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看 > 第70章 第六十九章

掌中看 第70章 第六十九章

作者:枕宋观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2 21:51:35 来源:文学城

离了谢府后,姜见黎打算去留宫里看看。据谢崇润说,她打开留宫收纳灾民的事在楚州城中掀起了不小的风浪,但是一整日快过去了,江南道官府上下似乎根本不知道此事一般,连派个人前来询问都不曾,或许都在等着看好戏。谢崇润说得不错,那些灾民既然已经入了留宫,那么就决不能出事。

既然江南道水深,那么只能事事小心,时时谨慎了。

只见过一面,看守宫门的监门卫就认识了她,见她靠近,连符牌都未查验就放她入内,沉重的宫门开启,又关闭,将身后无数道探询的视线隔绝在深深宫墙之外。

一个人走到寂静的宫道上,仿佛孤身置于一座无边无际的迷宫,她明知道丹宸殿就在不远处,可却越走越远,无法靠近。

姜见黎在留宫里迷了路,她觉得自己像一只骤然失了方向的鸽子,只知道横冲直撞,越撞,迷失得越深。

与其胡乱闯入不该去的地方,不若待在原地等候,总会有人路过的。

走了这许久,姜见黎早就累了,她在连廊下寻得一处台阶落座,这一处宫殿或许太久没有打开过了,阶旁都已经爬满了青苔,手掌触地时,一阵汹涌的湿意钻入了掌心。

江南的雨下了太久,久到连石头都被雨水浸透,潮湿之感经过一日的照晒,仍挥之不去。

青苔湿重,散发出幽深的草涩气,人的思绪也在这样的荒芜中渐渐迷失,或许是此地太过安静,又或许是这一段时日过于疲乏,姜见黎越来越困顿,索性仰面倒在石阶上阖眸小憩。

不知睡了多久,或许是一个时辰,也或许是两个时辰,待到她再次睁开双眼,眼中出现了三四个人的身影,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他们是谁。

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姜见黎的神思才缓缓回笼,随之而来的尴尬让她低下头掸去衣袖上沾染的青苔,“倒是让葛宫监担心了。”

青苔被掸落,袖子上却仍留下了苍绿的苔痕,葛宫监的视线从一旁杂乱的苔痕上移开,道,“无事就好,姜主簿说过最迟未时即归,可过了未时三刻还不见人影,臣只好去宫门处询问,结果守门的监门卫说,姜主簿未时之前就已经回来了,臣心中担忧,便遣人四处寻找,总算在此处寻得了主簿,主簿怎么会走到这儿来?”

姜见黎揉了揉昏沉的头道,“我也不知,我分明是沿着宫道走的,眼看着丹宸殿就在不远处,可是怎么都寻不到路,情急之下误打误撞就进了这里,”说着她环顾四周,“此处不会是什么禁地吧?”

葛宫监摇头,“此处是长乐殿背处,主簿应当是绕了一大圈从背面转了过来。”

听闻是长乐殿,姜见黎松了口气,她起身拍了拍衣袍道,“还要烦请葛宫监引路。”

回去的路上,一行人遇上了急匆匆赶来的傅缙。

傅缙今日没穿他的广袖宽衣,穿了一身便于行动的窄袖圆领袍,两只衣袖都用臂缚束起,干脆利落。他走到姜见黎跟前上上下下瞧了一遍,问,“姜主簿可好?”

姜见黎回答,“无事。”

傅缙还想开口说什么,一旁的葛宫监忽然道,“太阳快落山了,太仓令有什么话,等回了丹宸殿再说吧,正好臣也有一事想要禀报姜主簿。”

傅缙不疑有他地住了口,姜见黎却紧绷起了心弦,暗中看了葛宫监一眼,可是葛宫监低着头,瞧不清楚什么神色。

等回到丹宸殿,太阳已经全部坠下了山,飞檐斗拱隐在夜色中,像停在指头栖息的鸟儿。

葛宫监引姜见黎与傅缙二人去了另一侧的配殿,配殿里头燃了蜡烛,蜡烛不多,在偌大的殿宇内只能够堪堪照亮一小片角落,三个人的影子被微弱的烛光投在一侧禁闭的直棂窗上,十分诡异。

姜见黎忍不住打了个寒战,葛宫监发觉后,关切地问,“主簿可是觉着冷?”

“无事,宫监不是说有事吗,但说无妨。”

“太仓令,臣所言之事甚为急迫,臣便先说了。”葛宫监顿了顿,说出了一句令姜见黎大惊失色的话,她道,“今日发热的人比昨日多了三成。”

昏暗的光线下,姜见黎的呼吸略微急促了几分,她强压心底的惊骇,问道,“医师的药可还有用?是否需要更换药方?”

葛宫监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眼下还不知病症究竟因何而起。”

即便是疫病,也有诸多的诱因,而留宫中的医师并不如殿中省尚药局里的御医们高明,他们判断不出病因,无法对症下药。

“留宫中的药要多少?”姜见黎又问。

“若只管宫中这一百多名灾民,尚且还够,可是楚州城有不下七十万人口。”

葛宫监说完后,殿中安静得连烛光都不曾跃动。

无人说话,其余二人都看向了姜见黎。

“不止七十万。”姜见黎动了动唇,“江宁郡不止楚州受灾,江南道也不只是一个江南郡受灾,而在江南道之外,还有其他道、郡,眼下受灾情况虽远及不上江南道,但只要发生灾情,便有可能被疫病波及,仅仅只依靠我们这支几十人的赈灾队伍,救不了整个江南。”

“求人不如求己,自救方才是上策。”葛宫监一语中的,让姜见黎的面色更加沉重。

连葛宫监都能明白的道理,诸官吏为政一方多年,难道不明白其中内情吗?可是眼下的江南道,也不知是不是依仗着地处江南,物阜民丰,认为便是不组织统一的救灾,也能逃过此劫,竟妄自尊大到在她到达楚州的前几日才安排差役营救被困的百姓。

这些都是姜见黎从丹宸殿中一百多个灾民口中听说的,一开始他们还有所畏惧,不愿多言,等到姜见黎带领随行官吏给他们分银子,发驱寒防风的药,让他们有食物裹腹,不必饥一顿饱一顿,他们才渐渐愿意透露了些真实的情形。

江南道的官吏怎会尸位素餐到这般地步?

姜见黎记得而今在江南一带任职的官吏,八成都是走科举选贤之路出来的,万里挑一的人才,并不存在什么世家子弟受恩荫入仕之事,果真天子也时常有看走眼的时候。

只是不知,看走眼的究竟是几人,还是一群人。

“太仓令,你今日前往江南道府衙面见仇总管,他有没有相信你的话?”姜见黎侧头问傅缙。

傅缙叹了口气,“相信是相信了,但是仇总管说,此事不宜声张,若是让楚州百姓知晓会发生大疫,必然会引发恐慌,届时变故丛生,反而不利于赈灾。”

“那么仇总管打算如何做?”

“仇总管说,他要召集江南道所有的官吏商议一番,看看该如何应对疫病。”

眼看气氛又要凝滞,傅缙话锋一转,“不过今日并非全然没有收获,仇总管说,前几日隆化仓那条路上的一座酒楼倒塌,挡了路,他已命人加急将路清理出来,明日可以前往查看。”

姜见黎与傅缙议事时,葛宫监就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待听到傅缙提到隆化仓旁的酒楼是,她忽然插话道,“隆化仓附近并无酒楼。”

不是疑问,而是肯定。

姜见黎色变,“宫监敢肯定?”

葛宫监面朝姜见黎解释道,“是,臣敢肯定。隆化仓在的那个坊原叫善业坊,是从前重器未曾北归时,达官显贵住的地儿,后来太上皇下令在楚州设转运仓,善业坊东北一片的住宅被全部清除建立了隆化仓,善业坊也被更名为粮安坊,隆化仓占了半个粮安坊,太上皇设立转运仓的目的便是为了情急之时能够紧急出粮,四周皆是宽巷阔道,连民居都不曾有,又怎么会有酒楼,酒楼人来人往,人多眼杂不说,若是不小心起了火烧了粮仓可怎好。”

一支蜡烛烧到了底,细小的烛光挣扎了几下,最终还是熄灭了,殿中的光线变得更加微弱。同蜡烛一起被燃烧的,还有时间。

等不了了。

“明日让医师依照常见的疫病调配药方,调三百监门卫在宫门前施药。”姜见黎下了决定。

“可是宫中的存药至多坚持五日。”葛宫监不得不问,“五日之后呢?”

“能多撑一日是一日。”

傅缙起先还有些许疑惑,待看到姜见黎决然的目光,忽然就明白了什么,“姜主簿当真要如此?”他忍不住问,“您有几分把握?”

“没有把握。”姜见黎回望过去,“但什么都不做,便一点机会都不剩了。”

翌日,仇良弼派来的人亲自来到宫门外等候,宫门一打开,先从宫中出来的是一列列手捧泥炉的宫人,队伍的最后,四名监门卫抬了一口三人合抱粗的大锅出来。

等候的人满腹狐疑,但也没有上前询问,又等了一炷香的时间,姜见黎才同傅缙一同走出来。

“特使,臣隆化仓总管林沽,同您见过的,您可还记得?”林沽恭敬地拱手。

姜见黎颔首,“林总管,劳烦你亲自来接。”

“哪里,特使请。”林沽离去时,目光从铁锅上掠过,姜见黎看见了,却装作没有看见,她并不打算主动解释什么,若是他们这些人想知道,亲自来问便是。

她倒是想要他们亲自来询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