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看 >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掌中看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作者:枕宋观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2 21:44:22 来源:文学城

姜见黎杵着一动不动,侧着身子不知道看着哪一处,视线游离,萧贞观便是想捉也捉不住。

“你瞧,从凝水阁上,能看见万家灯火。”萧贞观暗叹了一口气,将身侧的窗往外推了推,窗子开得大了些,夜风越过窗棂扑面而来,轻盈地拂动二人垂落在肩头的青丝。

“那里是郡守府,”也不管姜见黎看不看,萧贞观伸出了手指向远方,“瞧着比朕这座府邸大得多。”

“建造这座公主府时,工部拿出的图纸十分复杂,原定的府邸比现在这个大得多,几乎占了半个光仪坊,是阿耶说,这座府邸朕一生约莫也不会来几次,若是建造得太奢靡,有铺张浪费之嫌,于是工部才将其改成了现在的模样,梁述泉大约也不曾想到,这座第一次开启,竟是在这样的境况下。”

萧贞观今夜有些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没头没尾的话,讲公主府的由来,讲承临帝为何以德阳为她的封号,讲她仍记得的,那些还是德阳公主之时的点点滴滴,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对姜见黎说这些,大约只是没话找话吧。

姜见黎静静地听着,她很想离开,但是却一步也挪不动,地上仿佛在她不经意间生出了万千看不见的手,将她按在原地,逼迫她留下,听见。

萧贞观说了许久,末了,还是问出自己最想问的,“你究竟想不想嫁给傅缙?”

这个疑问姜见黎无法回答,若是能直接回答,她也不必千里迢迢走这一趟,她想破局,而能不能破局,在此一举。

“是不是有人,逼你?”萧贞观又问。

姜见黎终于舍得转过身来,她眨了眨眼睛,回答道,“眼下臣无心思量此事,此时应以赈灾为重,陛下与其询问臣这些,不若想一想山火这事儿,该从何查起。”

姜见黎没明确回答什么,萧贞观却笃定了就是有人在逼迫她。

“你不愿,无人能逼你。”

这应当算是承诺吧,萧贞观想。

人是半夜走的,一行十七人,除了萧贞观、姜见黎,就只有十五名暗卫随行,余下的羽林卫是一个都没带,等人走了四日,梁述泉才接到圣驾已经到达竹州的消息。

惊得梁述泉翻遍了四日里城门进出的存档,都没找到一丝一毫线索。

郭营长向梁述泉汇报这一消息时瑟瑟发抖,他根本就不知道圣驾是如何出的城,甚至若不是萧贞观自己在竹州亮明了身份,可能直到御驾回銮,他都不知道陛下早已到过竹州。

相比于郭营长的惊慌失措,梁述泉只惊讶了片刻,就泰然自若地吩咐人查阅城门出入记档了,郭营长慌了一阵子,见状便也镇定了下来,试探道,“郡守早知陛下会暗中前往竹州?”

梁述泉警告似的看了他一眼,“不可妄自揣度圣迹。”

“是,您说的是。”郭营长讪笑,“那没什么事末将先退下了?”

梁述泉点了点头,讲城门出入记档丢给郭营长,“陛下出城之时必然事乔装过的,不必再去追查,传信竹州那边的人,都仔细着点,这一回便罢了,若是陛下在竹州再丢了行踪,一个个当知道是何后果。”

郭营长神色凛然,“是,末将警记。”

郭营长走后,梁述泉思索了一会儿,提笔再白宣上写下了几行小字,而后讲那一块撕下,等墨迹彻底干后,卷起来塞入一只寸把长的细竹筒里,而后讲竹筒放到书房后窗的花台上,连续叩击六下,不一会儿,就有人取走了竹筒。

梁述泉扶着花台闭了闭眼,希望一切顺利,梁氏成败,在此一举。

竹州,草庐。

这一出草庐是羽林卫临时搭建的,真就是个草庐,以草覆顶,墙身采用木骨泥墙的法子造就,一进的院子围着一间屋子,要什么什么没有,可以说是家徒四壁。

姜见黎用稻草铺好树枝搭起来的床榻,而后双手撑在上头,用力压实,如此铺了好几层,她还是觉着硌得慌,于是叹息道,“陛下何必这么折腾自己。”

萧贞观拿着把扇子扇风,这扇子是个蒲扇,用粗布滚了一圈边沿,看着有些年头了,是姜见黎入城时,拿着两文钱同街边的老妇换来的。

发生山火的地方在距离竹州城五十里外的城郊,因为城中并未被大火波及,之时山火烧了旬月,前几日才被扑灭,那股烟熏火燎的气味始终挥之不去。

“若是能下一场雨便好了。”萧贞观依靠在门框边,抬头望天,刻意回避了姜见黎的问题。

姜见黎将床榻铺好,走到萧贞观身后,顺着她的视线看向外头的天,天是灰的,但却没有乌云,“不会下雨的。”

萧贞观幽幽叹了口气,转过身来同姜见黎面对面,“你说,若是被梁述泉知晓咱们藏在水车中出城,他会不会被气死?”

“臣又不是梁郡守,如何知晓他心中所想。”姜见黎看了一眼临时搭起的简陋床榻,再次询问萧贞观道,“陛下当真不去住驿站?”

“不去。”萧贞观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她从未住过如此简陋的屋子,便是姜见黎在农庄上的那一座草屋,也比这里好得多,她倒是不嫌弃,总觉得姜见黎能住下,自己便也能住,“这里距离安置灾民的善堂很近,过去也方便。”

姜见黎不再劝她,竹州城外受灾的百姓多达千人,这还是能被找到的,那些葬身火海的还不知有多少,受灾的百姓都于昨日被接到城中安置,萧贞观选择住在此处,于她有利。

“今日陛下便早些歇息吧,明日臣再陪陛下前往善堂。”

萧贞观挥着蒲扇摇头,“不必等明日。”

善堂在街尾,是个三进三出的大院落,原是一处富贵人家的家观,后来富贵人家守不住富贵,家道中落,便将这处家观抵了出去,被竹州官府收来改成善堂。善堂才修好没多久,就派上了用场。

前往善堂时,萧贞观没特意掩盖身份,但也没大张旗鼓地张扬,换了一身素布袍,带着几名换了常服的羽林卫就去了,姜见黎手执濯缨随行在侧,装成她的护卫,被萧贞观取笑了好半晌,还说不若让她别当什么司农寺丞了,直接去近卫军中任职,姜见黎用了两声冷笑去回应,萧贞观立刻便老实了。

善堂中的灾民分为两种,一种是没受伤但是家中被山火波及烧毁,无处可去的,另一种更倒霉些,身上受了大大小小的伤,痛苦不堪,其中有一人全身都被白纱布包着,整个人散发着浓重的药味,一动不动地躺在床板上,萧贞观盯着他瞧了许久,都看不出他地胸膛是否还有起伏。

画面委实沉重,萧贞观看着看着就感到心虚得不行。她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励精图治,可是她的臣民依然在各种各样的灾祸中挣扎。

在此处逗留得太久,引得周围得百姓不明所以地将目光朝着这里聚集,姜见黎暗暗扯了一把萧贞观的衣袖,“主上,去里头瞧瞧?”

萧贞观被姜见黎的力道一带,无知无觉地跟着她朝后头走,走着走着,忽然感到肩上传来一股极重的力道,撞得她脚下一个踉跄,控制不住地往后栽去。

幸而姜见黎及时反应过来,将人扯了回来。

“对不住对不住,我不是故意的。”

二人齐刷刷看向罪魁祸首。

祸首是个小郎君,穿着灰色的圆领长袍,袍子的袖口出沾着几点深色的痕迹,手中还扯着一截白纱带,在二人看过来时,躬身连连道歉,“对不住,是某没留神,请二位娘子恕罪。”

萧贞观细细打量了一番眼前人,问道,“这里如此之多的伤员,你这般横冲直撞,万一冲撞了他们可如何是好?”

正说着,从后头窜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见到小郎君后,一脸焦急地抓住他的手腕,连拽带推的就想将人拉走,“二郎,二郎,快去瞧瞧我外孙,他喊着疼呢!”

这个被称呼为“二郎”的小郎君正欲同老者走,另一只胳膊又被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妇人捉住,“二郎,先同我去瞧瞧我儿子!”

老者心急如焚,岂能相让,一巴掌重重地拍在妇人的手背上,“你这个妇人搅什么乱!我孙儿伤势严重,二郎应该先看我孙儿!你松开!”

妇人手下加重了力道,也不管灰袍小郎君被拽得疼不疼,扯着人就往自己这处来,口中还骂骂咧咧的,老者顿时火冒三丈,跳起来就欲与妇人争打。

萧贞观给羽林卫递了个眼色,羽林卫急忙出手将二人分开。

“你是这里的医师?”

灰袍小郎君刚被羽林卫解救出来,忍痛揉着发红的手腕,朝姜见黎道,“某算不得什么医师,只是略懂医术,知道这边缺人手,故而前来帮着照看伤员。”

姜见黎的视线从小郎君手腕上移开,对二人道,“这位小郎君既然在此处帮衬多时,想必对二位家眷的伤势也多有了解,他应当知晓轻重缓急,容他自己选择吧。”

“小郎君,你去吧,”萧贞观挥了挥手,羽林卫立刻松开了老者与妇人,“有这耗费唇舌的功夫,指不定两个都看完了。”

萧贞观说话时自有一股威严在,无人敢违逆。

灰袍郎君朝萧贞观略一拱手,就转身跟着老者走了。

“你觉不觉得此人,有些眼熟?”

姜见黎挑眉,“莫不是像傅……”

身后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她接下来的话,二人齐齐转过身,只见一人领着差役气喘吁吁地赶来,这人萧贞观没见过,但是瞧着应当是竹州官府的。

来人走到近前,正欲拱手行礼,被姜见黎用濯缨按住了胳膊,“不必。”

萧贞观深深看了对方一眼,道,“走吧,跟上。”

说着,负手往善堂外走去,来人不敢多言,急忙跟了上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