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尧安记 > 第2章 第一章 玉簪与铜印

尧安记 第2章 第一章 玉簪与铜印

作者:蓝猫为啥是灰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1 21:20:18 来源:文学城

初春的风总带着股钻骨的寒意,卷着官道旁未融的残雪,成束地抽打在鸾凤车驾的朱红漆木上,留下深浅不一的湿痕。仪仗队的甲片被侍卫生生擦得能照见人影,却在灰蒙蒙的天光下泛着冷硬的光,马蹄踩在冻得邦邦硬的土路上,声响沉闷而规律——咚、咚、咚,精准地和楚尧胸腔里的心跳叠在一起,敲得她心口发闷。

刚从西郊的母亲墓园回来,那股裹着松针与新土的湿冷气息,仿佛钻进了骨缝里。车厢角落燃着的银丝炭虽旺,熏香袅袅缠绕着雕花木梁,却始终压不住那点寒意,正从她素色裙摆的褶皱里往外钻,顺着脚踝往上爬。

楚尧斜倚在铺着白狐裘的坐榻上,指尖反复摩挲着一支通体莹白的玉簪。簪头精心雕着半朵残荷,荷叶边缘微微卷曲,露出纤细的荷茎,正是母亲生前最爱的样式。这玉簪随了母亲二十余年,边角被岁月磨得愈发温润,却在她微凉的指腹下,始终泛着沁人的凉。她把簪子轻轻贴在脸颊,试图汲取一点想象中的暖意——那是从前母亲坐在梳妆台前,握着她的头发梳髻时,指尖偶尔落在她头顶的温度,带着脂粉香和淡淡的墨香。

“殿下,茶温刚好。”云岫的声音轻得像初春的柳絮,袖口还沾着点炭灰——方才为了温这杯雨前龙井,她特意守在小炭炉边,每隔片刻就用银匙搅一搅,把水温控得比往常高些,就怕凉了伤了殿下的脾胃。

楚尧没回头,却凭着多年的默契精准地握住了茶盏。白瓷盏壁的暖意顺着掌心蔓延开来,氤氲的热气糊了眼睫,也让车外渐浓的市井声越发清晰:货郎挑着担子走过的吆喝声,带着点沙哑的尾音;孩童追闹的笑声脆生生的,混着风筝线“嗡嗡”的轻响;还有街角包子铺飘来的麦香,裹着肉馅的鲜气,比宫里规规矩矩蒸出来的御膳多了几分鲜活的烟火气。

这是她每年为数不多能“偷”看宫外世界的机会。车帘被风掀得微微晃动,楚尧借着那道缝隙,贪婪地望着外面的景象:挑着糖画担子的货郎正给穿红袄的小丫头画一只兔子,糖浆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三个半大的小子追着一只沙燕风筝跑,风筝线缠在一起也不恼,反而搂着肩膀笑作一团;包子铺的掌柜正掀开蒸笼,白茫茫的热气裹着香气冲上半空,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正看得入神,一声厉喝突然像石子砸进喧闹的市井里,震得人耳膜发颤:“官差拿人!闲人避让!”

车驾猛地停住,惯性让楚尧手里的茶盏晃了晃,温热的茶水溅在手背上。外面传来陆巡佩剑出鞘半寸的“噌”声,那是护卫队遇袭时的警戒信号。楚尧眼底却瞬间掠过一丝雀跃——长在深宫,见惯了规行矩步的侍卫和花架子般的演练,这样鲜活的冲突,比话本里写的还要勾人。她把茶盏往云岫手里一塞,声音里带着点压抑不住的急切:“看看去!”

不等云岫阻拦,她已经凑到帘缝边,指尖把织金帘幕捏出几道褶皱,连鬓角别着的那朵素白梅花都蹭得微微晃动。透过细密的织金纹路,外面的景象清晰地映入眼帘:五个身着黑衣的人影正往车驾方向窜,每人腰间都佩着一柄短刀,刀刃在天光下闪着森冷的光。他们逃窜时背靠背互为掩护,脚步起落间透着章法,显然是常年走江湖的练家子,绝非寻常盗匪。

京兆府尹赵德明带着一群衙役在后面追,他那顶乌纱帽歪到了脑后,藏青色的官袍下摆沾满了泥点,显然是追了一路。离着十步远,楚尧就听见他喘得像头跑累的老黄牛,一边跑还一边喊:“别让他们跑了!抓住有重赏!”

陆巡按剑就要下令护卫上前拦阻,楚尧却忽然“咦”了一声,指尖往帘外斜前方点了点。云岫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斜刺里的巷口冲出来个布衣青年,穿件浆洗得发硬的灰布袍子,袖口磨出了毛边,手肘处还打了个整齐的青布补丁,领口沾着点尘土。可他的身形却挺拔得像棵迎着北风的青松,即便穿着粗布衣衫,也难掩那份硬朗的气度。

青年冲出去的瞬间,腰间别着的旧布囊晃了晃,露出半片磨损的铜片。那铜片边缘呈方形,隐约能看见繁复的纹路,楚尧的目光骤然一凝——这方印的轮廓,竟和她在宫藏的《功臣图鉴》里见过的顺义侯家传印信,有七分相似。顺义侯顾家是开国功臣,没想到竟能在这里见到疑似传家宝的物件。

为首的盗匪眼看就要冲进围观的人群里,青年已经欺身而上。那盗匪也是个狠角色,回身就一刀横劈,刀锋带着凌厉的风,擦着青年的发梢掠过。就在众人惊呼的瞬间,青年却像早有预判,脚下踩着诡异的步法侧身避开,左手顺势扣住对方手腕,骨节分明的手型透着常年习武的力道。只听“咔嗒”一声轻响——那是腕骨错位的清脆声响,盗匪惨叫着松开手,腰刀“当啷”一声砸在青石板上,震得火星四溅。不等对方倒地,青年肘部已经闪电般顶在他胸口,动作干脆得像切豆腐,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仿佛只是拍掉了身上的灰尘。

“好!”围观的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卖糖葫芦的老汉举着插满红果的杆子忘了吆喝,连花白的胡子都激动地翘了起来;旁边茶馆的伙计探着身子趴在窗台上,拍着窗框叫好。剩下四个盗匪见状,立刻放弃逃窜,呈扇形围了上来,刀光剑影瞬间笼罩了青年。楚尧下意识攥紧了手里的玉簪,指腹被簪头的荷纹硌得生疼——这架势,不像是宫里沈师傅教的那些套路,每一招都往要害上走,透着股野劲的利落,是在生死间练出来的真功夫。

左边的盗匪挥刀横扫,直取青年下盘,右边的则持刀直刺,攻他心口,另外两人在旁游走,伺机偷袭。青年却不慌不忙,翻身避开横扫的弯刀,靴底狠狠踹在偷袭者的面门上。那人惨叫一声摔在地上,楚尧隔着帘幕都分明看见他嘴角溢出血丝,牙上还沾着血沫。他落地时顺势一滚,避开直刺的刀锋,右手抄起地上的一根扁担,手腕翻转间就挡住了另外两人的攻击,扁担与刀刃相撞,发出“砰砰”的闷响。

不过三息功夫,五个盗匪就全躺倒在地,有的抱着手腕哀嚎,有的捂着胸口抽搐。青年站在中间缓气,灰布袍子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额角的碎发沾着晶莹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落。他却只是抬手随意抹了把脸,连粗气都没多喘一口,眼神清明而镇定,扫过地上的盗匪时,带着几分冷冽。

赵德明终于赶了上来,叉着腰喘了半天才顺过气,肥厚的手掌拍着胸口,目光在青年身上扫来扫去,像在掂量什么值钱物件。他走到青年面前,居高临下地问:“你是何人?在此做甚?”

“顾献安,路过。”青年声音不高,却稳得很,没有丝毫慌乱,“见他们要伤百姓,顺手拦了。”他说话时眼神坦荡,直视着赵德明,没有丝毫闪躲。

这时,衙役从为首的盗匪身上搜出一个锦袋,双手捧着呈到赵德明面前。赵德明打开锦袋的瞬间,眼睛亮得像见了金子——里面赫然是一块凤纹金牌,金牌上的凤凰展翅欲飞,纹路精细,鎏金工艺是江南贡品的路子,寻常盗匪哪能拿到这样的物件。他捏着金牌转了两圈,忽然冷笑一声,目光变得阴鸷:“顺手?寻常百姓有这身手?我看你怕是和他们一伙的,故意演这出戏,想混淆视听!”

地上的盗匪头目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突然扯着嗓子喊:“顾老大!别装了!那批货不还在你身上吗?卖兄弟独吞算什么好汉!兄弟们跟你出生入死,你却想独得好处!”他一边喊一边往顾献安那边爬,一副要揭穿“真相”的模样。

人群顿时炸了锅,交头接耳的声音此起彼伏。“原来他们是一伙的啊”“怪不得身手这么好”“真是人心隔肚皮”的议论声传到楚尧耳朵里,她不由得皱起了眉。赵德明一挥手,衙役们的刀“唰”地就架到了顾献安颈边,刀锋的寒气让顾献安额角的汗珠都凝固了。楚尧看见顾献安眉头皱了皱,眼底闪过一丝怒意,却没急着辩解,反而伸手往怀里掏。

“别动!再动就当拒捕处理!”赵德明立刻喝止,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发颤。他早就看这青年不顺眼了,要是能抓个“盗匪同党”,说不定还能在上面面前邀功请赏。

楚尧的呼吸顿了顿。她看得清楚,顾献安指尖先勾到了一根褪色的青绦,那青绦料子陈旧,却浆洗得干净,他动作轻得像怕碰坏什么珍宝,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摸出一枚铜印——那印的轮廓,那上面隐约可见的“忠勇”二字,和她在宫藏图谱里见过的顺义侯家传印信,几乎一模一样。

“家传之物。”顾献安把铜印举起来,青绦在风里轻轻晃了晃,“还有袭职文书,奉车都尉,刚承袭的。”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瞬间压下了周围的议论声。

赵德明接过文书翻来覆去地看,又捏着铜印掂量,指腹反复摩挲着印边的纹路,脸色阴晴不定。那文书盖着礼部的印章,做不了假;这铜印的工艺也绝非寻常人家能仿制。盗匪们还在含糊地起哄,喊着“穷孤儿哪来的爵位”“肯定是伪造的”,直到衙役粗暴地用抹布堵住他们的嘴,才算安静下来。

赵德明骑虎难下,刚要硬着头皮喊“带走再审”,一道女声轻轻飘了出来,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慢着。”

车帘被云岫轻轻掀开,楚尧探出头时,鬓角别着的半朵白梅还带着墓园的寒气,素色的衣裙在风中微微飘动,宛如月下谪仙。她没看脸色发白的赵德明,目光直落在顾献安手里的铜印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的绣线——那是母亲生前教她绣的荷纹,针脚细密,和玉簪上的残荷遥遥呼应,都是母亲留给她的念想。

“那印,借我看看。”她的声音里还带着点刚从墓园回来的鼻音,却让喧闹的人群瞬间静了下来,连风吹过街角树梢的声音都听得见。赵德明这才看清车驾上的鸾凤纹和侍卫腰间的皇家令牌,吓得腿一软就想跪,被楚尧抬手拦住了,指尖还带着玉簪的凉意。

陆巡上前,从顾献安手里接过铜印,双手呈到楚尧面前。楚尧没接,只是垂眸细看。印面不大,却沉甸甸的,印边“开国辅运”四个字刻得深峻有力,转角处那个极小的磕痕清晰可见,和图谱里标注的分毫不差。她指尖轻轻点了点那个磕痕,声音带着几分悠远:“顺义侯顾家的忠勇印,太祖亲赐的,赵府尹身为京兆府尹,应该认得。”

赵德明额头的汗瞬间下来了,顺着鬓角往下淌,浸湿了衣领。他连忙躬身,连声道:“下官眼拙,下官眼拙!不知是公主殿下在此,方才多有冒犯,还望殿下恕罪!”他一边说一边指挥衙役,“还愣着干什么?把这些盗匪都押回去严加审讯!”衙役们不敢耽搁,拖着地上的盗匪就走,赵德明也想跟着溜,却被楚尧叫住了。

“赵府尹,”楚尧的声音淡淡的,“这些盗匪持有皇家贡品凤纹金牌,绝非寻常盗案,还望将此案需彻查到底。”

“是是是!下官一定彻查,给殿下一个交代!”赵德明连连应诺,恨不得立刻从这儿消失。

顾献安愣了愣,才反应过来眼前这位素衣女子竟是公主,连忙行礼,动作标准而恭敬:“微臣顾献安,参见公主殿下。”却被楚尧笑着拦住,指尖轻轻摆了摆:“路见不平而已,不必多礼。”

她的目光扫过他磨白的袍角和手肘的补丁,又想起方才那利落的身手,忽然笑了,眼底的沉郁散去不少,多了几分灵动:“看你身手这么好,今后有什么打算?”

顾献安攥了攥手里的铜印,耳尖有点红。他低声道:“想投军,只是……没有门路。”奉车都尉虽是个低阶爵位,但俸禄地委,更无实权。他想上战场,重现顾家当年的荣光。

楚尧眼睛一亮,转头冲车外喊:“陆巡!巡防营是不是在招兵?”陆巡是羽林军校尉,对京中军备之事了如指掌,立刻应道:“回殿下,是,三日后公开选拔。”

楚尧转回来,眼里闪着狡黠的光,像发现了宝藏的孩子:“巡防营虽不比羽林军,却是京畿防卫的重中之重,只要你有本事,在哪都能发光。三日后去考,凭本事考进去,没人敢说闲话。”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里满是笃定,“我赌你能过。”

顾献安抬头时,正撞见她眼里的光,像初春刚破冻的湖面,映着晚霞的余晖,亮得晃人。那目光里没有丝毫公主的骄矜,只有纯粹的信任和鼓励。他喉结动了动,郑重地躬身,声音比往常沉了几分,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承诺:“微臣定不负殿下所望。”

车帘落下时,楚尧听见外面传来赵德明含糊的道歉声和顾献安的回应,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云岫重新给她倒了杯热茶,瞥见她指尖摩挲玉簪时带笑的弧度——那点从墓园带回来的沉郁,终于像檐角的融雪般,慢慢散了。

“陆巡。”楚尧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耳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明日去趟巡防营。”她顿了顿,补充道,“就说不必太过照顾,留心一下就好。”

车驾重新启动,碾过青石板的声响都比来时轻快了许多。楚尧靠在车窗边,看着晚霞把远处的宫墙染成暖红色,指尖反复摩挲着玉簪上的残荷。顾献安……她在心里念了一遍这个名字,指尖无意识地在玉簪残荷纹上顿了顿,唇角的笑意又深了几分。母亲若是看见,应该也会为她高兴吧。

车外,顾献安站在原地,握紧了手里的铜印。风卷着他的灰布袍子,带着初春的寒意,却吹不散那枚印传来的暖意——那是家族传承的温度,还有方才少女眼里的光,亮得像一团小火,要把这沉寂多年的寒意,都融成滋养新生的春水。他抬头望向车驾远去的方向,目光坚定,三日后的选拔,他势在必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