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星屿不相逢 >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基石

星屿不相逢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基石

作者:柠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11:50:48 来源:文学城

“星屿家园”的设计图纸铺满了整张会议桌,但周屿和沈星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旁边白板上写下的几条核心准则上。

这不是一次创意讨论,而是一场关乎“星屿文化”生命线的立法会议。在场的除了核心内容团队,还有新聘请的首席财务官(CFO)程真和法务总监秦悦。

“过去的危机告诉我们,热情和理想是船的帆,但财务透明和法律合规,才是船的龙骨。”周屿的声音在仓库改造的会议室里回荡,清晰而冷静,“风浪来时,帆可以调整,但龙骨绝不能断。”

程真,一位气质干练的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接着他的话,指向白板上的第一条:“财务阳光法则。所有项目,无论大小,资金流向必须全程可追溯。公益板块独立核算,每一分钱的进出,都要对捐赠人和社会有明确交代。我们会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部分信息的不可篡改和有限度公开。”

秦悦扶了扶眼镜,补充第二条:“决策避嫌原则。所有涉及关联交易、亲友合作的项目,必须提前申报,由独立董事和法务团队进行合规性审查。周总、沈总,你们二位也需遵守,确保公司利益至上。”

沈星看着那两条准则,目光凝重。这意味着他们将主动放弃一部分“灵活性”和“人情”,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她深吸一口气,点头:“我同意。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未来的所有猜疑,让我们站得更直。”

接下来的几天,“星屿文化”进行了一次刮骨疗毒式的内部整顿。程真带领团队重新梳理了所有过往项目的账目,建立了更为严格的预算审批和报销流程。秦悦则起草了厚厚一叠内部管理规章,从版权归属到商务接洽,事无巨细,皆有法可依。

过程并非没有阻力。一位跟随周屿多年的老部下,因为一个金额不大的报销单据不合新规被退回,私下抱怨“规矩太多,寒了兄弟的心”。

周屿亲自找他谈话,没有讲情面,而是给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因为这张不合规的票据,将来在关键时刻成为别人攻击我们整个公司的借口,导致项目停摆,团队失业,你觉得哪个更‘寒心’?”

老部下沉默离去,但第二天,他将重新按要求填好的单据交了上来。

与此同时,沈星主导建立了“项目伦理审查委员会”。在《屿见·星火》的新选题——关于某地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讨论会上,团队最初方案更偏向于展示旅游开发带来的积极变化。

沈星叫停了讨论,提出了审查委员会的第一个质询:“我们的镜头是否只对准了光鲜的一面?那些因搬迁而失去祖屋的老人,那些在商业化中迷失的年轻人,他们的声音在哪里?如果我们只呈现一种声音,那我们和那些粉饰太平的宣传片有什么区别?”

会议室一片寂静。年轻的编导们面面相觑。

周屿打破了沉默:“沈总说得对。真实,有时候是刺耳的。我们的责任不是回避,而是如何更全面、更深刻地呈现这种复杂性和其中的矛盾。这才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项目方向被重新调整,团队带着更审慎的态度,奔赴实地。

一个月后,当“星屿文化”将经过脱敏处理的财务流程框架和项目伦理审查白皮书,主动发给所有合作伙伴及媒体备案时,业内为之震动。这种近乎“自曝其短”的坦诚,反而建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信任壁垒。

深夜,周屿和沈星最后一次核对即将发布的《星屿文化透明度报告》。

“感觉怎么样?”沈星问,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轻松。

“像给船装上了最先进的导航和压舱石。”周屿合上报告,看向她,“虽然船速好像慢了一点,但从此,我们可以安心航向任何风暴,而不必担心会倾覆。”

他们相视一笑。这一次,他们守护的,不再是某个人、某个项目,而是一个名为“星屿”的理念和系统。这个系统,将比他们任何个人的生命都更加长久。

基石已定,大厦可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