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末晞传 > 第35章 市长的真心话游戏

末晞传 第35章 市长的真心话游戏

作者:苏末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3:01:39 来源:文学城

午后的巴子咖啡,阳光透过玻璃,在桌面投下菱形的光斑。我和苏末晞对坐着,我搅动着杯中的拿铁,看似随意地将话题引向了童年。

“末晞,还记得小学时候的事吗?”我抬起眼,观察着她的反应。

她捧着温热的茶杯,眼神有一瞬间的恍惚,像是沉入了某个布满灰尘的角落。“怎么突然问这个?”

“只是好奇。比如……有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人,或者现在看来有点奇怪的事?”

她沉默了片刻,指尖轻轻划过杯沿。“你这么一说……倒真有一个。一个叫王艺林的男生。”

我点点头,示意她继续。ENTP的本能让我对这类人际模式的早期样本充满兴趣。

“有段时间,我们常在□□上聊天,一起玩些简单的网游。”她语速平缓,像在叙述一件与己无关的旧事。“后来有一天,他发给我一个链接,说是那种‘朋友间的真心话大考验’。他还特意强调,是他同学发给他的,他觉得好玩,就转给我了。他说,‘是朋友就要认真写哦’。”

我几乎能立刻在脑中构建出那个场景:屏幕上跳出的花哨链接,以及那句看似天真无邪,实则蕴含了微妙压力的话语。

“里面都是些什么问题?”我问,心里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很多,非常详细。”苏末晞的嘴角牵起一丝微凉的弧度,“爸爸的名字、妈妈的名字、他们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生日、小学在哪儿读的、幼儿园在哪儿、喜欢的人、讨厌的人、印象深刻的老师是谁……”

她报出的每一项,都像是一份早期的人格与家庭数据档案。那个年纪的孩子,或许只是懵懂地觉得这是在交换秘密,是友谊的证明。但在如今的我听来,这简直像一次笨拙却有效的“社会工程学”信息采集。

“你写了吗?”我问。

“写了。”她的回答很平静,听不出后悔,更像是一种冷静的事后分析,“那时候觉得,既然是‘朋友’的要求,而且他看起来那么‘真诚’……现在想想,那份‘资料’详细得足以让一个有心人勾勒出我大部分的生活轨迹。”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我,眼神清澈而直接,如同她后来一贯的风格:“陈川,你说,他为什么要收集这些呢?仅仅是小孩子的无聊游戏吗?”

我没有立刻回答。黄万千的影子,李锡睿的影子,甚至那个散布庭谣言的“奶妈”的影子,在这一刻仿佛与那个名叫王艺林的小学男生重叠了一瞬。人性的试探与边界侵犯,或许从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而苏末晞,这个后来信奉“改变自己”哲学的女孩,她的早期信任,是否也曾这样被轻易地、系统性地采集过?

在女主升入小学的前两年,也就是2005年:

杨静被幼儿园辞退的那天,没有哭闹,也没有辩解。

她只是缓缓走进那间熟悉的中班教室,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来,给每个小桌椅都镀上了一层金色。墙上贴着孩子们的名字表,用可爱的卡通字体标注着每个座位的主人。

她的目光死死锁定了其中一个名字——苏末晞。

她伸出右手食指,指甲修剪得整齐却透着一种刻板的锋利,用力点在那个名字上。不是轻触,而是几乎要将纸张戳破的力度,仿佛要通过指尖,将这个名字烙进自己的视网膜,刻进自己的骨髓里。

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她维持这个姿势足足十几秒,教室里安静得只剩下她粗重的呼吸声。那一刻,什么教师的身份、成年人的体面,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一种被戳破伪装后的、最原始的怨毒。明明是她肆意挥霍着权力的快感,虐待儿童,但任何一点反抗的火星,在她看来,都是不可饶恕的挑衅。谁指出她的恶,谁就成了她不共戴天的仇人。

从那天起,苏末晞,这个才上幼儿园的孩子,就成了杨静“名单”上的头号人物。

随之而来的,是阴魂不散的“打听”。她会利用自己残存的社会关系,拐弯抹角地去问:

“那个苏末晞,现在在哪个小学啊?”

“她爸妈是做什么的?还挺横?”

她开始在某个固定的、同样对社会心怀怨怼的圈子里散播关于苏末晞家庭的谣言,试图拉拢和构建一个针对这个孩子的无形包围网。

更可笑又可怕的是,她开始在外面吹嘘自己的“背景”。她绝不会直接说自己认识最高领导人,那太假。她的说辞更狡猾,更符合她那种底层权力崇拜者的想象:

“哼,刘晓明刘市长知道吧?跟我家熟得很!人家可是跟最高领导人一桌吃过饭、握过手的!”

通过这种曲折的“关系攀附”,她仿佛自己也间接触碰到了权力的顶端,并从中汲取着虚妄的勇气和威胁他人的资本。

于是,在某些麻将馆烟雾缭绕的角落,或者菜市场斤斤计较的间隙,她会对着那些愿意听或者不得不听的人放下狠话:

“苏家那个小贱种,敢举报我?等着瞧,我迟早有办法弄死她。”

这话通过几道口耳相传,最终也会变味地传到苏末晞母亲的耳朵里。它像一根细小的毒刺,扎在生活并不富裕的苏家心里,提醒着他们,即便赢得了表面上的公正,却招惹上了一条隐藏在暗处、呲着毒牙的蛇。

这一幕,被当时另一个因家长晚接而留在幼儿园的老师目睹了。许多年后,这位老师在一次闲聊中,向已然长大的苏末晞描述了那个下午,杨静用手指死死戳着名字表时,眼中那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混合着仇恨与毁灭欲的光芒。

苏末晞听完,只是平静地对我说:“陈川,你看,有些人作恶,不是因为能得到多少好处,而是因为他们无法忍受那个‘弱小’的自己被挑战。他们的恶,是维护他们那可怜自尊心的唯一方式。”

我看着她,知道那个被手指戳穿的名字,早已在她心里长成了一层坚硬的、洞察人性的茧。

她顿了顿,眼神里掠过一丝更复杂的东西。“后来,很久以后,我才通过一些渠道偶然得知,王艺林当时接近我,或许是受人指使。指使他的人,与当时市里某个……风头正劲的人物有关联。”

苏末晞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像是在审视那条通往模糊童年的、布满数据陷阱的来路。

我看着她侧脸的轮廓,知道是时候将那个缺失的关键拼图递给她了。

“不是游戏,也不是普通的‘信息采集’。”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让她转回头来。“王艺林的背后,确实有何海涛的影子。但何海涛当时,也不过是替人办事。”

她眼神微动,示意我说下去。

“指使何海涛的,是当时一位与刘晓明关系密切的副市长。而驱动那位副市长的,是一个更具体、也更……私人的请求。”我顿了顿,清晰地吐出那个名字:“是杨静。”

苏末晞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那个在幼儿园用手指将她名字几乎戳穿的女人。

“杨静被辞退后,她强烈的恨意需要一个出口。她想要的不是让你受点小惩罚,而是……用她的话说,让她吃屎。”我用了杨静自己的词,这个词背后的恶毒,让咖啡馆温暖的空气都冷了几分。“但她自己没这个能力,于是她动用了自己唯一能攀附上的关系——不断吹嘘的、与刘晓明那条线的关系。”

“所以,就有了王艺林,有了那份‘真心话大考验’?”苏末晞的声音依旧平静,但指尖在杯沿上停顿了。

“对。他们不在乎你到底是不是‘坏’人,也不在乎杨静是不是真的受了委屈。他们在乎的是,杨静是‘自己人’。”我看着她的眼睛,说出那个冰冷的逻辑,“在这个圈子里,是非对错是次要的,‘自己人’这个身份才是唯一的通行证。谁都有可能是坏人,但只有‘自己人’不会出卖‘自己人’。如果他们内部因为利益做出了什么取舍,在外人看来是‘坏事’,那这个‘坏事’也必须被维护。反之,如果一个‘外人’,哪怕他是在做雷锋一样的好事,只要他碍了‘自己人’的眼,挑战了‘自己人’的权威,那他就…”

我轻轻搅动着凉掉的拿铁:“你小时候那次‘多管闲事’的举报,在杨静和她依附的那个小圈子里,就是这样的性质。他们不认为你是在维护正义,只觉得你是一个需要被清除的、不稳定的因素。雷锋为什么三十岁就死了?也许……只是因为人太好,好到让某些‘自己人’觉得碍事和不安了。”

苏末晞沉默了良久,最终,嘴角浮现出一丝极淡的、近乎虚无的笑意。

“所以,从来都不是因为我做错了什么,对吗?”她问,更像是在确认一个早已猜到的答案。

“不,”我摇摇头,“恰恰是因为你做对了。在一个习惯用‘自己人’逻辑运行的系统里,做对事,本身就可能是一种原罪。”

窗外的阳光移动,菱形光斑从桌面爬到了墙壁上。我们坐在那里,仿佛在凭吊那个很多年前,因为做对了一道是非题,而早早被纳入一张无形黑名单的小女孩。

那个午后,巴子咖啡的香气里,终于弥漫开童年谜题最后,也是最残酷的真相。

她没有点明那个“人物”的姓名,但我们都心照不宣。那是一个如今已落马、名字常见于反腐通报的角色。而指使王艺林的人,据说是那位落马者曾经的得力干将,一个名叫何海涛的人。

“他们那个圈子,盘根错节。”苏末晞的声音很低,仿佛怕惊扰了什么,“有些人,比如最近被带走的周金明,已经付出了代价。而另一些更警觉的,比如前市长于华阳,据说在风声收紧前,就已经活动调任,去了一个叫万年的地方,看似是平调,实则是为自己寻了一个暂时的避风港。”

“谁知道呢。”我最终只是笑了笑,喝了一口咖啡,“也许只是游戏。也许……我们很早就活在了别人的问卷里。”

苏末晞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窗外,像是在审视那条通往模糊童年的、布满数据陷阱的来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