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看 > 第113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掌中看 第113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作者:枕宋观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2 22:04:02 来源:文学城

夜色褪去,朝阳出现在远山与天的交界处,不多时,东方的天空就被晨曦铺满,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红。

嘉风殿中燃了半夜的高烛被一根根熄灭,萧贞观从书房里头的贵妃榻上起身,踩着极轻极轻的脚步来到对面的寝殿。寝殿之中,那个心安理得地占了她御榻的人仍在好眠,她站在榻边看了她许久,她却一点苏醒的迹象都没有。

萧贞观见状忍不住蹙眉,姜见黎一贯警觉,从前隔着三丈远站在她身后她都能察觉,而今她都盯着她好一会儿了,怎么还是没什么反应?她的警觉就这么消失了不成?难道魏延徽给她下的药还没完全拔除?

想到此,萧贞观朝青菡打了个手势,青菡会意,转身去殿外请来祁奉御。祁奉御在嘉风殿守了一夜,昨夜每隔半个时辰就会被萧贞观请来给姜见黎诊脉,这已经是第四回给姜见黎诊脉了。

祁奉御的药见效快,药性还稳,早在第二回诊脉后,他就告诉萧贞观,姜见黎已无大碍,可是萧贞观放不下心,一直将他留到现在,再怎么诊脉,脉象也都是那回事。

“如何?”萧贞观问。

祁奉御收了帕子,恭敬地回禀,“回陛下,姜寺丞已无大碍,连药也不必再服用。”

祁奉御的话说得格外清楚,可萧贞观还是担忧道,“那为何人还未醒?”

“昨夜姜寺丞被折腾得紧,想是累了。”祁奉御想了想,又补充说,“陛下不必担忧,过个个把时辰姜寺丞便会醒来。”

萧贞观渐渐放下了心,吩咐青菡送祁奉御回去休息,青菡刚走,扶疏就过来提醒,“陛下,时辰到了。”

萧贞观点了点头,今日春游宴,她不到,就没法开宴。

“可要唤醒姜寺丞?”扶疏问。

萧贞观犹豫了几息才说,“罢了,她累得不轻,就让她歇着吧。”

“那可要给姜寺丞挪个地方?”

姜见黎如今躺着的地方是萧贞观的御榻,嘉风殿的人自会对此守口如瓶,可若是被旁人撞见,私下传开,又免不了流言蜚语。

这回萧贞观却没有犹豫,“不必了,你挑两个机灵的进来守着,任何人都不得入殿,待她一醒,立刻回报朕。”

说完,又盯着姜见黎看了一会儿,转身离去。

春游宴在桃源的织霞楼举行,织霞楼在湖中央,四面临水,楼高七丈,登楼凭栏远眺,绕湖种植的万亩桃林尽收眼底。桃花灼灼,宛若云蒸霞蔚,故而这楼才叫做织霞楼。

楼中各处早已布置完毕,七层楼,每一层都摆上了今晨刚取下的桃花枝,方便参宴的百官就近观赏。

春游宴巳时开宴,直到未时三刻,夕阳西下之时才会罢宴,届时漫天晚霞映着桃花,绚烂如火,春景壮阔。

萧贞观于辰时三刻登上织霞楼,今日她穿了常服,正红广绣高腰襦裙上缠枝凤鸟卷草纹若隐若现,臂间郁金色的披帛下坠着一圈透明的琉璃珠,随着她登楼的动作发出轻微的“叮咚”之声。

这一身常服还是她为德阳长公主之时,尚服局司衣司为她制的,统共就穿过一回,难为青菡翻箱倒柜地将这件衣裳寻了出来。不过她虽穿着当公主时的衣裳,发髻却不是那时的发髻。今日她梳了单刀髻,未戴步摇,只戴了唯有帝王可用的龙首簪,既符合她而今的身份,也可向百官昭示她厉行勤俭之心。

太上皇携苏后来时,见到萧贞观这副装扮,满意地点头,百官更是起身褒赞,称颂之声不断,直到巳时正点方才停歇。

时辰已至,该开宴了。

萧贞观接过青菡呈过来的春酒,起身走到楼边栏杆处,将酒往湖中洒去,第一杯酒先敬春神。第二杯酒如法炮制,再敬桃仙。等到了第三杯,才宴群臣。

三杯酒过后,春游宴正式开宴。

因不是宫中正经大宴,故而宴上的规矩并没有那么多,群臣百官可尽情对酌,也可随意走动在各层楼上赏花,更可凭栏远眺远处桃景,若有文兴大发之人,还可当场赋诗作词。

这春游宴上赋诗作词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到可以追溯至大晋延和一朝。那时大晋正处于南渡时期,都城在而今的江宁郡楚州,南渡后,大晋朝政受江南世家操控,延和帝为制衡世家,引其妻昭敬燕皇后入朝垂帘,燕皇后定下来在三月三上巳节这一日于汤泉行宫举办千诗宴的规矩,千诗宴上只有女眷,凡是参与千诗宴的女眷,皆可根据当岁的“飞花令”作诗一首,再由燕皇后评出魁首。此宴从延和朝一直举办到凤临朝,期间出过魁首无数,个个都是足以在大晋的史册上留笔之辈,到了凤临朝,女子可以参与科考入朝为官后,千诗宴才不再举办,取而代之的是春游宴,与此同时,赋诗作词的习俗也一并被保留了下来,只是宴上不再有“飞花令”,百官可自由写作。

去岁大晋灾害频发,因而春日只举办了亲耕礼,并未举办春游宴,所以本次春游宴还是昭兴一朝的第一场春游宴。

凡是被赋上“第一”这种字眼的,意义都非同寻常。但是作为宴主,萧贞观却兴致缺缺,或者说,她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太上皇不动声色地看着,只字不提昨晚之事,连今日魏延徽没有出席春游宴的缘由也半点都不透露。

萧贞观对昨晚的事心有余悸,魏延徽不在她眼皮子底下,姜见黎也不在此处,她总觉得心下惴惴,暗中给青菡递了个眼神,让她多派几个人牢牢守住嘉风殿。若不是太上皇看得懂暗语,她恨不能直接调暗卫去姜见黎身边盯着。

许是她的神色太过惹眼,已经有不少官吏察觉出他们的陛下兴致并不高,臣随主意,如此一来,他们倒是不敢再造次,胡乱走动,宴上的气氛一下子低落下来。

等到大半的官吏回到了位置上,太上皇才开口,“孤观今日众卿兴致勃勃颇高,作诗赋词之人不在少数,有了诗有了词,孤以为,还缺一物。”

萧贞观不得不接过话头,问道,“阿耶以为还缺什么?”

“自然是,”太上皇故意卖了个关子,朝傅缙那头看去,“画,诸位以为,是与不是?”

话音一落,底下便有不少朝臣附和,“上皇英明,臣等也不尽然皆擅词赋,有的同僚在丹青一道上更甚一筹。”

萧贞观顺着太上皇的目光看去,只一眼便知他存了什么心思,她不是很想如他的意,但是经过昨晚之事,她终是有了顾忌,“那就请擅丹青的臣工各显神通,就,以‘逃之夭夭’为题,各自作画来瞧瞧。”

“既然诸卿如此有兴致,”太上皇从腰间解下一枚玉佩搁在案几上,“那么孤就以此玉为彩头,由吾儿来品评画作,夺得魁首的,可得此玉。”

太上皇压了彩头,萧贞观便也得做出平衡之举。画画的能有彩头,赋诗作词的也得有,不能厚此薄彼,她思索片刻,道,“朕的身上倒是没什么可用作彩头的,不过今岁正旦时,钧窑供了一套蓝琉璃莲花杯盏【1】,澄澈如碧空,朕便以那套莲花盏为彩头,青菡,你去嘉风殿将此盏取来。”

底下众臣听罢一阵欢呼,能作能画的纷纷起身往六层的墨室而去。这其中,并没有傅缙的身影。

大部分官吏都下去看热闹了,还在七层的也不剩下几个,这样一来,傅缙这个丹青妙手独坐宴堂就显得格外惹眼。

萧贞观忍不住幸灾乐祸,手执酒樽浅浅饮了一小口,借这个动作遮掩嘴角的笑意。

笑意转瞬即逝,她还未来得及饮下第二口,就听到太上皇扬声问道,“孤记得太仓令极擅丹青,怎么今日不去一展身手啊?”

傅缙听到自己被点了名,起身来到堂中央,躬身回道,“回禀上皇,臣虽略懂丹青道,但是缺不善画桃花。”

“哦?”太上皇不欲就此放过他,或者说不欲就此放过幸灾乐祸的萧贞观,继续道,“想来好似傅卿自谦了,今日不过寻常春宴,又不是画院的考核,傅卿不必如此紧张,所以挥毫即可。”

话已至此,傅缙总不能不知好歹,揖首应了一声,转身下楼。

然后就在此时,楼下忽然传来一声惊呼,紧接着惊叫声此起彼伏响起。

“有人!”

“那里,有人,快要掉下去了!”

“那个方向不是蒹葭殿吗?”

“蒹葭殿那边怎么会有人?”

“那人的身影怎的有些眼熟?”

“等等,好似不止一个人!”

萧贞观心下一震,急忙起身疾步走向堂外栏杆,循着栏杆转了半圈,才找到蒹葭殿的方向。

而后,她看到了让她手脚发凉的一幕。

蒹葭殿是桃源五大殿之一,也是五座殿宇中唯一建有高台的殿。高台足有三层楼高,每层约莫一丈,站在楼顶,离地三丈,这高台原建来用作舞榭之用,只是桃源一年之中开启的日子极少,五大殿也不会一年四季都住着人,总不过春日桃花盛开之时圣驾才会驾临,因而这座高台几乎没怎么起用过,用年久失修四个字来形容并不为过。

若是走在栏杆边,一不小心,极有可能滑落。

萧贞观根本想不明白,姜见黎为何会在那里,还拖着一个魏延徽。

注释:

【1】原型是甘肃省博物院所藏元代琉璃莲花托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3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