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看 > 第118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掌中看 第118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者:枕宋观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9 21:52:16 来源:文学城

五月五,端阳节。按照历代的惯例,这一日天子将率百官亲临长安西南郊的明定池,明定池由三条水系交叉汇聚而成,与凤仪年间凿通南北的运河相连,占地极为广袤,有十多个楚州紫金池那么大,因而虽叫做“池”,其实是一个湖泊,还是一个人工凿成,历经十朝的湖泊。

下令开凿此湖的人,是大魏新安帝,新安帝下诏建此湖,原是为在长安训练水师,只是长安地处中原,水师在战斗之时发挥的作用并不大,何况新安一朝内外皆安,久无战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训练水师,却没什么可用之处,因而此湖建成后不久,就失去了它原本的用处,成了又一处大型的皇家园林。

关陇萧氏得天下后,高祖皇帝每岁端阳节都会率领百官群臣来到明定池,观看由中央十六卫军进行的赛龙舟,此后,这一惯例便传了下来,俨然成了皇家的一种习俗。

到了这一日,明定池会向百姓开放半个湖,天子率领群臣在东半湖观看,百姓便可携家带口在西半湖观看,也算与民同乐。

当然,明定池上的龙舟赛,也并非一年不落,年年举办的,譬如多灾多难的昭兴元年就没有举办定明池端阳龙舟赛。

有了春游宴在前,上个月礼部给萧贞观上呈举办龙舟赛的章程时,她一度想要取消今岁的龙舟赛,总是隐隐担忧端阳那一日,百官齐聚之时,又会发生什么意外。

奏疏被她留中不发,在御案上搁了长达一旬的时间,礼部商尚书是今岁刚接任的,自她接任尚书以来,还不曾主办过什么大典,端阳节这个龙舟赛若是要办,那可以算作头一桩,新官上任,难免紧张,她暗示了萧贞观三四回,都没得到什么回复,她甚至忍不住怀疑是自己在不知不觉之中得罪了萧贞观,眼看端阳节步步紧逼,若是再没个确切的说法,就来不及准备了,商尚书只能委婉地请尚书令前去试探一番。

各州郡已经将符合选婿条件的男子尽数上呈给了礼部,尚书令借着这个由头,将画像名册亲自给萧贞观送了过来。

尚书令年逾耳顺,也没几年就要致仕了,萧贞观给他免了礼,赐了座,“这些事儿尚书令让底下的人去做便好,眼看天渐渐热了,您何必辛苦亲自走这一趟。”

“陛下择婿之事乃我朝第一等的大事,关乎国本,老臣岂敢言辛苦,”尚书令将名册交给青菡,“这些州郡递上来的名册,已经被礼部又筛过了一遍,余下的这些,老臣一个一个亲自看了,皆是品行端正、德才兼备之子,陛下若有空,可好好过目,再择中意之人入京面选。”

萧贞观无奈地一晒,这与前朝选秀又有何差别……

尚书令老神在在,点到为止,捋着白花花的胡子谈起了另一件事,“不知陛下对今岁的端阳节龙舟赛,有何想法?”

萧贞观早就想好了说辞,叹了一口气,“尚书令,这龙舟赛就非办不可?朕是觉得,朕方登基,合该专心政务,举办一次耗费的人力物力良多,去岁天下多灾,眼看民力才刚刚恢复过来,朕哪里能只顾着此等游乐之事。”

“陛下体谅百姓民生,是我大晋之福气,但端阳龙舟赛乃高祖皇帝所定,已久成传统,不可轻易废绝啊,何况端阳之日,长安百姓可携家带口前往观看,是与民同乐的大好时机,且参与比赛的队伍皆由中央府卫组成,龙舟赛上,百舸争流,亦是向百姓展示我大晋禁军风貌的难得机会。”

萧贞观明白了,此龙舟赛,并非单纯的只是一场宴乐,它可以用来震慑人心,也可以用来收揽民心,更可以用来鼓舞军心。

“那便依照以往的惯例举办吧。”

“是。谨遵陛下圣令。”

尚书令脚步刚健地离开了勤政殿,留下萧贞观一个人对着名册头疼。

姜见黎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回过皇城了,上一回回皇城地时候,还是在万方楼听到萧贞观下诏择婿的时候。

那一天傍晚时分,她从司农寺出来就遇上了青菡,青菡看上去已经等了她许久,她直觉不会是什么好事。

青菡暗示她,让她这一段时日都不要回皇城当值了,等春游宴的风头过去再说,她问青菡,过了多久才算过去,青菡没有说,只让她在万作园等消息。

这一等,就是两个多月。

两个多月里,万作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同去岁恶劣的气候截然相反,今岁,至少上半年的昭兴朝,可谓风调雨顺,万作园中试验的大部分作物都长势极好,尤其是油菜花。

花开了一大片,金灿灿的,走在其中,她大半个身子都隐没在花丛里。至于许清如所说的彩色花,暂时还没看到开花的。

今岁应当不会再开花了,她想。

端阳将至,农庄上来了一批粽叶,油绿油绿的,香气沉稳浓郁,包出来的粽子应当味道不错。

宁五娘不会包粽子,所以姜见黎包粽子时,她就在一旁打五彩绳。佩戴五彩绳,也是端阳节的一种风俗,这绳子戴上后,不能轻易摘下,需要在端阳后的第一个雨天用剪刀剪下。

姜见黎不爱在手上戴首饰,她嫌束缚得紧,但是五娘坚持要给她编一条,说是讨个好彩头。

也罢,就讨个好彩头吧。

于是端阳这一日,她戴着五娘编的五彩绳去了明定池。

五品官,不算低也不算高,站在人堆里并不显眼,但是如果萧贞观有心找一找,还是能够找到她的。

她手腕上的五彩绳从绯红官袍袖子下露出来,不知怎么的,就被萧贞观看到了。

萧贞观摸了摸右手腕,她的手腕上也戴着一条五彩绳,殿中省尚衣局所制,远比姜见黎手腕上那一条要精致,但是她就是好奇姜见黎手腕上那一条,好奇是何人所制,更好奇她怎么会同意戴上这玩意儿。

因为在她的印象中,姜见黎的手上从不佩戴任何首饰,她应当是不喜欢的。

小小的一条五彩绳,让萧贞观犹如百爪挠心,就连此刻明定池上激烈的龙舟角逐都没什么心思去看。

苏后离萧贞观近,将她的神色看在眼中,笑着问,“陛下觉得,哪一队能获胜?”

“啊?”萧贞观没听清,“阿娘说什么?”

苏后指了指池上龙首舟,“你觉得哪一队会获胜?”

“都是各凭本事,哪一队都好,”萧贞观回道,“无论输赢,都是我大晋的中央府军,都是好儿郎。”

都是中央府军,每一队都派出了精锐,十六条龙舟争先恐后,前后距离压得极短,很难猜出哪一队才是最后的赢家。

但既是比赛,总要有个输赢。

池旁的欢呼声在左羽林卫的龙舟率先冲断终点的彩绳后,直达顶峰。

接下来萧贞观亲自将彩头赏给了左羽林卫,场上又是一片欢呼。

龙舟赛后,便是端阳宴,因着刚观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人人都兴致昂扬,宴上也不复拘谨,气氛活络起来。

萧贞观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落在司农寺官吏所在的那片地方,傅缙身旁的同僚见了,用胳膊肘轻轻碰了他一下,“陛下看你呢。”

傅缙蹙眉反驳,“莫要胡言。”

“太仓令,你羞涩个什么,如今谁人不知……”话未说完就被傅缙一个眼刀截住,对方悻悻地住口,却忍不住暗自在心里头嘲讽傅缙又当又立。

浙安郡上报的人选里,他傅缙分明排在头一位,圣上对他一贯青眼有加,此次择婿,十有**就是为他做嫁衣的,都这样明显了还不许人问,真是虚伪。

真要不在乎,浙安郡何必递上他的名册!

傅缙的心情也不怎么好,自从天子降下择婿的诏书以来,同僚们对他阿态度都十分微妙,有人甚至当面问他参不参选。

笑话,他来长安是来当忠臣良臣的,可不是来给女帝当皇夫的,所以他矢口否认,哪知家中那边竟然瞒着他递上了名册,根本不顾他暗中送往浙安的家书。

而今名册已经摆在了陛下的案头,他莫不是得自己去抗婚?可那样做,会诛九族吧?

傅缙自觉进退两难,索性离了坐席,独自一人寻个僻静的去除散心。

萧贞观发觉傅缙独自离开,心生一计,对苏后道,“阿娘,儿去透透气。”

苏后看了一眼傅缙离去的背影,又狐疑地看了看萧贞观,叮嘱道,“你千万以大局为重。”

萧贞观头也不回地走了,苏后叹道,“这孩子……”

姜见黎百无聊赖地自顾自喝着茶,忽然有宫人寻来,“司农丞。”她闻言好奇地抬头,可宫人只是好奇地唤了她一声,就不说话了,低眉顺目,难以捉摸。

难道是萧贞观授意?

于是她起身随宫人离开,在宫人的引导下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来到了一座高塔前。

“请寺丞入内。”

“我好像从未见过你,你是哪一殿的宫人?”姜见黎问。

宫人摇了摇头,“姜寺丞入塔便知。”

姜见黎抬头,这是一座七宝塔,每一层塔檐上都悬了铜铃,眼下四面无风,铜铃一动不动,笔直地垂在那里,她心头爬过一阵敏锐的怪异,转身欲走,忽然鬼魅一般的影子飘到了跟前。

是萧家的暗卫。

塔内的人不是萧贞观,但是她知晓是谁了。

萧贞观离了宴席,漫无目的地在四周游逛,逛了许久也不曾等到她想等的人。

不对啊,姜见黎能在席间待这么久?

她不禁怀疑是自己遗漏了什么,正欲让青菡找个宫人去引姜见黎出来,结果一转身就瞧见姜见黎从另一头过来了。

“咳咳。”萧贞观故意出声,哪知姜见黎脚下步履不停,只分了个轻飘飘的眼神给她,就继续往前回席上去了。

萧贞观的呼吸一凝,气得咬牙切齿,“青菡!”

“陛下,”吴大监急匆匆赶来,打断了萧贞观的话,萧贞观看他急得满头大汗,顿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8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