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慕佳人 > 第67章 监军

慕佳人 第67章 监军

作者:李闲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5:48:58 来源:文学城

先端上桌的是盘清炒柔鱼,加入姜片香葱翻炒后,因为划了花刀,柔鱼翻卷,适合佐酒。

接着便是用高汤炖煮的鱿鱼片,是道滋补的美食,还有那道螺蛳炒鱿鱼,爆辣爽口,最适合配着主食吃。

卢昶吃不得海味,只食那只白斩鸡,再见元诚,也只是吃了一片柔鱼后就停箸,只喝着酒水驱散口中腥味。

卢昶又夹了一筷子柔鱼给静婉:“慢慢吃,这些都归你了。”

元诚喝着酒,好好打量了她,这才发现人长高了许多,脸也圆了不少,看来过得不错。他给静婉舀上一碗蛤蜊汤,让她吃慢些。

静婉双颊鼓鼓朝元诚一笑以示感谢,偏偏让卢昶瞥到,他笑意淡去,也停下筷子。

静婉还以为表哥满桌海味而吃不得,心情不畅,讨好地夹了只鸡腿给他,终于让男人心情好上一点。

静婉咽下口中的米饭,说:“这海味还是得肚子饱着吃得才香,只是我听当地渔民说每年要交许多赋税,换来的粮食也少之又少,实在可怜。”

只是再看到元诚,她又笑了:“不过幸好元大人来了,我相信大家都有好日子过了。”

元诚举着酒杯,看着静婉信赖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

世人看他,或鄙夷,或轻视,或谄媚,而像这样清澈的信赖,却是少而又少。

他举杯,道:“定不负君之所望。”

元诚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卢昶看着这相谈甚欢的二人,只有他才知道心中有多嫉妒。

元诚来潮州,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他卢昶来潮州,为潮州做了许多事,怎么不见静婉夸他两句?

卢昶满腹怨气,却依然不动声色,继续投喂旁边的人。

晚间一同回去,三人第一次同行,有元诚一直在引话,气氛也算轻松自在。

元诚告诉卢昶,南下途中,他又去了一次邺城,当地吏民诣阙,请求为卢昶立德政碑。

“朝廷本是不允,那公孙嘉道却带百姓亲赴王都,这才松口。”

卢昶一时不知该说什么,邺城治疫,他从未想过最后要邺城百姓为他做些什么,突然想起那日折柳送别的场景,卢昶想,他曾笑方怀可笑,其实他也曾做过和方怀一样的事。

最惊喜的是静婉了,她靠在卢昶身侧,卢昶低头,便能看见她仰头朝自己笑,那小嘴也微微张开,露出几颗洁白的贝齿,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他轻轻一弹她的脑壳,终于笑了,若是以后有机会,他会再带静婉回邺城看看去,只是再看元诚,他来岭南,那谁去西北监军?

谁去西北监军,谁去替天子继续盯着李暮云,这也是元诚决定来岭南前仔细想过的。

他本有合适的人推荐给天子,却被杨复瑾一一否决。

小皇帝长大了,常年由杨复瑾陪伴在侧,他显然更信任那位杨常侍,毕竟是唤为阿父的人,阿父不允,帝王便也否决了他的人选,于是元诚问皇帝,那该派谁去合适。

天子不语,而是先看了一眼自己的阿父,杨复瑾道:“此乃朝廷大政,自当问过群臣才定得下来。”

一直到元诚离开平都,这人选还未定下,元诚清楚,是杨复瑾防他在其中动手脚。

在来岭南途中,元诚才得到消息,新派去的监军乃杨弃,他是杨复瑾认的义子,在宫中任小黄门。

杨弃去西北时,还带上了几个将领士兵,品阶虽低,可都是些青壮年,其中有个小将是秦相之孙,也是汝南王李陵的女婿。

一路上,元诚都在一点一点剖析杨复瑾走出这步棋是什么意思,其他将领都是他杨复瑾的人,唯独这秦子游,显然与李陵关系更密切。

杨复瑾什么时候和李陵勾搭在一处的,他们想干什么。

他看着阴沉沉的天空,心情格外压抑。

如今他不在西北,只剩长公主一人对付那些豺狼虎豹了,她又是个急脾气,做起事来不管不顾……

千般担忧,终化作长长的叹息,但愿,但愿……

如今听卢昶问起,元诚只将此事简单说了一二,却是隐了汝南王李陵一事,殿下曾叮嘱过他,绝不可让卢昶分心西北。

待知新派去的监军是杨复瑾的人,卢昶也沉默了。

即便李暮云是皇家的人也不能够让杨复瑾放心,他的手还是伸到了西北,如先帝曾经做过的那样,要把西北一点一点蚕食干净。

其中最为乐观的却是静婉,她不懂政局复杂,不知幕后种种安排,只知长公主李暮云是个不能惹的。

她是继卢值之后,西北的第二个王,早收服了那片广阔土地上的民心军心。

静婉想得没错,李暮云确实是个不能惹的,一个小黄门她怎么会怕,便是杨复瑾亲自来监军,她也要露出那始终带着恶意的笑来,好好收拾那阉人。

一眼览尽朝廷的诏令,暮云将其随意一甩,一脚踏在椅上,整个身子斜靠在椅背,似笑非笑的模样。

这样子哪里像是个公主,明明是混迹多年的兵痞。

她的副将范爽苦着脸,道:“元大人走了,我们哥几个以后找谁借钱啊!”

守城的将士说,来人不愿进入驿馆,要长公主亲自迎接。

暮云被气笑,一双丹凤眼中都是狂妄肆意,只怕那诏令往范爽身上一扔,一个利落起身:“走!一起去接我们的新监军去!”

几个副将嘻嘻哈哈跟在后头,一同出了军营。

西北广阔,下有七州,卢值在时,以庸野为政治中心,后李暮云将首府搬至更西边的彭城,那里是边境重镇,背后便是虎牢山。

新监军杨弃到达彭城时,连屁股都坐得没有知觉了,他第一次远行,连马也不会骑,坐在马车上几月,一直哼哼唧唧,如今终于到了彭城,总算松口气。

把朝廷诏令交给守城的将士后,本可以先去城中驿馆休息,可杨弃偏偏不走,就带着车队站在城外。

他要李暮云亲自来接他!

一行人都知道杨弃是杨常侍的义子,来时各家都嘱咐过以杨弃为尊,要听从其号令,他不走,众人也只能陪同在旁。

其实这位新监军来时也曾被义父叮嘱过,李暮云是个疯子,明面上还要以公主为尊,不可逾越尊卑秩序,只需待在彭城,将李暮云一举一动告知平都,再将带来的将领安置于军队中即可。

奈何新官上任三把火,杨弃并未把义父的话放在心上。

区区一女人尔,怕她做甚!若不先给她一个下马威,以后他在西北如何领头,如何压制李暮云。

更重要的是,杨弃明白义父是要对这位长公主动手了,已然是要做阶下囚的人了,更不用顾忌了。

那日天气好,没有风沙侵扰,站在城外也不算辛苦劳累。

暮云上了城楼,便见下头站着的一行人,她对副将说道:“一人认领一个,我先认领那个阉人了!”

范爽笑道:“那我就要那个带着佩剑的小子!”

其余几个将领也纷纷跟着笑着,把下头站着的人都认领了个遍。

士兵递来她的弓箭,她缓缓对准了目标,重重拉弦,箭唰地从弦上飞去,直直插入杨弃脚边的黄土地中。

突如其来的一箭吓得杨弃惊呼,脚步凌乱往后退了一步,一屁股摔倒在地。这还没完,又是一箭准准落下,就插在了杨弃□□处,那阉人勉强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自己的□□后,双眼一翻晕了过去。

除了杨弃,其他几个男子骑在马上,城头利箭飞来落于马蹄处,惊得马儿长嘶,高高扬起前蹄,将马上的人摔下马背。

落马之人摔于地上,震得黄沙四起。

下首场面混乱,各自狼狈,引得城头之人又放声大笑。

那行人中,唯有一个少年还稳稳坐在马上,箭来时,他反应最快,先出手,手舞长剑断了来路,只抬起头来,面无表情地盯着城楼上的人。

一地狼狈之人,唯他还有点看头。

李暮云也看到了他舞长剑那幕,又见他眼中无半点畏意,挺直了身子看着他们,不卑不亢。

“有意思!”

范爽欲要再射,却被李暮云阻拦,她又搭上一箭,目标是那少年!

一箭飞去,又被截了路,箭杆断裂成两半,落在地上。

那马上的少年收了佩剑,拿出弓箭来,对准了城楼上的李暮云。

他没有犹豫,一箭射出,范爽侧身要去挡时,却见李暮云接住了那箭。

她紧紧握着箭杆,抓着箭的右手青筋毕露,骨节分明,而那箭头离其左肩只有一个指节的距离就可以深入皮肉了。

暮云将箭折断,冷了神色。

范爽明白李暮云的意思,朝下大喊:“来者何人?”

少年道:“平都,秦子游!”

秦子游?哼!

暮云转身离开,部将纷纷跟随在后,只是再不敢轻视那城下的小子。

她自然不会亲自去迎那阉宦入城,骑着马回了自己的军营,部将知道她在生气,一句话也不敢说。

那日,杨弃终究进了驿馆,待他悠悠转醒时,暮云派来的将士说道:“殿下说了,杨大人初入彭城乃是横着进来的,但愿以后不要横着离开。”

杨弃身子一颤,差点又晕倒过去。

第二日,杨弃亲自去军营见李暮云。那位长公主正在练兵,手还握着银枪,杨弃跪在地上,由着那把银枪挑起了自己的下巴。

枪尖还泛着银光,杨弃不敢乱动,生怕她戳进自己的喉咙,听得马背上的女人道:“这辈子,我也只能忍得了一个阉人在我身边待着。杨大人记得,可莫要随意惹我。这银枪之下,不知道淌过多少人的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