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玩世 > 第29章 月信

玩世 第29章 月信

作者:琼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18:42:51 来源:文学城

“读完了。”

秦三儿将信纸叠好,重新放进信封里,递给余欢。

他又感叹道:“这林小公子当真聪明,能想到这么超前的营销方案。不过,如他所言,这玉兔可不好找。”

余欢愣愣的,将信封置在膝上,低着头,神情恍惚,似乎并未听见秦三儿的话。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打开信封拿出信纸,慎重其事的,目光缓缓在信纸上流连,抚过一个又一个隽秀的字。

她记性很好,秦三儿将信读过一遍,她已将信的大意尽数记下,只是还无法准确的拼凑出具体的话语。

不过,至少她已将信的头和尾记下。

方才听秦三儿读,第一句是——

余欢展信佳。

她早已知道如何写的名字不提,余欢将目光落在最后那三个字上,眸中流露欣喜。

原来“展”字这样写。

原来“信”字是如此模样。

原来,这就是“佳”字。

她忽然起了一个念头。

若她将这信的内容背下,那么不必买书,岂不是也可识得许多字了?

在多次自我觉察之后,余欢知晓,她的勇气往往不长久,因此趁着此刻冲动还在,她连忙将那信又递过去。

“秦三儿叔,你能不能……”话到一半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她咬了咬牙,“能不能再读一遍?”

“ 哈,你这是把我当点读机了?”

秦三儿调侃,却并不拒绝,接过了信。

余欢见他动作,下意识朝巷内看了一眼。

今日恰好是集日,巷子里人很多。长长的并不规则的人群,如一条摆荡的小溪,她生怕阿娘、大伯和伯娘忽然如鱼儿一般从这小溪中涌出。

心下纵使犹豫,却也清晰的意识到,除了浪费时间,犹豫没有任何结果。

于是余欢稍稍往秦三儿那边挪了挪,低声道:“秦三儿叔,我想看着信。”

秦三儿立时理解余欢为何这样做了。

“你想把信背下来?”

“嗯。”

秦三儿大笑:“好吧好吧,你们两个真是,一个赛一个的聪明透顶。”

余欢没说话,只是一面以期盼到近乎祈求的目光看着秦三儿,无声催促他读。

一面,又时不时看向竹竿巷内,如做贼般的心虚。

秦三儿觉出她的紧张,不再说什什么无关的话。

早有不少银杏叶慷慨地落在牛车上,此刻仍然如雨般纷扬,一片金黄即将落在牛臀处,却见那根灰黑的牛尾嗖地扬起,又嗖的落下,动作之间,银杏已经被打落。

恰好落在车板上,落在秦三儿手边。

他拈起那片已经残碎的银杏叶,将杏叶在手中捻住,以银杏叶柄尾端落在洁白的纸上,充当手指。

他点在第一句:

“余欢,展信佳。你的名字你应该会写?后边这三个,再念一次,展信佳。”

余欢轻轻动了动唇,无声跟着默念。

秦三儿辨认着她的唇形,赞许点头:“对,你可以念出来。”

余欢有些难为情的点了点头。

“落笔写下这封——看看后面这个字,能认出来了吗?”

余欢斟酌了一下:“信?”

“对!所以这句就是,写下这封信时,我已平安回到家中。”

余欢轻声跟着念,也尝试伸出一指,隔空虚虚落在每个字上。

如是重复着,等念到最后一页时,余欢不时瞥向巷子里的目光忽然捕捉到几道熟悉的身影。

她呼吸一滞,心跳骤停,忙道:

“秦三儿叔,秦三儿叔,娘他们回来了!”

“只剩最后几句,你听好了。”

余欢急得不得了,最后几句,应当就是“每闻清音,如见卿面”吧?

她早就记得了!

她想开口这么说,却怕秦三儿觉得她傲慢,也怕秦三儿取笑她如此重视这一句。

且,念信一事是她求着秦三儿做的,现在怎好嫌弃他磨蹭?

心下慌乱无比,却还是将秦三儿所念的最后几句话听了进去。

眼见那几个人影越走越近,余欢的心几乎要跳出了嗓子眼。

此刻她不由得感谢起那些风筝骨架,还好那些风筝骨架足够多,遮蔽了娘和大伯他们的视线。

就在几人即将来到巷口时,秦三儿眼疾手快的将信收好,塞到余欢手里。

余欢亦连忙将信塞入怀中。

短短几息之间,如死里逃生,大汗淋漓。

三个大人与虎儿来到牛车旁,将风筝放下。

饶是秦三儿不爱打听,此刻亦不禁惊讶:“买这么多风筝?”

每次进城都用到秦三儿,若他有心探究,早该知道不少。余家人多少一致认为对他没有过多隐瞒的必要,此刻听他问起,眼中只下意识闪过一丝尴尬,很快便又如常。

“中秋快到了,打算做些小生意。”李金草道。

“可以啊,这眼光长远。”

“怎么说?”李金草只当秦三儿是惯常的贫嘴,不过好话谁不爱听,“你这嘴,若是干些正事,还怕过不上好日子讨不上媳妇儿?”

听着李金草对他打趣般的劝诫,秦三儿未答。

“两位嫂子,余大哥,我可不是贫嘴,我是说真的。这商之一字,在以后可是无法抵挡的趋势。”

余正实不动声色地皱起了眉。

余欢敏锐地观察到这个细节,心想,哪怕有了竹铃和风筝的事,大伯似乎仍对做生意不大赞同。

其实,不仅是大伯吧。

余欢多少听说过,时下重农轻商——不,是向来如此。

向来,商人是最末之流。

然而,经历过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她来说,最末之流,反倒成了最可行的路子。至少,是最能承载她想象的路。

思想之间,她错过了身旁几人的对话。

反应过来时,娘已抚上她的脸:

“还难不难受?”

“不难受了,娘。”

“当真?要是不舒服,要跟娘说实话。”

“是啊,欢儿,可不能骗大人。”

“伯娘,娘,真的好了。”

几个大人总算放下心来:“那就好。”

吕桃芳将借来的碗还了回去,又对慷慨援助绿豆汤的那家人再次道谢,之后才坐上牛车,让秦三儿带他们到杂货铺买了些粗麻木,并十支毛笔。如此,这一天的任务便尽数完成。

牛车踏上返程,相比来时,速度悠悠。

余欢脑袋微垂,看似在闭目养神,其实是在心下默念起怀中那封信的内容。

此刻,她已有了识字的来源,不必再去追逐那家书肆。

路过书肆时,抬头的人,变成了吕桃芳。

人群熙攘,集市欢腾。

天地包罗万象,吕桃芳微不可见的动作与几人的身影很快变得渺茫,旋即,被吞没在人河之中。

-

时间过得极快。

距离中秋只剩三日。

昨日,直到将近子时,整个余家才歇了工,不过,总算将十五个交杌做好。此外,到时在摊位上用来搁置桌板的三脚木架也已准备妥当。

交杌和三脚木架并不费什么时间,连日来,他们之所以未得休息,仍是为着余正实一家的秋收。

白日里,无论是大人和小孩都下地收割金黄的麦,到了傍晚,先须用连枷将麦子打散,均匀铺在地上晾晒,劳作一番才得吃饭。饭后,才为风筝生意做准备。

眼下秋收已完毕,风筝亦万事俱备。

万事俱备么?

余欢已将那封信的内容记得滚瓜烂熟,由此她更是无法忽视林千宴在信中提到的彩头点子。

可是一只成色漂亮的兔子得要多少钱呢?一定不便宜吧,如若她能买得起,林千宴又何必纠结?

此刻余欢竟很没骨头的忽有些不满,不满林千宴未在信中附带些能够支持她生意的银钱来。

哪怕不是支持她生意,至少,也该有些她在山洞照料他那两日的谢礼吧?

思想至此,余欢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

她怎可坏到这个地步?

她心思细腻,早知道自己对林千宴的帮助并不纯粹,其中夹杂了许多不可告人的情感与贪欲。可她没想到,在来来往往的念头中,她竟会生起如此不堪的想法。

她有什么资格勒索林千宴呢?在山洞里,被救赎的恐怕不是林千宴,而是她自己吧?

是因为受伤的林千宴,她才有机可乘,做了一个救世主的梦。在那个梦里,她短暂地超越了阶级,同一位富家公子平齐,甚至,她还是上位者。

愈是深想,余欢地眉头便皱得愈紧。

她的手无意识地在院中潮湿松软的泥土里重复画着“信”字,心下却是为了开脱,阴暗地揣度起世人的想法。

倒也并非揣度。如她所想,哪有那完美无瑕的人,从不在思想上越界。

如是一想,余欢的呼吸慢慢平稳了。

她的意识重新落回到现实世界,目光落在泥土上。

看见自己写的字,忍不住无声叹了口气。

因未见过其他人的字,她无从比对,只有林千宴一个参考。她不知道自己的字写得算丑还是算美——

美?若和林千宴的比,如何也谈不上。

颇有些烦躁的扔掉了手中充作毛笔的树枝,那树枝落在篱墙上,恰好插在篱笆缝中,好不美观。

余欢见状,却懒得去取。她仍然蹲在地上,手撑着下巴,苦恼不已,叹气一声又一声。

此时,篱墙外,响起脚步声。

余欢一愣,身体先意识一步动作,循声望去,阿娘的身影在矮小的篱墙外愈行愈近,不一会儿,已行至门外。

余欢连忙起身,想要用脚抹掉地上的痕迹,然而还未站着,眼前一片漆黑,竟跌坐了回去。

无端升起的眩晕感包围了她,意识有几息的中断。

她听到门被推开,在视野还未完全恢复时,胡乱将手插到泥中,如玩泥巴般胡乱搅拌起来。

不一会儿,她果然听到娘的声音。

吕桃芳进门,便见自家女儿坐在院中,如稚童般捏着手里的泥。

“欢儿?”吕桃芳惊讶出声。

“娘。”

余欢连忙要站起来,然而前一阵的眩晕未过,身形摇晃。

“哎,慢点儿。”吕桃芳快步走到院内,扶住余欢。

“急匆匆的做什么?慢点儿。”

不动声色的做了几个深呼吸,余欢眨眨眼,视野终于清明起来。

她抬头看向阿娘,仔细的辨认,一瞬间,竟有种陌生之感。

吕桃芳笑:“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没有,没什么。”余欢晃了晃脑袋,“头还有些晕。”

其实头已经不晕了,但不知为何,她着实不是很清醒。

不过,无论如何,阿娘没有注意到地上已被她销毁的字迹。

“下次起身不许这么急了。”

吕桃芳叮嘱着,走到缸边舀水冲洗净女儿的手,又扶着余欢进了房间。

坐在房内的小板凳上,余欢才惊觉屁股上的潮湿。

方才跌坐回去,一屁股陷入了泥地里,衣服必定脏了。

手玩泥巴,尚可被解读为童心未泯。可弄脏衣服,便是不懂事了。

她紧张起来,额上,鼻侧,后颈处缓缓渗出细汗。

她知道娘未必会骂她,然而,哪怕不是话语,娘亲的一个眼神,或是眼神都没有——她就是如此,不等别人挑剔,她便要先毫不留情地挑剔自己。不等别人数落,她便先要不遗余力乃至歹毒地数落自己。

只有如此,才觉安心。

吕桃芳将肩上的包袱放到床上,找了一件干净衣裳: “赶紧换上,别着凉了。”

说罢,转身出去关上篱门。

余欢心绪惴惴,觉得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却不敢耽搁,近乎粗暴地换起衣裳。

裤子上,一抹红痕映入眼帘。

余欢僵住。

那抹红仿佛是一个信号,甫一被她看见,立时激起一串反应来。

小腹处,似乎隐隐传来阵痛,小腹往下之处,则有难言的酸胀。

余欢无措地抓着裤子,在原处呆立了好一会,须臾,把沾了泥与血的裤子重新穿上,扭扭捏捏的,去房外找阿娘。

吕桃芳已进了灶房,正往灶洞里搭柴。

“娘……”

余欢站在门槛外,声音如蚊。

“怎么了?”吕桃芳刚把米下锅,转头看她,眉头蹙起,“怎么还穿着湿裤子?”

“我……”余欢犹豫着,低声道,“我好像,好像来月信了。”

“月信来了?”吕桃芳亦是一愣。

她忙将手擦净,揽过余欢:“别急,先等一会儿,是娘考虑不周了。”

余欢跟在娘身后,亦步亦趋。

她看见娘找出一个细长口袋状、一边开口的长布条,随后,往里填入干净的碎布与破絮,以及些许灶灰。

阿娘让她去换干净的裤子,将这事物垫在身下。

做完这些,已是午时正了。

余欢自觉今日让她不安的事一件接一件,为缓解这不安,便不能让自己闲下来。

于是她打算帮娘做菜,却被娘按回房里,让她好好休息。

无法,余欢只得被关在房内,百无聊赖。

忽然,她目光落在娘放在床上的包袱上。

也是稀奇,放在平时,她怎么会去关注娘的包袱里面有什么?

而此刻,这种关注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

她甚至可用目光描摹出,那包袱里,是她并不常见的形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