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看 > 第74章 第七十三章

掌中看 第74章 第七十三章

作者:枕宋观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9 22:34:00 来源:文学城

官驿的灯燃了一整夜,燃得楚州人心惶惶。

贺准跟着熬了一夜,精神头却好得很,一大早便来到江南道府衙,府衙前门尚未开启,于是精神抖擞地走了一条街,绕到了府衙后门。看守后门的小吏哪能不认得楚州刺史,二话不说就给他开了门,贺准往内走了两步又折回来询问,“仇总管可在府中?”

小吏只道,“总管吩咐过,若是您来,什么都别问,给您开门就是。”

贺准明白了,仇良弼这是早知他会来,故意不打开府衙正门,想到此,贺准心中不免不快,想他堂堂一上州刺史,怎么混得整日跟见不得光的贼寇似的,可转念一想,他所做之事又与贼寇有何区别?他是前来求救的,又不是来耀武扬威的,何况在江南道行军总管面前又有何威严可扬,那不是小巫见大巫吗?不快之色很快被浮上心头的忧虑所取代,贺准迈着沉重的步子往府衙前头走去。

江南道府衙分为前庭与后\庭,前庭为办公之所,后\庭则为仇良弼的府邸,两庭之间以一堵丈把高的青砖墙所隔,墙上开了一道单扇门,这道门是前庭通往后\庭唯一的门。其实前庭与后\庭本为两座院落,中间以一条巷子相隔,仇良弼上任后,买下了府衙后头的这一处宅院,而后将府衙的后墙往后移了三丈,又将私宅的前墙往前移了两丈,如此一来,两处院落便合二为一。贺准想不通仇良弼这么做的缘由,不过再怎么好奇,这也不是他能随意干涉的,毕竟整个江南道,仇良弼的官最大,他手中握着道下数郡的调军权,就是江宁郡守也得对仇总管恭恭敬敬的。

从后门入府,得穿过外墙,才能进入内墙,内墙之内才是仇良弼的私宅,江南道府衙的后\庭。若不快不慢地走,这条路得走上一盏茶的功夫,今日贺准心急,一路加快了脚步,却也走了许久,走得他满头大汗,气喘不止。

仇良弼不喜手下衣冠不整,在进他的院子前,贺准先是扶着院墙喘匀了气,而后又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冠,才敢踏进院中。

院中种了连排的樟树,樟树树龄长,仇良弼院子里的这些都是从郊外山中移植过来的野樟,每一棵都将近百岁,哪怕年年进行修剪,树冠都极为宽大,棵棵树冠紧挨相连,站在树下,会有种遮天蔽日之感。正因为有这些樟树的遮挡,每到夏日酷暑,这院子就跟镇了冰似的,极为凉爽。

贺准往树下一过,枝丫间的风顿时带走了他额上的汗珠,他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继续往前,却遇上了一伙人,挡住了他的去路。

这些人两两抬着一只大石缸,贺准好奇地瞥了一眼,又急忙收回目光。石缸上浮得都是锦鲤,鱼眼都瞪了出来,极为可怖。他记得前几日这院子里才换过一批锦鲤。

不敢细想,贺准低头装作瞧不见,继续往前,却被人从身后叫住,“刺史,您走错地方了,总管不在书房,在后头。”

贺准急忙转身,“多谢提醒,”脚下一转往后头花园里去。

仇良弼喜欢养锦鲤,五颜六色的锦鲤,在前院里用石缸养了还不够,还在屋后的小花园中掘了一方池子,将搜罗来的各色锦鲤都养在其中,贺准来寻他,十次有五次他都在给锦鲤喂食,这一回也不例外。

远远地瞧见人站在池边,贺准犹豫了一会儿才放轻脚步走过去,走到近前也不敢出声打搅,默默地立在侧后方看仇良弼喂锦鲤。

一把鱼饵撒下去,池中的锦鲤争先恐后地向着仇良弼脚下这一处水面汇聚而来,锦鲤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巴掌大,大的已经有他半个手臂长,颜色以云霞色居多,其中也不乏有几尾白中带红的,团聚在一处,仿佛晚霞倒影在池塘中。

若非知晓这些锦鲤最终的命运,贺准还真有些羡慕它们,养在富贵人家的池中,每日都有人定时定点地喂食,不必经受江河湖海的风浪,除了不曾见识过池塘之外的天地,活得倒比人要自在。

贺准暗自感叹了一会儿,面上的向往之色落入仇良弼眼中,仇良弼将最后一把鱼饵撒出去,趁着贺准神游天外一时不备,捏着他的后颈将他往池边按了按,“贺刺史也想当池中鲤?不若本官成全你?”

贺准惊吓之下,双手在空中胡乱扑腾,差点招呼在仇良弼脸上,仇良弼嫌他扑腾得不雅便松了手,用下人递过来的帕子擦了擦手指问,“来做什么?”

仇良弼会不知道他来做什么?那还早就吩咐好后门的小吏给他开门?

分明是明知故问。

贺准舔着脸笑道,“仇总管昨晚可还安眠?”

仇良弼斜睨了贺准一眼,“贺刺史这话听着,不大像好话。”

贺准脸上的笑意一收,急忙道,“下官岂敢,下官只是关心总管罢了。”

“若本官说安眠,贺刺史怕是要在心里头骂我,”仇良弼沿着池上架着的平桥往花园深处走,贺准连忙跟上去,再三言“不敢”。

“行了,直说吧。”仇良弼懒得同贺准你退我往耽搁时间,“你担心什么?”

贺准讪笑两声,“下官担心什么,总管您不是早就猜到了吗?”

“官驿那边,昨晚有动静?”

贺准在心里暗骂了“老匹夫狡猾”,面上却不显山不露水,解释说,“派人盯梢的人回报,昨晚官驿那边的灯亮了一夜,下官担心特使那边已经查出了什么……”

“短短一夜而已,他们能查出什么?”路过一个岔口时,仇良弼脚下一顿,往左道上一拐,进了树笼。

所谓“树笼”,其实是几棵樟树围聚在一起形成的鸟笼状树荫,树荫下头有一座凉亭,这亭子建在地上,比寻常亭子小,略高些的成人得弯腰才能走进去,进入后,四面密密匝匝全是树枝绿叶,密不透风,若是天晴,叶间还能些微漏下点光,若是天不好,里头就暗沉沉的。

整个府邸,贺准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一座诡异的“树笼”,每次置身其中,他都觉得自己进了一座囚笼,奈何仇良弼喜欢得紧,他也只能陪着。

进了树笼,贺准便没由来地紧张起来,声音都不由自主地压低了几分,“下官是觉得林沽那人胆子小,会在特使一行面前露出破绽,引得特使怀疑。”

仇良弼寻了亭中一方石凳落座,“你既担心,那不如斩草除根吧。”

“什……什么?”贺准大惊失色,“斩草除根”这四个字骤然从仇良弼口中说出来,还是一一种极为寻常的语气说出来,这让他不敢相信。

“怕什么?不敢做?”

贺准面上青一阵白一阵,他沉吟片刻才提醒仇良弼,“仇总管,特使可是姓姜!”

“哎!”仇良弼摆摆手,“此‘姜’非彼‘姜’,她可不是真正的翊王血脉。”

“那也是摄政王殿下的人,”贺准抹了把汗,“她背后可是摄政王!”

“贺刺史,你想岔了,”仇良弼搭在膝上的手点了点,“斩草除根嘛,要的是个结果,至于谁来做,又有什么关系?”

贺准一时想不明白,“您的意思是?”

“想要这条命的,何止一人。”仇良弼反问,“你说对不对?”

烈日当空,留宫前却排起了长队,队伍沿着朱雀大道一直向南延伸,放眼望去看不到头。

姜见黎从官驿出来正遇上结伴前往留宫前排队领药的百姓,人人脸上揣着急色,却又一边赶路一路询问身边的同伴,“真的吗?真的有不要钱吗?”

她顺着人流向前,人流很快将她抛在身后。

“当然是真的。”她轻轻答了一声,无人听到,无人回头。

烈日还在缓缓向中天移动,地上的暑气被蒸腾出来,隔着鞋都能感到火辣辣的一片,姜见黎低头跺了跺脚,她忽然想到,若是往地上嗑一个鸡子,指不定就熟了,想完自己都觉得好笑,摇了摇头继续坠在人流后头往前去。

留宫前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大伙儿的脸上被晒得通红,邓司药担心地看着长长的队伍,若是再这般下去,这些百姓怕是会中暑,可施药是上头的意思,她不能随意中断。

碰巧姜见黎走了过来,邓司药一喜,急忙迎上去,“特使,您总算来了。”

“嗯,这两日的情形如何?”姜见黎问。

“昨日施下去三百五十多碗,今日才一个上去,就已经施下去了五百碗,只怕明日人还要更多……”邓司药觑了觑姜见黎的面色,壮着胆子提醒,“排队的百姓越来越多,再这般下去,怕是要中暑。”

姜见黎抬头,火热的日光灼痛了她的双目,“邓司药说的是,那么明日就改从傍晚起吧。”

邓司药欲言又止。

“司药有话直言,此举有何不妥?”

“便是改了施药的时辰,百姓也会早早就过来排队,只怕此法不顶用。”

“无妨,就这两日了。”姜见黎说得隐晦,邓司药没听明白,“特使,药库里头的药可以撑上七日,为何您说就这两日了?”

姜见黎摇摇头,并不回答她,“本官还有事需要寻宫监,此处就劳烦邓司药看顾。”

邓司药也不多问,行了个叉手礼,“是。”

姜见黎进了宫门,顺着记忆中的方位往丹宸殿走,这条路她不会再走错了。

的确没有走错,可是意外还是发生。

留宫中本没多少宫人,这个节骨眼,大半都在被她调去丹宸殿照料灾民,亦或是在宫门外协助司药司施药,在宫道上能遇上的宫人少之又少。

她偏偏遇上了,还遇上了好几个。

如果只是遇上,并不算怪异,怪异的是,她只听见了脚步声,却没有看见人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