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养的“八戒猪”是按天收费的 > 第3章 味之本源

我养的“八戒猪”是按天收费的 第3章 味之本源

作者:代木易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15:11:46 来源:文学城

天魔寨的盛典,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远超林守毅最乐观的想象。

直播的精彩片段被剪辑成数十个短视频,在各大平台病毒式传播。

#按天收费的八戒猪#这一话题甚至一度冲上本地热搜榜前三,引发了线上线下的大讨论。

赞誉首先如春潮般涌来。

《国家农业科技》在头版刊登了题为《“八戒标准”:智慧农业与品质追求的完美融合》的长篇报道,资深记者王明明在文中写道:“在天魔寨,我们看到了科技赋能传统养殖业的极致体现。芯片溯源构建了完整的信任链条,每日运动量和中药调理的数据化管控,重新定义了现代化生态养殖的新范式。”这篇报道被各级农业部门官网纷纷转载。

健康生活领域的顶流博主“康康姐”专程来到天魔寨,拍摄了一支vlog。

镜头里,她跟着“八戒猪”在N形跑道上慢跑,气喘吁吁地对粉丝说:“家人们,看看这肌肉线条,这精神状态!自律给我自由,这句话猪猪们都做到了!它们每天跑步一百分钟,接受中药调理,吃得比我们都健康。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优质蛋白来源!”

视频点击量破千万,评论区成了大型“自愧不如”现场。

更直接的反馈涌向了林守毅和林小满。

公司的客服电话几乎被打爆,小满的那台旧平板电脑因为不断涌入的微信咨询和信息,一度卡顿死机。

“林经理,我想定制一头!对,就要那种每天跑步的!档案一定要齐全!”

“我们是滨海市的‘绿野仙踪’有机超市,想咨询一下批量采购的可能性……”

“我是健身博主,能不能合作推广?我的粉丝都对这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猪肉特别感兴趣!”

就连那天作为“配角”展示的生态黑羽鸡、木兰溪大白鹅、山林山羊,也瞬间成了抢手货。

原本只是利用林下空间进行的辅助养殖,订单却如雪片般飞来,负责禽畜养殖的老赵忙得脚不沾地,又是欢喜又是愁:“守毅,咱们那几百只鹅、百来头羊,根本不够分啊!这……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然而,阳光下也总有阴影。

赞誉愈盛,质疑与嘲讽的声音也愈发尖锐刺耳。

在最大的短视频平台,一个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科普博主“真相哥”发布了一条题为《解剖“八戒猪”:一场精心策划的农业骗局?》的视频。

视频中,他语气讥讽:

“猪跑步?各位不觉得滑稽吗?镜头前跑几步,谁知道镜头后是不是躺着睡大觉?这摆拍痕迹也太明显了!按天收费?更是哗众取宠的噱头,纯纯的智商税!本质上就是把包装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罢了。”

这条视频点赞高达数十万,下面的评论更是不堪入目,“人傻钱多”“故弄玄虚”等字眼层出不穷。

在专业的“畜牧养殖论坛”上,一篇匿名的长帖引发了激烈争论。

帖子标题为《“八戒标准”是否违背动物福利与自然生长规律?》,文中从专业角度提出质疑:

“猪的天性是懒散,强制每日长时间奔跑,是否会造成应激反应,影响肉质?过度强调中药调理,是否意味着基础防疫存在漏洞?这种高投入、高强度的管理模式,脱离了创始人的个人理想主义光环,在规模化扩张中能否持续?其高昂的成本,注定了它只能是少数人的奢侈品,与普惠农业的方向背道而驰。”

这篇帖子逻辑清晰,引经据典,在业内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有个别竞争对手在私下交流时,也流露出类似的观点。

面对这冰火两重天的境地,林守毅显得异常沉默。

他没有开直播回应,也没有在社交媒体上辩解。

他只是更久地待在猪舍里,更仔细地检查每一批新收购的中药材,更频繁地查看跑步记录和健康档案数据。

他深知,所有的赞誉都可能随风而逝,而所有的质疑,唯有靠更严格地执行标准、拿出更过硬的产品才能无声地回应。

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猪不会说谎,数据不会骗人。”

但这份沉默,无法缓解日益增长的订单带来的现实压力。

这天傍晚,林小满抱着一台新平板电脑,脸上带着疲惫又兴奋的神色,找到了正在检查新一批苦菜干质量的林守毅。

“毅哥,这是刚换的设备,不然真扛不住了。”小满点开屏幕上的订单汇总表,“你看,私人定制这个月又增加了十二单,都是要求全程档案可查的。另外,‘滨江明珠’、‘华尔道夫’还有‘云顶国际’这三家五星级酒店,都发来了长期供应协议的草案,需求量很大!”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焦虑:“照这个趋势,就算我们把所有达到出栏标准的猪都算上,库存最多也只能支撑三个月。而且,酒店对品质和规格的稳定性要求极高,我们现有的出栏节奏和猪只来源……有点悬。”

压力实实在在地传导过来,像一根逐渐绷紧的弦。

林守毅放下手中的苦菜,眉头紧锁。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暮色中渐次亮起灯光的猪舍。

最大的瓶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源头:种猪和猪仔。

目前养猪场的猪仔主要依靠外购,来源繁杂,品种不一。

有的猪仔买回来就体弱,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单独照料;有的生长速度慢,达不到“八戒”体系预期的增重效率;还有的性情暴躁,难以适应每日的跑步训练。

这种先天的不一致性,极大地增加了后期管理和品质控制的难度与成本。

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中药调理、更精细的饲喂,才能勉强将其纳入“八戒”轨道,事倍功半。

一次深夜的核心团队讨论会上,当大家再次为猪源问题争论不休时,林守毅用笔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下了四个字:自培种猪。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明白这四个字的分量。

这意味着他们要投入巨资,建立自己的核心育种群,引进优秀的种猪基因,从配种、妊娠、分娩、哺乳开始,全程可控。

他们要像培育运动员苗子一样,从最源头的基因开始把控,选育出最适合“八戒”模式——体质强健、抗病性强、性情温顺、肌内脂肪沉积均匀、风味优良的专属猪种。

这是一个投入较大、周期较长、技术门槛较高的系统工程。

它考验的不仅是资金,更是耐心和技术积累。

但这也是决定“八戒猪”能否真正摆脱外部依赖,形成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是应对一切质疑的终极答案。

“干!”林小满第一个打破沉默,拳头砸在桌子上,“不然永远被人卡着脖子!”

老赵也缓缓点头:“是得有自己的根了。”

第二天,林守毅就拨通了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国内知名猪育种专家李教授的电话。

电话里,他详细阐述了“八戒”模式的理念和面临的困境,以及自培种猪的决心。

李教授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林场长,你的想法很有魄力,也切中了要害。我下周带团队过来实地看看,我们当面详谈。”

复杂的、充满未知的科技攻关,即将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眼前汹涌的市场需求和为未来更深层次的发展铺路,养猪场围绕“生态”核心,一系列动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一方面,林守毅派出了几个采购小组,深入木兰溪上游的各个村落,面向当地农户,广泛征集、收购特定品种的野菜、天然谷物和用于保健的中草药。

他们不仅收购常见的马齿苋、蒲公英,还寻找特定品种的大吴风草、鱼腥草、艾草,甚至一些当地老人推荐的、有着清凉解毒功效的其他草药。

目标是建立更丰富、更具功能性和科学性的猪饲料配方库,让“八戒猪”的食谱更加多元化、健康化和针对性。

另一方面,生态鸡、鸭、鹅、羊的养殖规模,也在林守毅“量力而行、品质为先”的原则下,开始了科学规划的扩张。

他们划定了新的林下养殖轮牧区,设计了更符合禽畜天性的舍棚,并严格限定单位面积的养殖数量,确保在追求“量”的同时,绝不牺牲一丝一毫的“质”。

天魔寨,在盛典的喧嚣过后,并未沉寂了,而是进入了一种更加紧张、更加务实、着眼于未来的“深蹲”状态。

林守毅知道,下一阶段的跳跃,需要此刻更扎实的蓄力。

溪云初起,山雨欲来,前路既充满了机遇,也布满了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