别人的房子,心里想的是得把夏至的情绪安抚好,自己得做到让她以后无法拿房子说事,所以特别殷勤。

夏至选的房子小,大婶们一窝蜂挤进来,有点转不开身,她们见夏至一直推拒不接受她们的帮助,干脆将她推了出去,扯着大嗓门说:“没事,我们几个刚好闲着没事干,就算没有你爹的房子那回事,咱们大家也都乡里乡亲的,互帮互助是应该的,你这房子也太小了,你就在外面等着吧,我们很快帮你弄好了。”

说着就上手把夏至推到院子里,把她赶出去之后,大婶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干活了,继续热火朝天的搞下一个地方的卫生。

夏至没想到大婶们战斗力这么强,一脸懵逼地被推到了外面,站在院子里有点哭笑不得。

实在没办法,因为几个大婶怎么都赶不走,坚持留下来帮她大扫除,夏至只能被迫接受了她们的好意。

看着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房子,她心想大不了等往后这几家人有什么困难,她就出手相助来还这段人情,当然,如果没出问题是最好的,因为这是被强迫接受的好意,真的让人很苦恼呀。

几个大婶搞完卫生之后,见她的新房子空荡荡的,还非常好心地说要不要借一些家具给她,因为她的东西都被人“偷”了,肯定没钱置办东西。

大婶们怕她有需求,到时候又会盯着她爹房子里的东西,与其等着她去淘不知道要拿多少出来,还不如现在自家松口拿个一两件出来,到时候夏至就没话说。

但是这次夏至态度非常坚定,死守底线疯狂拒绝:“不用了,家具我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你们几位真的不需要这样,我爹以前的家具我也不会去拿,你们就先用着吧。”

大婶们的热情她真的是扛不住,拒绝了好久才将她们都说服了送走。

夏至拒绝大婶们的帮助时并不是在说客气话,她确实是真的暂时不需要家具。

床已经有了,小房间里盖了一个火炕,因此她不需要准备床。

关于[注释①]跟[注释②]的内容,是我们村当时生产大队发生的一些事情,哈哈。

听那些老人们忆苦思甜的时候他们说的,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生产队是不是也这样。

我当时听说这事情之后觉得好无法想象啊,那个年代居然连上厕所都不得自由。

后来包产到户之后,生产队的公厕跟田地一样都抽签分掉了,这个公厕还是非常重要的资产呢,因为每个公厕外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化粪池可以用来沤肥。

我们家运气不好没抽到公厕,所以没地方沤肥,以前我爷爷一家没分家,我老爸也没去弄这个,管它有没有沤肥的地方。

后来分家之后,我爸自己当家做主了,他就花钱让人在地里挖了一个三米深直径两米宽的大坑,用水泥糊好用来沤肥。

那个时候有好多人自己在地里这样挖坑沤肥,那个坑旁边还会用水泥糊出一个平台,因为要站人,那个平台宽度跟坑的直径一样,长度也有几十厘米。

本来挖了一个坑就占用了不少耕地面积,还做了一个让人站的平台,更挺浪费地了,有些人心疼浪费了那么多土地,想到人站着好像也占不了多少地方,就会在平台上堆土,然后在上面种一些菜,一般都是用来种韭菜或者葱之类的,因为种别的菜间苗后种不了多少。

我小时候经常被我老妈使唤去割韭菜,每次站在那个大坑旁边的时候,都好怕掉下去。

越怕就越幻想自己掉下去的画面……

那画面真的太美了!哈哈哈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60年代1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