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80年代创业记 > 第10章 工会互助

80年代创业记 第10章 工会互助

作者:燕尾123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21:14:10 来源:文学城

林青山留下的那一百块钱,像一颗定心丸,暂时稳住了许蔓华濒临崩溃的世界。她第一时间补缴了父亲的医药费,看着护士换上新的药液,父亲紧锁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一丝,她悬着的心才稍稍落下。

但她的神经并未放松。派出所的案件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小赵下落不明更是巨大的隐患。林先生虽然承诺帮忙沟通,但最终结果如何,仍是未知数。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拿出那个藏在身上、皱巴巴的小本子。借着走廊透进来的微光,她开始重新审视上面记录的每一条信息。

砖窑厂需要手套、肥皂、耐磨鞋底……

农机站可能需要扳手、润滑油……

后勤科有积压的手套、肥皂、搪瓷缸

或许还有其他……

小赵……危险,不可再接触。

过去,她看到的是一个个可以低买高卖的机会。现在,她尝试用林青山所说的“服务”和“价值”角度去看。

“连接”与“协调”。

如果,她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名义,让厂里的积压物资,和乡镇企业的需求,光明正大地对接起来呢?她不再是一个偷偷摸摸的倒卖者,而是一个促成“互助”的中间人?

林先生提到的“工会”或“团支部”,像一道光,照亮了迷雾。

第三机床厂是个万人大厂,工会组织健全,平时也会组织一些职工互助、甚至对外的“支农”活动。如果她能说服工会,以“支援兄弟单位建设、清理厂内积压”的名义,与砖窑厂这类单位建立联系,那么,物资的流转就有了合规的渠道!

而她,作为最初的发现者和联系人,完全可以以“义务帮忙”或“工会临时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其中。即便不能直接赚取巨额差价,但只要能从中获得一点合理的“劳务补贴”或者“误餐费”,积少成多,也比她之前冒着杀头风险赚的那点钱要稳妥、长久得多!

这个想法让她心跳加速。她仔细推敲着其中的细节:如何向工会提出建议?找哪个领导?用什么样的说辞?物资如何定价?运输怎么解决?利润(或者说节约下来的成本、产生的效益)如何分配?

这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需要策划、沟通、协调的系统性工作。难度提升了,但天花板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安全!

接下来的几天,许蔓华一边在医院照顾父亲,一边在脑海里反复完善这个“工会互助”的计划。父亲的情况逐渐稳定,虽然依旧虚弱,但已经能清醒片刻,喝点流食。这让她稍微安心,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思考中。

期间,厂里保卫科的人来医院找过她一次,态度还算客气,主要是核实那天晚上的情况,并告知她厂里暂时让她停职反省,等待派出所的最终处理意见。许蔓华按照之前想好的说辞,一口咬定自己是路过。保卫科的人记录后便离开了,没有过多为难。她知道,这背后 likely 有林青山的斡旋。

几天后,父亲病情稳定,可以转入普通病房观察。许蔓华决定回厂里一趟,她必须主动出击,解决自身的危机,并尝试推动那个“互助计划”。

回到久违的厂区,她明显感觉到一些异样的目光。废弃砖窑的事件显然已经在厂里小范围传开,版本各异,但都把她描绘成一个胆大包天、差点惹上大麻烦的人。

她没有理会这些,直接去了厂工会办公室。

工会主席是一位姓吴的老同志,平时笑眯眯的,但关键时刻原则性很强。许蔓华没有直接去找他,而是先找到了负责女工工作和文体活动的工会副主席,李大姐。李大姐为人热情,以前对许蔓华这样肯干又有点文化的年轻人印象不错。

“李大姐。”许蔓华敲了敲门。

“蔓华?你回来了?你爸怎么样了?”李大姐看到她,有些惊讶,连忙招呼她进来。

“谢谢李大姐关心,我爸暂时稳定了。”许蔓华坐下,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和诚恳,“李大姐,我今天来,一是向组织汇报一下情况,二是有个想法,想请李大姐帮忙参谋参谋。”

她先大致说了那天晚上的事情(当然是净化过的路过版本),表达了后怕和给组织添麻烦的愧疚。李大姐安慰了她几句,说厂里也在了解情况,让她别太有负担。

然后,许蔓华才切入正题:“李大姐,这次出去给我爸看病,还有之前出去办事,我接触到了像红旗砖窑厂这样的乡镇企业。他们生产条件很艰苦,工人们连最基本的手套、肥皂这些劳保用品都供应不上,徒手搬砖,手上全是伤,我看着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李大姐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叹了口气:“是啊,现在很多社队企业、小厂子,确实不容易,计划物资排不上号。”

“我就想啊,”许蔓华顺势说道,“咱们厂是大厂,家底厚,有时候后勤仓库里难免有些积压的、或者包装破损不影响使用的劳保品,比如手套、肥皂什么的,放着也是放着,还要占库存指标。如果能把这些东西,以‘工会互助’或者‘支农’的名义,调剂给像砖窑厂这样真正需要的兄弟单位,既解决了他们的困难,也帮厂里盘活了库存,不是两全其美吗?”

她刻意回避了“买卖”、“利润”这些词,全程使用“互助”、“调剂”、“支援”、“盘活”等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词汇。

李大姐听着,眼睛慢慢亮了起来。作为工会干部,她经常考虑如何为职工谋福利,如何体现工会的价值。这个提议,听起来既帮助了别人,又对厂里有利,还能给工会工作添上一笔成绩,简直是送上门的政绩!

“蔓华,你这个想法很有意义啊!”李大姐兴奋地拍了下桌子,“体现了我们工人阶级的互助精神!也符合上面现在提倡的搞活经济、加强横向联系的精神!”

“我就是瞎想的,不知道可不可行。”许蔓华谦虚地说。

“可行性我们可以研究嘛!”李大姐站起身,来回踱步,“关键是这个思路好!这样,我马上跟吴主席汇报一下!你具体跟我说说,那个砖窑厂都需要什么?咱们厂里有什么可以调剂的?”

许蔓华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将自己了解到的砖窑厂需求和盘托出,并暗示自己可以负责前期的联系和协调工作。

李大姐越听越满意:“好!蔓华,这件事你就先跟着!我这就去找吴主席!你等消息!”

看着李大姐风风火火离开的背影,许蔓华知道,第一步,她走对了。她没有选择对抗规则,而是试图利用规则,甚至成为规则的一部分。

从派出所的审讯室,到医院的病房,再到这间充满旧报纸和茶水味道的工会办公室,短短几天,她仿佛走完了一个漫长的轮回。

上一次,她在废弃砖窑赌上了身家性命,输得一败涂地。这一次,她将在制度的框架内,小心翼翼地播下新的种子。

风险并未完全消失,但道路,似乎宽阔了许多。

她走出工会办公室,春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都带着一丝不同以往的味道。

那是希望的味道,也是博弈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