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
眉目清秀少年手扶门框,探头向屋里悄悄问道:“我刚才冰的酸梅汤你喝了没有?”
田稔听到声音的瞬间“啪”的关上书从椅子上蹦起来,横冲直撞四脚着地朝他扑过去。
“师兄啊!啊啊啊啊!”她一把抱住少年的腿,无比夸张的张大嘴巴嚎啕,又立马被白衣少年轻轻捂住嘴巴,他的手心温软微凉,常年带着新鲜果实的清香。
少年压低声音紧张道:“嘘!嘘!”,随后又立即松开手,蹲下身来,欢欢喜喜的从怀中摸出一个有四个尖角的小小纸包,递到田稔手中。
“糖松子!”田稔惊道:“师兄你偷偷下山了?!”
“嘘嘘嘘!”少年再次要惊慌的捂她的嘴,田稔却立即反应过来自己过大的音量,连忙双手捂住自己的嘴一个劲的点头。
“师姨刚刚来了一趟,让我把这些带给你,”他温柔和气的笑道。
“师兄你真好!”田稔夸张地哼哼着,欢欣雀跃的伸手去接。
怎料师兄却飞快地将手向后一撤,田稔手握了个空,抬头只见他一副认真又无辜的样子,前言不搭后语的问道:“所以喝了没有?”
田稔稍稍一愣随后扑哧一声笑了,眼中闪动的光就从糖松子转落到了少年脸上,她兴奋的答道:“喝了!师兄你真厉害,如果下山去开小店的话全天下卖酸梅汤的人就都没有生意可做了!”
少女嘿嘿笑着,趁他愣神,摘果子一般从他手中接下那包松子,高高兴兴的拆了包装,少年任由她拿走纸包,待终于回过神来,嘴角便不由自主的微微上扬,他没有说话,只是用安静的目光细细描摹少女稚气未消的侧脸。
田稔咀嚼着嘴里脆脆的糖松子,片刻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微微皱起眉头,凝重而认真道:“你刚才说的事,我仔细想了一下,我确实不应该故意扰乱十三师弟背剑诀,虽然他故意往我背上贴猪头纸条……可是师父教剑诀已经一个月了,他连人剑合一和剑人合一都分不清楚,也不完全是我的错吧。”
话音刚落,门外不远处传来“砰”的一声撞门,紧接着就立刻听到有人大喊。
“印扶风!你是不是又偷偷给她带吃的,师傅都说了,要让她自己在房间里面壁思过!”门面相对的厢房中,一个比田稔还要小一两岁的少年扒着雕花小门气急败坏的大喊。
“死小豆子!滚回去抄书!”那边屋里立马就传来梆梆的敲脑袋声,随后是八师兄咬牙切齿的教训声和十三师弟的鬼哭狼嚎。
听到对面乒乒乓乓叽叽哇哇的动静,田稔一秒也没有多迟疑,“嗖”地起身蹿到门边,手在嘴旁搭起小棚冲对面十分得意的大喊:“直呼师兄大名,目无尊长!该教训!”
两间屋中一阵鸡飞狗跳,对面传来万分夸张的“哎呦哎呦”声,田稔面带胜利的微笑拼命的从雕花镂空处向对面屋里看,十三师弟被揪着耳朵带回桌边押着抄书去了。
“阿福……”印扶风弱弱的喊她,可嘴角仍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无奈的笑,很难说那究竟是劝解还是欣慰。
冷硬的石砖地面上,田稔嘴角流露出一分苦笑,昔日旧梦过于美好,是一块没有丝毫瑕疵的美玉,然而就在见到那柄杀人之剑的时候,美玉浸了血,成了和氏璧。
她跪在厅堂中央,麻绳缚身,远离最上座二十几步开外的珠帘,左右各一持刀侍卫警戒,压得她抬不起头。
“呼——”的风声自堂外吹来,官靴踏地轻响,引得除田稔以外所有人向门边望去,一袭黑袍而面若冠玉的青年施施然走出门边阴影,落座左侧末席,仍是那副泰然自若的模样。
人到齐了,堂上一时落针可闻,鸦雀无声,最上座珠帘之后,身形魁梧,身披甲胄者肃杀而沉静地将目光遥遥投向阶下。
粗犷低沉的声音片刻后自右侧座上传来,同样身披重甲的将军起身沉声问:“营中有细作趁夜作乱,你擅闯中军大帐,违反军纪,还有何辩词?”
大军驻扎绵阳城外,田稔一路上被压至城中太守府,此时早已清醒过来,额上不由冷汗直冒。
三位主将与军师怎会同时来向公主述职,将几十万大军弃置城外不顾?细作举事不到一刻钟,大军便杀回营地,如若不是早有准备,一切怎能如此凑巧?
——首脑们设了计,要吊出营中细作,而她好死不死在这个节骨眼上鲁莽行事,让杀回营帐的师兄误以为那时帐中有两人,杀一留一,却恰恰杀了那名真细作。
无数道目光投向那个被五花大绑的“奸细”——田稔浑身血液冷得快要凝固,答错一字,人头落地,他一路上所恐惧的阴暗牢房严刑拷打并未来临,谁料席上诸将竟并未以细作之事相问,反而开口便是要以违反军纪处理她。
为什么?她脑中飞速转动,人生中从未有时刻紧张至此,死亡的恐惧真真切切的降临在她头顶。在远离师门的混沌人世,在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军中,可笑她今天之前还没意识到自己踏入的是怎样一个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境地。
她沉默许久才颤巍巍的开口道:“小人自幼家贫,蒙受军队接济,国家重恩,细作举事时,营中有人大呼“哗变”,彼时听闻中军大帐中传出异响,而帐前侍卫已各自奔逃,小人以为是帐中长官仍未撤出,情急之下无召进帐,意在救驾……”
话一落地,一名面带刀疤的偏将拍桌大怒:“大胆,张口就来,应该割了你的舌头!”
与她邻座的靛蓝袍军师随即悠悠开口,响应两位主人:“……同党已死,你说什么可不就是什么……”
那蓝袍军师言辞间掀了掀眼皮,毒蛇般森冷而阴柔的目光与印扶风一触即分,堂上一时暗流涌动,所有人目光中心汇集在阶下垂首跪地的囚卒,而心神却皆放在阶上那抹珠帘之后。
主位那人高高在上,将这一切不见血腥的刀光剑影尽收眼底,对此不掷一词,只冷眼作壁上观。
“回营时,我等辅一接近大帐,那黑衣人立即手握利器从中跳出,情急之下为保命出手,实为无奈之举。”印扶风悠悠开口,相讥之意溢于言表,最后四字的弦外之音自然是——
没有死在动乱中让你失望了。
“况且,此次诱敌之计本就由我提出,回营涉险也是冀将军与我同去,反倒是冯大人您不在军中许久了,对此有所不知也是情有可原。”印扶风神色淡淡,面对她似有似无的暗示针锋相对。
右侧下座那位“冯大人”衣着精贵,靛蓝绸袍显然做工精细,在座几人中唯有她不着甲胄,而同为军师的印扶风一路匆匆赶来,似乎才刚刚处理完军中之乱,还未“来得及”卸去轻甲。
“冯大人”一双狭长眼,此时闻言面上并无丝毫变化,只神情惰惰地回道:“民间有言贼喊捉贼,自古难查灯下黑,再者说,我做了什么事自然有殿下看在眼里,适才不过是审问细作,印大人怎的如此咄咄逼人呢……”
“军师杀人时我也在场,那时情况紧急,他并非有意,况且今晚之事本应审问犯人,怎的自己人反倒先相互挤兑起来了?”左席次座偏将一口气将叹未叹便立马出来调停。
这人生得两段浓眉,常常因各式各样的原因向中间紧紧蹙着,一身熊虎正气无端端使人胆颤,然而其性墩和厚道,乃是军中少有的“讲道理之人”。
“冀将军此言差矣,常言道固若金汤,祸起萧墙,我只是很难相信天下竟然有如此巧合之事。印大人家中人多,我看还是一次彻查清楚为好,免得下次再行要事,又牵扯出许多家眷来。”冯大人闻言微微抬眼,却依然看向别处。
“并且说到家眷……”她突然拖长语调:“军中将士人人有家眷,若是这次不严正处置,往后人人家眷岂不都可以无召进出大帐而不被处置,开了如此先例恐怕往后难能服众,一名小卒于中军大帐中来去自如,难道是把军法当做儿戏吗?”
冯姓军师说到最后一句,终于向厅堂中心那个跪地垂头,几乎要钻进地里的“小卒”施舍了一分目光。
田稔听着头顶几位大人物以言语相互攻伐,明枪暗箭在头顶飞来飞去,她只能不断的低头再低头,试图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而此时骤然被再度点出,她不由面露苦色,众人的目光也再度回到中心地面那名“细作”的身上。
冀将军浓眉深皱而言辞恳切,身体前倾至桌前看向冯军师,似乎下一秒就要站起来一般:“此次情况特殊,岂可一概而论,你又何必强词夺理?”
“冀将军,”右侧次座面带刀疤的偏将扬声开口打断,她弓背侧身坐在桌前一肘压在桌上,同样离桌极近,也是下一秒就将推桌站起来一般,眯起眼睛颇不顺气地皱鼻歪嘴,刀锋直指:“强词夺理言之过重,反倒是你言辞间如此袒护,是否有失公允啊?”
“冀将军”被她毫不客气的一噎,眉心褶皱立即又深几分,一副“说不过你们”的气闷相,随即重重“唉!”了一声甩开手,偏头不看她们。
一切争辩都被止息在这声深叹中,堂内重回一片寂静,一切汹涌波涛顷刻间重回水下,所有的目光此时彼此错开,以沉默在这方寸之地无声角力,等待着珠帘之后那人发下最终的决断。
“抬起头来。”
一个古钟般极低极稳的声音隆隆响起,穿透堂屋上空每一寸空气,每个字都带着千钧重量,缓缓碾过在场所有人的耳膜。
一片死寂中田稔只愣了一秒,就立刻被身后侍卫卡住脸向上抬起。
静静端详片刻后,珠帘后那人道:
“你与你兄长确实有几分相像。”
田稔被迫抬头,额上顷刻间起了一层冷汗,眼晴却只能不自然的向下看,绝不敢窥望帘后那人尊容。
她闻言脑中一片混乱,心说我与师兄又不是亲兄妹,何来相像一说?
帘后之人沉声道:“今夜之事,我已派人彻查,此人既然是军师胞妹,那就留在军中吧。”
话音沉沉落下,一锤定音。
而座下沉默却被延长了,席上所有人几乎同时看向末席的印扶风,移开目光后又前前后后的看了几眼田稔,全都默不作声。
胞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