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昶是三天后到高家的,正好距他上任的日子还有两日,全家人总算松了口气,第二日晚,由国公夫人主持,大厅里聚满了高家人,一起为卢昶接风洗尘。
他又恢复往日温润儒雅的样子,穿着青衣大袍,举起酒杯向众人道谢。
老夫人三年未见外孙,现下见他跪在自己面前,忍不住用手绢擦拭干净泪水,连连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卢昶举着酒杯来到一干弟弟妹妹身边敬酒,诗君眼圈红红的,忍不住多看几眼卢昶,泊君重重抱住他,有许多话想和他说,卢昶懂他的意思,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
静婉懂事地举起酒杯,道:“祝表哥前途似锦,青云直上。”说完,先一干而尽。
卢昶不说话,看她喝完酒,才微笑道:“多谢表妹。”
在这场宴席上,他对自己的笑容和对其他人的没什么两样,静婉松了一口气,却不解心中为何有一抹淡淡的失落感。
高芸怕这个表兄,他来敬酒她不敢不喝,憨厚的高潜乐呵呵地抬起酒杯庆祝表哥回家,也算有些真心在。
这也算是高家人最和睦的一夜了。
自那日后,静婉未在家中遇见卢昶,他日日有公务在忙,有时到深夜才能回来。
偶尔白天遇到,也只是互相笑笑,连寒暄一两句的时间也没有就互相错身离开。
这样最好,他们也应该像天底下最普通的表兄妹一样相处,她没有再多想些什么,生辰那天,秦子游约她去骑马,静婉欣然答应。
前些日子出去得太频繁,虽没人指着她脑袋责问,可总有不妥,隔了好些日子了,现在出去也不会引人生疑。
东桥夜市之下,仍有那个少年,无论白日黑夜,他都在。
城里人多,他们出了城才下的马车,往城外西边去,有马奴牵着两匹马等候。
都是两匹高昂雄俊的黑马,毛色鲜亮,精气神十足,秦子游牵了过来,把一匹马的缰绳交给了她。
“你会骑马,我想着可不能送匹小马来糊弄你,便选了它,你看看,可喜欢?”
静婉没有立即回他的话,只忍不住伸手摸着那马儿,围着它看了一圈,才欣喜道:“你说这是送我的?”
秦子游拍拍马儿,也笑道:“当然,是生辰礼!”
“快,上去试试。”
静婉有好多年没有骑马了,却是一点儿也没忘那些技巧,原本秦子游还想扶着,没想到她踩着镫踏,一跃身就上去了。
动作流利顺畅,倒显得自己的帮助有些多余,秦子游笑笑,也上了另一匹马。
她和这马儿还不太熟悉,不敢跑起来,只牵着缰绳慢慢走,这马儿性情温顺,极听从主人的每个指令,一定是好好训练过的。
先时还慢慢骑着,后来到了宽阔无人的林道,她才放了胆子,由马儿带着她小跑起来,最后越跑越快,一条林道上只听得到马蹄声。
她回首,大声笑着说:“愣着干什么,快来!”
秦子游多见她温婉和善的一面,难得见她如此洒落,不由被其感染,策马扬鞭追了上去。
她像是不会累一样,跑完了还不肯从马上下来,秦子游坐在一旁的小坡上喝水,看着她在平地上训练马儿,那动作,一看就知道不是外行。
他好奇,问是谁教她驯马的。
静婉好笑地看着他,说:“马场里的师傅教的,不过他也没有专门教我们,只是我和阿支祺看多了,慢慢也就学会了。”
阿支祺这个名字不是秦子游第一次听到,他是静婉在西北的好友,是人们常说的竹马,是她以后回西北了,一定要见的人。
她曾经的人生里,这个人在她心中有很重的分量。
秦子游知道自己在吃醋,遗憾自己现在才认识她,可转念一想,便是再重要的人,现在陪在她身边的还是他,往后的人生,也会是他陪着。
时光消逝,而爱意永增。
他看到静婉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贝齿,只因她在马上笑得美而不自知。
只有快乐,才会这样丝毫不顾忌世人口中的仪态举止,而他只希望她快乐。
静婉察觉到他的目光,拉着缰绳让马儿慢慢安静下来,秦子游走来,伸出手要扶她下来,这次静婉没有拒绝,由秦子游搂着她的腰,把她从马上抱下来。
没了主人在,马儿得了自由,慢慢走到一边去吃草。
秦子游一直没松手,两只手都搂着她的腰,他慢慢低下头来,见她没有拒绝,没有厌恶,一点点试探着,静婉知道会发生什么,她有些紧张,两手紧紧抓着他的衣服。
天气冷,连唇也有些微凉,她慢慢闭上眼睛,放松下来,只跟着秦子游的动作来。
没想到他是个生疏的,两个人的牙齿像在打架一样磕碰着,一不小心,竟还咬了静婉的唇,腥味一下就出来了,他本投入在彼此的爱意中,尝到血腥味,忙停下来,要静婉张开嘴给他看看:“快,是不是被我咬到了?”
旖旎暧昧的气氛一下被打破,一看,果然破了一个小口子。
静婉忍不住扑哧一笑,到最后,只是扯着他的衣袖,越笑越大声。
秦子游气恼:“不准笑。”却没法止住她的乐意,听着山坡里她的声音,才觉得,原来这个世界也是属于自己的。
那夜,静婉坐在铜镜前,她轻轻拉开下唇,那里有一个小小的口子,今天吃饭时还被辣子辣到。
她就对着那个铜镜,忍不住傻笑着,连冬霞进来也没有发现。
“姑娘怎么这么高兴?”冬霞问。
静婉忙收敛了些笑意,摇摇头道:“没什么。”殊不知,白日里的发生的事都落入冬霞眼中。
她的任务就是保护静婉安全,其余的事都不管,可有些事不想看也没办法,也只看了这么一眼,冬霞就知道自己主子是没有什么机会了,她没有把白日的事告诉卢昶,有什么好说的,她既选择了别人,那除了安全以外的事他也没什么资格再知道了。
辜月初六是个好日子,本阴霾了一个月的天气,突然老天照拂,阳露云消,连身上厚重的衣服都可以脱下一两件来,换些轻便的秋装。
趁着这个时间,国公夫人带着一双儿女同去大佛寺,来年开春泊君就要参加科考了,诗君的亲事也是她挂在心上的大事情,她要去寺里拜拜佛祖,求个大吉。
自己一人去也不行,还要问问王氏可要同行,免得让其以为自己疏远了妯娌。
正好,因前段时日天气太冷,王氏一直没有出门,现下大嫂邀约,当然也要出去走走,便带着高芸一同前去。
高家孩子都去,自然不能落下静婉,她没去过大佛寺,也很想去看看,只是木匠店里还放着新制的砣机,今天就要取来的。
冬霞看她为难,道:“我替姑娘拿去,等把砣机搬来家里,我再去大佛寺找姑娘。”
静婉多谢了她,又让院中的两个小厮到时一同和冬霞去,免得她一人搬着太累。
平都大佛寺有“天下第一寺”的美称,隐于千循山山麓之间,以祈福最灵而著称。
寺庙矗立山中五十多年,历代帝王主持修建,前后修筑时间有二十年之久,动用千数工匠,规模宏伟,建筑华美,僧众达三千余人。
其中有大佛一尊,还有五百金身罗汉,天下名僧,皆云集于此,更有文人墨客集会,写下流传千古的佳作。
到寺庙的山路还刻意种了樱花,每至早春,游人如织,盛极一时。
静婉早听得大佛寺名声,今日第一次去,还有些激动,连高芸嫌弃她没见过世面的眼神她都没注意。
只是马车才出了城门就停了下来,她抬头,有些疑惑,高芸先撩开帘子,一看,马车两边多了好些乞丐。
也不能说是乞丐,平都乞丐尚且有个破碗,衣服也能蔽体,可面前这些人,污垢糊脸,连是男是女也分不清楚,只捧着手找他们要吃的,听他们说话,是外地口音。
三五十个人围着马车,连乞讨的声音都虚弱无力,应该是好几天没有吃饭了。
高芸嫌弃地拉上帘子,嘟囔着臭死了,臭死了!
静婉奇怪:“怎么有这么多乞丐?”明明前段日子出城还没见。
今日不只有高家一家出城,还有好几家权贵人家也要走同一条到大佛寺祈福,这群人堵住了去路,不多时,就有官府的人过来大声呵斥。
静婉顺着窗子缝隙看去,官府持刀,轰赶众人,有不愿意走的就一脚踹到地上,拖着前行。
还有小孩子,扑在大人身上,连哭声都如初生的猫儿。
不过一会儿,这些人通通被抓走了,原本吵闹的道路此刻恢复了往日平静。
去拜佛的激动心情一下子就消散了,她垂肩发呆,顿感无力,可也只是无力,又能做些什么呢?
到了大佛寺,才知她们来的算是晚了,寺里人来人往,香火味还在主道上就闻得分明,解签的,上香的,拜佛的,哪处不是人挤人,众人赶紧排着队,欲在佛前祈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生辰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