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尧安记 > 第8章 第七章 擢升与隐忧

尧安记 第8章 第七章 擢升与隐忧

作者:蓝猫为啥是灰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1 21:20:18 来源:文学城

暮色像块浸了水的厚绒布,沉甸甸地压下来,将永宁宫的琉璃瓦染成一片暗沉的靛蓝。殿内早已掌了灯,橘色的光晕在冰冷的金砖上摇曳,却驱不散那股从四面宫墙缝隙里渗进来的寒意。

楚尧抱着一个半旧的锦缎引枕,蜷在临窗的软榻上,下巴抵着微凉的绸面,目光虚虚地落在窗外。外面,最后一点天光正在被墨色吞噬,几片枯叶被冷风卷着,打着旋儿砸在窗棂上,发出“啪嗒”的轻响,像敲在她空落落的心上。

脑子里乱糟糟的,全是白天校场上的景象——那个穿着青布军服、挺拔如松的身影;那张在阳光下淌着汗、轮廓分明的侧脸;那拉开三石强弓时贲张的力量感;还有那支呼啸着穿透木桩、钉入围栏的利箭……每一帧画面都清晰得灼人。

“臣愿为国效力!”

他跪在晋王面前,声音铿锵,眼神灼热,像两簇燃着的火苗。那里面没有对未知战场的恐惧,只有男儿建功立业的渴望。

一股混杂着欣赏、欣喜、担忧、自责的情绪,如同打翻的五味瓶,在她心间疯狂搅拌。欣赏他的身手与气魄,欣喜于他真的如自己所愿进入了行伍,并且如此出众。可这份出众,却像一把双刃剑,立刻引来了三哥“北境建功”的提议。北境…… 那两个字像冰锥,扎得她心口猛地一缩。

是不是我害了他?这个念头阴魂不散。如果她没有多嘴问弓,没有任性让他演示,他是不是就能像其他新兵一样,在相对安稳的巡防营里慢慢熬资历,至少……离那些刀光剑影远一些?

“阿姐!阿姐你看!”

一个圆滚滚的小身子像颗小炮弹似的冲过来,带着一身凉气和欢腾的劲头,直扑到榻边的矮几上。肉嘟嘟的小手不管不顾地一扫,“哗啦——”一声,矮几上那副她下午无心摆弄的檀木象棋,连同棋盘一起,被扫落在地。沉实的棋子砸在金砖上,发出清脆又凌乱的“噼啪”声响,滚得到处都是。

楚尧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得一个激灵,涣散的神思被强行拽回。

“慢点儿!哎哟我的小祖宗!小心摔着!”云岫喘着气追进来,一脸无奈。

楚尧看着叉腰站在一片狼藉中、脸蛋红扑扑、额角还带着细汗的弟弟楚承烨,那股萦绕在心头的阴郁,竟被这小家伙蓬勃的生命力冲散了些许。她俯身,伸手摸了摸弟弟汗湿的额头,触手一片温热潮润。

“姐姐,我想出去玩!御花园池子里的金鱼,肯定想我了!”楚承烨仰着小脸,黑葡萄似的眼睛里满是渴望,拽着她的衣袖摇晃。

“天黑了,外面天冷,风又大,可不能出去。”楚尧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软,指尖将他跑乱了的发丝捋顺,“要是着了凉,染了风寒,就又要那黑乎乎的苦药汤了。承烨想喝吗?”

小家伙立刻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小脸上写满了抗拒:“不喝不喝!苦!”

楚尧忍不住笑了,那笑意短暂地抵达眼底,驱散了片刻的霾色。“乖,先去跟嬷嬷把出了汗的衣裳换下来,再让她们给你泡个热水澡,驱驱寒气。”她示意候在一旁的宫人将楚承烨带下去,又挥了挥手,“这里不用伺候了,都下去吧。”

宫人们无声敛退,殿内重归寂静,只剩下满地凌乱的棋子,和那挥之不去的、冰冷的空旷感。

不一会儿,云岫去而复返,手里端着一只白瓷小碗,碗口氤氲着温热的雾气。“殿下,趁热把姜汤喝了,驱驱寒。从回来您就坐着发呆,连口热茶都没用,仔细身子。”

楚尧接过碗,温热的瓷壁熨帖着微凉的指尖。她小口啜饮着,辛辣微甜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丝暖意,却暖不透心底那块寒冰。

云岫看着她低垂的眉眼,那里面盛着的,是与这碗姜汤的暖意截然不同的沉郁。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放得极低,像怕惊扰了什么:“殿下,您这一下午都闷闷不乐的,奴婢瞧着……不会是为了巡防营里,那个姓顾的小子吧?”

“噗——咳咳咳……”楚尧一口姜汤呛在喉咙里,顿时咳得惊天动地,眼泪都差点飙出来。云岫连忙上前,一下下轻拍她的背脊,为她顺气。

好半天,楚尧才缓过来,脸颊因咳嗽和羞窘泛着不正常的红晕,她抬起湿漉漉的眼睫,嗔怪地瞪了云岫一眼:“瞎、瞎说什么呢!”

云岫拍着她的背,语气带着了然与无奈:“殿下,这儿又没外人。您跟奴婢还有什么好藏掖的?奴婢又不会出去乱嚼舌根。”她顿了顿,观察着楚尧的神色,试探着又问,“您跟奴婢交个底,您对那小子……到底是个什么心思?不会是……真上了心吧?”

楚尧把空碗往旁边一搁,发出“嗒”的一声轻响。她没看云岫,目光飘向地上那些散落的棋子,声音低得几不可闻:“什么那小子,人家又不是没有名字……”

云岫看着她这欲盖弥彰的模样,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即又赶紧忍住,凑近些,压低声音追问:“好好好,是奴婢失言。那……您对顾献安,到底是怎么想的?”

楚尧沉默了半晌,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她抬起头,眼神有些迷茫,像是自己也理不清那纷乱的心绪,最终只是轻轻说道:“我也……说不清。就是……想见他,不想让他去危险的地方。”

云岫脸上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带着几分了然,几分担忧:“怪不得您从回来就心事重重呢,原来根子在这儿。您是怕晋王殿下真把他派去北境,那边刀剑无眼的……还是怕,以后就见不着了?”

“父皇总说北境是苦寒之地,边关不宁,现在又要起战事……”楚尧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多危险啊!你是没看见,今天校场上,那么粗的木桩,都被他一箭射穿了!那要是射在人身上……”她说不下去了,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窜起。

云岫一边捡着地上的棋子,一边宽慰道:“殿下放宽心,那箭啊,也是射在北凉人身上。顾献安身手那么好,肯定能保护自己。”

“刀剑无眼啊!”楚尧猛地转过头,眼中是真实的恐惧,“万一呢?万一北凉也有高手呢?沈师傅说过,北凉人,几乎人人弓马娴熟,凶悍得很!他再厉害,也只有一个人……”

云岫看着公主眼中几乎要溢出来的担忧,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再劝,只能低下身,继续捡地上的棋子。

楚尧重重地叹了口气,不再说话。她是对顾献安的本事有信心,可那是战场啊!是尸山血海,是瞬息万变……她仿佛已经看到冰冷的箭簇、雪亮的弯刀,还有无边无际的、被血染红的荒原。

这一夜,楚尧睡得极不安稳。梦中尽是箭矢破空的尖啸和兵刃相交的刺耳铮鸣。

翌日清晨,巡防营北校场上蒸腾而起的、带着汗与尘土气息的朝气。

晨光熹微,冻了一夜的青石板上还凝着薄霜。数百名兵卒按各卫、各都的编制肃立,黑压压一片。虽比不上羽林军那般令行禁止、鸦雀无声,却也自有一股行伍特有的、压抑着的肃杀之气。与昨日考核时的喧闹杂乱相比,此刻的校场,更像是一头被套上了笼头、磨砺着爪牙的野兽。

点兵台上,巡防营统领周彪按刀而立。他年约四旬,面皮微黑,一双眼睛不大,却精光四射,透着常年与京城三教九流打交道磨砺出的精明与油滑。他扫视着台下这群大多出身寻常、甚至有些落魄的汉子,清了清嗓子,声音洪钟般传开,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都他娘的给老子听清楚了!”周彪开口便是军营里惯常的粗豪,但话语间的逻辑却清晰无比,“咱们巡防营,吃的就是京城这碗饭!干的活儿,说好听点是保境安民,说直白点,就是给这满城的朱紫贵人们看家护院!”

他顿了顿,目光如刀子般刮过台下每一张面孔。

“规矩,就一条——眼睛放亮,脑子放灵!”他伸出一根手指,强调道,“遇上那些个顶戴辉煌、车驾华丽的,甭管他官大官小,都给老子把尾巴夹起来,客客气气,规规矩矩!冲撞了哪个,别说你们吃罪不起,就是老子,也得跟着吃挂落!”

台下传来一阵低低的、心领神会的嗡嗡声。能在京城混迹的,哪怕是底层军汉,也多少明白这“势利”二字的精髓。

“但是!”周彪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要是遇上那些不长眼的小官小吏,或者平头百姓敢炸刺儿的……哼!”他冷哼一声,“该抓抓,该锁锁,不必手软!咱们巡防营的威风,也不是泥捏的!都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台下响起参差不齐却足够响亮的回应。

周彪满意地点点头,又训诫了几句日常操练、巡逻的细则,便挥手让各都头带回,自行安排训练。

人群散去,校场上顿时变得空旷。周彪却没有立刻离开点兵台,他从副将秦锋手中接过一份刚整理好的文书,漫不经心地翻看着。上面罗列着这些天表现优异的士兵名单及其大致背景、特长。

他的目光在几个名字上掠过,并未过多停留,直到——“顾献安”三个字映入眼帘。

“奉车都尉……”周彪挑了挑眉,手指在这个名字上敲了敲,发出笃笃的轻响,“这年头,有爵位在身还肯来咱们这苦哈哈的巡防营卖力气,倒是稀罕。”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身边的秦锋。

秦锋立刻凑近半步,压低声音道:“将军,此人……前几日羽林军的陆巡陆校尉,曾特地来打过招呼,让稍稍关照,说不必特殊对待,但需留意其表现。”

“哦?”周彪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想起了前几日陆巡私下造访时那看似随意却意有所指的话语。羽林军是天子亲军,陆巡更是皇帝身边近臣沈恪的得力下属,他亲自来为一个小小的奉车都尉打招呼?再联想到昨日晋王殿下和宁安公主巡视时,对此人似乎也格外关注,尤其是公主,还特意点了名让他演示箭术……这顾献安,恐怕不止是身手好、有个空头爵位那么简单。这潭水,看着浅,底下却深得很。

周彪沉吟片刻,心中已有计较。他合上文书,对秦锋道:“去,把顾献安叫来。”

“是!”

顾献安正在左军第三卫的队列中,跟随都头进行基础的队列操练。听到统领传唤,他神色平静,并无多少意外或惶恐,只是沉稳地应了一声,整理了一下身上半旧的青布军服,抚平因训练而产生的褶皱,便跟着传令兵向点兵台走去。晨光落在他挺直的脊背上,镀上一层淡金。

“参见周将军。”顾献安抱拳行礼,姿态不卑不亢,声音沉稳,听不出一丝波澜。

“嗯。”周彪微微颔首,目光如探照灯般在他身上扫过,“看你履历,承袭奉车都尉之爵,弓马拳脚皆是不俗,可是家学渊源?”

顾献安坦然道:“回将军,微臣祖上确曾习武从军。些许微末技艺,不敢当将军谬赞。”

“不必过谦。”周彪摆摆手,看似随意地问道,话锋却带着试探,“既读过书,也习过武,想来眼界不止于此。可曾涉猎兵家之事?”他这个问题有些跳脱,寻常军汉,能打能杀已是不错,懂兵法韬略者凤毛麟角。

顾献安略一沉吟,恭敬答道:“回将军,微臣闲暇时,确曾翻阅过一些兵书战策,略知皮毛。”

“哦?”周彪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那你且说说,两军对阵,为将者首要之务为何?”

顾献安不假思索,朗声道:“兵法有云:‘夫统帅之道,料敌为先。未战之初,必先料其强弱,察其虚实,审其地利,观其天时。’故为将者,首重‘料敌’。不知敌,无以言战。”

周彪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没想到这年轻人竟能引经据典,对答如流。他不动声色,继续追问:“料敌之后,又当如何?”

“料敌既明,当‘选锋’。”顾献安从容应对,声音清晰,“兵法曰:‘兵无选锋曰北’。一支大军,需得拣选骁勇精锐之士,委以破阵陷敌之重任,犹如利剑之锋镝,无坚不摧。锋锐既成,则大军气势自振,方可言胜。”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平和却自有力量:“然选锋非唯勇力,更需智勇兼备,令行禁止。昔日李陵以五千荆楚勇士深入漠北,虽力战而降,然其选锋之锐,亦令匈奴胆寒。”

周彪听得暗自点头,心中那点因陆巡和晋王关注而产生的疑虑,渐渐被真正的赏识所取代。此子不仅身手过人,胸中亦有韬略,绝非池中之物。

“好!”周彪抚掌笑道,这次的笑容里多了几分真诚,“想不到我巡防营中,还藏着你这等知兵之人。看来陆校尉所言非虚啊。”他话中再次提及陆巡,目光却紧盯着顾献安,想看他作何反应。

顾献安神色如常,只是微微躬身,语气依旧平稳:“将军过誉。陆校尉厚爱,献安惶恐。微臣所学不过皮毛,愿在营中踏实做事,报效朝廷。”不骄不躁,不攀附关系,这份远超年龄的沉稳心性,让周彪更加满意。

他心中瞬间有了决断。

“顾献安。”

“属下在。”

“你身手不凡,又通晓事理,是个可造之材。老待在普通兵卒中,屈才了。”周彪正色道,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即日起,擢升你为左军第三卫第五都第二队队正,辖五十人。你可自行于本都乃至本卫新兵中,挑选合意之人充入你的小队。”

队正,这是巡防营中最基层的军官职位,品级低微,却是无数普通兵卒梦寐以求的起点。顾献安这么短时日内便被破格提拔,可谓异数。

顾献安眼中闪过一丝波澜,但迅速平静下来,抱拳沉声道,声音里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属下谢将军提拔!定当恪尽职守,不负将军信任!”

“嗯。”周彪点点头,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给你这个职位,不仅是赏识你的才能,更是有重任交予你。”他目光锐利,“过几日,便是齐王殿下四十寿辰,王府将大宴宾客。京城各处的安保,尤其是齐王府周边及相关御道、街巷的巡逻警戒,我巡防营责任重大,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他伸手指向秦锋刚刚递过来的一张粗略区域图:“你队负责的区域,便是齐王府门前御道西侧,连带相邻的几条街巷及穿城河道一带。给你三天时间,把你负责的区域所有街巷、路口、河道、桥梁,乃至可能藏匿宵小的犄角旮旯,都给本将军摸得清清楚楚!画出详图,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寿宴当日,若在你辖区内出了半点纰漏,唯你是问!”

“属下领命!”顾献安回答得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那沉稳自信的气度,仿佛天生就该居于发号施令之位。

周彪看着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消散了。他走上前,出乎意料地拍了拍顾献安的肩膀,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几分近乎推心置腹的意味:“献安啊,好好干。我看得出来,你非池中之物,这小小的巡防营,困不住你。昨日晋王殿下对你的赏识,老夫也看在眼里。将来若有飞黄腾达之日,还望莫要忘了老哥今日的提携之情。”

这话语里的暗示几乎摆在了明面上。顾献安心中微震,面上却依旧平静无波,只是再次躬身,言辞恳切却又不失分寸:“将军知遇之恩,献安没齿难忘。他日若有所成,必不敢忘将军今日提携。”

“好,去吧!”周彪挥挥手,看着顾献安沉稳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这笔投资,他觉得值。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大半个巡防营。新兵顾献安直接被提拔为队正,并且得到统领当面委以重任,还能自选手下!羡慕、嫉妒、好奇、审视……种种目光如同无形的蛛网,瞬间聚焦到了这个刚刚崭露头角的年轻人身上。

顾献安却无暇他顾。他拿着秦锋副将正式签发的委任文书和那张标明了职责区域的草图,径直回到了左军第三卫的营区。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石猛。

找到石猛时,这个憨直的汉子正在校场一角,吭哧吭哧地挥舞着百斤石锁,古铜色的皮肤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在晨光下闪着光。

“石猛。”顾献安唤道。

石猛停下动作,将石锁“咚”地一声放在地上,抹了把汗,看向顾献安,眼神复杂,瓮声瓮气地开口,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别扭:“顾……队正?找俺老石有事?”他显然已经听说了顾献安升职的消息。

顾献安没有多言,直接将委任文书递到他面前,开门见山:“我奉周将军令,组建一队,负责齐王寿宴部分区域的安保。石猛,你可愿来我队中?”

石猛愣了一下,铜铃大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错愕。他抬头,目光直直地看向顾献安,带着点不敢置信:“你……你当了官,第一个……来找俺?”他以为,像顾献安这样骤然升迁的人,总会先挑些家世好些、或者更会来事儿的。

“我看重的是你的勇力和直爽。”顾献安坦然道,目光清澈,“队中需要你这样的猛士为锋镝。你我虽曾交手,但那不过是考核。在真正的任务面前,我信得过你。”他的语气真诚,没有丝毫的客套或算计。

石猛盯着顾献安的眼睛,看了半晌。那里面没有轻视,没有利用,只有纯粹的认可和期待。他胸中那点因地位骤然变化而产生的隔阂和别扭,瞬间在这坦诚的目光下冰消瓦解。他猛地一拍结实的胸脯,发出“嘭”的一声闷响,声如洪钟:“好!顾兄弟你看得起俺,信得过俺,俺老石就跟你干了!以后你就是俺的队正,你说往东,俺绝不往西!”

顾献安伸出手,与石猛那只粗糙厚重、布满老茧的手掌紧紧一握。一股坚实的力量感从对方掌心传来:“好兄弟!”

有了石猛这个在新兵中颇有声望的标杆,顾献安接下来的选人顺利了许多。但他并未一味选择如石猛般的大力士,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判断,综合考量。他挑选了十余名身手敏捷、眼神灵动或看起来沉稳老练的新兵,又从那日混战中注意到几个懂得配合、不盲目冲撞的人,甚至还选了两个看起来机灵、适合打探传递消息的瘦小个子,凑足了五十之数。

他将这五十人召集到营房前的一片空地上,没有多余的废话,目光沉静地扫过每一张或激动、或忐忑、或好奇的面孔,直接宣布了周将军的命令和齐王寿宴安保任务的重要性。

“……诸位既入我队,便当同心协力,荣辱与共。”顾献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让人信服的力量,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任务艰巨,不容有失。从此刻起,忘掉你们之前的身份,你们是我顾献安队中的兵。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望诸位谨记。”

众人看着他沉稳的气度,想起他考核时展现的强悍实力,再听到这简洁有力、不带虚言的开场,心中那点因他年轻或骤然升迁而产生的疑虑,大多消散,齐声应诺:“是!队正!”

当天下午,顾献安便带着石猛和那两名看起来机灵些的士兵,换上了寻常的粗布衣衫,离开了军营,如同水滴汇入大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他们即将负责巡逻警戒的街巷。

他没有急着回营绘制所谓的地图,而是决定用双脚去丈量,用双眼去洞察这片区域的每一寸土地。

这里商铺林立,招牌幌子迎风招展;民居混杂,高墙矮檐错落有致;一条不算宽阔的河道穿行而过,几座石桥连接两岸。看似繁华平静,实则地形复杂,易于藏匿。

顾献安走得很慢,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每一处细节。街面的宽度是否利于车队通行?巷道的深浅、走向如何?两侧房屋的高低,哪些窗口可能成为瞭望点或射击孔?河道的桥梁结构、承载能力,水流缓急,河岸是否易于攀爬?甚至哪些店铺的后院堆满杂物易于隐藏,哪些民居的围墙低矮可能被翻越……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如同在脑海中构建一幅立体的棋局。

“队正,”石猛跟在一旁,看着顾献安如此细致地观察一些在他看来无关紧要的角落,忍不住粗声问道,“咱们不就是巡逻吗?把这些大路记熟不就行了?看这些犄角旮旯作甚?”他指着一条堆满破筐烂瓦、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死胡同。

顾献安停下脚步,目光落在那条昏暗的胡同深处,反问道:“石猛,若你是贼人,欲对贵人车驾行不轨之事,是会选择在光天化日之下、人来人往的大道上动手,还是会选择潜入这种易于隐藏、不易被巡逻队伍察觉的地方,伺机而动?”

石猛挠了挠他那硬茬似的短发,想了想:“那……自然是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没错。”顾献安点头,语气沉静,“兵法有云:‘知地知天,胜乃可全’。熟悉脚下的每一寸土地,了解它的每一处细节,便能料敌机先,占据主动。巡逻并非走过场,而是要真正洞察潜在的危险,防患于未然。这里是齐王寿宴车队可能经过的区域,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

他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掏出炭笔和一张质地粗糙的纸,就着旁边店铺墙壁的支撑,快速勾勒起来。笔尖沙沙作响,将看到的街巷、建筑、河道、桥梁,甚至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角落,一一精准地标注在纸上,一幅详尽的地形草图逐渐成形。

石猛看着顾献安专注的侧脸,听着他条理分明的分析,再瞅瞅那纸上逐渐变得复杂而有序的线条,似懂非懂,但心中却对这位新上任的队正涌起一股更深的佩服。他或许不懂那些文绉绉的兵书,但他能真切地感觉到,顾献安做的这些,和那些只知道在营里作威作福、或者混日子的军官,完全不同。跟着这样的人,心里踏实。

另外两名士兵也听得连连点头,看向顾献安的目光中,敬畏之外,更多了几分信服。

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壮丽的橘红,也给冰冷的街巷镀上了一层暖色的余晖。顾献安站在一座横跨河道的石桥上,手扶着冰凉的石栏,望着脚下潺潺流淌的河水。水波被夕阳映照着,泛着粼粼金光,流向远处那座在暮色中显得愈发巍峨肃穆的齐王府。

他手中的草图已大致完成,细节丰满,标注清晰。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白日的景象与夜晚必然不同,潜在的危机也可能在黑暗的掩护下滋生。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他握了握拳,感受着怀中那枚贴身藏着的、冰凉的忠勇印传来的熟悉触感,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如铁的光芒。这条看似平凡的京城街巷,这片混杂着市井烟火与权贵森严的区域,或许将是他顾献安真正踏上征程,兑现祖辈荣光与个人抱负的起点。

“走吧,先回营。”他转过身,对身后三名神色各异的部下说道,声音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沉稳,“明晚,我们再来,仔细走一遍夜路。”

夜色,将会掩盖许多东西,也会暴露许多东西。而他,必须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这片即将由他负责的土地,无论白昼,还是黑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