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看 > 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掌中看 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作者:枕宋观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0 21:51:07 来源:文学城

夜间下起了雨,一开始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等到了后半夜,雨势渐渐大了,像石子一般砸下来,劈里啪啦,闹出的动静不小。

梁述泉浅眠,刚下雨之时他就醒了,心里头存着事儿,一旦醒了,便怎么也睡不着,索性起身,点了一盏灯,开始翻阅从竹州传回来的消息。

消息五花八门,有竹州刺史邹茂庭回传的文书,上头事无巨细地详述了圣驾到达竹州后所发生地事,他知道萧贞观去了善堂,去了灾区山脚下的院子,还将司农少卿夏侯汾召去竹州主理敛葬之事。除此以外,还有一些邹茂庭不知道的,发生在背地里的事,被他的人用飞鸽传书秘密传回他的手中。

司农丞姜见黎从山里头逃出来已经多日,邹茂庭怕是还不知道有人早就已经潜入了禁地。姜见黎发现了什么,或者说发现了多少,他并不敢断言,因而心中才会犹豫不决。

尽快与姜见黎并未见过几面,但是他却觉察出,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圣心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像同她正面对上。

大约事窗子没有关紧,雨夜的风从窗棂的缝隙里漏了进来,将烛光吹得摇曳不停,梁述泉本就心烦意乱,烛光的影子又在手边窜来窜去,搅得他格外心绪不宁。

他最为期待的那一方始终没有传回书信,莫非此次当真走投无路了?

窗外陡然炸响一声惊雷,梁述泉心下有所感,侧头看去,屋外夜色浓重,比夜色更深的是一道矗立在窗边的黑影。

“何人在此?”梁述泉开口时,声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紧张所致,而他,已经许多年不曾如此忐忑,如此紧张了。

“回郡守,竹州急报。”

梁述泉迅速起身来到窗边,一枚竹筒从窗棂间的缝隙里递了进来,竹筒上还沾着雨水,湿漉漉。

将竹筒握紧,他又问,“可有说过几时回信?”

“立刻。”

看来竹州的形势不容乐观。

梁述泉行至案几后,就着跃动的烛光取出隐藏于竹筒内的急报,光影落在短签上,映出了一行小字:

密林深山,白骨露野,望父速决。

短短十二个字,彻彻底底粉碎了梁述泉心存地侥幸,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他那一招暗棋,失败了。

为今之计,只有一个。

斗室盈光,扰人清梦。

姜见黎不大适应在夜间休憩时点灯,一点微弱的光亮都会将她惊醒,偏生萧贞观休憩之时不能没有光,因而她就只能试着讲究。

可今夜的雨声太过喧嚣,于她而言,入眠是难上加难。

躺在榻上思及几个时辰前,夏侯汾前来回禀之事,余下的那几分困倦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姜见黎披衣起身,想去外头偷偷气,接过从侧屋出来,就瞧见萧贞观穿着寝衣坐在高桌旁,盯着面前得一盏油灯发呆,神色颇为凝重。

外头下着瓢泼夜雨,比白日里冷了不少,姜见黎想了想,从榻边拿起一件外袍走过去,轻轻将它披在了萧贞观得肩头,开口问道,“主上怎么还不曾歇息?”

答案显而易见,可她却还是故意要问。

“你不也睡不着?”萧贞观托着下巴的手从左手换到了右手,这样她只要略略抬眼,便能够看到在她左边落座的姜见黎。

“臣是被雨声吵醒的,主上莫非也是被雨声惊扰得不得安眠?”

萧贞观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姜见黎,看了许久许久,问道,“夏侯少卿说的那些事,你一点都不意外吗?”

“臣不意外。”

姜见黎回答得如此果断,让萧贞观不由得发出一声沉重得叹息,“是因为见得多了得缘故?”

“臣相信,在如今的大晋,因生而为女就被溺毙之事,同前朝相比,已经少了不知多少。”

“皇祖母将不得溺毙女婴,不得遗弃女婴纳入大晋律令,本该令行禁止,可是,可是不曾想……”萧贞观捂着脸,发出的声音沉闷无比,她说,“是朕太过天真。”

“山高水远,又是在深山之中,令行禁止,难免有疏漏,何况,”姜见黎顿了顿,觑着萧贞观继续道,“一个村子都是如此,成此风俗,谁人都不干净,这才令他们做起此事来更加猖獗。”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萧贞观显而易见地因着夏侯汾回禀之事难安,同时她也为姜见黎的反应而担忧,她太冷静了,从夏侯汾接任此事以来,她似乎就笃定,一定会发生什么,“你为何能提前预知此事?”

“主上指的是臣为何会知晓此地有溺毙女婴的风俗?”

“朕方才仔仔细细将前因后果想了一通,提出依照每户遇难的人口数下发敛葬银的是你,提醒夏侯汾当心名册疏漏的也是你,姜见黎,你似乎早就知道敛葬之事会生出波折,能告诉朕是为何吗?”

姜见黎避开萧贞观的目光,看向面前的灯火,静默良久后,她回答道,“只是臣的直觉,臣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一贯敏锐。”

这是实话,却也是托辞。

萧贞观给了她最后一次机会,“当真如此?没有旁的什么想对朕言明的?”

“没有。”

萧贞观将视线移开,“那么姜卿替朕草诏吧,追查竹州乃至整个德阳溺毙女婴之事,凡是违反大晋律令之人,一律严惩不贷。”

“是,臣领命。”

追查之事被交予工部左侍郎荀绰,翌日圣诏一下,整个德阳郡都陷入了惊惧之中,一时之间,有关德阳山火的传闻,又多了一种说法。

百姓私下流传,说此次山火确为天灾,乃是上天震怒于德阳郡内百姓犯下杀业,这才降山火示警,引女帝圣驾亲临,而女帝下令追查乃是替天行道,也是力求保住德阳郡内其余无辜因山火受灾的百姓。

萧贞观有意放任流言不管,在流言甚嚣尘上之时,左武卫中郎将李融率军抵达了竹州,本该在德阳郡府嘉州的梁述泉借机也来到了竹州。

他来到竹州的第一件事,便是跪在萧贞观下榻的草庐院子里请罪,足足跪了两个时辰,萧贞观才命李融领他进屋。

萧贞观手中捏着一张净帕,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指尖,她的双手分明已经干净的不沾尘埃,可擦拭的动作依然不停,梁述泉看了一眼就将头垂得老低,生怕萧贞观将他当成指尖的尘埃,一并擦去了。

“朕前几日还在想,梁郡守究竟何时会前来竹州,”萧贞观玩笑道,“梁郡守,你让朕好等。”

“陛下恕罪,是臣愚昧,臣自知无颜面见陛下。”梁述泉战战兢兢摘下官帽伏倒在地。

“无颜面见朕?”萧贞观将手中的帕子一扔,“那你此时过来,便是自觉已经有颜了?说来听听,梁郡守打算如何协助荀侍郎追查你德阳郡百姓溺杀女婴之事?”

梁述泉膝行上前,将一样东西呈送给萧贞观,“这几日臣在府中亲自整理了德阳郡近几年婴孩出生的记档,此为名册,请陛下过目。”

萧贞观抬起左手将名册推开,名册“咚”得一声落在地上,梁述泉急忙又伏下身去。

“梁述泉,你乃一郡之守,是德阳百姓得父母官,教化之事,也是你之职责所在!”

“是是是,臣受教,臣今后定然悉心教化,严加看管辖下百姓。”

萧贞观气得头晕脑胀,挥了挥道,“你先下去。”

梁述泉急忙从地上爬起来,就听萧贞观又道,“将名册捡起来去交给荀侍郎。”

梁述泉走后,萧贞观又冲着李融开口,“太上皇的意思朕明白了,中郎将一路赶来,舟车劳顿,也下去歇着吧。”

等到李融也走了,萧贞观才问一直沉默着的姜见黎,“你怎么一言不发的?”

姜见黎回过神来,“主上处理政务,臣岂敢胡言乱语。”

萧贞观起身凑到姜见黎跟前,眯着双眸打量她,“姜卿今日是怎么了?频频神游天外。”

“许是昨日不曾睡好。”

“借口。”萧贞观不信,“你晨起之时尚且还好好的,似乎,”她回忆了一番,终于想起来姜见黎从何时开始不大对头的,“似乎从李融到来之后,你便心事重重,怎么,你同李融有过节?”

“主上您多虑了,臣今日还是头一回见到中郎将,如何谈得上有过节?”

萧贞观一想也对,“可是你今日实在不同以往。”她能感受得到姜见黎身上有股没有来的紧绷于戒备,这绝不是凭空产生的。

萧贞观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姜见黎觉得若是她今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萧贞观绝不会就这么被糊弄过去。

“臣……”姜见黎露出欲言又止之色。

“在朕面前,你有何难言之隐?”萧贞观急切道,“你想说什么直言就是。”

“臣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想起了何人?”萧贞观警觉道,“不会因着京中来人,让你想起了,傅缙?”

“也差不多。”

姜见黎的话令萧贞观大惊失色,“你想起傅缙做什么?你不是说你……”

“臣并不是想起了太仓令本人,臣是想起了一个来日或许会顶替太仓令的人。”

姜见玥越说,萧贞观越糊涂,“顶替傅缙?”

“主上还记得那位谈郎君吗?”

“你提他做什么?”

“主上不觉得他的出现,十分巧合,又十分怪异吗?”姜见黎说,“他自称是四处行医的郎中,可是他那样子,哪里像是行走于乡间的,说是哪个高门里头养尊处优的小郎君的也不为过。”

“你究竟想说什么?”

“臣总觉得在哪里见过谈郎君,今日见到了梁郡守,才恍然大悟,主上觉不觉得谈郎君同梁郡守有几分相似?”

“你是说,他是梁述泉的儿子?”

“不是儿子,也是亲眷。”萧贞观笃定道。

“若是梁述泉之子,他这个儿子倒是同他不大相似,”萧贞观感叹道,“比他有善心。”

姜见黎张了张口,笑了一声,听着有些讽刺,“主上的眼神,似乎一直都不大好。”

萧贞观忽然笑了出来,“朕同你说笑呢,朕明白你的意思,你在提醒朕,梁家醉翁之意不在酒,盯着朕身侧的位置呢,不过朕难道在你眼中就如此好蒙骗?”

“臣瞧着陛下见到谈郎君时,还是挺开心的。”

“你便是对他如此看不惯?”萧贞观似乎乐见其成,“要不朕派人将他寻来,你同他谈一谈,或许能化干戈为玉帛呢?”

“不必了。”姜见黎作势要走,萧贞观急忙上前拦住,“行了,不同你说笑了,司农寺送来的那一车瓜,你打算如何处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