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京往事 > 第14章 第 14 章

北京往事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纯白阴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21:16 来源:文学城

章嘉敏约杨树见面,杨树订了两人都喜欢的一家韩国餐厅。自从上次把胖罐子送给章嘉敏,两人又有好一阵没见了,北京太大了,见次面不容易。

两人吃吃喝喝,聊起青芽图书公司的大事小情。李伊梦和张瑞江有私情,这是杨树还在职就知道的,上周,两人被张太太堵在酒店房间门口。服务员不开门,张太太把门拍得山响,李伊梦和张瑞江穿戴整齐,打开大门,拿着两份图书出版合同,澄清说在谈公事。

张太太不信,李伊梦抬出杨树的继任者——七编室现任主任,人称草包的那位。李伊梦说她和下属谈恋爱,本不想公开,但不能让张瑞江张总蒙受不白之冤。草包赶来,认下男朋友的名头,揽着李伊梦说:“张太太,我相信我女朋友,也希望您相信您先生。”

以李伊梦和草包平时在公司的亲昵劲儿来看,这两人关系清白不到哪里去。但章嘉敏认为,草包不可能没女朋友,好看的男人少有单身的,他那双桃花眼也不允许他单身。

说说笑笑吃完一顿饭,章嘉敏向杨树辞行。婆婆得了甲状腺癌,发现得较早,医生说这是很小的手术,预后良好,可长期生存。但一个癌字,影响了丈夫的情绪,他的抑郁症加重,上个月听说母亲要做手术,他的状态就不好了,一度发展到行动困难,走路需要章嘉敏搀扶。

章嘉敏和丈夫是相亲认识的,丈夫今年37岁,他的抑郁症是典型的中年危机导致,他做电力工程,工作压力很大。如今丈夫患了病,婆婆急需做手术,女儿还在念幼儿园,章嘉敏和丈夫反复商量,下定决心离开北京,回到丈夫老家甘肃永登生活。

杨树又惊愕又难受,图书编辑收入不高,章嘉敏和丈夫还得养孩子,过得很节省,每天带饭来公司吃,衣服也买得极少,几件卫衣和帽衫换着穿,从秋天到春天。但即使这样拮据,章嘉敏也从来没想过要离开北京,她跟丁盼兮一样,也是在北京读的大学,她对北京感情很深,可她却终究要走了。

图书行业日薄西山,但甘肃小城更没有发展空间,杨树问:“真的想好了吗?”

章嘉敏点头,她和丈夫感情还行,总不能因为不想去甘肃就离婚吧。女儿是必须留在自己身边的,章嘉敏想过,让丈夫独自回乡,自己带着女儿在北京生活,可她还得上班,谁来好好看护女儿?做图书攒不下什么钱,她想转行,但进入任何新领域,想站稳脚跟,都会很辛劳,女儿怎么办?

丈夫大学毕业和公司签约,公司解决了他的北京户口,但夫妻俩家里都帮不上忙,这些年虽然攒点钱,离首付差得远,收入赶不上房价增幅,一直买不上房子。回到小县城,他们的积蓄能在中心城区买两套。

章嘉敏是家里的独女,老家在江西,她说结婚了,只能以自己的小家庭为重。杨树心情沉重,老板娘有句话说得在理,有些事,没有走进婚姻的人不能感同身受。

章嘉敏和杨树走得近,但她是老编辑,李伊梦倚重她,对她倒不差。去甘肃后,她会继续做兼职图书编辑工作,再帮人做点PPT,推荐IP,总能糊个口。丈夫的身体逐渐在恢复,等婆婆手术做完,他会去县城中学教书,他有个同学当副校长,跟他签个聘用合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硕士毕业,教初中物理绰绰有余。

章嘉敏32岁,她说成家立业后,要考虑的事情太多,尤其是身为北漂,都得面临远在家乡的父母日渐老去的事实,混得好的,能把他们接来北京,混得不好的,只能回去。杨树听得头疼,她爸身体硬朗,但她也是独生女,没有帮手,她不敢去想她爸年纪再大些怎么办,很怕到时候应接不暇。

章嘉敏已打好行装,下周就启程回甘肃,杨树和她聊到餐厅打烊,换了一家快餐店聊到夜深。

章嘉敏开了丈夫的车出来,送杨树回家。杨树头靠着窗,听章嘉敏细诉北京教会她的那些事。19岁以前生活在江西县城,文娱上的享受仅仅是从生活费里省出钱上网和买书,来到北京后,第一次去看话剧,听演唱会,参加沙龙,被形形色色的人带着领略大千世界,如今却又要回到精神贫瘠的另一个县城。

北京就是这样,永远不缺人投奔,也永远会有人告别。在这里奋斗的人,很多都不舍得离开,但随着年纪稍长,都不得不考虑父母家人。杨树心中感伤,北京教会章嘉敏很多事,章嘉敏也教会她很多事。初去青芽图书公司,杨树连书脊厚度都不知道怎么算,是章嘉敏一点一滴传授,永远耐心,永远细致。

部门经常合作的设计师家住在遥远的顺义,每次去找设计师商量封面和版式,两人总一前一后坐在公交车靠窗的座位聊天,窗外是北京短暂的春天,天空湛蓝,杨絮飞舞,那时章嘉敏说:“来北京才知道诗里的杨花雪是什么意思,北京让我得了鼻炎,我也还是觉得北京很好。”

这么喜欢北京的人,却不得不走。丁盼兮安慰杨树,现在交通和通讯都发达,虽然分离,却也是天涯若比邻。两人没搬到一起住之前,同在北京,见面次数不多,平时都通过网络联系,章嘉敏也无非是换个地方上网和杨树联系罢了。

可是,章嘉敏随夫迁到遥远的小城,照顾老人和孩子,她的职业之路被迫中断了,杨树对她的未来很是担忧,丁盼兮说:“连我都知道,是中断,不是终断,等她男人身体好起来,孩子长大点,还能捡回来。”

已是深夜,对面那栋楼很多窗口仍亮着灯。也许,许多人拼尽一生,才能换来在这里的小小立足之地。

23岁随劳务派遣公司的大巴来北京,杨树在嘈杂破旧的临街面外贸公司上班,坐公交车经过CBD区那些华丽高楼,她总觉得那里面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尽管她也能操着一口流利英语。

在日复一日奔波劳累的夜晚,杨树总跟自己说不喜欢大城市,哪天混不下去了,回小地方可能没这么累,可是章嘉敏离开,她感到满心孤独。她明白这孤独感既是因为知交离去,也因为物伤其类,明明很努力,生活却仍然看不到起色。

毕业至今,杨树只攒了不到8万块钱,租房搬家花了一两万,剩下的钱连一场大病都生不起。如果不是因为心疼钱,漫画家闯门后,就连夜搬走,可能不会有后来那些破事,更不会惶恐到整夜整夜失眠。可手头就这点钱,哪里舍得。

当初来到这座城市,所有人都说,北京是能创造奇迹的地方,杨树决心更努力一点,照着公司剧本部总监的升职路线规划自己。最开始做责编,一部剧胜利播出,能拿到还凑合的提成,当上编审副编审,就能拿年薪了,年薪之外还有项目提成。

章嘉敏全家离开北京那天,杨树请了半天假,去火车站送行。章嘉敏不是她送别的第一个朋友,刚来北京那会儿,杨树结交的第一个朋友叫玲子,两人在同一家外贸公司上班,住同一间宿舍,形影不离,无话不谈。后来杨树去杂志社工作,外贸公司效益不好,玲子也跳了槽,有次找杨树借钱,她实在交不上房租了。

杨树也没攒下钱,只能借出1千块。第二年底,玲子被公司辞退,她向杨树道别,北京4年多,她两手空空,对未来两眼一黑,她不想再这么过下去了,永远都不想再过因为借不到钱,坐在马路牙子上痛哭的日子。

玲子老家在山西,回到家乡后,她相亲结婚,生了女儿,娘家夫家都催她生二胎。玲子的丈夫做小生意,是小城常见的一种男人,抽烟喝酒打牌,跟店里的小姑娘眉来眼去。

玲子在家看孩子,市面上热门不热门的霸道总裁小说和电视剧,她津津乐道。去年她信了佛,坚持吃素,每季度买些青蛙黄鳝放生。她说大师算出她是旺夫命,丈夫愿意给她花这个钱。

杨树和玲子偶尔有联系,玲子把感恩挂在嘴边,劝杨树别把男人太当回事,钱拿回家就行,还建议杨树也信佛,信佛的人心态平和。

心态平和是表象,杨树知道玲子是在找些方式说服她自己,不这样,她就没办法消解生活里那些不堪承受的东西。

章嘉敏一家要过安检了,杨树亲亲章嘉敏的女儿,把她从怀里放下来,目送一家三口离开,鼻子发酸。

一起加班的夜晚,章嘉敏说起自己经手的哪本书上了排行榜,哪本书是年度最受读者欢迎十佳,眼睛闪闪发光,她说她的目标是成为优秀的出版人,让更多人看到她精心挑选的作品。

“想象一下,我做的书,摆上乡镇图书角,被一个中学生读到,鼓舞她,影响她,要么是陪伴哪个生活不幸的人,度过一点苦闷的时间,我都觉得我们的工作特别有意义。”章嘉敏如是说过。杨树默然往回走,当年来北京,章嘉敏想过有朝一日,会跟着丈夫去遥远的小城安居吗?

时光一去不复返,坚持理想的人寥寥无几,章嘉敏说她不会放弃,但事到如今,杨树只盼望她丈夫早点康复,她身上的担子能轻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