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星屿不相逢 > 第8章 第八章 鸣笛声

星屿不相逢 第8章 第八章 鸣笛声

作者:柠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11:50:48 来源:文学城

周屿的休息室里新添了一幅画——雾中海港,两艘船的轮廓在朦胧中若隐若现。林薇第一次见到时,挑了挑眉:“太忧郁了,不符合你现在的形象。”

他没解释,只是每天直播前都会在那幅画前站一会儿。

今晚《夜航》的主题是“信号”。直播开始前,他收到沈星发来的新视频——她在成都的露天音乐节上,即兴弹唱了一首关于等待的歌。

“在人群中独唱/等待一个回响/明知可能无应答/仍向着虚空张望”

歌词直白得惊人。评论区都在猜测她在等谁,而周屿知道,这是她独特的鸣笛方式。

直播开始,他说:“今夜我们来聊聊那些在浓雾中传递的信号。”

他讲述着航海史上那些著名的迷雾航行,船只如何通过鸣笛确定彼此的位置。然后话锋一转:

“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我们发出信号,等待回应,在不确定中判断距离。有时鸣笛声太弱,被风吞没;有时太强,惊飞了原本可能靠近的船。”

直播结束后,他给沈星发了条信息:“听到了你的鸣笛。”

她很快回复:“也听到了你的。”

合作企划的第二次拍摄安排在周屿的休息室。沈星到来时,第一眼就看见了那幅雾中海港。

“新买的?”她问,指尖轻轻拂过画框。

“嗯。”他递给她一杯茶,“觉得适合《夜航》的氛围。”

拍摄间隙,他们讨论着下一期内容的方向。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阴影。有那么一刻,周屿觉得他们就像两个普通的内容创作者,而不是被流量捆绑的表演者。

“我觉得可以做一个关于‘误解’的主题。”沈星突然提议,“人们总是通过碎片来拼凑完整,就像通过鸣笛声来判断船的大小。”

他看着她,想起网络上那些关于他们的猜测和解读。

“比如我们?”他问。

“比如所有人。”她微笑,眼神却认真。

拍摄进行得出奇地顺利。他们在镜头前讨论城市、音乐、创作,那些在直播中从未展露的真实想法。摄影师几次忘记喊停,因为“对话太自然了”。

结束时,沈星站在那幅画前良久。

“你知道吗,”她轻声说,“在真正的浓雾中,船只不仅要鸣笛示警,还要学会关闭部分感官,专注地听。”

他站到她身边:“你是说,我们被太多噪音干扰了?”

“我是说,”她转头看他,“也许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关闭外界的声音。”

这句话悬在空气中,比任何直白的表达都更有分量。

她离开后,周屿在画前站了很久。然后他拿起手机,订了一张去成都的机票——不是工作安排,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只是一个突然的决定。

当晚,他在《夜航》中播放了沈星那首《等待》的片段,接着说:

“有时我们收到信号,却犹豫是否要回应。不是害怕靠近,而是担心自己的鸣笛,会改变对方的航向。”

直播结束后,他收到沈星发来的一段视频——成都深夜的街景,雨水打湿的街道反射着路灯的光,空无一人,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汽笛声。

没有配文,没有说明。只是一个单纯的信号。

周屿反复观看那段视频,然后在凌晨三点回复:

“下周我会去成都,无关工作。只是想看看那座让你写下那些文字的城市。”

这次,他等了整整一个小时,才收到她的回复:

“成都的雨这个季节很冷,记得带伞。”

一句看似寻常的提醒,却让他微笑起来。这是她独特的回应方式——不直接表达期待,却暗含关心。

起飞前夜,周屿站在公寓窗前,看着上海的夜景。这座城市他生活了十年,每一个角落都熟悉得如同掌纹。而此刻,他却因为即将前往另一座城市而感到久违的期待。

林薇发来消息提醒明天的商业直播,他回复:“会准时参加。”

然后他打开行李箱,放了两把伞。

鸣笛已经得到回应,浓雾中,两艘船正在缓慢而坚定地调整着航向。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