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殊途 > 第12章 佳宴

殊途 第12章 佳宴

作者:星幕如故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4 04:49:58 来源:文学城

歆王姜琰将宴席设在了朝渊台上。

萧忌站在像天梯一般的石阶下,默默感叹,不愧是背靠“甲子”经商的东都。

真有钱。

她已将那招摇的幕篱重新戴上,护国玄甲军整齐划一地从两侧涉阶而上,形成了一条人形栏杆围成的梯道。

胡宽不由得按紧了腰间弯刀。

礼官来到了萧忌面前,不卑不亢地一俯首,尽显宾主礼节。

“北疆王殿下,我王有请,请随下官前来。”

他一抬手,意思便是要让萧忌和胡宽二人留下兵刃。

胡宽朝前来收刀的兵士一瞪眼,便将之喝退。

萧忌也不跟他们啰嗦,爽快地便将腰间随手拿来的铁剑取下,一把摁在了兵士高举的双手上,取笑道:

“歆王思虑周全,将宫宴设在这么高的地方,是怕客人吃饱了撑得慌,还是吃不了兜着走?”

礼官再一俯首,毕恭毕敬:

“朝渊台乃是歆国祭祀之圣地,我王宴请北疆王,乃是最高礼遇。”

虽俯首,仍态度坚决地令随行兵士去收取胡宽的佩刀。

胡宽不情愿,依旧死死瞪着兵士,直将人再次喝退。

“你留下。”

不管胡宽如何反对纠缠,萧忌单枪匹马,在礼官的唱和声中,涉阶而上进入气派非常的朝渊台。

东西两侧文武席已坐满了人,上首坐北朝南面王座上正是那白甲年轻人,姜琰。

“世人皆说北疆王青面獠牙,非同常人,原来只是一女子。”

文席上一文臣突然出声,瞬间带动了凝重的氛围,不时竟有笑语声流露而出。

“**凡胎,先是凡人,再是女子。”

萧忌摘下了幕篱,坦坦荡荡地露出沉静凌厉的面容,一眼扫过宴中布局,不请自来地前往客座,一撩袍袖,席地而坐,气度非凡。

“久仰北疆王大名,世人皆说漠北荒芜之地民风剽悍,没想到北疆王殿下久居关外,仍知中原礼节。”

一个老学究模样的文官抚着胡须,暗讽萧忌常年滞留关外,早已是一副蛮人模样。

萧忌听出这帮子嘴炮上来便要给她下马威的意思,也不生气,客客气气回敬道:

“天家圣人治水分九州时,以溧水中流五城为中原,我记得诸位所占之地离五城还有些距离,当年赤面起义便是在这东海沿岸荆蛮之地,诸君借赤面起势不会忘了吧?”

武席上响起了隐约的兵戈声。

“身为女子,相夫教子,本可避免刀光剑影悠然一生,闯入九州男人的天下又是何苦?可惜了北疆王一副好皮相。”

那老学究文官的侍坐是个年轻的后生,见老师被外来人呛,连忙出声。

“悠然一生?好大的口气。人中龙凤尚且一生坎坷,阁下又凭什么会认为小小女子能仰仗他人一生无虞?乱世风云,兵戈不止,城破家亡不过在一息之间,歆国风水宜人,当真是养了不少闲人。”

年轻后生被噎得脸红脖子粗,正欲再说些什么时,那座首的歆王终于有所动作。

在他的默许下,座下臣子已对这孤身前来的他国之王几经试探。

虽久闻北疆王大名,但姜琰也是第一次见到本人。关于此人的传言版本颇多,见到真人,却是一普通女子,虽美貌,但作为王公贵族,身旁并不少见美貌女子。

世人对于女子的评价,第一眼便是探究其相貌,至于她是谁,全然不重要。

但相见于朝渊台中,已不能将此人作为美貌女子看待,此人是漠北的王,身后是千军万马。

无论容貌如何,是女人还是男人,她首先是漠北的王。

“贵宾登门拜访,诸位放肆无礼了。”

姜琰不甚起伏的话音一落,便将无形的威压释放,座下纷纷颔首。

“常言道‘王不见王’,北疆王已占据漠北,必然知晓若有一天九州一统,漠北亦将归于中原版图。你我各为一方霸主,绝无可能向对方俯首称臣,岂能安然共存?”

姜琰的那把古剑仍别在腰间,他的手摩挲着剑柄雕纹,上面雕刻有“风燧”二字。

“听歆王话里意思,九州已如囊中之物,唾手可得,占据中原溧城的梁国和那十二重天险内的盛国,似乎不足为惧。”

从萧忌的视角看过去,首座上的年轻男人一身标志性的白甲,在军中鼓舞士气,威望颇深,已然在九州境内声名远播。

乱世出英雄,将才更是如同春雷惊蛰,迅速崛起。此人有万夫不挡之勇,萧忌的竹简中已有记载。

但他是否是合格的一方主君,萧忌微微眯起了眼,将此人与自己作比较,如同照镜子般审视此人和自己作为主君的区别。

“西盛宦官当道,已失民心,小皇帝无能暴虐,覆灭已成定局。梁国主君自断臂膀,无容人之心,即便九州之土均归其所有,他也不能守住。”

当着他国君主和群臣的面说人坏话,这姜琰确实是个坦荡的人。

萧忌嘴角微提,性情中人。

作为主君,最忌讳的便是个人的性情。

萧忌早年听说,姜琰曾与遂州赤面起义的头领慕行舟结过义,慕行舟被车夫暗杀后,赤面军内乱纷争开始,而姜琰统一东歆势力后,愣是压住了无数反对声,保留了赤面残存势力,还将他们编入护国玄甲军中。

仁、义、礼、智、信。

乱世中早已被当作废物的东西,居然仍传承于天家血脉之后。

可惜,倘若这些只能留存在士人公卿的骨血中,那便是束缚。君王所愿,大多事与愿违,或许姜琰是为保留故友遗愿做出的选择,但作为旁观者,此举便是忘恩负义、妇人之仁、留下祸端之类种种。

“歆王孤勇无匹,九州之内确实再无人能与争锋。”

萧忌不走心地应和了一句。

“北疆王千里而来,不是为了来说几句恭维话吧?如今九州四分,九殇关内三分,九殇关外一分,在漠北蛮荒之地落脚生根,四海之内怕是也没有几人能做到北疆王这般吧?”

姜琰面容端正,面无表情目光平视而来时,那双眼睛却如鹰隼般透亮,将那几分端正带来的文气磨平了不少。

“放眼九州,能与孤争锋的,除了北疆王,还有何人?”

话锋一转,姜琰冷冷的话音和目光便共同落在了萧忌身上。

似有惊雷划过天幕,朝渊台高耸入云,那雷声便沉闷地回旋在了四方的木梁之内。

而萧忌手持杯盏,纹丝不动,坦然回视,忽而率先笑出了声,将杯盏中酒液一饮而尽。

出乎意料,姜琰并未将她只是作为一名女子看待。全然相信秘辛里描绘的那个目空无人的“姜琰”,倒是她傲慢了。

“本王一女子,如何能与歆王争锋?漠北势力乃是家兄创下的基业,本王天资愚鲁,拼尽全力才守住了关外流离失所的臣民,平生所求不过一安身立命之地罢了。此番前来,乃是为我珲都子民,梁国此番已与豺狼联手,害我珲都子民,若是坐视不管,珲都城终有一日血流成河,本王又有何面目去见兄长?”

萧忌此人颇有能屈能伸的本事。

适时地摆出女子身份示弱手到擒来,她是这个世界规则的破坏者,是规则的利用者,同样也是被规则束缚的万千众生之一。

转瞬间三言两语便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拼命守护兄长基业,爱民如子的苦命女子。

如果能够忽视掉她夜袭九殇关,斩杀梁国大将军周子易,挑起了如今这场争端的丰功伟绩的话。

群臣面面相觑,此人还是方才舌战群儒的漠北悍匪吗?

姜琰听罢,不置可否,举杯示意,一饮而尽。

会示弱的女人,作为男人,姜琰想大抵天下男人都会被迷惑的。

而作为歆国的王,他应当选择的,便是采纳谋士赵承瑾的谏言,将其扣押,乃至于诛杀。

这个时节,九州已容不得半点变数了。

可他姜琰,继承天家血脉,不仅仅是公卿,更是继承了祖上圣人的君子之风。

他不能杀女子。

两人便在这心照不宣的一杯酒中,明确了双方的底线。

“如今九殇关局势初显,九州内短期内必然会爆发大规模战役,若歆王志在一统九州,珲都黑甲军愿助一臂之力。”

萧忌再一举杯。

话音刚落,席间议论声骤然响起——

北疆王要入关。

并且还要和歆国结盟。

“大王三思,此乃引狼入室之举!”

文臣纷纷劝谏。

姜琰视而不见,继续不错目光地看着萧忌。

“凭什么要助歆国?你想要的是什么?”

“本王平生所愿便是结束这乱世,歆王难道不是么?”

萧忌不疾不徐应道。

“君上难得雅兴宴请群臣,庙堂之高过于败坏雅兴,既是佳宴,理当有所助兴。”

一道声音自门外传来,打破了沉默,众人纷纷侧首。

萧忌的目光再一次与那玉狐般的眼睛相遇。

赵承瑾已换了一身官服,那把玉白的折扇倒不显突兀,她从从容容迈着四方步而来,似乎不经意地与萧忌微微颔首。

而她身后多了一个玄甲兵,腰间别着一把弯刀,面上罩着铁面罩,便这样大大咧咧地跟着进来。

“微臣来迟了,请君上恕罪。”

赵承瑾拱手一拜,笑眼不改。

她身后的玄甲兵士一拱手,不言语。

“爱卿诸事繁忙,多礼了,请上座。”

姜琰一扬手。

“这是?”

“此人便是微臣敬献君上的‘助兴’,此人相貌丑陋,恐惊吓到君上,故戴铁面示君,还请君上勿怪。”

姜琰眉头微皱,赵承瑾作为手下谋士,阴谋阳谋常玩得不亦乐乎,按压下心中的不满,他不言算是默许。

萧忌冷冷地注视着那玄甲兵士的一举一动,目光锁在那把弯刀上——

胡宽的佩刀。

但那身形却显然不是胡宽。

似乎觉察到来者不善的目光,那铁面罩朝萧忌偏来,目光透过罅隙,不知在想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