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星屿不相逢 >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钢骨

星屿不相逢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钢骨

作者:柠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11:50:48 来源:文学城

周屿的摄影展定名为《后台》,选址在外滩源一栋拥有百年历史的建筑里。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肖像或风景展,而是他多年来用镜头记录的、聚光灯照不到的角落。

布展最后一天,沈星从云南飞回。她风尘仆仆,直接拖着行李箱来到了展厅。

空旷的展厅里,水泥地面保留了原始的粗粝感,高大的白墙上错落着悬挂着黑白照片。没有华丽的装帧,只有图像本身的力量。

沈星一幅幅看过去。

有凌晨四点清洁工在空旷街道上扫地的背影;

有建筑工地在夕阳下如同金色骨架的剪影;

有老式理发店里,老师傅给客人剃头时专注的神情;

还有几张,是她熟悉的——联合直播前,他在后台低头修改台本的瞬间;成都那家废弃厂房里,从屋顶裂隙倾泻而下的光柱;凉山夜里,篝火映照下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这些照片沉默无声,却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共同的主题:那些被忽略的真实,那些在宏大叙事下的细微脉搏,那些构成生活底色的、坚韧的“钢骨”。

周屿站在展厅中央,看着她缓缓走过每一幅作品。

“怎么样?”他问,声音在空旷的展厅里产生轻微的回响。

沈星在一幅照片前停下。那是大剧院“幕间告白”那晚,从后台防火通道拍摄的视角——楼下是繁华的上海夜景,璀璨如星河,而通道内昏暗、安静,与外面的喧嚣形成强烈对比。

“这里,”她指着照片中那片昏暗,“才是我们真正相遇的地方。”

他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看着那幅照片。

“这个展览,”他轻声说,“是我对‘真实’的又一次回答。流量会过去,话题会冷却,但这些瞬间不会。它们构成了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证据。”

开幕当天,业内来了许多人。人们穿着得体,在作品前驻足、低语。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但周屿和沈星都显得很平静。

在媒体采访时,有记者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不久前的那场风波。

“经历那次事件后,二位对‘真实’这个词,是否有新的理解?”

周屿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展厅里的作品,最后落在身旁的沈星身上。

“以前,我觉得真实是一种选择,一种对抗虚伪的姿态。”他缓缓说道,“但现在我觉得,真实更是一种能力。它需要你有足够的底气去坚持,有清晰的认知去辨别,有强大的内心去承受它可能带来的代价。它不是你喊出的口号,而是你活出的状态。”

沈星点头,补充道:“就像这些照片里的普通人,他们从不标榜自己真实,但他们本身就是真实的化身。我们追求的,是成为像他们一样,让真实融入骨血的人。”

他们的回答,超越了娱乐八卦的范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让提问的记者也肃然起敬。

展览间隙,林薇找到周屿,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有几个之前解约的品牌,又回头来找我了,开价更高。”

周屿只是淡淡一笑:“按我们定的标准筛选就好。”

他现在有足够的资本,只与尊重他和他作品价值的品牌合作。

杨莉也低声对沈星说:“平台方决定把《星火相传》作为重点IP长期开发,还想跟你签深度合作协议。”

沈星平静地点点头:“前提是,我们必须拥有内容的主导权。”

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规则的人,而是成为了参与制定规则的一方。

展览持续了三天,观者如潮,在艺术界和大众层面都引发了广泛讨论。《后台》被认为不仅是周屿的个人艺术表达,更是一代内容创作者对自身身份与价值的深刻反思。

闭幕那晚,人潮散去,工作人员在做最后的清场。周屿和沈星留在展厅里,漫步在那些即将被取下的照片之间。

“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她问。

“休息一段时间。”他说,“然后,可能写点东西,不是剧本,就是自己想写的东西。”

“我也想沉淀一下,”她说,“《星火相传》第一季结束后,需要好好总结,规划下一步。”

他们在最初的那张——联合直播后台的照片前停下。

照片里,当时的他们还带着些许试探和疏离。

“回头看,觉得我们走了很远。”沈星感慨。

“路还长。”周屿握住她的手,“但好在,钢骨已成。”

展厅的灯光次第熄灭,最后只剩下一盏射灯,照着他们面前这张记录着起点的照片。光影在他们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如同他们再也无法分割的命运轨迹。

风暴淬炼了锋芒,时光沉淀了浮华。他们终于从流量洪流中跋涉而出,在真实的彼岸,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坚不可摧的城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