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看 > 第2章 第一章

掌中看 第2章 第一章

作者:枕宋观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1 21:33:05 来源:文学城

熹和三年十月二十八,蓬莱郡降下了今岁的第一场雪,雪一连下了两日,大雪过后,万山披白,日光一照,层林尽染。

姜见黎抱臂靠在穹庐小院的篱笆旁,挠了挠耳朵,故意忽略从对面的茅屋中传出的争吵声,无奈争吵声太过激烈,便是她刻意让自己不去留意,三言两语之间,总有一星半句的飘入她的耳中。

“萧九稷!你当天子是什么?想当就当,不想当就不当?!”

“既然你觉得这天子之位这般好,那不如传于你!”

“你,你这对得起皇祖母与祖母,对得起阿耶阿娘,对得起大晋臣民吗?……”

姜见黎仰头叹了口气,侧过身子换了个方向继续靠着。

屋里那二人已经吵了半宿,他们不觉得累,她听着倒是累得很,吵架有什么用,吵来吵去的,不还是让天下人看笑话吗?

多新鲜哪,历朝历代的皇室,总有为了皇位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故事发生,里头那一家人倒是有趣,九五之尊的天子之位竟谁都不想要,说扔就给扔了。

“君无戏言,反正诏书已下,你说再多也无用,不如就此回京辅佐阿珞去!”

“阿珞她才多大,她从未学过帝道,你将偌大个江山丢她身上,你根本就是不顾及你妹妹的死活!”

“这不还有你吗?她没学过帝道,你可以教她,可以辅佐她,总归,这皇帝我不当了!”

姜见黎捂了捂耳朵,得,屋里那对兄妹吵了半宿,话头又拐了回去。

“我们兄妹姐弟几个,学过帝道的只有你!除了你,谁能担此重任!萧九稷,你不能如此不负责任!”

“话不能这么说,阿瑜,你是没学过帝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不懂啊,早些年你代阿耶往西域巡边,这些年又常常在民间历练,不都做得很是不错吗?我相信你,你定可以辅佐阿珞,再创我大晋盛世之象!”

“萧九稷!”

“萧九瑜,我没直接在传位诏书上写你的名字,就已经是念着我们兄妹情深了,这皇帝我不想当,你也不想当,阿玦和阿琢两个又难当大任,如此细想,便只有阿珞,你就勉为其难教她几年,等她能够独当一面了,你再离京过你的逍遥日子也不算晚,这江山我已然管了两年零十个月,风水轮流转,责任轮流担,萧家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怎么的也该轮到你们了!”

两年零十个月?

姜见黎在屋外听见陛下,不,如今是熹王了,她听见熹王将自己当皇帝的时日算得这般清楚,顿觉好笑。

日子数的这般清楚,怕不是早就想好了有朝一日退位一走了之。

先前听到消息时,她只觉这位熹王无甚耐心,连个整三年都等不及,现在想来,他应是故意的,趁着太上皇夫妇与翊王都离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诏封德阳长公主为皇太女,又在三日后降下禅位诏书,退位为熹王,赌的就是能管他的人短期内回不来,这才能有机会溜之大吉,而等到太上皇夫妇和翊王得到消息,则为时已晚。

可不为时已晚吗,即便翊王阿姊料定了熹王会携他心爱的颜太傅归隐沂东山,故而带着她风雨兼程来沂东山堵人,可是此事已经尘埃落定了啊,一个铁了心不当这个皇帝又成功逃出长安的熹王,怎么可能再轻易妥协,乖乖等着被请出山呢?

要她说,德阳长公主这个皇位怕是跑不掉了。

看来萧氏又要出一位女帝了。

只是这位女帝,能同前头那位结束天下乱世,一统河山的凤临女帝相比吗?

姜见黎摇了摇头。

德阳长公主萧九珞,她是见过的。

这位公主是太上皇夫妇的小女儿,她同她前头一位兄长,宥王萧九琢足足差了十六岁,去年,也就是熹和二年方才及笄。因着这位小公主来之不易,自出生起便备受帝宠,刚满月就被当时还是天子的太上皇诏封为德阳公主。帝后幺女,上头又有三位兄长,一位阿姊,萧氏的责任原本怎么都落不到她身上,因而这位小公主打小便是众星捧月,养尊处优,谁知命运无常,她偏摊上了一位极不靠谱的兄长。

熹和帝萧九稷在当了两年零十个月的皇帝后,终于不堪其扰,撂挑子不干了,这位小公主被天降了皇位,便是不想接也没法子吧。

姜见黎回想起去岁跟随萧九瑜回京参加萧九珞及笄礼时的情景,德阳公主怕累又怕疼,宾者为她簪发时,手镯不小心勾了她的一根头发丝,她当场便红了眼,就这副性情,能接过兄长甩过来的天下江山,担负起一朝天子的职责?

这会儿骤然被兄长独自仍在太极宫里,指不定躲在锦被里怎么哭泣呢!

姜见黎是有些看不上萧九珞的,她觉得这样任性妄为不学无术的小公主,怕是连奏疏都看不明白,不过架不住人家命好,生下来就是公主,如今又得了皇位,不像她,从小父母双亡,好不容易被人收养,也日日受到养父母的磋磨,若非她想法子自救,如何能够有机会被翊王带入长安王府,过上不必再忍饥挨饿的日子。

人啊,天生就分三六九等,不过自己究竟处于哪一等,也并非全看天意。

为时尚早,不必着急。

姜见黎抬头看了眼天色,又侧耳倾听了会儿屋内的动静,心中琢磨着一时半会儿里头怕是停不了,便想着找些吃食。

自打得了熹王传位的消息,她们光顾着赶路,已经几天几夜不曾好好吃过东西,她从小饿怕了,若不是情非得已,她决计不想饿着肚子过夜。

环顾四周,姜见黎的目光锁定了侧面的一间屋子,那屋子上有烟囱,应当就是厨房了。她走过去,轻轻去推厨房的门,大约是年久失修的缘故,第一下竟未曾推得开,只得微微加大了手上的力道。

“咳咳,咳咳……”

姜见黎抬手扇了扇灰尘,捂着鼻子退出了厨房,还不忘替熹王阖上厨房的门。

瞧这灰尘大的,那位熹王怕是还没进去过,里头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吃食,还是别折腾了,与其指望这里头,她还不如去外头瞧瞧,看有没有什么能捉来或者采来吃的。

姜见黎是头一回来沂东山,对这里并不熟悉,眼下又刚下过一场大雪,她并不怎么敢走远,只在周围转了转,最后在后头一片竹林里发现了一汪水潭,水潭尚未结冰,里头有几尾鱼,她捉了几条,用竹竿穿着提回了熹王的穹庐小院,拿随身带着的匕首料理了,而后在院中生了火,开始烤鱼。

这些年她随翊王游历在外,时常在野外露宿,只是烤几条鱼而已,尚且难不倒她。她将鱼靠得外焦里嫩,一边烤还一边留神屋内的情形。

令人大失所望的是,烤鱼的香气并未勾引得屋内的争吵声停止,她腹中实在饥饿,将就着用了一条鱼,鱼肉虽然被她烤得鲜嫩,但是此处缺少佐料,连最基础的用来调味的盐都没有,吃起来颇为无味。

姜见黎一边吃着手中的鱼,一边想着,等出了这山路过城镇时,她定要将调料包里的调料补充一番。

吃完了手中的鱼,勉强裹了腹,姜见黎又将火熄灭了些,将余下的几条鱼架在余烬上温着,免得屋里的人饿了,鱼却凉了。

做完了这些,姜见黎起身抻了抻胳膊,又瞧了眼日头的高度,决意再过半个时辰,若是屋内的争吵声还是不停,她就去敲门。

数时辰的间隙,姜见黎百无聊赖地俯身握了一把雪,在掌心搓了搓,团成一个球,而后看也不看,随手抛了出去,好巧不巧,砸中了角落处的一只布袋。

那布袋旁边还有好几只一模一样的袋子,这些袋子鼓鼓囊囊,簇新无比,同周围的破败屋舍格格不入,定是熹王与颜太傅来时带来的。

姜见黎顿感好奇,反正眼下无事可做,不若走过去瞧一瞧,她倒要看看,这位从天子之位上退下来的熹王,究竟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宝贝。

打开其中一袋瞧了瞧,姜见黎狐疑地皱起眉,竟是一袋黄豆?

只是一袋黄豆?

她犹自不信,左手五指并入其中搅了搅,握了一把出来仔细端详片刻,还真是黄豆!

再打开另一袋,里头是小麦。

噫,熹王莫不是铁了心要过归农的日子?连粮食都要自己种?

姜见黎回头看了一眼篱笆小院,这巴掌大个地方能种什么?再说,这院子是当年的凤临女皇在沂东山求学之时留下的,已经几十年不曾住人,地里许久无人料理,头一年怕是长不出什么东西,而屋内的熹王以及颜太傅,未必知晓这些庄稼上的事宜。

罢了,反正无事,她权且当一回好人。

翻遍了角落,总算寻出个能翻地的铁耙,姜见黎就用这铁耙将院中的地草草翻了一遍,将覆盖在土上的雪尽数翻压入土中,如此一来,便能养地。

而后又从院外的马车上取来纸笔,为熹王详细地写了几篇种植要义,分别塞入几只装了不同的作物种子的布袋中。

种地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这熹王若想在沂东山中自给自足,怕是得好好下一番功夫,不过这些都不是她需要考虑的了,因为她听见屋中的争吵声已然停止。

“啪”,屋门被大力推开,只见她的养姊,当朝的翊王萧九瑜怒气冲冲地从屋中冲出来,“阿黎,我们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