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她吃了一勺月亮之后 > 第6章 第 6 章

她吃了一勺月亮之后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树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1 00:47:16 来源:文学城

照片的背景很糊,要不是那个标志性的科学楼圆球,沈书眠一定就错过了。

她的高中琼林一中,每个入学的人,都会被科学楼的外观惊艳一把,然后期待什么课能用到这个据说全市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进去长长见识。

但从萌新磨成老江湖才知道,科学楼这个圆球形的观测室,根本就不会开放。仪器太贵,损耗不起。

要进入天文观测室,需要从科学楼四楼往上走。但走完四升五的楼梯,尽头有一扇常年上锁的大铁门,因为隐蔽又无人经过,很早以前就成了情侣们的圣地,比大学里幽静的小花园还要圣。

沈书眠有一次误入此地,看到铁栅门上挂着几十个各种样式的手工折纸,玫瑰形状居多,花里胡哨的把个冷冰冰的铁门装饰成了含春的小姐妹。

沈书眠没忍住好奇心,凑近了看了几眼,折纸上都还写了字,“祈祷”“XX亲启”之类。

每一个都做得很精致,用的是那种带香味和闪粉的信纸。

她猜测里面也有字,多半是少女怀春的那点敏感。

沈书眠对少女怀春不感兴趣,她就是好奇,到底是什么人开创性地把这个看起来快一个世纪没打开过的铁门当成景区许愿树的?

从门里往门外看,倒是能看到一小块湛蓝的穹顶,有阳光照进来,看起来仿佛是专门跑一趟往这里洒上一点。

那些信纸在阳光下亮闪闪的,还别说,颇有点某种不可说、说不清的意味。

沈书眠随意一瞥,在一众华美中看到一个灰扑扑的小可怜。别人都华美,偏它太普通,就格外扎眼了。

她走过去,把那个小东西翻转过来。

纸是从普通笔记本上扯下来的,黑白条格,没有一点花哨。叠得四四方方,既不是玫瑰也不是千纸鹤。

是小时候玩的“啪叽”,叠得四四方方的,从玩家角度说,这个啪叽叠得真不错。沈书眠小时候是这方面的高手,赢遍小区的男孩子,逼着他们回去撕掉爸妈的文件出来比赛。

上面写了几个字:

To Moon.

很好看的花体,即使用沈书眠挑剔的目光,也挑不出一点瑕疵。

“纸不好看,字倒是挺浪漫。”

沈书眠给她放回去,拍拍屁股走人。

*

真是遥远的记忆。

沈书眠的后脑勺在飞机的颠簸中弹了一下,机舱里吵吵嚷嚷的,一下子把她从回忆中拉回来。

她睁开眼,愣愣地回味刚才半睡半醒中的这段回忆。

多久远的故事,也不知道怎么就被从记忆库里被捞出来了。

那得……

沈书眠数了数,十四五年前了吧。

原来她已经这么老了。

哦不是,原来她已经这么成熟了。

此时飞机已经升到了云层上面,窗外的云朵形状格外好看,沈书眠拿起手机拍了几张,断网的情况下,P个图打发时间。

她后面几排位置的地方,几个小孩在大声聊天。

“啊啊啊快看,那块云彩好像个海龟。”

“像什么海龟,明明是棉花糖?”

“你就知道吃。

“快把手机给我,我要拍照。”

"你别挤了,让我先拍。"

……

很快,他们为了手机和棉花糖吵了起来,不知道过程里发生了什么,两个孩子大哭起来。

哭声、叫嚷声,一起塞满了机舱,人在天上,没办法夺门而逃的其他人频频往那边看。有的人喊来了空乘,希望能干预一下。

但没什么效果。

当了好几年老师,沈书眠对小朋友的容忍度很高。她往那头看了几眼,都是“释放天性”的十来岁,大人已经压制不住的年纪了。

她意守中正,一心P图。

忽而一声尖叫,沈书眠手一滑,本来调好的形状被大力拉扯变形。

有人开始骂起来,和小孩的哭声形成了一场表现力丰富的交响乐,简直比没有老师在的高中自习室还更要吵闹。

沈书眠稳稳坐在座位上,神情冷静,语气没什么起伏,说出的话却极具穿透力:

“哪个班的孩子在吵啊?你们班主任叫什么名字?”

杂音清除。

陡然安静了下来。

几个小孩用最快的速度闭嘴、坐好,腰背挺直,目不斜视。

几个家长也条件反射噤声,甚至狠狠瞪了孩子一眼,倒霉孩子连累她!

众多商务人士有一个算一个,皆眼观鼻鼻观心,下意识坐正了。

几秒后才意识到自己被烙印在四肢百骸的记忆支配了。

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一帘之隔的李霁和他的助理。

李霁正在打字,闻言手一滑,敲错了键。

旁边陈峰就夸张多了,他跟空乘要了瓶水,一个激灵,瓶子没握紧,骨碌碌滚到了地上。

他反应倒是快,赶紧捡起来,低声说:“妈呀吓死我了,以为教导主任来班上了。”

随着空乘掀开帘子往后面走,李霁趁机回头看了一眼,只看到隔了几排的一个头顶,但他知道那是她。

李霁很快回头,陈峰却伸着脖子看了又看,半晌回正了,小声感慨说:“原来她不是waves的记者啊,还真是老师。”

李霁没说话。

家学渊源,她妈妈是教导主任,女儿继承衣钵也很正常。

毕竟她很久以前就已经有这个倾向了。

那会儿她才十岁,整个家属大院的小孩都以她马首是瞻,没人敢挑战她的权威。

问题是,“教导主任”见过太多孩子,一茬又一茬的,最多也就在某个时间短暂地搅皱过一丝涟漪,转眼就只听新人笑,不闻旧人哭了。

即使那孩子出现在她面前,她恐怕也无法回想起来。

过了许久,飞机开始降落了。

李霁忽然说:“一会儿落地以后,你打电话跟「Waves」那边要一下峰会的议程,看看AI主题的部分是什么时间,都有谁参加了。”

顿了顿,李霁补充:“给品牌部那边也说一下。”

“好的。”陈峰答应着,在手机上核对李霁的时间安排。

“您后天上午还有半天会议,下午五点约了极光创投的曲明耀,中午到五点之前的时间可以。”

“跟「Waves」说,我只有两个小时给他们。”

“好的。”

陈峰不知道老板怎么忽然改主意了。

他看看老板的电脑屏幕,上面开着品牌总发过来的PPT。看样子这位新入职的高管有两把刷子,能说服老板。

李霁也看向屏幕,PPT里有一页专门总结了当下比较有影响力的媒体大号和峰会,waves赫然在列,创始人那一栏里,写了一个名字:梁滟。

李霁记忆力很好,很多事情在他大脑里存档,可以准确无误地读档。

*

飞机平稳降落。

沈书眠还在收拾东西,几个小孩鱼贯往外走,看到她时,都老老实实喊了句“老师好”。沈书眠笑着回应,但几个小孩都不怎么敢跟她对视,只觉得这个老师即使笑着,仍然很可怕。

她落后几步,等人走的差不多了才往外走,先去转盘那里取了行李,拽着走到出口,一眼看到梁滟。

她太高了,再配上大波浪和大红唇,没人能忽视她。

沈书眠高兴地跑过去,给了对方一个大大的拥抱。

梁滟把她抱起来垫了垫,“没瘦。”

沈书眠反手捏了捏她的胳膊,“你这肌肉,又厚了。”

两人一起往停车场走,梁滟感慨,“我每次坐飞机都至少迟到半小时,你的飞机就不一样了,从不晚点。这就是教导主任的威力?”

“可不敢,我们有鱼主任还没退呢,我就是他手底下指哪打哪的小兵。”沈书眠笑着说,“倒是你,气势收一收吧,机场这么多人,你简直是鹤立鸡群,太显眼了。”

“不如沈老师平易近人。”

“嗯,你确实应该跟我学学。”

“那就趁这几天,沈老师开坛授课?”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斗嘴,一路走到停车场,拉开后备箱,把箱子放进去。

沈书眠看里面还有一个箱子,不由问道:“你是刚出差回来?”

梁滟笑笑,没回答这个问题。

系上安全带,梁滟开车,提速,很快驶上了高速公路。

沈书眠和她说起李霁的照片,“要不是那个大圆顶,我居然没看出来。你这眼力也不行,急着采访的人,你居然连人家高中学校都没弄清楚。”

梁滟:“我也是没料到,出了这样的人物,咱们琼林一中居然不使劲儿宣传。”

“毕竟人杰地灵,一个个都宣传,学校得累死。”

“嗯,算你一个。”

“也算你一个。”

两人一齐笑出声。

又开了一会儿,沈书眠觉得不对劲:“梁爷,我怎么觉得越走越偏呢?上海现在变成这样了?不走‘繁花’路线,改成‘山海情’了?”

梁滟:“不是,是‘新白娘子传奇’。”

沈书眠:“那得是断桥。早知道我多睡会儿,到杭州去落地。”

刚说完这句话,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杭州文旅局欢迎您……

她一脸懵地看向梁滟:“要不是咱俩这么熟了,我可能以为你要把我拉到缅北去嘎腰子。”

“那你多睡会儿,到了地方我叫你。”

汽车飞驰,最后进了一座古镇,驶进酒店的地下停车场。

这酒店的设计和古镇相得益彰,各种雕梁画栋,就连地库里的灯都得有个仿古花纹。

沈书眠喃喃:“还真是‘新白娘子传奇’啊。”

看着梁滟把两个箱子都拿出来,沈书眠终于恍然大悟:“好啊,你果然是早有预谋。”

又觉得不对,“你的论坛早半年就在准备了,总不会真要跟我旅游,不办了吧?”

“你觉得呢?”

沈书眠摇头,跟着她办理入住,环视酒店大厅,比起市里星级酒店的富丽堂皇,倒也不输什么,且更雅致有格调。

大厅的大屏幕上,在播放「waves新浪潮」的宣传,主题是“寻找古韵与科技碰触引发的蝶变”。视频拍得很有味道,从古镇的愿景拉近到现场的近景,再搭配上历年大会盛况,罗列下演讲嘉宾,从科技视角的快节奏,放慢到小桥流水的意境。拍得是真美。

“你们今年在古镇办峰会?”

沈书眠很没见过世面地表示惊讶,“够有情调的。”

旁边的工作人员倒是见怪不怪,笑道:“我们这里每年都会承接很多场峰会论坛,这两天除了您这个‘Waves新浪潮·2024科技大会’,还有个学术会议,有个网红办周年活动。再过一阵子,还有一场全球供应链大会,规模很大。”

沈书眠职业性夸赞:“业务能力真好,全都记得。”

等收拾好,两人去找饭吃,在古镇里七拐八拐地绕了一会儿。这天真热啊,走几分钟就是一身汗。沈书眠热得脸都红了,站在桥上让梁滟给她拍照。等拍完了,她立刻小跑着进了树荫。

“原来你的citywalk是说的逛古镇,这应该叫towns-walk吧。”

梁滟在旁边小店买了把扇子,闻言给她扇扇风。

“你不是老说我骗你打白工,还放你鸽子,这回算实打实的旅游了吧。”

“半工半游罢了。”

等吃了饭,又稍稍逛了一圈,梁滟把她介绍给这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和几位同事后就放了她鸽子。她这几天的行程都很忙碌,没有闲着的时候,能匀出一个中午专门去接她,已经是挤了又挤了。

沈书眠朝她摆手,叫她赶紧去,领导走了,她才好自由活动啊。

峰会现场的负责人叫曹默,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士,说话幽默风趣,未语先笑三分。几位记者她也熟悉,去年暑假还曾一起吃过饭的。

沈书眠挨个跟他们打招呼。

曹默给沈书眠扔过来一个胸牌,笑道:“套上这个,你这个牛马就跑不掉了。”

“牛轭。”沈书眠拿过来挂脖子上,“套上了。”

“行啊沈老师,知道学名。”曹默朝她竖了竖大拇指。

又聊了几句,沈书眠帮了会儿忙,看着他们在讨论些细致的事情了,独自溜出去到处逛逛。

她从酒店的穿廊穿过,入口处已经有展架立起来了,她一眼看到「Waves新浪潮」的巨大字体,旁边放的那个,很明显没这么有创意,中规中矩地写:

2024年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

底下有会议简介,也是中规中矩的文字,略过不看版。

再下面,是嘉宾介绍,头像 名字的形式,也是略过不看版。

沈书眠没多看,穿过指示牌往上走,也就没注意到底下某行李霁端端正正的大头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