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王爷他总想蹭我功德 > 第2章 化厄符

王爷他总想蹭我功德 第2章 化厄符

作者:银三千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6 22:35:35 来源:文学城

詹蛟在前引路,青瑗拄着竹杖跟在后面。

她扭伤了脚走不快,只能一步一顿地踏上白玉石阶。就这样,她终于进了心心念念的平西王府。

穿过青龙照壁,他们沿着青石板路缓步而行。

平西王府按一品大员规制修建,前院中轴线上有三重大殿,一座高过一座,朱红的高墙与黄琉璃瓦铺就的重檐庑殿顶,庄严肃穆,彰显主人高贵的身份。

一个个高矮胖瘦不一的官员手握卷宗,穿行其间,忙着处理当日的公务,全然无法分心他顾。

他们沿着抄手回廊,穿过两道侍卫把守的垂花门,进得后院。入目是宽广不知边际庭院,蜿蜒的回廊连接院落,走在廊中一眼望不到头。

青瑗感到自己如同进了一座大型园林,其间草木顽石相映成趣,清凉幽静,鸟语花香。

不知走了多久,直到日头西沉,天边的云霞由绯红渐渐转为青黑,暮色悄然四合。青砖筒瓦的亭台楼阁轮廓隐入夜色。

这时,鱼贯而出的侍女提着灯笼,依次在檐下与廊柱的铜钩处掌上灯笼。她目力所及之处,都被灯火照得通明。

穿过月门后一丛翠竹,青瑗被引到王府东北角的一处小院外。她抬头看去,在昏黄的廊灯下,依稀辨得“灵来院”三个大字。

灵来院么……

灵来这名字……倒恰恰贴合了她这重活了一世的幽灵身份。

她忍不住从心底生出几分自嘲来。

走进院中,却见是一副年久失修的破败景象。

庭中落叶堆积,杂草丛生。院子西南角,还生长着一棵枣树。那树干足有三人合抱那么粗,枝头挂着几片摇摇欲坠的黄叶。

院中房舍环抱,各配耳室,屋舍用途齐全,断不会让人觉得缺少了什么。不过屋内屋外俱是黑黢黢的,无人点灯。

青瑗并不是娇生惯养的女子,况且前世也曾流离失所,流落荒郊,吃尽了苦头。

但王府里竟还有这么既偏远又破旧的屋子,乍一看到还真不太适应。那屋顶的瓦片,怕是连遮风挡雨都成问题。王爷把她安排到这个院子,还真是……不安好心。

或许是叫她知难而退吧。

以为不让她好过,过上几天,她就会灰溜溜地自己离开?

那他可想错了,她这次,显然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詹蛟对着身后空空的院门道:“来人。”

转眼间,两名侍女提着灯笼进了院门,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等候在门外的。

这两人行动间有些拘束不安,不似青瑗见到的别的侍女那般有条不紊,似乎是临时接了通知,毫无准备被分来此处伺候。

“你二人在灵来院中伺候。”詹蛟冷着脸吩咐道,声音并无半分亲厚。

“是。”两名侍女深深低头行礼,如此一来,站在她们身前的青瑗只能看见她俩乌黑的后脑勺。

詹蛟点头示意,又回头对青瑗说:“您有事吩咐她们,在下告退。”话音刚落,人影已消失在几丈之外。

根本就没想等青瑗回应。

她本想留住指挥使,问问何时能见到王爷。但刚说出“大人”二字,詹蛟就跟脚底抹油似的,不知使了个什么轻功,三两下就消失在翠竹林里。

她拖着伤脚又追不上他,只好在心底叹了口气。

指挥使大人这般行事,若说没有得到平西王的命令,她是不信的。

她回过头打量近前的侍女,她俩一人提一只灯笼,浅色的百迭裙在暖光下呈暖黄色,衬得两名侍女温婉可人。两人不约而同地有些战战兢兢,在新主子发话前不敢抬头。

青瑗心想自己人生地不熟的,也无人可依靠,要从两名侍女身上打听些王爷的事,可得先和她俩熟稔起来,而不是眼下这般疏离。

“抬起头来,你俩叫什么名字。”青瑗开口问道。

两人闻言终于敢抬起头,次第道:“回道长,奴婢巧兰。”“奴婢巧蕙。”

青瑗见两人眉目相似,猜想她俩应是姐妹。

“巧兰,巧蕙,是王爷让你们来的吗?”

“回道长,是周管事点我俩来的。”

“是么。”

青瑗不知道周管事是谁,但想来多半是打理内院杂务的管家。她只觉得眼下的情形,怎么看她们被打发来,也不是什么好差事。可她二人恭恭敬敬,没有丝毫懈怠,也是十分难得了。

她轻笑道:“如此,有劳你俩照顾了。”

“这是做婢子的本分。道长,奴婢扶您进去吧。”其中一个长相俏丽些的侍女,见青瑗扶着竹杖,连忙放下另一只手的杂物,前来搀扶她。

“我自己来就成。你们先去掌灯吧。”

“是。”两人得了令,走在前面进了院子,麻利地将檐角的灯点亮换上。一时间,黄澄澄的灯光得以照亮小院。

青瑗缓缓向正厅走去,路过花圃时,她不经意间一瞥,发现杂乱的花圃里,杂草的乱生,其间竟开着紫色的小花。

乍一眼看到这花,她惊喜极了,不顾脚伤地蹲下去,以指轻抚叶片,笑道:“这里竟有秦艽,这花以往我只在书中见过。”

她曾翻阅《医经》,习草药医道。奉州地处西北,有秦艽并不奇怪。只是青瑗毕竟来自南地,在她生长的地方,从没见过这书中记载的植物。

十道九医,她在青云观时,也常去山间采药。每当遇见可入药的花草时,她都发自内心感到喜悦。

久而久之,山间的花草,就变成了她的朋友一般。它们习性特质迥异,长在漫山遍野,或是悬崖山洞里。关于这些草药,她讲个三天三夜都讲不完。有白雪似的刺槐花,浑身是刺的毛莓,翠绿的地锦……

而眼前的这片秦艽,则有着浓艳的紫色,给走进这方寥落天地的人,带来恰到好处的动容。

青瑗站起身,不由得对这院子生出些许好奇来,遂问道:“你们知道这院子以前住过谁吗?”

巧兰一脸“我不知道”的神情。而她身旁的巧蕙看上去比她年长,脸型圆润,额头饱满。

巧蕙凝神思索了一会,答道:“回道长。这座小院,是老平西王的军师云邈真人的旧居。”

“哦?”

听这名字,也是个道士?

她曾听说,平西王幼时体弱,瞧了许多大夫都不见好。后来老平西王请了许多道士想办法医治,连驱邪也用上了,也无甚作用。

自那以后,就有传言说老平西王不喜道士,还停了奉州内道士的道籍考核,数年未曾签发一张道籍。这就导致了奉州百姓虽也向道,但无处出家,只能断了出家当道士的念头。

正因为此,要想师门另外三人全都获得平西王的庇佑,少不得要求到平西王本人头上。

不过今夜……定是见不到王爷了。

这院子少说也有三五年没住过人了,也不知道那云邈真人,离开王府后去了哪里。

推开门,灰尘和霉味扑面而来。青瑗掌灯看去,看见墙角屋檐起了层层蛛网。用来待客的正厅都是如此,更别说卧房和书房。

青瑗拄着个竹杖走了这么久,脚腕早已疼得不行,只是一直强忍着,从不喊停下来歇息。待终于见到了坐塌,草草用袖子将其上的灰尘拂去,坐下倚着靠背休息。

而巧兰和巧蕙早有准备,拿着苕帚毛掸子和巾帕等洒扫用具忙前忙后,干净十足地将屋子彻底打扫了一番。

这房子年久失修,瓦片散乱,有的已经碎得看不见全貌。

而此刻的屋顶上,无人发现的是,一只黑背白腹的猫,正透过瓦片的缝隙,一双圆润金瞳居高临下的盯着屋内之人。

此猫正是平西王裴怀安,或者说黎扶景所化。他常常变换成猫,游走于王府的屋顶之上,做些身为人时无法做到的事。

比如,神不知鬼不觉地监视细作。

小裴怀安先天不足,长到十三岁夭折,在离开人世前,裴怀安央求他这孤魂野鬼,替他担下长子的责任,保裴氏一族的性命。

不过那小子可没提过,这些责任里还有个未过门的妻子……

还是个出了家的道姑。

青瑗得了空,将肩上青布包袱卸下,放在桌上。又取下头顶木簪,任一头青丝泻下,如墨汁浸染般黑亮。

她盯着手里的木簪出了神。

她记得在这一路上,每行善事,木簪的光芒就亮上一分。在今早赶路前,它曾光芒大盛。可眼下,它却暗淡无光,变得与一根普通的簪子没有区别。

这事放在道门里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这一路她积累下的功德为她挡了灾。

至于是什么灾……

她脑中闪过架在她脖子上那两柄钢刀,还有一路上生死一线的时刻。

若不是一路上广结善缘,积功德,

屋顶上的黎扶景不明白,一根簪子有什么好看的?难道里面藏了毒,或是什么暗器?

它头微微向右一歪,金色眼瞳透出不解——果然这女子不可小觑。

青瑗心中有了推断,重新拿起簪子,将一头青丝挽起。

巧兰巧蕙手脚麻利,不过半个时辰,就将正厅和卧房收拾出来了。青瑗见她俩还要去打扫书房,忙唤了她俩过来。

“书房明日再打扫吧,还没用晚膳,先去寻些吃食。”说完,她一左一右拉起两人的手,一手塞了一张金黄的符纸:“这是贫道请来的三清化厄符,贫道身无长物,愿以此相赠。”

姐妹俩是识货的人,见了上面的金色纹路,繁复符文,哪能不明白这符的稀有,“谢道长!”

她俩本想待下次休沐日,相约去垣华观捐些香火钱,求取平安符。没想到道长初次见面,就赠予她姐妹二人此物。

“且记得心正则灵,收好吧。”青瑗模仿着得道高人的语气,语重心长地说。

她俩连连道谢,心里盘算着要绣个香囊将平安符缝起来,随身佩戴。

“道长行了一路,定是饿了吧。我这就去厨房传膳。”巧蕙贴心地提议。

青瑗点了点头,目送巧蕙离去。然后在摇曳的灯火里,望向这破败的院落。

等脚上的伤好了,定要把这院子打理一番,种上草药。

正构想着,院门外忽然传来唤门声:“道长在吗?”声音粗亮,口音有些奇怪。

这么晚了,会是谁呢?

青瑗从塌上站起来,拄起竹杖想出门去瞧,巧兰急忙来扶她:“道长且歇着,是雪夫人和她的侍女阿朵。”

“请她们进来。”青瑗神情澹然道。

巧兰称是,长声应道:“道长请两位进来。”语罢低声向青瑗介绍:“雪夫人名唤阿史从雪,是天狼族阿史部献给平西王的美人,大家称她为雪夫人。唤门的阿朵是她的侍女。”

她略作犹豫,又瞅了眼青瑗的神色,接着道:“她出身天狼族,可不是什么好来头,也不知使了什么手段让王爷抬她进府。”

青瑗眼底掠过一丝波澜,睇了巧兰一眼。

方才两个侍女站在一起时,见两人皆是低眉顺眼,如今屋子里只余下巧兰一人,话一多,就显出几分机敏来。

没想到平西王,虽未大娶,却已有了妾室,还是个天狼族美人?

明明不喜欢她,却要留下,这个平西王,为何要如此耽误这女子?

天狼族和大昌国交战数年,平西王趁狼王内廷大乱之时,一举收复边西六州,重新划定两国边界。交战数年,这两年倒是风平浪静,还重启了互市。

正寻思着,两名年轻女子款步而来。走在前面那个身形纤弱,一身浅色的短袄下是火红的褶裙,额间缀着异域风情的彩珠璎珞,更衬托得人比花艳。

这位该是雪夫人了,只是不知为何,她眉眼间带着挥不去的哀愁。

她身后那名紫衫侍女,神色漠然,衣衫下的身材矫健,步履沉稳。

“见过姐姐。”阿史从雪行了大昌国的女子礼,声音柔婉又清冷。她官话说得很溜,没有阿朵似的异族口音,“听闻姐姐入府,从雪特备了家乡的糕点,聊表心意。”说罢,伸出纤纤细手,从阿朵手里接过食盒,双手递过来。

巧兰忙上前接过,轻放在桌上。然后提来茶壶,给二人斟茶。

青瑗回了礼,道:“雪夫人有心了,快请坐。”

正饿着,就有美人来送点心。青瑗对这个雪夫人,现在是怎么看都顺眼。

阿史从雪似弱柳扶风般坐下,一双兼具深邃与柔美的眼睛低垂,却眼角微挑,暗中打量着青瑗:“不知姐姐在何处修行?”

“伏寿山,青云观。”青瑗跟着落了座,端起茶杯,浅啜一口。但茶水下肚,肚饥的感受就更加明显。她望着那精美的装糕点的食盒,兀自盘算现在打开吃算不算失礼。

阿史从雪端起青瓷茶盅,并不急着饮用,而是浅浅地嗅闻茶香,“听闻道长是王爷故人之女,数年前与王爷有婚约。可是真的?”

原来看望送点心是顺带的,试探虚实才是本意。

这般试探,是为了男人争风吃醋吗?

她来王府虽是借婚约之名,但从未见过平西王,更别说为了他跟府里的女人争宠。不过她眼下对王府内一无所知,还是少说少错,少暴露自己为好。

这般想着,于是她淡淡答道:“是真的。”

“原是如此。那姐姐可知道,有传言说天子有意赐婚?若传言为真,那道长日后……”她意味不明挑眼看过来,话中似有深意。

青瑗怎能听不懂,她这是提点她若是婚约未成,日后处境尴尬。

可雪夫人哪里知道,她才不在乎什么赐婚不赐婚的。若王爷有赐婚这一层顾虑,王妃之位不许给她,而是答应她所求之事后就将她打发走,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哦,是吗?”青瑗低下头又饮了一口茶,对围绕着男人的话题感到些乏味,就算闲聊,她更愿意聊些别的。

比如说……

“雪夫人,近来可有什么难处?贫道可能为你做点什么?”

“什么?”阿史从雪微怔,意外话题怎么转得如此之快。但对方既然不想接话茬,她也不好追问。

出言试探本不是她的本意,奈何阿朵奉了长兄阿史阜征的命令监视她,令她务必盯着平西王后院的人,她才不得不前来。才见了对方一眼,她便察觉青瑗绝不是困于后宅妇人,而是有着鲜活生命力的女子。

阿史从雪回过神来:“姐姐为何如此问?”

“贫道修道之人,每日愿行善事,若雪夫人有什么贫道帮得上忙的,尽管道来。也算是帮贫道完成祖师的课业了。”

“明白了。”阿史从雪听说过大昌国的道家习俗,在她的家乡,也有信奉山神的阿嬷和阿公,嫉恶向善。没曾想这想当王妃的道姑,竟然也是这般真心向善。她感到有些惭愧,还有些佩服她能听从本心地活着。

阿史从雪泄了气,不愿再试探,于是道:“从雪暂时还未想到,日后再告知道长可以吗?”

青瑗微笑道:“自然,你什么时候来告知我都可以。”

阿史从雪见青瑗虽然面带微笑,却有疲色,遂缓缓起身,浅浅笑道:“姐姐好生休息,从雪就不打扰了。”说罢,她又从袖袋中取出一枚精致的小瓷罐,“这是跌打损伤的药膏,若不嫌弃,道长可用来治脚伤。”

青瑗本想的是明日找管事讨些草药,如此一来倒省得跑一趟。这雪夫人,虽然是来试探的,但又送了糕点,又送了药膏,也是个心思细腻的体贴女子。

只是有这般心思的女子,为何会有挥不去的愁容呢?

“多谢雪夫人。”既然对方已看出她伤了脚,她便不再勉强自己,对巧兰道:“巧兰,帮我送送雪夫人。”

“是。”

巧兰将雪夫人送至灵来院外。

那盒糕点孤零零地摆在桌子上,青瑗打开食盒,其间紫色的花朵样的糕点精巧可爱,散发着扑鼻的香味。她捻出一块,轻启朱唇,咬下一角品尝,入口即化,还有一味不知名的青草香。

真好吃。

青瑗心情瞬时就好了几分。

巧兰送客回来,一脸担忧地看着她。“道长,雪夫人说的是真的吗?天子将赐婚王爷。”

青瑗一口将剩下的半块也吃掉,随后幽幽地叹了口气:“这我如何能知道呢?我知道了又能如何呢?想要活得长寿,就要闲事少关心。”

巧兰心想这怎么能叫闲事呢,若是王爷大娶,那道长将来如何自处……

不过巧兰这些心思,青瑗无从得知,也并不关心。她吃了糕点,已有七分饱,就萌生了困意。于是让巧兰告知她打水处,又遣她去接了巧蕙,自用晚膳去。

在房顶目睹这一切的黎扶景,眼睛一眯。方才这两人的对话,倒是无懈可击。

那个阿史从雪,是当年阿史部投诚所献,他回府的时候,人已经被送来。他本就对天狼族有所防备,怎么能忍一名眼线在身边?

除非本就是为了将计就计。

阿史部男女老少悉可充兵,就连阿史阜征的亲妹妹也能来做细作,假以时日,必成大患。

它眼中寒芒乍现,心中浮起冷意:战事迟早又起,届时一个假情报,可令天狼铁骑有去无回。

思索间,屋宇内的女子已不见了身影,它动了动耳朵,听到隔壁一处小室传来响动,于是轻巧地一跃而起,又无声地落到对面屋顶。

光线从瓦片缝隙间透出,它伸出尖爪,无声地拨开半块碎瓦。

第二章就展开故事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化厄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