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慕佳人 > 第4章 识字

慕佳人 第4章 识字

作者:李闲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4 22:14:01 来源:文学城

让静婉有些意外的是,自和卢昶吃过那面之后,她的伙食一下子就上升了好几个等次。

先不说饭菜都是热乎乎的,荤素俱有,偶尔还有个猪蹄啃啃,有一碗黄黄的鸡油糊在上面的鸡汤。

虽然清淡,可吃得爽快,没能剩下多少来,几次下来,两个小丫头的脸都苦哈哈的,静婉便也故意在吃前分出点来,专门留给两个丫头解馋。

说也可怜,这两个小丫头比她还小两岁,听说前几年父母从南边逃荒而来,将这两个饿得面黄肌瘦的小丫头卖进高家,换得两碗米来。

连名字也没有的小丫头,只大丫二丫的让人随意唤着。

别看都是奴仆,可其中也分个高低贵贱,像这样父母俱不要的,在府中孤苦无依,又长得普通,毫无可取之处,算是最低等的了。

静婉曾听她二人躲着哭泣,互相安慰,说要再等等,爹娘迟早会来府中赎她二人出来。

那时她心里一酸,不忍听下去,赶紧回到屋子待着。

西北战乱时,也有很多这么大的孩子早早失了父母,那时静婉还小,可却能感受到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的恐惧害怕,还有那份无望。

世间最爱他们的人都已不在,还有谁会爱他们呢?

静婉觉得很无力,她能做的,也只是分出自己的一口饼来。

她同每一个西北人一样,希望能有神仙来救救这战火纷起的大地,后来西北战乱终于平定,那段记忆也就慢慢模糊了。

这日,她专门把这两个小丫头喊来,说是大丫二丫的喊着实在随意,要给她们个好名字。

两个小丫头当然开心,满目期待看着静婉。

静婉自己不识字,取不出什么诗情画意,寓意深刻的好名字来,幸好做过捞玉的老本行,便唤姐姐为青玉,妹妹为墨玉。

两个丫头没有见过什么青玉墨玉,更不知道静婉嘴里说的上等和田玉是什么,只是听到上等二字,又带着个玉字,当然高兴了,乐呵呵叫着对方的名字。

虽然也是见钱眼开的小娃,但这取名之恩二人都记在心里,做起事来也比以前勤快许多。

静婉待在院子里也闲不下来,偶尔与姐妹二人一同洗衣服,三人坐在一处说说笑笑,越发叫沈妈妈看不过眼,几日不来这小偏院。

即便找活给自己做,静婉也觉得时光难熬,在西北捞玉辛苦危险,雕玉而损耗心神,却不觉得虚度光阴,日日都有做的,如今她来高家才有两月,便觉得心虚极了。

当初拜老师傅才学了两年的雕玉手艺,还没入门呢,现下都要荒废了。

思来想去,静婉终于去找了高蕴,说在府中无事可做,想要高蕴给她买几块普通的玉石料子来,让她在家练练手。

入府以来,高蕴因王氏原因一直避着静婉,不敢亲近这个女儿,可也不是个无情的,见静婉性子文静,又是第一次提出要求,当然应下。

只是一个姑娘家学雕玉这手艺实在说不出口,手艺人身份低贱,如何能学那玩意。

可若是直接拒绝了,难免叫这姑娘难过,想了想,他道:“你可想读书?大魏民风开放,女子也可以读书

认字的。”

静婉睁大眼睛看他,当然愿意了!

在西北,教她雕玉的那老师傅就曾叫她去学认字,说会认字后就可以看书,有很多书就记载了雕玉的法子。

她去找舅舅,说想要读书,舅舅一口回绝了,说小女儿家长大嫁人就是,读什么书!

这事也就作罢!没想到来了高家,竟能得到这机会。

见她愿意,高蕴当然高兴,便找了王氏,告诉她静婉也要同高潜,高芸一同读书。

高家请了先生入府教国公夫人的一双儿女和高蕴这一房的孩子念书,再加上一个静婉也没什么。

王氏虽不高兴,可到底想到乳母的话,还是松了口。

这也算和缓了些夫妻关系,当晚高蕴就进了王氏房中。

高家小孩读书的地方叫明远斋,这里曾是卢昶读书的地方,一年前他专心科举才搬了出去。

曾经教授卢昶念书的葛先生因授课得宜便一直留住在府中,继续教这几个高家孩子。

今日多了一个静婉,他也是略略抬起干瘪的眼皮,指了个位置叫她坐下。

高家小孩三四岁便开始启蒙了,如今早就捧着书顺溜地一遍遍念着,就是再贪玩的高芸也能说出个之乎者也来。

静婉不一样,她是真大字不识,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唯一识得的就是一个玉字。

这位西席将《三字经》《千字文》等课本放到她桌上,便坐回自己位置读书去了,剩下那三个高家孩子只低头练字,一个字写了几十遍都未完。

她迷茫地拿着书本翻了翻,一个字不认识,焦急地朝葛先生看时,见前头的高泊君朝她挤眉弄眼,头还一撇一撇的,他一番示意,静婉终于明白来,抬着书本小心翼翼站于葛先生面前。

“一个字都不认得?”胡子花白的老先生有些不耐问道。

静婉惭愧地嗯了一声。

葛先生手里的书本都未曾放下,只叫泊君几个顺着念给静婉听。

泊君当然高兴,他的字已写得极好,无需再像高芸几个反复练写。

再来,这位葛先生近来教书懈怠,可因有些难言之隐,国公夫人虽知道儿子学业被耽搁,却不好给他另找西席,只能下学后在自己院子里再多看书,再去城角向表哥请教。

他待得不耐烦,如今教一教这位小堂妹也好。

静婉坐在他旁边,听着泊君一字一字念着三字经,他念一遍,静婉就跟着念一遍。

泊君是个好先生,不仅教她念书,还专门把字拿出来,一个个讲解意思。

话语直白,静婉听得很清楚。

高芸看二人心无旁骛的样子,气得把毛笔扔在地上,骂道:“吵死了,还让不让人好好写字的!”

年岁渐长,她性子里彪悍的一面越发明显,高家几个孩子早已见识过她的脾气,一直低头练字的高诗君厌恶地在暗地里使了个白眼,而胖乎乎的高潜原本打着瞌睡,被妹妹吓得惊醒过来。

泊君拿起书来,拉着静婉的袖子就扯着人走:“我们出去!”

静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他拉出书斋,带到了回廊处。

见静婉惴惴不安的样子,泊君安慰她道:“高芸就是这个脾气,你莫理她,跟着我读书就好。”

说完,他就捧着自己那本《三字经》,继续念了起来。

他这样负责,静婉都不好意思分神,也捧起手里的书跟着念起来。

所以卢昶回来拿书时,便看见悠长的回廊之下,玉叶清池旁边,一对青梅竹马两两相对,捧着书本念书的场景。

竹马看一眼书,又看一眼对面的青梅,眼神认真。

青梅没有这么大胆地敢看回去,只是偶尔害羞地看上一眼,再低头看书。

卢昶慢慢走过去,是正对着他的高泊君先看到了,高声与他打招呼。

一声表哥出口,静婉也转头看去,就见卢昶手里拿着两卷书,一手别在后,漫步走来。

他今日着一身浅青绿竹纹衣袍,比往日多了些隐士风流。

静婉朝他微微点头,便转过身装作看书。

卢昶站在二人面前,笑着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

表哥虽然没说话,可泊君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当即主动交代:“葛先生让我教静婉识字,我正教她读三字经呢!”

别看这位表哥看起来儒雅温柔,可家中几个同辈最怕的就是他,自小到大,但凡这位表哥稍稍放下些嘴角,就要把几个弟弟妹妹吓得不敢出声,连高芸那凶悍的脾气在卢表哥面前都要消失得无影无踪。

卢昶听了,却笑道:“静婉?”

瞧瞧,前两天还堂妹堂妹的喊着,今日就改口叫静婉了。

高泊君没听出他喊这名字时语气,只以为卢表哥是在叫堂妹呢!

静婉还是第一次听到表哥喊她名字,紧张地点点头,可依旧低头捧书,一头柔软的青丝懒懒披着,只能叫来人见到秀美的侧脸。

卢昶看出她似是有些怕自己,只轻轻笑笑,便离开了。

泊君见他走了,似也慢慢呼气,见静婉看来,他笑:“别看表哥斯文,可好歹生于武将世家,身上总感觉带些杀气。”

静婉极为赞同,这位表哥从文真是可惜了,这凌厉之气该配上沙场当个将军才是!

一时间,她竟想象着卢昶穿上铠甲,提银枪上阵杀敌的画面,泊君喊了她几声,才把人的魂喊来。

有泊君这样一位良师,静婉学得很认真,到了晚间,还要点着灯把白日学的功课温习一遍。

可来明远斋第三日,那葛师傅不知得了什么重疾,身子沉得起不来,便向国公府告假十日。

趁着这个机会,国公夫人又从外面请来师傅教授泊君。

她对这个嫡子极为看重,即便只用等着到十七便继承爵位,她依旧希望儿子能科举中第,做个手握实权的朝廷大员,而不是继承一个日渐西山的国公府,坐吃山空。

所以泊君只当了静婉的三日师傅便抱歉离开了,静婉不是不失落,诗君和高芸总有借口回拒她的请教。

那日,正捧着书在长廊下发呆时,一道声音响起:“想些什么,我都看了你半天了。”

她一惊,抬头看去,见卢昶长身玉立,低头看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