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看 > 第119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掌中看 第119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作者:枕宋观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9 21:52:16 来源:文学城

昭兴二年的端阳节,比三月的春游宴还不太平。

吴大监送来的是蜀中急报,此急报为一封请罪奏疏,德阳郡郡守梁述泉在奏疏中称其治下德阳郡竹州发生山火,大火已经连着烧了五日,至今未曾平息,失踪人数已逾百人,死亡人数难计。

萧贞观看着梁述泉的急奏,差点把上头 “死亡人数不详”几个字盯出洞来。去岁雪灾、水灾、旱灾接连不停,还不容易消停了小半年,如今蜀中又发生了火灾,还是她曾为公主之时的封地德阳郡,真是漏雨的屋子才堪堪修好就又被暴风把屋顶给掀开了。

上天莫不是真的觉得她德不配位,所以她登基之后,大晋的百姓才一直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觑着萧贞观阴晴不定的脸色,吴大监紧张地问,“陛下,传急奏的人就在外头,可要召见?”

不远处传来阵阵欢呼声,萧贞观想起了方才竞争激烈的龙舟赛,在明定池的那一头,长安百姓还在乘兴游乐,若在此刻将德阳发生山火的事通晓群臣,流言必当一触即发,她闭了闭眼,将急奏攥紧,低声道,“先不要声张,等朕返回宫中再行定夺!”

来回踱步了许久,直至面上再也看不出焦躁之色,萧贞观才回到席中。

宴上,太上皇正同尚书令闲话,见到萧贞观回来,他笑意不减地问,“方才听尚书令言,择选的名册已经送去勤政殿了,不知吾儿看过不曾?”

萧贞观端起杯盏浅浅抿了一口,心不在焉地回道,“还不曾。”

“陛下日理万机,此事说急也不急,”尚书令打了个圆场,笑呵呵地说,“陛下以国事为重,是我大晋之福。”

太上皇却练练摇头,注视着萧贞观,一副慈父模样,“此事不仅是吾儿终身大事,也是大晋国事,吾儿千万得上一上心。”

萧贞观本来就被德阳郡地事搅得心烦意乱,面上的平静都是压抑出来的,听了太上皇的话后,心中烦躁更甚,忍不住刺道,“既是国事,儿岂能不上心的,只是不知此次择选,遵循的是何年的规制?”

“何年的规制?”太上皇不解,“这是何意?”

萧贞观露出一抹浅笑,“我大晋历代甄选后宫,最终入选之人虽从未有过定数,但是也并未有过只择一人的先例,阿耶以为,儿该选几人呢?”

不仅太上皇,连苏后也被萧贞观一番话噎住了,这夫妇二人对视一眼,难得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无奈二字,一时之间竟谁都答不上来。

萧贞观见好就收,“儿说笑呢。”

太上皇却不能将萧贞观的随口一言当成笑话,他认真地思索了一番,反问道,“你有几个中意的人选?”

一大把年纪历经朝堂沉浮的尚书令此刻闻言后,竟然如峰芒在背,他心中暗自后悔,早知就不主动提及这个话头了,不仅他,连太上皇恐怕都不曾想过择选会择几个的问题,他们都默认,一个就够了。

无怪尚书令会有此想法,因为大晋自永嘉帝北归以后,天子后宫便形如虚设,永嘉帝与昭敏皇后,凤临帝与晋宁夫人,太上皇与苏太后,除了在位期间不曾成婚的熹王,无不奉行了一生一世唯一人,而今萧贞观突如其来问了这么一句,虽然听着像是赌气,但是却是一个他们不得不开始思索,且需要格外郑重思索的问题。

这关乎未来大晋帝位的传承。

萧贞观默默地用余光看了一眼二人,暗道早知抛出这个疑问会让他们老实,就该早点将这个问题抛出来!

耳边终于清静了,萧贞观开始思索德阳郡火灾之事。

方才乍然听到消息,心下有些焦急,没来得及细想,而今冷静下来细细一想,才觉此事有些不同寻常。

今岁大晋自开春来就风调雨顺,各地并未出现什么久旱不雨亦或是久雨不晴的情形,她不久前才召见过钦天监,要钦天监观测天象,钦天监也言,若无意外,今夏应当会安稳度过,蜀中怎会在此时发生火灾?

天干物燥的酷暑分明还有一段时日才会到来。

萧贞观随即又想到了天意,此事不大正常,但是的的确确发生了,如此便可算作异象,前朝那些官吏,怕又是会拿此事大做文章。

做便做吧,萧贞观疲倦地想,山火能快点被扑灭就好。

德阳郡发生山火的事,姜见黎在端阳节过后的第二日才从夏侯汾口中得知。昨日她随御驾回京后,天色已晚,就回王府住了一晚,打算第二日再出城回司农寺,结果就接到了司农寺蔡正卿派人递的话,要她立刻回皇城司农寺,说有要事要商议。

等到了司农寺,才发现司农寺五品以上的官吏都汇聚一堂,彼时蔡正卿尚未到议事堂,她悄悄向夏侯汾打听究竟出了何事,夏侯汾告诉她,德阳郡竹州发生了山火。

听闻此事后,姜见黎下意识的反应是,德阳郡?那不是萧贞观为公主之时的封地吗?蜀中多少年没发生过山火了,怎么偏在此时发生了山火?

夏侯汾还告诉她,陛下对此事十分看重,打算从京中调派禁卫前往竹州。

姜见黎忽然就猜到了蔡正卿今日议事的目的,倘若萧贞观当真要派禁卫前往蜀中,那么必定需要一个能主使之人一同前往,此人会身负赈灾与调查灾祸的两大重任,而司农寺十有**得出一个副手跟随主使一同前往赈灾,今日怕是要定下何人担任副使。

果然不出所料,蔡叔培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才在今日召集众人议事。

姜见黎本就愁得慌,眼下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端阳节那一日,太上皇的人将她引去明定塔,她一进塔中,就发现傅缙也在,而傅缙见到她进来后,神色顷刻间变得格外奇怪。大约是怕萧贞观发现,所以太上皇没有话里话外地绕弯子,单刀直入地就对她发问,问她愿不愿嫁给傅缙。

当时她一头雾水,在她看来,傅缙是太上皇瞩意地皇夫人选,而今却问她愿不愿嫁傅缙,她要是嫁了傅缙,萧贞观怎么办?皇夫之位,何人来坐?

姜见黎以为太上皇是在试探她,不免觉得好笑,但是接下来太上皇又十分严肃地将一样东西交给了她,那是一张对折的白宣,她不明所以地打开看了,下一刻,寒意从脚底升起爬满全身,而后,太上皇又问了她一回,愿不愿嫁给傅缙。

她知道,在太上皇拿出这样东西的时候,她就没得选了。

太上皇很满意她的识时务,同时目光之中又潜藏了点可惜的意味,不过她都没心思去猜测了,因为她手中的东西被太上皇收了回去,太上皇告诉傅缙,她刚才看到的,是她的嫁妆,傅缙不疑有他。

嫁妆?呵,太上皇是在威胁她,只有她嫁给傅缙,这样能定她罪,取她命,让她这些年来所有的经营筹谋都毁于一旦的东西,才会交到她手中。

所以她果断同意了,不过,同意了就不能反悔吗?

她可不是个愿意受人胁迫的性子,哪怕那个人是太上皇,是当朝天子的父亲。

只是想要不被胁迫,她就需要重新设下一场局,才有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而现在,这个机会好像来了。

萧贞观因为德阳郡山火的事愁眉不展,两日都不曾合过眼,偏在此事,太上皇忽然驾临了太极宫。

青菡入殿通报时,萧贞观正在为赈灾的主使人选而犹豫不决,听闻父亲过来,急忙抽取出一张白宣,笔走龙蛇地在上头写下了几个名字,这几个都是她觉得可以担当此重任的官吏。

写好后,太上皇也走到了御案前,低头附身看了一会儿,才开口,“吾儿还在为德阳郡发生山火的事担忧?”

萧贞观将白宣调了个方向,问道,“阿耶以为,若要从中择一为主使担任钦差,这几人谁更合适?”

太上皇却并不回答这个问题,他将白宣往萧贞观一侧推了推,“这几人皆可,此事吾儿自己决定吧,德阳郡曾是你的封地,你希望何人去查,便派何人前往,阿耶今日过来,是有另一件事想同你商议。”

“何事?”萧贞观疑惑道。

“还能是什么事,自然是嫁娶之事。”

萧贞观愣了一会儿,以为自己听岔了,“阿耶是要儿在此事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可是,”她微微停顿,想要竭力压制心底的怒气,却怎么都压制不了,“可是阿耶,这个节骨眼上,不应当以国事为重吗?德阳郡大火至今不曾扑灭,蜀中每日传来的急报里,死亡的百姓于失踪的百姓人数每一日都在增多,蜀中人心惶惶,全天下的眼睛都在看着儿,看着儿会怎么处置此事,儿又不曾下诏停止择婿,等德阳郡的事平息,儿自会令礼部择吉日举行面选,阿耶非要在这个时候逼儿做出一个选择吗?!”

言语之中,不乏质问之意,殿中的宫人不禁将头垂得更低。

青菡见这情形不对,立刻带着满殿的宫人退了出去。

等到殿中只剩下父女二人,太上皇才看着双目泛红的幺女,笑呵呵地对她道,“吾儿误会了,阿耶此次前来,并非是要同你谈论择婿之事。”

萧贞观不解,“那是为何?”

“其实,也不能说同择婿一事毫无干系,”太上皇重重地叹了口气,愧疚地开口,

“是阿耶对不住你,都怪阿耶识人不清,错点了鸳鸯谱,傅缙他,不愿意参选……”

萧贞观没什么表情。

“他向孤求娶了阿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9章 第一百一十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