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偏轨同驰 > 第73章 竹坞听蝉,砚底藏风

偏轨同驰 第73章 竹坞听蝉,砚底藏风

作者:许梦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15:51:16 来源:文学城

晨露在竹梢凝了整宿,天刚破晓时,第一缕阳光斜斜劈下来,露珠便簌簌坠下,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湿痕。陆池推开竹门,竹轴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像竹坞在清晨伸了个懒腰——院角的青石板上,江起正蹲在那里,指尖沾着墨,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着淡粉,正对着一块刚打磨好的鹅卵石凝神。

“写什么呢?”陆池放轻脚步,鞋尖蹭过青石板上的露痕,怕惊碎了江起那点小认真。

江起抬头时,耳尖红得像被朝阳烤过的樱桃,手一抖,墨滴在“徵”字的尾巴上洇开个小团:“想把五音刻在石头上……你说过要铺在院角当路的。”他把石头往身后藏了藏,指腹蹭掉“徵”字上的墨渍,像在护着什么易碎的宝贝,“还没刻好,手生。”

陆池忍不住弯了弯嘴角,弯腰拿起旁边一块刻好的“宫”字石。石面的纹路里还嵌着细砂的痕迹,摸起来像婴儿的后颈,带着点磨砂的软——显然是江起用细砂一点点磨平的。“比上次刻琴名时稳多了。”他想起半年前的冬夜,江起第一次拿刻刀,把“竹坞”两个字刻得歪歪扭扭,刻刀滑了一下,指尖蹭破点皮,血珠渗出来,他就着那点血,在“坞”字的最后一笔上加了个小弯,说“这样琴就有心跳了”。那时陆池笑他傻,如今看着这枚“宫”字石,倒觉得那点歪扭里藏着最热的心意。

江起嘿嘿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捧过另一块石头:“你看这块‘羽’字石!特意留了点锋芒——像不像你弹《秋风辞》时那记挑弦?”石上的“羽”字收笔处带着个凌厉的小勾,阳光照上去,像琴弦震颤时最急的那个音。

陆池的心轻轻动了一下。那日他在竹亭弹《秋风辞》,江起坐在旁边,膝盖上放着半块桂花糕,手指跟着琴弦轻轻动,眼睛亮得像星子。原来他早把那抹挑弦的弧度,刻进了石头里。

“厨房温着莲子羹。”陆池把石头放回竹篮,指尖还沾着石面的凉,“凉了就涩了。”

江起却拉住他的手腕,指腹带着刻刀磨出的薄茧,往竹廊那边拽:“先看我新搭的葡萄架!昨天请张木匠帮忙,他说再过两个月就能爬满藤。”竹廊顶上的竹架刚搭好,青竹的清香混着新翻的泥土味飘过来,江起指着架下的石凳,声音里带着点雀跃:“以后你抄琴谱累了,就坐这儿歇着——等葡萄熟了,伸手就能摘。”

陆池望着他眼里的光,忽然想起去年深秋。那时他们在山里迷了路,江起的裤脚全是泥,却举着串野葡萄傻笑:“你看,酸的!像你练琴时瞪我的样子。”那时的葡萄皮紫得发黑,酸得人皱眉,江起却非要喂他吃,两人抢来抢去,最后把葡萄汁蹭了满脸,连江起的虎牙上都沾着紫渍。

“傻笑什么?”江起用手背碰了碰他的脸颊,指尖带着晨露的凉。

“是不是觉得我搭的架子特别好?”江起歪着头,耳尖又红了。

陆池点头,声音轻得像晨雾:“特别好。”

早饭是张婶送的莲子羹,江起把桂花全挑到了陆池碗里——桂花是清晨刚摘的,还带着露珠的甜,江起挑得很仔细,连小枝桠都捡干净了,才把金黄的桂花铺在莲子羹上。“你爱吃甜的。”他说得理所当然,自己碗里只剩白白的莲子,清汤寡水的。

陆池把桂花拨回去一半,看着他:“张婶说你昨天帮她挑了两缸水,不多吃点甜的,下午刻石头该没力气。”

江起的耳尖瞬间红透,低头扒拉着莲子,却偷偷用勺子把桂花往自己碗里拨了点——被陆池逮个正着,两人都笑了,笑声撞在竹墙上,惊飞了停在竹梢的麻雀。

午后的阳光透过竹架筛下来,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陆池坐在竹椅上抄琴谱,笔尖沾着墨,在“商”字的笔画里落下重重的一竖;江起坐在对面的石凳上刻石头,刻刀在“清角”石上蹭出“沙沙”的声音,像在和琴谱对答。偶尔江起抬头看他一眼,目光撞在一起时,又慌忙低下头,手里的刻刀差点打滑——石面的“清角”二字已经初见雏形,锋芒里带着点少年的认真。

蝉鸣从竹坞深处漫过来,一声叠着一声,把夏日的午后拖得悠长。陆池忽然停下笔,指尖敲了敲琴谱:“你听——蝉鸣的调子,像不像《夏晚》里的泛音?”

江起侧耳听了听,蝉声清亮,带着种往上飞的劲儿,像琴弦被指尖轻轻一挑,音儿就飘到天上去了:“像!”他拿起块没刻的石头,指尖在上面比画,“那我把这个刻成‘清角’,配蝉鸣正好。”

陆池看着他额角的细汗,起身回屋拿了把蒲扇——扇面是用竹篾编的,沾着点晒干的茉莉花,扇出来的风带着淡淡的香。他站在江起身后,轻轻扇着,风拂过江起的后颈,他缩了缩脖子,却没回头,只低声说:“你抄你的谱,别管我。”

“谱子不急。”陆池的声音混着扇风的轻响,“先让你这‘清角’石凉快点。”

江起的背忽然僵了一下,随即慢慢放松,嘴角悄悄往上扬了扬。蝉鸣还在继续,竹影在他发间晃,陆池的扇风声像支温柔的拍子,和着蝉鸣,把刻刀的“沙沙”声衬成了好听的调子。

傍晚时,竹篮里已经堆了五块刻好的音名石:宫、徵、羽、清角……江起把它们在廊下摆成一排,像列队的小兵。夕阳把每个石头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地上,拼成了半首没写完的曲子。“明天刻‘商’和‘角’。”他数着石头,眼睛亮晶晶的,“等七块都齐了,就请李瓦匠来铺路——他说要在石缝里种青苔,绿油油的,踩上去软乎乎的。”

陆池蹲下来,拿起那块“羽”字石。夕阳的光落在石面上,那个凌厉的小勾像淬了金,竟真有几分《秋风辞》的味道。“铺好路那天,我们弹《竹坞风》吧。”那是他去年写的曲子,还没正式弹过,琴谱还压在书案最下面,纸页都泛着黄。

江起立刻点头,拍着手笑:“好!我去请王婶和张叔来听——他们总说想听你弹新曲子!”话音刚落,他又往厨房跑,“对了!我腌了酸梅汤,冰镇在井水里,快尝尝!”

酸梅汤盛在粗瓷碗里,碗壁上凝着水珠,冰块“叮当”撞着碗沿。陆池喝了一口,酸中带甜的凉意顺着喉咙往下滑,把午后的燥热都浇熄了。江起坐在他对面,托着腮看他,忽然说:“等葡萄熟了,我们用葡萄酿酒吧?埋在院角的桂花树下,明年此时挖出来,就着琴声喝。”

“好啊。”陆池笑着看他,“但你别又像上次酿梅子酒那样——偷偷往坛子里多加糖,甜得发腻。”

江起挠挠头,嘿嘿笑起来:“那不是怕你不爱喝酸的嘛!”他的小虎牙露出来,像颗沾了蜜的糖。

暮色漫进竹坞时,蝉鸣渐渐歇了。陆池把刻好的音名石收进竹篮,江起则在收拾刻刀和砚台。砚台里还剩些墨汁,江起蘸了蘸,忽然往陆池手背上盖了个“宫”字章——那是他用萝卜刻的小印章,歪歪扭扭的,却带着浓墨的香。“盖个章,证明是我的人。”他说得理直气壮,眼睛里却藏着点不好意思,耳尖红得像天边的晚霞。

陆池没擦掉,只是抬手,在他手背上也盖了个自己刻的“羽”字章——那是用竹片刻的,线条更柔,像片舒展的羽毛。“这样才算成对。”他看着江起瞬间亮起来的眼睛,补充道,“就像琴上的弦,少了一根都不成调。”

江起把两只盖着章的手贴在一起,笑得像个孩子。蝉鸣彻底停了,远处传来几声蛙叫,竹坞里静悄悄的,只有两人的呼吸声,和着竹影晃动的轻响。陆池忽然觉得,这夏日的傍晚,比任何曲子都动听——有蝉鸣的余韵,有酸梅汤的凉,有手背上的墨香,还有身边这个人,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最温柔的调子。

他低头看着手背上的“宫”字,墨痕浅浅的,像要渗进皮肤里。或许真的会渗进去吧——像江起刻在石头上的音符,像埋在桂花树下的酒,像这竹坞里的每一个寻常瞬间:赖床时的拥抱,刻石头时的较劲,偷喝酸梅汤的笑,还有盖在手上歪歪扭扭的印章。这些瞬间,最终都会变成生命里最深刻的印记,在往后的岁月里,轻轻一碰,就能弹出温暖的回响。

夜风裹着竹香吹进来,陆池把江起的手攥得更紧了些。远处的星空亮起来,像撒了把碎钻,落在竹坞的每一个角落。他知道,这个夜晚,和过去的每一个夜晚一样,都会被刻进记忆里——刻在晨光的影子里,刻在江起的体温里,刻在彼此的心跳里,刻成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