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失忆后成了死对头的王妃 > 第74章 黥面

失忆后成了死对头的王妃 第74章 黥面

作者:九州一枝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9 16:20:35 来源:文学城

三载又两个月后,仲冬。

通往京城的运河上,有艘楼高十层的海船,乘着今冬第一道雪,在墨黑的夜色,壮丽雄伟,朝着京城磅礡前去。

万雪如雨,长川沉静,巨船气吞山河,碎琉璃般的水浪一路尾随。

这一路自东海岛国,长达五千里,着实是趟艰辛的路程,所幸再过几个时辰,便要抵达大齐国京城了。

从大船窗格中透出的荥荥烛光可瞧见,一名女子,身姿纤窈,面貌姣好,正在舱里揽镜自照。

已不知是第几次,牧荆正坐在镜前,仔仔细细地端详装扮是否露出破绽。

两个时辰前,年迈的嬷嬷在她本清丽绝色的脸庞,以青黛色的颜料,画上繁复的图案。

这是黥面。

东海岛国不分男女,在初次行**之欢后,家中年长的族人会在他额上以及下巴的位置,刻上一辈子永不褪去的刺青,意味着此人已因勇敢或是聪慧而得到心上人的青睐,渴望与之进一步交合。

交合成功,天地初精与初血乳水交融,乃是值得庆祝纪念的成年大礼,值得让全村人都来报以赞美的眼光。

因为,他或她,都已褪去青涩,不是未经人事的少男少女,可以保卫家园了,可以去野林中斩杀豺狼虎豹了,可以为家人编织做饭了。

不得不说,在大齐国人的眼里,这实在是特属于蛮人的原始,未经教化的,过于崇拜男女精血的野蛮行径。

甚有言官上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黥面毁人面容,过程还疼痛不堪,实在是有欠教化,合该停止两国互市才是!

言官显然是吃饱太闲,皇帝是脑袋昏聩了才会以这种理由断了财路。

不过言官到底是言官,总有把无关紧要的小事搅大的本领,黥面确实曾在大齐国引起热烈的讨论。

大部分还很有贬低意味。

不过牧荆不管这么多,保命才是要紧。

不让那个冷酷暴戾的男人看出也如姜的女儿便是牧荆,才要紧。

牧荆命最会画黥面的老嬷嬷,在她脸上画出最繁复的图案,越花俏越好。

只要能将她原本面目彻底抹去,彻底让那个人认不出,那她顶着这张奇异的脸见人,甚至是引起非议,都无所谓。

她脸上的黥面自不是一生不褪的刺青,只是仿着相似的颜色,因而褪色是不可避免的,届时再让嬷嬷补上便好。

为保万无一失,牧荆又将乌黑的发丝放下来,如黑瀑般垂于脸测,遮住自太阳穴至脖颈的清致线条。衣着亦是宽松不贴身,如此她有致的身躯曲线,也不致于被那人一眼认了出来。

他炽热的手掌,曾夜夜紧紧箍着她的腰,充满爱意的,满眼热切地,或轻或重,抚摸着她全身。

全身……

而她也总是在他坚实强悍的身子底下,化成一团火。

可最终是她烧尽了他。

这三年来,戟王是如此耗尽一切心力,一路从京城杀到东海,掘地三尺,分海割浪,无论如何也要将她找出来。

他手段狠绝,一一处置了刘贵妃,鬼星,师晓元。为了追捕他的王妃,他连北境与南方大泽的水军也拉了过来,成为他雄厚的助力。

戟王谋定而后动,并非冲动行事,算盘打得精准。

他利用杜玄出没在大齐国与南方大泽边境交接处海面的难得机会,又利用皇帝授予他追捕逆贼的名义,一面追杀牧荆,一面追缉杜玄。

这自然使得也如姜的船队备受掣肘,每每进入他国海上边界,遇见他国水军,便得好生应付一番。

北境与南方大泽的还算好办。

也如姜的船舰上能人勇士甚多,若也如姜不肯,两国将领是上不了也如姜的船,行造次之事。

但事关杜玄,不能不经任何盘查便放也如姜离开,总是在大海船边逡巡徘徊,像小鸡傻不丁地跟着母鸡一样,有几分可笑。

也如姜知道他们的用意,也不废话什么,备上茶水果子,任他们在船上行走,反正杜玄是不可能被也如姜窝藏的!

他们俩根本结了八辈子的仇!若杜玄落在也如姜手里,早就严刑伺候他了,怎可能窝藏!

可若遇上大齐国的水军,那可就完全是另一番风景。戟王的人马顶着头顶上司的严苛压力,撞见也如姜的船,绝对先围攻一番。

戟王要的不只是杜玄,他更渴望抓回去的人,是他的王妃。

未免造成麻烦,这三年多来,牧荆始终走东边的海道,不敢往西,往西撞到大齐国水军,等于是死路。

牧荆离开大齐国后,戟王自荐担任互市司与鸿胪寺主事,藉着互市之事,三年多来不间断地与各国查问牧荆的行踪。

虽无亲眼目睹的实证,也无任何物证人证,但直觉让戟王断定,也如姜与牧荆定是挂勾,他深信牧荆被也如姜带去东海岛国。

三年多来,他在两国互市司往来的每一封信件底下的署名旁,总会刻下一句话。

头一年信件,字句间溢满杀气,读来总是心惊胆战──

吾念吾妻,速回,否则本王必杀之。

第二年,语气稍缓,杀气不那么重了,可仍然是威胁──

吾念吾妻,速回,本王可衡量宽待,不于严惩。

第三年,大概戟王也意识到威胁无用,改成稍略温柔的语气,看是否牧荆会不会上当──

吾念吾妻,不知来岁牡丹时能相逢否……

有些恳求,有些询问的意味。

好像是在问她,要不要与我一同在牡丹花下,欣赏满园绽放的华丽绒瓣。

也如姜那时看见了眼里还有些兴味,曾问牧荆要不要多考虑一下别的可能性。

不过,狼就是狼。

看在牧荆心里,戟王终究是狼,披着羊皮的狠戾凶狼。

他骨子里的强横与固执,是天性,是上天浇灌在他血液之中的,不会被动摇。

他的探问,看似平淡,可一字字都淬了毒,心软不得。

当年她惧怕戟王的报复,曾让鬼星与木槿演一出男女暧昧的戏,藉此逃去也如姜的船。

这对戟王来说,肯定是奇耻大辱!

他的王妃为了躲避她,竟然联合外人欺瞒他,她将身为一个男人的自尊与面子全都践踏在脚下。

践踏得粉粉碎碎。

更别提刘贵妃与师晓元这对母女,一定在戟王面前穷尽一切所能污蔑牧荆。

当年他狠心对牧荆下了格杀令,必定是在极端的愤怒,耻辱,无力,绝望之下,所能做的最后的手段。

他从忧心,到震惊,到心怀希望,到最后心碎,戟王得皇帝宠爱,一生过的顺遂,唯有被孟绍背叛时,才终于偿得如堕深渊的苦痛。

纵然事态发展全不是牧荆故意而为,可看在戟王眼里,卑劣的王妃孟绍并无二致,都是在深得戟王信任之时,往他背后狠狠捅上一刀。

于是戟王这三年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要把牧荆也一同拉去深渊中。

在深渊中将她千刀万剐。

牧荆其实都不意外。

然而,当三年光阴匆匆终了,来到第四年秋末,戟王的信件中却再没提起过王妃了。

他竟像是遗忘牧荆了!

已经连续两个月,戟王信底下的署名不曾再出现"吾妻"二字。

最后一封收到的信,更是什么都没写,没提互市,没提可恨的王妃,没有吾妻。

空荡荡的签纸上,唯有一行字──

此次前来,替本王带一粒琼花籽。

琼花籽?

他要琼花籽做甚?

沉默寡言,字字珠玑,这可真是反常,牧荆心中诧异。

镇海宫那片花团锦簇的琼花园,定是在戟王盛怒时被他毁去。

戟王盛怒之时,什么都做得出来,杀人都不算什么了,更何况是杀一整片琼花!

大概身边有人提醒他,琼花园的盛况虽是王妃手底下栽培出来的,但到底是两国往来友好的象征,实在是该好好养在宫中才对。

于是戟王便要了一颗琼花籽。

可一粒琼花籽哪里够?万一这一粒死了,没成功发芽,那不是还得再讨要一次?

不过戟王应当只是敷衍一下言官,什么琼花不琼花的,他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皇子哪里会放心上。

……昏暗烛光之下,牧荆将种子至于掌中。

小如黑蚁的种子,轻如毛絮,却彷佛乘载着他两人诉说不清的恩怨。

他说,替他稍来一粒种子……

他那严酷森冷的一颗心里究竟盘算着什么呢?

牧荆琢磨不透。

但无论他盘算什么,只要他不再拿也如姜的船队出气便好。

两个月前,大齐国的水军确实不再盘查也如姜的海船。

一切归于平静,回到三年多前的平和。

没有喧嚣,没有烟硝味,戟王如今只等着一粒琼花籽坐着大海船,翩然来到大齐国。

三年已经过去,已是牧荆离开大齐国后的第四年。

凭着对这个男人的认知,牧荆不会天真到以为戟王不再恨着她,盘算着要杀她。

那么戟王为何撤了格杀令?

更大的可能性是,戟王松松手,不过是因为有新的王妃人选了。既然即将有新王妃,名面上便不好再对前王妃穷追猛打。

也如姜在京城的眼线打听到,戟王已与一权贵女子议亲,谈成的话,不日便要成婚。

其实也不必费力打听,这已是轰动全京城的大事。

堂堂一个年轻力盛,貌美无双的皇子,竟到了二十四五岁,还仍然孤家寡人。

这年纪的皇子,妻妾儿女早成群,享受天伦之乐。

可唯有戟王,孤单一人……

戟王在两个月前搬出镇海宫,去宫外立府。一个月前,戟王又突然自请去大齐国东南方剿肃杜玄。

此刻,他人应当在东南方奋力剿杀杜玄的人马。

牧荆懂得这些举措后头的盘算。

有了新的,娇美的,任性的,粉白肤匀的王妃,他自然是得搬离装着与旧王妃回忆的镇海宫。

有了新王妃,戟王自是要建功立业,若将各国心腹大患杜玄除去,定是一桩大功劳!

而新王妃肯定样样与戟王匹配,肯定出自高门大户,肯定端庄娴雅,更重要的是绝对不会背叛戟王。

既然他即将与另一名女子成家,那表示,牧荆的处境应该比以前安全多了。

不过她还是不能心存侥幸。

牧荆再次看着镜中画着黥面图案,面目几乎难辨的自己。

离开故土三年再返回,她心中有股难说的滋味。

离开时,她是以一个逆贼的身分匆匆而逃。返回时,她已是人人敬仰的少船主。

而戟王呢?

这三年来,他可曾经历过什么……

一切都是谜团。

不过牧荆能确定的是,若他日戟王成亲,她会将东海岛国最美丽最硕大的红珊瑚,赠与于他。

红珊瑚珍贵至极,有钱也买不到。

往昔,他曾送她一只同样价值不斐的玉妖。

礼尚往来。

耗费万年才积累出来,深藏海底的红珊瑚哪,最配那个红艳如火的男人了。

京城高平港。

晨时天未亮雪雨蒙蒙之际,一艘绿云漆色的雄伟海船,沉静,缓慢,穿雪而来。

已早起务农的农人,望着雪,心里都想,下雪了,得赶紧储备农粮。

因为,这可是京城入冬后第一场大雪。

不过一个夜晚,城外便积了一尺厚厚的,如甜糕的白雪。

船上一名蜜色肌肤的女子,伸出手掌,让雪粒落在手中。

心中庆幸,她总算是赶在港口被雪结冻前来到大齐国。

她在雪中轻步缓行,后头跟着一众下属,从容自若,自大海船到港口,一路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她脸上绘有岛国特有的青黛色黥面,难以看清面容是否如姿态那般风华无双。

可她那露在宽松衣服外,饱含弹性与光泽的蜜色肌肤,以及薄透质料下隐隐而线的紧致身线,与娇软柔弱的大齐国女子大相迳庭,终是诱着人想在洁白雪花中一探究竟。

细雪纷纷飘落在她的肩头。

女子因是从四季如夏的东海岛国来的,衣着甚是单薄,清简的密织麻衣不足以抵挡寒气,透气的靴底亦难以承受湿雪。

所幸鸿胪寺的官员早已想到这点,备了一袭厚实的冬衣,外加一件鹤羽氅衣,一双精致的蟒靴。

为了配得上少船主的身分,都是特别请织造署做成的,不是在宫外置办的。

毕竟皇帝厚着脸皮把外邦船主唤来大齐国共商杜玄作乱因应之道,已然是超出分际,若再不小心招待着,就要失掉大国脸面了。

一名叫张汉的官员朝着牧荆恭敬行揖。

"少船主,一路奔波,还请与我等先去鸿胪寺喝口热茶,暖暖身。"

牧荆瞥了一眼张汉,看出他的忐忑。

是了,她现在是也如姜的掌上明珠,是该忐忑,是该小心应付。

眉目间便泛出淡淡的,有礼的善意,只拿上氅衣随意套在身上,道了句:"张大人客气了,还请张大人带路。"

牧荆与张汉上了马车。

轱辘滚动声响起时,牧荆回望港口的大海船,被晨光垄罩的船身有若金龙。

牧荆闭上眼小憩。

她略放下了心。

张汉没认出她是王妃,可张汉其实曾见过她数次。

三年多前的张汉,在大弘胪身边办差。

当年也如姜初次造访皇帝时,张汉便经常随侍在侧,曾见过牧荆几次,也曾偷偷瞧过牧荆的样貌。

大概张汉曾对她的面貌惊艳过。

可适才的张汉眼中唯有紧张与为了公事的求好心切,没有半分打量与怀疑。

更没有惊艳。

就彷佛她就是一个画着蛮荒怪异黥面的外邦女子,若她不是也如姜的女儿,他压根不会多看她一眼。

牧荆把这当成一个小测试,而测试过关。

现下看来,如张汉这类见过牧荆几次的人一点没生疑,那么,能躲过戟王利眼的机率又更高了。

这里的黥面并非古时候的刑罚,而是南岛语系的黥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4章 黥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