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牧藤/ALL]卿国 > 第14章 章十四

[牧藤/ALL]卿国 第14章 章十四

作者:岸青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06:21:14 来源:文学城

到了翌年清明时节,湘州城里百姓的起居,和那街巷的生意,已悉如往日,仿若红叶君未去时一样。去岁兵临城下江山易主的旧事,唯有前朝故陵荒芜了一春的蔓草记得。

最后一场雪落尽的时候,年迈的守陵人也去了。往供奉殿的青石板道不事修缮,碎痕里长满青草。

藤真执灯上山已是暮夜,道旁的鬼灯笼花,好像认得他似的,浅衣过处,两三朵地次第开放,一夜绽了满山。

供奉殿的门忘了锁上,不叩自启。藤真立在槛外,焚尽一冬的安息香透出来,扑上衣襟,呛得咳嗽不止。

扬了扬手里提灯,一照望不见尽头,殿中这样悠长,上次来时倒不记得。

藤真向殿内行去,甬路旁有灯岸,他一步点起一支白烛,待行尽时抬头,忽见红叶国历代君王的灵位无言立向他,回看一殿灯烛明灭,竟有一刹那心远意空,不知今夕何夕了。

安魂的经文散乱一地,藤真俯身拾了一回,才见得中间少了许多页,怕是朔风从殿门那里终日吹来,卷走了。

这清明夜的故陵无人祭扫,烟火竟不如寻常百姓家。藤真念及故国,心有其哀,望红叶君那灵牌静立,已生了尘,不觉淡然一笑。

好在超度时,纸上经文都听僧人口中念过,遂寻来笔砚,伏在小案之上,凭着记忆,把散逸的字句誊写下来。

不知是这殿里的安息香味散不尽,还是这经文照得心中空明,是夜无梦,不知人间微雨。但觉伏案浅眠时,有一道目光落在身上,极温暖,极寂静。

雨停了,那人才离开。藤真恍惚抬头,风吹熄了半壁白烛,夜向供奉殿深处蔓过来,恰在明暗交替的一线,见有一人云裳水佩,缓步隐入天光未明里去。心头浮起的那个名字,还来不及唤,像有人施了咒似的,沉入倦意中。

醒来忘了夜间风雨。山雀飞入殿中,在小案旁兀自玩耍,不惧人,却也不甚亲近,一殿白烛已尽灭了,甬路那头是天光大亮。藤真把昨夜抄写的经文,编入去岁故纸一叠,以石砚压了一角留在案上,理了理衣衫,行出殿外。

阶下有池,只因落了雨,山溪涨了,池中也潺潺不绝,藤真在池边净了手,见流水飞白,想是山上晚开的梨花,已落了满溪,一时觉得可爱,掬起水来饮了一口。

忽闻半空中鸣啸之声,如风如鸟,仰然四望,只见远山上一只白纸鸢,正扶摇而上。藤真遥看了一回,即向供奉殿后的山上疾去。

那是南国的祭祀之礼。昔时只曾听说,却并未亲见。

南国之人逢着清明中元,往往在纸鸢上写下悼亡之辞,折芦苇成小笛缀于其上,放飞时风过芦管,便呜然有声,乃是招魂之意。

行至朝雾尽散,果见一人,天青云白的衣衫,立在山中空地,放一只纸鸢。那人只望着空中,听见身后足音,不曾回眸却道,“听说北方有佳人,今日一见此言不虚。你的伤可好了么?”

藤真记得他是中夜时分,殿中离去那人。玄武君入主湘州城未几,他竟在城郊祭奠前朝故君,这般的不避忌讳,想来不是旁人,也唯有南国之君仙道彰了。

却说牧绅一入城后,安抚得朝臣归心,民生亦日渐平定。可南边尚有流川枫的十位兄长,笼络残兵余部,伺机光复君位,风声与号角是以常吹不息。牧怕军中不堪劳苦,久之军心有变,不免亲至南方督战,临行时,把上卿神宗一郎迎入红叶宫,予其玺印,放下心来,一去冬春不归。

昔时牧征战在南,上卿大人即在玄武都代为打理朝事,一桩一件无不合牧的心意。只此人眼里不揉沙子,今春元日,已故红叶君生辰之际,他见有宫人私下祭拜,便教锁了十数人来,当朝杀了以儆效尤。

他若知清明放纸鸢的缘故,少不得又是一场山雨欲来。藤真见这南国之君无心是非,也不明言,只说,“中原天气不比你南国温润,三月四月正是风大的时候,当心风筝断了线,回不了家。”

仙道彰手中风筝线又放出一段,回看了他,不经意道,“反正回不了家的,又不是我一个。”言罢,朝他晃了晃手中线轴,邀他一试。他言语不肯让人,心性倒像个孩子一般,却不知孰为表里。

藤真也不去深究,上前几步,接了那线轴,轻道,“拜君所赐。”

仙道不语,只环住那人在臂间,手把手教他。风起时纵其飞去,风落时,则须挽住了线,若迟些,便要栽下来了。那纸鸢已攀得极高远,仰首极目才能望见,待飞稳了,仙道方才答他,“这是别人心意,我不敢居功。”

那人说,牧绅一赴约的前夜,遣使来和,道出云落川伏兵之事,且相告以连横之意。其时,南国之军已断了后路,又急欲应付了此战,好分兵回护红叶国,遂依玄武国之计,令弓箭手埋伏在云落川上,待青雀之兵入川,便以乱箭击杀之。

谁知到了川中,竟生出变故。青雀之兵并未如约,却反戈一击,与玄武国战成一片,川上的弓箭手不辨敌友,迟迟不曾轻动,待得川中有令,方才万箭齐发,那时两军之将皆已身负重伤,那箭落在乱军之中,杀的是什么人,都无从知道。

说话的人风轻云淡,那一战的血腥味,却弥漫了三年时光,至今无法抹去。后来,玄武国料定青雀之兵以为云落川中得了全胜,必北上来取玄武都,便与南国订下三年不战之约,向其借兵驻守玄武都外。

藤真听得这来龙去脉,不甚动容,只问,“为什么告诉我?”

仙道见他手中的风筝线已收放自如,便不再相佐,只抱臂在他身畔立了,一同望入空中,粲然道,“为了不与你为敌。”

藤真莞尔道,“我一亡国之人,怎堪与你为敌。”

“话不是这么说。”仙道见风筝飘摇不定,伸手替那人压住了线,道,“我一生最恨唐突美人,更何况,是倾国的美人。”

那倾国二字听来刺耳,藤真也不恼,只侧望他道,“这话不必和我说。”

仙道听出这一句,是责他为守那一纸不战之约,任玄武国南下来犯,让流川一人在前线抵挡之事。那一回福田在玄武都下伤了樱木,流川心里大约是很不平,性子又倔,为这么一桩阴差阳错的事,竟决绝不允他重修旧好。

南国与玄武国相抗十年,一朝文武皆主和不主战,就算红叶国有难,然其已成反目,千万出兵不得,此事已是毕生之失,无可辩白。那人不嗔不喜地一笑,算是回答了,又道,“我听闻牧绅一已在归途,劝你早日与他和好了罢。”

“你倒有心。”藤真应了他,只觉此人深不可测。他伤了,他知道,那人回来,他也知道,却不知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两相沉默良久,立得衣发风动,仙道忽然说,“容得你们朝夕与共的时日,没有许多了。”

藤真把那风筝线又紧了一紧,递回仙道手中,“若有人要卷土重来,我乐见其成。”言罢转身自去。

擦肩而过之时,仙道只说,“不战之约已三年期满,流川输了的,我当赢回来,流川赢了的,我更不能输。”似是仍把藤真当作牧绅一的枕边人,这话和他说了,便是向那人下了战书。

藤真但笑不语,亦不回看,只把湘州城破时,流川予他的玉璧留在仙道掌中,一步不停离去道,“他未留下什么话,只教我把这个给你,差点忘了。”

早年相传,红叶君有神兵七万,平日城外生如草木,危急时则退敌于花开叶落之间,传说而已,尚还无人见过。这玉璧那人日夜佩带,即是调遣这支神兵的信物,仙道认得。

忆昔初见,那人还是红叶宫里最小,最不成器的皇子。

南国与红叶国世代姻亲,到了仙道彰这一辈,方满十四岁,父皇即手书与红叶君提亲,那边厢也是千挑万选,物色了湘州城里最美的姑娘,便是永世将军赤木刚宪家的独女,赤木晴子。

皇上只怕姑娘虽好,身世却稍嫌单薄,遂赐其为东宫之妹,钦封祈宁公主,出阁之日的盛景,亦是光华无比。

皇上哪知道,赤木晴子是樱木花道心尖上的人,从小攀在墙头树梢,不知打望过多少回。樱木一听晴子许为邻国世子妃,好似点燃的爆竹,气得跳脚,把南国世子呼为扫把星不说,还几次三番混入送亲的仪仗里,说要瞧瞧那姓仙道的究竟是何嘴脸。

十一皇子幼时孤僻,宫里亲眷待他亦疏浅,只有樱木这大大咧咧的表亲,见他冷清模样,是一百个看不惯,闲来无事便去寻衅,久了竟也难舍难分。两人打起来,像存了三江四海的仇恨,好起来,又是双生一般的,流川一早知道樱木心事,便想了一个计策。

南国世子那时尚不明白迎亲这回事,听人说那位世子妃美绝天下,他只道生平所见的女子中,弥生姑姑最美,竟不信世上有谁比弥生姑姑还美,于是不待礼成,即抢上前去,揭了公主车上一帘红绸,想看个究竟。

这一看可吓了一跳,车中之人未披红妆,竟是个和自己一般年纪的少年。世子默念三遍揭帘的力道不对,正欲退出车外,让那人一把擒住腕子,拽回车上,压低声音说,“退婚。你就说新娘子不好看。”

世子一时缓不过神来,怔怔答道,“你,你这不是挺好看么。”

那人也是一愣,冷了颜色回道,“我不是新娘子。”

世子见他窘迫,遂讨价还价起来,“那,我退婚了,你能来当我的新娘子么?”

那人眉心一蹙,真真是极好看,言语却嫌无情了些,他道,“先退了再说。”言罢一松手,世子未提防,立时跌出车去。

末了世子心有不甘,追在窗畔向车中问去,“你叫什么名字?”

半晌,车中丢了三个字出来。那人,名叫流川枫。

世子回去只向父皇念这名字,说若要娶,便娶了他,若要别人,便不娶了。这等尴尬,两国的长辈只道是少年心性,过个三年五载也就好了,姻亲之事遂搁下不提。

谁知南国世子恁地认真,竟自己跑到红叶国提亲。皇上哭笑不得,下了旨意,让十一皇子陪世子在京城玩耍几日,好好地送回国去完了。府上婢仆听了尽皆惶恐,只怕不及别个皇子家门显贵,礼数不周,让南国世子笑话了去。

谁知十一皇子不仅不会待客,倒让世子追在他身后,陪着去了好几回书阁。他上书阁不为子曰诗云,是为了后山上,有太傅麾下亲卫日夜习武,他在窗边坐着,听见刀戟之声,只觉心神激荡,忍不住倚阑悄然望去,一看就是几个时辰。

太傅问书里句读,须得世子在旁一字一字告诉着,方才答得出。久了,也就许世子在书案下握他的手,太傅让诵诗,也须世子在他掌心一句一句地写,方才背得出。

十一皇子书读得马虎,功夫却不肯让人,早先太傅已教过几年拳脚,他听说世子练的是长缨,也一意央太傅教他,学了几日,竟把世子当了靶子,朝夕迫得那人唯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世子在湘州城待得六七月,樱木倒腹诽了半年,心里只道这厮抢他心上人在前,夺他竹马之好在后,竟似诚心和他过不去。忍无可忍时,便守在驿馆中,只等那人日落后回来,门扉一启,就是一记头槌,把世子撞得漫天日月星辰,却又说不出是何道理,末了只道,“扫把星,你若是认真的,就再认真些,那家伙,他是认死理的。”语毕气哼哼跑了。

那般岁月想来荒唐,当时却只道寻常。而今这玉璧上余温,终于不是那人的。

还未回过神来,已是疾风渐起,吹得满山梨花白共衣发纷飞,手中线轴急转,风筝线一时放尽了。仙道见留不得,伸手一扯,半空里一声破弦的回鸣,线断了,在掌上划出一道血痕,风筝即乘风而去,直飞天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