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杨谭两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谭父谭母满带笑意在门口处招呼着来客往家里请。
转眼就到了秋收冬藏的日子,最近这些时日烈阳高照家家户户忙着收稻谷晒苞米,就连山里的邻居都在忙着捡山果屯粮好过冬。
中秋加国庆双节双喜,村里人都农忙的差不多就来帮忙,还在上学的小孩也放假回来了。
每年到这个时日结婚的人往往都多,吃完这家席还等着去下家送礼呢,热闹非凡。
自从上次谈论完婚事后,杨谭两家要结婚的消息就在村里传遍了,其他人也是议论纷纷。
两人平常都没啥接触,还有就是这谭向川之前不是没人介绍过对象,不过人说年纪小等过几年再说,结果现在这是直接就结婚不等了。
不管原因怎样,反正有席吃就好了。
所有人都高兴啊,来凑个热闹沾点喜气。
男人帮忙杀猪杀鸡,女人帮忙择菜烧饭。
平常除了过年就数吃席能够吃上好酒好菜了,虽然也不是什么大鱼大肉,但是油水足啊。
这个年头送个几块到几十的礼金,就能拖家带口的来吃上顿饭,可比去国营饭店吃划算多了。走的时候还能顺带揣点花生瓜子糖果带回去哄娃,整个人都乐的笑哈哈走路都打飘。
还有习俗嫁闺女要打粑粑,每人一个大圆饼。谭家这次也是打了很多,还有炒米一袋子米下去炸出来可好吃了。干吃泡水都行,就连没长牙的小孩和老人都能吃,受众广喜爱程度高。
杨林被谭向川喊来当帮手的时候还有点不高兴,他们怎么莫名其妙就要结婚了。不是,他兄弟凭啥啊,就能娶到小桃姐,压根就配不上。
他小桃姐没上学前乃是一方村霸,上学后更是包揽第一,是同辈小孩中崇拜的大神。
每到期末考试拿着成绩单回来,都被拿出来对比不如小桃姐。眼看着距离越来越远,直到再也追赶不上,众人提起她的事迹也只是感慨。
后来小桃姐回来了,他默默誓死追随。
看着相处多年的好兄弟,咋看咋不顺眼。
特别是当村里人看着杨桃送出的三大件以及其他物品的时候,看着身穿中山装胸前戴红花的谭向川的眼神就更加嫉妒羡慕可恨了。凭啥那个人就不能是他们呢,这可是下了血本啊。
其实谭家送的礼当时已经算很不错的了,但在杨家送的对比下,显得就有些不够看了。
随着叮铃铃的声音传来眼前出现排成长队戴着大红花的八辆凤凰牌自行车,很是有排面。
看完礼品来帮忙的人都围堵在门口不让进,杨桃散了散红包才把围观人群驱散进门。等杨桃进门后,门外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红包数额也不大就几厘几分,里面基本包的都是两个好事成双嘛,毕竟单数不吉利。
进门可是要喝酒的,杨桃咕噜噜往肚里灌,酒量这东西要么慢慢练出来,要么天分如此。
杨桃喝完酒后面色不改的就往里屋走,被拦下就给红包,在经过艰难险阻重重阻拦后,杨桃终于把‘新媳妇’谭向川牵了出来。
两人在谭家拜过高堂,向父母敬了茶,给了改口红包后,就到了吃喜面的环节。
喜面可是婚俗讲究,一根面条从头吃到尾不能断意味着幸福绵延不断,汤也要喝干净意味着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因着是入赘所以也就没有把面条煮得半生不熟,询问生不生孩子了。
等到下午就得去外面院子里敬酒认亲了,谭向川请杨林过来帮工还有个原因就是挡酒。两边亲戚都得认,等宴席结束都喝成酒蒙子了,接下来还怎么洞房花烛夜。
也并不是真的洞房就口上这么说,两边来回跑都累成啥样了,估摸着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这次杨桃见着了谭家的几个姑妈,确实不像传闻所说的那样,谭父和她们关系也是很好。
对着这对新人几位姑妈都是拿出了各自能力范围内的物品来添喜,不算很贵的生活用品。
谭家那边结束后就到了杨家这边,这边是杨帆兄妹留守看家和大伯小叔家负责招待。
因着杨桃父母早已过世,所以是杨大伯大伯母代坐主位接受敬茶礼,然后给出杨桃去接人前就准备好的改口红包,礼成敬酒认亲。
这次结婚杨家嫁出去的两个姨妈也来了,大姨离得近经常走动关系还好,小姨嫁得远平常不怎么联系,家里有啥大事才回来不太亲近。
也是给了些东西添喜,然后敬酒环节结束。
傍晚,闹洞房,送客,结束仪式清算家具。
杨谭两家都是各自摆了12桌宴席,家里桌椅不够用就去亲戚邻里家里借来用。
等宴席结束后未吃完干净的饭菜可是送人的首选,来帮忙的亲戚邻里手里都提着满满一袋回去加餐,有肉有菜直接省了好几天粮食。顺带还带走了自家的桌椅板凳,不用一家家送。
热闹过后打扫完冷清的院落,重归平静。
杨帆杨柳两兄妹早被大人叮嘱过,别打扰。
回了房间后杨桃和谭向川面面相觑,杨桃看了眼床上摆放的花生桂圆用手扫到桌上。
“坐,稍微等会,我去洗个澡换身衣服。”杨桃今天喝了不少酒,酒气很重,人也有点迷糊。
谭向川看着杨桃,简直挪不开眼。杨桃今天穿了件红色长裙,脸上化了点妆,还盘了头发。
平常不打扮就已经够很多人追随仰慕了,现在化了妆更是好看的没边,喜欢的不得了。
谭向川拉住人开口道,“不用换,很好看。”
杨桃见状只好停下拉过椅子背靠着,仰头揉了揉眉心理理思绪解释道:“上次是意外,我不想那么快怀孕,让你入赘也不是想要孩子。”
“感情慢慢来好吗?我先去洗个澡,完事你也去洗个,身上不干净就去床上休息很脏。”
谭向川听完知道误会了道,“噢噢好的。”
“这是我这几年的工资总共三千,全部都给你,我平常没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
“你给我的彩礼家里留了120当两老口的养老钱,剩下的600都给我了。”谭向川把口袋里的钱和存折拿了出来全部递给杨桃,两家经济实力相差悬殊,他身上这点钱也不算很多。
杨桃看了眼没收,“你自己留着用吧。”
谭向川闻言很是伤心,心里清楚杨桃这是不想跟他有过多纠缠,经济利益还是都得分开。
也就默默收回了手,既然杨桃不要他也可以从别的方面偶尔送些礼物制作惊喜。
他有些沮丧但这事急不得慢慢来,他相信总有一天他可以用勤劳的双手养得起家的。
很快两人就洗完躺下了,谭向川带着一身水汽回来的时候,杨桃已经躺在里边睡着了。
谭向川看了又看,轻轻挪动着在杨桃脸上吧唧一口亲上去,傻乐呵,最后带着笑意入梦。
-
三日后,杨桃和谭向川准备了些礼品就出发了,烟酒糖茶是标配再加上时令水果和月饼。还在发愁回门送什么好,结果月饼正好。
这边月饼口味吃的杂,甜的咸的都爱吃。甜口便宜咸口稍贵,毕竟里面包得是咸鸭蛋,蛋类食品可是堪称肉的平替,很有营养价值的。
月饼买的比较多,杨桃让杨帆兄妹也带着些去学校吃,顺便带点给谭家老四谭向渝。
上次谈好后杨桃才知道谭家还有个在县城上高中的学生,几人一路到镇上然后分开。
中秋国庆连带才放三天假,几人周日下午就得返程,周一正常上课,不能耽误学习。
等兄妹两人出发后,家里就只剩下了两人。平常就杨桃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少人惦记,不过她听劝的养了两条狗,一只黄的一只黑的。还养了只狸花猫方便抓耗子,不过经常都是今天见着然后消失几天过段时间又出现,行踪不定。
谭向川想着今早的话道,“小桃,上次我在你家好像被发现了,刚才杨帆问我那天的事。”
“没事,知道就知道,左右都是你。”
听着这话的谭向川心里都美得冒泡了。
两人这次回门没走接亲时的那条路,从另外条小路原本很快就到了谭家。但一路走来见着很多山果,杨桃很是心动走走停停,不久就揣满了口袋。谁说山里没好东西的,这些可都是。
杨家那边也有山但不高不低的,山里面的东西也没谭家这边丰富啥都长。那边邻水倒是河里的鱼虾比这边多,这边没水都是水库储存。
见着杨桃对这些感兴趣,谭向川很是欣喜。家里别的东西不多,这些山货可年年都囤得有。
早些年闹过饥荒,山里树皮草根都吃过,逐渐就有了勤俭节约屯粮以备不时之需的思想。
有些耐放的食物放得耗子都去啃了,才重新清理把坏的扔掉换成新的接着放上好久。
到了谭家后这次人员没那么齐,事情已了都各自忙活去了。就谭父谭母和几个不会走路的小孩留在家里等他们的到来,两人到家就先吃上了热乎的饭菜,然后再说些别的事。
吃完饭谭父说起户口转让这事,因着两人没法领证所以谭向川的户口还留在这边没迁。
户口上可是链接着粮食的,每人每月领的粮食票据这些都是按人头工作定量分配的。
“小桃,我让向川把户口迁到工作单位了,以后他的粮食票据这些你们自己去镇上领。”
杨桃笑着应下,“恩好,爸。”
“还有就是他名下的那些山林田地,我们会帮忙照料,每年都给你们送去些粮食,不占你们便宜。”谭父看着这些山数着指给杨桃看。
杨桃看着那些越看越惊,这边田地不多,但山里可种植的东西可多了,没想到竟有那么多。
“没有爸,反倒我们占了你们便宜。忙活那么多很辛苦的,家里那边没事我们也来帮忙。”
自从上次结婚改口后,杨桃喊爸妈的次数不多,亲生父母早过世几年,突然再喊不习惯。
谭家这边也没啥事,回门就是与家人唠嗑。
谭向川去和谭母说了点什么,等两人准备离开的时候谭母竟然收拾出好几麻袋的山货。
两罐土蜂蜜,核桃、板栗、野菜、野果、蘑菇、洋芋、竹笋干等。还有两条火腿,各种口味做的粑粑,常见的就糯米粑、玉米粑,高粱粑等。可炸可煮可烧可煎生吃熟吃都可以,最好吃的状态是刚打出来那种热乎的时候,粑粑也叫年糕。
杨桃看着这么多东西复杂犹豫的看着谭向川,这样真的不会把谭家粮底掏空吗?不会还没到过年就吃完了吧,离下次收粮食还有一年呢。
谭母把粮食放谭向川肩膀上扛着道:“没多少东西,小桃你们带回去吃,家里多着呢。”
杨桃让谭向川把麻袋放下来从里面一样拿一点,剩下的留下道,“爸妈,我们随便拿点就够了,剩下的留着给你们吃,距离年底还早呢。”
“害,我听向川说你喜欢吃这些山货,别的不说这个管够,特意给你留的。核桃板栗这些正是时候,去山里打一捡一麻袋,多得拿不下。小的留种,大的带走,再留下给山里的动物吃。”
“我们家这情况不太好,拿不出什么好东西。你别嫌弃我们家这东西是山里种得,白捡就行。”杨桃边拿出来谭母边塞进去急忙撵人走。
“怎么会,山里这些东西在外面买都买不到。更何况哪里是白捡啊,这些果树你们经常照料,要不然也结不出这么多这么好的山果。”杨桃反驳夸赞道,谭家村家家户户种核桃板栗还有各种水果等,卖这些的都赚不到他们一分钱。
谭母听着拉住杨桃的手笑道,“哈哈,小桃你嘴真甜。家里要没事,有空就过来玩啊。”
杨桃应下,最后还是拗不过带着满满的山货往回走。突然有人急匆匆的跑来喊道,“小桃,你家猪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