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偏轨同驰 > 第29章 老磨坊的石碾与未说尽的话

偏轨同驰 第29章 老磨坊的石碾与未说尽的话

作者:许梦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2 15:51:16 来源:文学城

老磨坊藏在山坳里,木头门楣上的“风调雨顺”四个字被雨水泡得发涨,却依旧透着股安稳劲儿。陆池推着自行车穿过挂满玉米串的篱笆时,听见“吱呀吱呀”的声响从院里传出来,像谁在哼一首古老的调子。

“是小陆吧?”磨坊里走出个穿蓝布褂的老人,手里拄着根磨得发亮的枣木拐杖,拐杖头雕成个小碾子的模样,“你爷爷当年总说,这磨坊的石碾子啊,比钟表还准,到点就该转了。”

陆池把自行车靠在篱笆上,接过老人递来的粗瓷碗,里面盛着刚磨的玉米糊,热气裹着焦香扑在脸上:“王爷爷,您还记着我呢。”

“咋能忘?”老人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噼啪”舔着锅底,“你小时候来磨坊,总爱蹲在石碾子旁边看,说这石头轮子转起来像月亮在滚。”他咳嗽两声,拐杖笃笃敲着地面,“快进来,外面风大。”

磨坊比记忆里更暗些,屋顶的木梁上挂着几盏马灯,玻璃罩上蒙着层灰,光线透过灰层洒下来,在地上拼出块块光斑。最显眼的是中央那盘石碾,碾盘边缘被磨得溜光,像块巨大的墨玉,碾滚子上还沾着没扫净的谷糠。

“这碾子可有年头了,”王爷爷用拐杖指着碾盘,“光绪年间就立在这儿了,你爷爷年轻时帮我修过三次,说这老物件得顺着它的性子来,不能硬拧。”

江起伸手摸了摸碾滚子,冰凉的石头上有圈圈细密的纹路:“王爷爷,这纹路是磨出来的吧?”

“可不是嘛,”老人坐在磨坊角落的竹椅上,椅面编着复杂的花纹,“谷子、玉米、豆子,磨了一百多年,石头都记着它们的味道呢。你爷爷说,这叫‘石碾的年轮’,比树轮实在,每一圈都带着粮食的香。”

陆池想起爷爷日记里写:“石碾子转得慢,但磨出的面细,就像过日子,急不得。”他走到碾盘旁,试着推了推碾滚子,沉得几乎纹丝不动。

“得用巧劲。”王爷爷慢悠悠地说,“你爷爷当年教过我,推碾子时身子要侧着,像跟碾子跳慢三步,它才肯听话。”

江起学着样子试了试,碾滚子果然动了动,发出“咕噜噜”的声响,谷糠从碾缝里挤出来,飘起细小的金粉:“哎,真的动了!”

“这老物件认人,”王爷爷眯着眼笑,“你身上有小陆爷爷的味儿,它给你面子呢。”他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打开来是几块麦芽糖,“尝尝,你爷爷当年最爱吃这个,说推碾子累了,含一块,甜到心里。”

麦芽糖黏在牙上,甜得发腻,陆池却忽然想起小时候,爷爷把他架在碾滚子旁,自己推着碾子转,嘴里哼着跑调的山歌,糖渣沾在胡子上,像撒了把星星。

“你爷爷修碾子是把好手,”王爷爷的拐杖在地上划出浅痕,“有回碾盘裂了道缝,他蹲在这儿看了半天,说‘别换,补补还能用’。然后找了些糯米汁混着石灰,一点点填进去,现在那缝都长住了,比新的还结实。”

陆池凑近碾盘细看,果然在不起眼的地方有道浅色的线,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总说,老物件有灵性,你对它好,它就给你出力气。”

“可不是嘛,”老人往灶里添了根柴,“那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就这碾子,磨出过带露水的麦香——你爷爷说,是老天爷看它老实,偷偷赏的。”他忽然压低声音,像说个秘密,“其实啊,是他半夜带着露水去山里采的野麦子,怕我着急,编了个谎。”

江起在磨坊里转了转,指着墙角的工具箱:“王爷爷,这是爷爷留下的吧?”箱子上贴着张褪色的纸,写着“修碾专用”,字迹和日记里的一模一样。

老人点点头:“他走前留下的,说‘万一碾子闹脾气,让小陆来看看’。”他颤巍巍地起身,打开工具箱,里面摆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工具:带弯钩的凿子、裹着布条的锤子、缠着铜丝的钳子,每样都磨得发亮。“你看这锤子,”老人拿起锤子掂了掂,“锤头包着布,怕敲坏了碾子的骨头。”

陆池摸着那布套,布料磨得薄如蝉翼,能感觉到里面锤头的形状:“他对老物件总是这么上心。”

“因为他把它们当朋友啊。”王爷爷把工具放回箱子,“你爷爷说,机器会老,石头会旧,但只要有人记着,它们就活着。就像这碾子,磨不动粮食了,能看着孩子们在这儿玩,听着咱们说话,也算没白来这世上一趟。”

午后的阳光从磨坊顶上的破洞照进来,正好落在碾盘中央,像给老碾子戴了顶金冠。陆池和江起推着碾子慢慢转,“咕噜噜”的声响里,王爷爷的声音像飘在半空的棉絮:

“你爷爷推碾子时爱讲笑话,说从前有个懒人,想让碾子自己转,就把几只老鼠绑在碾杆上,结果老鼠一跑,碾子倒是转了,就是磨出的面里掺了好多鼠毛。”老人笑得咳嗽起来,“他说,这叫‘偷懒的代价’,过日子啊,该下的力气省不得。”

江起推得满头大汗,停下来擦汗时问:“王爷爷,爷爷还说过啥关于碾子的话不?”

“说过,”老人望着窗外的山,眼神飘得很远,“他说石碾子转起来,就像时间在走,一圈是一天,十圈是一月,千圈万圈,就把苦日子磨成甜面了。”他顿了顿,拐杖在地上轻轻敲了三下,“他还说,等他走了,就让这碾子替他看看,咱们的日子是不是越来越甜。”

陆池忽然觉得鼻子发酸,他弯腰从碾盘上捻起一点新磨的玉米面,放在舌尖,粗粝的粉末带着微甜,像爷爷手心的温度。

“该做午饭了。”王爷爷站起身,往灶房走,“给你们做玉米饼,用刚磨的面,你爷爷最爱吃带焦边的。”

灶房里弥漫着玉米的香气,王爷爷的锅铲敲着锅底,发出“当当”的响,像在给石碾的“咕噜”声伴奏。陆池帮着烧火,火苗舔着锅底,把他的脸映得通红。

“你爷爷当年总说,”老人一边翻饼一边说,“玉米饼要贴着锅边烙,才能烤出焦壳,就像人,得经点火烤,骨头才硬。”他夹起块烙好的饼,焦边金黄酥脆,“尝尝,跟你爷爷在时一个味儿不?”

饼的热气烫得指尖发麻,咬下去时,焦壳“咔嚓”一声碎在嘴里,甜香混着烟火气,从舌尖暖到胃里。陆池忽然明白,为什么爷爷总说“老地方的味道,是刻在骨头里的”。

下午临走前,陆池给石碾子拍了张照,照片里,阳光正好落在碾盘的裂缝上,像给那道修补过的伤痕,镀了层金边。王爷爷往他们包里塞了袋新磨的玉米面:“回去蒸窝头吃,记着多放把糖,你爷爷说甜口的能解乏。”

推着自行车走出磨坊时,听见王爷爷又开始推碾子,“咕噜噜”的声响混着他的山歌,飘在山坳里。陆池回头望,看见老人的身影和碾滚子的影子叠在一起,在地上慢慢转着,像一幅不会褪色的画。

“你说,”江起忽然开口,“爷爷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们会沿着他的脚印,找到这些老地方?”

陆池握紧口袋里的麦芽糖,糖渣黏在指尖,甜得很实在:“可能吧,他总爱把话藏在老物件里,等着我们一点点找出来。”

自行车碾过铺满落叶的小路,车筐里的玉米面袋轻轻晃着,发出“沙沙”的响,像谁在耳边说:“慢点走,日子还长着呢。”

陆池抬头看了看天,云走得很慢,像石碾子转在天上,正把今天的故事,慢慢磨成明天的念想。他忽然想,等下次来,一定要带罐爷爷爱喝的桂花酒,倒在碾盘的裂缝里,让老碾子也尝尝,这些年的日子,到底有多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