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理性之绘 > 第2章 煎水作冰

理性之绘 第2章 煎水作冰

作者:弦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3 16:59:14 来源:文学城

“江屿,明天美术系有一个色彩与情绪研究的画展,你去看完做个研究报告交给我。”

江屿站在美术系楼下的展厅,肩负导师的任务而来,看哪一幅画都觉得上面浮现了两千字的论文。

他拿平板一边拍照一边在备忘录里备注:画面采用大片的蓝色时,在静谧中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忧郁感。色块交错表达创作者的冲突意向。

一切艺术表达都被江屿妥帖地拆解,直到他在最后一幅作品前停下。

被黑色占满的画面中心抹了一片极亮的橙色,从中间至边缘由深至浅逐渐过渡成透白色,消失在黑色的底色中,像是喷薄而出的光。

画作右下角的标签写着:《呼吸》|作者:沈柯。

导师曾经说过,情绪是一种感染,表达方式经过艺术加工后或许能够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江屿承认自己被这幅画吸引了。

“你记的这么全,是要写论文还是要破案啊?”

背后传来一个轻快的声音,语气里带了点善意的揶揄。

江屿回头看去,一个穿着浅灰衬衫、袖口染了点颜料的青年正站在身后,笑得明亮又好看。

“做研究报告。”江屿礼貌回应。

“心理学的啊。”青年挑了挑眉,随着他的视线低头,似乎才意识到袖口的颜料,漫不经心地挽起袖子,“画比人好懂吧?”

江屿颇有专业素养地说:“画能够反映创作者的内心。”

“那你能直接看出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青年语气新奇,完全像是把心理学当成了玄学。

江屿看着他,那双眼很亮,只是淡淡的黑眼圈实在抢镜:“你没睡够。”

沈柯笑出了声,揉着后颈看向江屿面前的画:“为了这幅画熬了两个大夜呢。嗯…还有别的吗?”

江屿推了推眼镜,对这过分开朗的艺术家作出点评:“你没吃早餐。”

沈柯愣了一下,随即更大声地笑起来:“好吧,不愧是心理学的观察力,我信了。”

他把颜料盒放到地上,语气依然轻快:“我去买咖啡,你喝吗?算是谢谢你告诉我我没睡够这件事。”

江屿有些犹豫。

他并不擅长应付这种突如其来的邀请,更何况沈柯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真是一个过分自来熟的家伙。

但沈柯没等他回答,已经自顾自地转身走向画展旁边的咖啡吧:“拿铁怎么样?”

江屿看着他手肘处衣服上不同颜料印出的浅浅色块,慢半拍地开口:“江屿。”

沈柯停下脚步回头,语气活泼:“喝什么,江屿?”

“冰美式。”

沈柯拎着两杯咖啡回来时,江屿还站在他的画前,低头在平板上整理资料。

沈柯把黑咖递到他旁边:“给你。”

江屿道了谢,接过咖啡。

“你每次看画都这么认真吗?”

“我不太浏览艺术相关,这次只是因为要写报告。”江屿低头啜了一口咖啡,冰凉的苦味散开,他不自觉地放轻了语气,“但艺术作品确实在很多时候都能解释创作者的思维和行为。”

沈柯“哦”了一声,笑得有点玩味:“那要是我现在告诉你,我画它的时候只在中间上色,是因为橙色颜料刚好只有这么点了,你会不会整份报告都白写啊?”

江屿看向他,沈柯有一种自己正被检测仪扫描的错觉。

“不会。因为你现在在说谎。”

江屿的虹膜颜色偏浅,即使隔着镜片也能看出那抹浅棕。离左眼镜片上缘不远处有一粒小痣,落在眉眼中间,像横在眉峰与眼波间轻巧的一座岛。

沈柯愣住,感觉自己心跳漏了一拍,随即掩饰般曲起指节蹭了蹭鼻尖:“哎——观察力这么强。”

他凑近展板,看向那片橙色的亮光:“一开始我本来想画点别的交差的,那幅作品都快画完了,看见旁边放着一盒橙色颜料,我突然就有了这个想法,熬夜试了好几稿呢。暖色果然比白色更有冲击力吧?”

江屿没有出声,只是安静地看着那一抹橙色。

那种“情绪的感染”的确并不只是理论,落笔者是沈柯,而被传递者是自己。

沈柯说:“所以,结合我刚才交代的信息来看,你对我和我的画的研究也算完整了吧?我可是给你透题了哦。”

江屿想了想:“暂时不算。”

“那得怎样才算?”

“等我完全理解你这幅画的情绪。”

沈柯挑眉:“那你可要多花点时间在我身上了。”

江屿偏头看了他一眼,垂眼抿了口咖啡,对这句语意暧昧的话不置可否。

沈柯觉得江屿的眼睫或许是那只著名蝴蝶的翅膀,扇动的时刻就在他心上倏忽带起一小片飓风。

两人沉默地并排站着,间或有参观的学生从他们身边经过,脚步声和交流声夹杂着在空旷的展厅回荡。江屿偶尔折返回去,再次研究前面的作品,沈柯也就默默地跟着。

片刻,沈柯忽然凑近了几分,压低声音道:“你们学这个的是不是都要先观察,再判断?”

“这是基本步骤。”

“那你刚刚说我缺觉的时候观察了我多久?”

江屿转头,目光淡淡地落在他脸上,停了片刻才说:“八秒。”

沈柯也不管他是不是胡诌:“那结论呢?”

“暂时还在修正。”

这话听上去一本正经,却让沈柯莫名觉得有点好玩。他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个拎着扳手、严谨地进行敲打工作的q版江屿。他发现自己竟然有些期待那个江屿“修正后”的版本。

“那我可以多给你点观察样本。”沈柯说。

光线从半开放的门厅斜射进来,打在他的侧脸上,眼尾那一点浅浅的弧度被照亮。

他是个上扬眼呢。

江屿察觉自己的目光多停留了一瞬,随即不动声色地移开。

沈柯好奇宝宝一样,又问:“你们研究颜色的时候,也研究人吗?”

“颜色影响情绪,情绪决定行为。”

“那我算被颜色影响了吗?不管是画它的动机还是画它的时候,”沈柯盯着自己的作品,“我画它那天本来挺平静的,但最后一笔结束,看见成品的时候,心跳突然就乱了。”

江屿微微一怔,他第一次听到有人当面如此坦白地描述对艺术作品产生“心跳”这种生理反应。

他想了一下,解释道:“也许那一刻,你的潜意识在表达渴望。”

沈柯偏过头:“渴望什么?”

江屿看着那一抹橙色:“渴望被理解、渴望被看见,又或许只是渴望。有这样的冲动就已经很值得探讨了,至于具体的情感导向,总会浮出水面的。”

沈柯喉结微微滚动,似乎在思考,又像在消化某种突然袭来的情绪。

“能看透别人,真危险。”他低声说,字音落在江屿耳朵里有些模糊。

江屿像是没听清,并没有接话。

资料整理得差不多了,江屿补拍了几张作品照片,把平板收进包里向外走。

他还来不及道别,沈柯就非常理所当然地跟上了他的步伐,一手拎着还没喝完的冰美式,另一只手还不忘拎着颜料盒,步调随意得像是在饭后散步。

“你不是刚过来吗?怎么就跟着我走了。”

沈柯无所谓地耸了耸肩,冲江屿一笑:“搞艺术就是追灵感啊,我的缪斯刚刚告诉我,现在还是到处走走比较好。”

江屿不太了解艺术生平时的习惯和学习内容,但沈柯这幅样子似乎有点太自由了,他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你平时都研究这种题目吗?”沈柯偏过头,眼神在江屿脸上打量着,“情绪啊颜色什么的,还有人类行为,听起来像是在大拆活人。”

江屿的回答依然带有一点理科生的精准:“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拆解,是理解。”

“只要研究过就一定能理解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主要是靠共情呢。”

江屿说:“没有谁能真正共情谁,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明白底层逻辑,更高效的解决情绪问题。一直用共情来处理的话,自己总有一天也会承受不住吧。”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展厅,外头的空气混着青草的味道,广场上有学生在搬画架,也有麻雀落在美术系的雕塑上,无所事事地叽叽喳喳两声,再成群结队地飞走。

他们默契地没再开口。

艺术学院的路边种了不少银杏,沈柯偶尔踢起地上金黄的树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江屿与他并排,始终安静地走着,还在思考刚才的资料。

那一瞬间,沈柯忽然有点想知道,这个看起来冷淡得几乎没有温度的人,脑子里究竟装着怎样的世界。

走到路口时,沈柯停下脚步,背对阳光,微微眯起眼。

“江屿,”沈柯叫他,语气轻巧又郑重,“下次见面,你要是还想研究我的话,记得提前通知我。”

江屿抬眼:“为什么?”

沈柯说:“好让我做点心理准备。”

“准备什么?”

沈柯低低一笑,语气几近柔和地:“准备被你看穿啊。”

江屿看着他,不知为何,脑海里忽然又浮现出那幅画——

黑色的背景中央,一抹橙色的亮光。

他冲沈柯点点头算是告别,然后转身向宿舍的方向走去。

沈柯目送着江屿的背影,喝了一口手里的咖啡。他不习惯喝黑咖,总嫌人家苦得发涩,以前起码要兑果汁才肯喝。

他低头看着那杯冰美式,心里忽然冒出一个近乎轻浮的念头:

如果能一直和江屿喝同款,好像也不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