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平结婚的消息像一颗炸弹,在运输公司家属大院里炸开了锅。从相亲到领证,前后不过三个月零一天,这速度在家属院里创下了新纪录。
“听说了吗?老周家那小子,跟供销社陆主任的闺女领证了!”王翠芬端着搪瓷盆在水房洗菜,耳朵却竖得老高,捕捉着每一句关于周家婚事的议论。
“可不是嘛,昨儿个我看见秀兰拿了个丝巾出来,说是儿媳妇家给的见面礼。”隔壁张婶子拧开水龙头,哗啦啦的水声也盖不住她的大嗓门。
王翠芬匆匆洗完菜,三步并作两步往家走,心里盘算着得好好问问王秀兰。
推开家门,王铁山正坐在小马扎上修自行车,油乎乎的手上沾着链条上的黑油。
“老周家那事你听说了没?”王翠芬把搪瓷盆往桌上一放,发出“咣当”一声响。
王铁山头也不抬:“啥事啊?”
“正平那小子,跟供销社陆主任的闺女闪婚了!”王翠芬声音拔高了几分,“前几天才见他们一家三口大包小包地去提亲,被我撞上了,你说咱两家认识几十年了,正平谈个对象也不说一声?”
王铁山这才抬起头,抹了把额头的汗:“人家孩子处对象,关你啥事?”
“怎么不关我事?”王翠芬一屁股坐在木沙发上,“咱们两家从一条村子出来的,你跟他爹又是一个车队的,志强和正平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这关系还不够近?”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是王秀兰特有的轻快敲门声:“翠芬,在家不?”
王翠芬眼睛一亮,赶紧起身开门。王秀兰手里提着个网兜,里面装着几个红艳艳的苹果,脸上挂着掩不住的笑意。
“哟,秀兰来啦!”王翠芬热情地接过网兜,“来就来呗,还带什么东西。”
王秀兰笑眯眯地进屋:“这不是正平结婚,亲家给捎来的烟台苹果,甜着呢,给你们尝尝。”
王翠芬心里酸溜溜的,嘴上却说:“正平对象是供销社陆主任的闺女,你福气好啊!”
王秀兰故作叹气,“福气啥呀,娶这么个金疙瘩,可把我们老周家掏空了。1200礼金,三转一响,72条腿,一个不能少。前几天正平还给买了个老凤祥金戒指,现在家里是真没钱了。”
王铁山在一旁插嘴:“现在都这行情?也太贵了。”
“可不是嘛!”王秀兰一拍大腿,“但人家姑娘条件好啊,父亲是供销社领导,母亲下海经商,家里就这一个独生女,宝贝着呢。”
王翠芬眼睛一转,想到这几天听的八卦,“听说她父母……离了?”
王秀兰脸色微变,很快又恢复如常:“那是人家家事,重点是夫妻俩都疼这个闺女。”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条淡紫色的丝巾,“你看,这是明澜妈妈送的,真丝的,据说要二十多块钱呢。”
王翠芬接过丝巾,手指触到那滑溜溜的料子,心里更不是滋味了。她家志强要是能找个这样的对象该多好。
“那……嫁妆是啥?”王翠芬忍不住问道。
王秀兰把丝巾小心折好放回口袋,就等王翠芬问这嘴了。
“陆主任那是真的宝贝这闺女,电冰箱洗衣机都给备好了!”王秀兰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王翠芬是真的酸的不行了。这年头家里能用得起三转一响的人家都少,更别提电冰箱洗衣机这种高级货了。
她起身去倒水,背对着两人说:“志强要是有正平一半的运气就好了。”
王秀兰赶紧说:“红霞也不差呀!”
“哪比得上你们正平啊,找了个金凤凰。”王翠芬把水杯重重放在王秀兰面前,溅出几滴水珠。
说到红霞那是正中王翠芬痛点。
屋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微妙起来。王铁山咳嗽一声,也不修自行车了,起身说要去买包烟,溜出了门。两个女人面对面坐着,一时无言。
“对了,志强和红霞也谈快一年了吧?什么时候把婚事提上日程啊?”王秀兰突然话锋一转,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王翠芬。
王翠芬的后背一下子绷直了,手里的搪瓷杯差点滑落。红霞,那个农村来的姑娘,皮肤黑黑的,说话带着口音,第一次来家里时连抽水马桶都不会用。
“不急,不急。”王翠芬干笑两声,“志强最近忙着代课老师转正的事呢,等工作落实了再说。”
王秀兰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也是,工作要紧。不过现在好姑娘可抢手,别耽误太久。”
王翠芬感觉一股热气直冲脑门。
她当然知道王秀兰话里有话——红霞算什么“好姑娘”?一个农村户口,家里四兄弟姐妹,嫁妆也不知能凑出什么歪瓜裂枣。
“红霞那孩子就是……”王翠芬欲言又止,最终叹了口气,“家里条件差了点。”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
王秀兰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身子往前倾了倾:“哎呀,现在讲究自由恋爱,孩子们喜欢最重要。再说了,”她压低声音,“农村姑娘能干啊,洗衣做饭样样行,哪像城里姑娘娇气。”
王翠芬听出了话里的刺。王秀兰嘴上夸农村姑娘,可那语气分明是在炫耀自己儿子娶了个城里姑娘。
“红霞是在纺织厂上班吧?”王秀兰继续问道,语气里的关心假得让人牙酸。
“临时工而已。”王翠芬硬邦邦地回答,“一个月才二十八块五。”
屋里突然安静下来。窗外传来孩子们跳皮筋的歌声和清脆的笑声,衬得室内的沉默更加尴尬。
王秀兰突然压低声音,“我听说纺织厂明年要扩建,到时候要转一批临时工为正式工。”
王翠芬心头一跳,但马上又沉了下去。就算有转正的机会又怎样,吴红霞的小学学历哪能轮到她!
“谁知道呢。”王翠芬站起身,故意把椅子往后一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我去看看锅里的饭。”
厨房里,王翠芬用力地搅动着锅里的肉沫豆腐,搅得烂成一坨,蒸汽熏得她眼睛发酸。
心里暗骂志强那孩子死心眼,非要跟红霞好。要家世没家世,要学历没学历,哪配得上她家志强?
“妈,我回来了!”王志强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王翠芬赶紧擦了擦眼睛,端着菜出去,正好看见儿子满头大汗地进门,白衬衫背后湿了一大片。
“这么热的天,怎么不坐公交车?”王翠芬心疼地接过儿子手里的布包。
“省五分钱。”王志强咧嘴一笑,他转头看见王秀兰,赶紧打招呼:“兰姨好!听说正平要结婚了?恭喜啊!”
王秀兰笑眯眯地点头:“是啊,下个月十三号,你可一定要来喝喜酒。”
王志强连连点头,眼睛亮晶晶的:“一定去!正平真有福气,找了个这么好的对象。”
王翠芬心里一痛。她忍不住插嘴:“红霞今天加班?”
“嗯,厂里赶一批货。”王志强擦了把汗,“她让我跟您说,周日来家里帮忙包饺子。”
王秀兰眼睛一亮:“红霞还会包饺子啊?真能干。”
王翠芬恨不得把刚才的话吞回去。她瞪了儿子一眼,可王志强浑然不觉,还在那傻乐:“红霞手可巧了,包的饺子褶子特别好看,馅儿也调得好……”
“行了行了,赶紧洗手吃饭。”王翠芬打断儿子,转头对王秀兰说,“秀兰,要不留下一起吃?”
王秀兰识趣地站起身:“不了不了,老周快下班了,我得回去做饭。”她走到门口,又回头意味深长地补了一句,“翠芬啊,孩子们的事,咱们还是少操点心好。”
送走王秀兰,王翠芬关上门,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餐桌上,王志强已经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丝毫没察觉母亲的情绪。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王翠芬给儿子夹了块鸡蛋,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那个转正的事……有消息了吗?”
王志强摇摇头,嘴里塞满了饭:“校长说还得等,今年名额少。”
王翠芬的心沉了下去。要是转不了正,就凭那点代课费,怎么养家?红霞那点工资,连她自己都不够花……
“妈,”王志强突然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她,“红霞说家里人又来电话,问啥时候说一下结婚的事?”
王翠芬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说什么?说我看不上那个农村丫头?说你配得上更好的?说隔壁周正平找了个金疙瘩,你怎么就……
“等红霞转正再说吧。”她最终只憋出这么一句,起身收拾碗筷,不敢看儿子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