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离经年 > 第16章 剑移青丝惊鸿一瞥

离经年 第16章 剑移青丝惊鸿一瞥

作者:满日从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5 22:23:32 来源:文学城

元封六年,大旱始。旱灾历时三月,觅水难寻,万物蒙黄,饿殍遍野,燕国百姓苦不堪言。

朝野上下为此焦头烂额,然而,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出有理的对策。

时年九岁的公主,天资聪颖,善弄诗文,遍通古经,以古时之法,解苍生倒悬之厄。

帝大悦,赐公主封号:明珠。

一月后,暴雨忽至,新垦土地将毁,明珠公主再提良策,筑堤护田,以逢秋收。

灾情过后,明珠公主之名传遍大燕。

若说太子是谁,没几个人能说出口。可要问公主,就是三岁小儿都能脱口而出“陈黎公主”,再侃侃而谈她的功绩。

燕国与北临南北对望,偶有摩擦。

元封八年,北临面临宫变,帝后薨逝。燕帝把握时机扰乱边防,可惜偷鸡不成蚀把米,北临边境仍如城堡般固若金汤,燕国的领头将军却不慎中伏,死在了战歇前两日。

那位将军正是皇后的胞弟,燕国皇后为此郁郁寡欢,于两月后薨逝。

两国就此又得了几年的清静时光。

好景不长。元封十二年,相安无事了几年的临燕两国,恢复了水火不容。

彼时,在病榻缠绵半年之久的燕帝,好容易捡起青年时的雄心大志,一心统一南北,力排众议,不顾朝臣反对,执意出兵北临。

他自认眼光毒辣,北临江山分明摇摇欲坠。政变才生,幼帝初登大宝,根基不稳,旁侧又有王爷虎视眈眈,争权夺势。

吞并北临,了却他的心愿。这样他在九泉之下,才有颜面去见病逝的皇后。

一开始进展得很顺利,完全符合燕帝的规划。

直到,边关一白袍小将横空出世,一杆长枪,横扫燕国战士,反而高歌猛进,跨入南燕边界线。

消息传回燕京,正要喝汤药的燕帝整个人蜷缩起来,呕出了紫快发黑的一口血来。

三日后,白袍小将脸戴面具,后跟北临战士,在敢怒不敢言的南燕百姓注视中,大摇大摆的入驻了燕国客馆。

过了晌午,客馆出来了一个手持长枪的,玄衣墨发的少年。

他仍佩戴面具,被恭恭敬敬地请进了皇宫。

燕国皇宫之中,吐血后的燕帝直到现今还未清醒,浑浑噩噩、反反复复地咀嚼着几个字。

司徒锦是被太子请进宫的。

太子陈暮,皇后长子,明珠公主一母同胞的长兄,虽不如公主陈黎的名声传得广,可毕竟在燕帝荣登大宝时就册封了太子。

如今父皇不省人事,太子监国理所当然。

陈暮在燕帝昏迷之后,没有了父皇固执的严防死守,首先联络前线赵将军,不仅共商排兵布阵大计,更是有意亲自赴阵。几日商量下来,燕国颇有“起死回生”之势,对方却是攻势一转,提出和谈。

赵将军的信里写,对方很有诚意,北临不堪内忧外患,频起战事更是劳民伤财,不如谈妥条件再停战,对双方都有利益。

陈暮在锦瑟殿内踱步。

两国前几日还在兵戎相向,如今他为下风,虽是抱着低声下气的态度,但一想到对方坦然接受邀请,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他燕国百姓如刀子般的眼神中纵马入城,倒更是胆子大。

传闻中的白袍小将,若他不是北临人,他二人如今不是敌对关系,他还真有些佩服欣赏。

陈暮转身,一想到执意出兵的父皇,又有些头疼。

他和妹妹提出反对意见,谁知一向好说话的父皇顿时化为老顽固,吹胡子瞪眼的给他和妹妹下了禁令。他就这样困于东宫,这半个月都不得与外界互通有无。

一眨眼,事情演变成如今这个局面。虽难掩病容,但到底意气风发,一声令下挥兵北上的父皇到这个时候还睁不开眼,而大臣们日日吵个不休,让人焦头烂额,却无一人能够给个实质意见。

与此同时,明珠殿内,也不太安生。

父皇病重,到了不清醒的地步,先前被下禁令的太子掌权,同时也解了明珠殿的禁令。

陈黎看过父皇,才从侍女桑桃的口中得知近日发生的所有。

“和谈?”陈黎坐不住,“北临的人还被哥哥邀进城了?”

“太子殿下现如今正在锦瑟殿。”桑桃安抚陈黎:“公主,这只是熄平战事的手段,太子殿下还是有办法的。”

陈黎急躁起来,“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出阴招,哥哥也太急了些。”

“听说带兵的将军很是年轻,而且时常佩戴着一副面具,”桑桃不懂陈黎的想法,“而且太子殿下已经遣人请他进宫了。”

“进宫了?要见哥哥?”陈黎一提裙摆,咬牙道:“送上门来了。”

她小跑出殿,顺便捞走素日里出宫时需要的面具,掩住了半张面庞。

陈黎跑得极快,就是习过武的桑桃都追得气喘吁吁,“公主,您等等我!”

“殿下,北临的将军到了。”锦瑟殿内,内监欲言又止。

陈暮收回心绪,简短的道:“请他进来吧。”转眼见到内监的表情,疑惑起来:“你这是怎么了?有话直说。”

“这、这、”内监吞吞吐吐的,“殿下,北临的将军可带了兵器来啊!”

陈暮觉得不应该,“不得带利器入宫,你们没有告诉他吗?”

“奴才自然提了醒。”内监高呼冤枉,“但那位将军声称枪不离手,奴才们也没辙啊。”

陈暮刚要说无事,外殿忽插进一道冷然声音:“狼入虎窝,自是要枪不离手。”

陈暮顿了顿,内监哆哆嗦嗦的退至一旁。

他细细打量如今威名远扬的人,玄衣着身,银枪在手,脸上的骷髅面具盖住了五官,整个人都包裹着一股暗沉的气息。唯独他坚持留住的长枪,银光凛冽,堪称黑暗中的一抹余亮。

陈暮沉声吩咐:“都先出去吧。”

殿内余下两人时,陈暮才拿出记忆里妹妹牙尖嘴利的气势:“若我燕国皇宫是虎窝,恐不会有被犬类欺压的余地。”

听着像是自嘲,可偷梁换柱称狼为犬,着实太小心眼。

不管舒不舒服,司徒锦面具背后的表情毫无波澜,他轻笑一声,兀自摘下了骷髅面具。

双眸深邃,恰似寒星,他薄唇微抿,自如的神情仿佛见到了熟人。

事实确实如此。

“朝禾,”司徒锦紧绷的下颌得以放松,“好久不见。”

“你……佑之?”

陈暮十二岁那年,游神医借尝百草之故,召应群雄。天下少年集聚神医谷,后入神医谷不远处,游神医新办的白鹤书院识文习武。

那三个月,白鹤书院里,有两国的权贵子女,有深埋江湖的少男少女。

他们只是书院学子,不论背景,不评从前。

陈暮记得司徒锦,他二人不仅一见如故,且陈暮一五一十告知了自己身份。

当年聊得投机,从书院散去后,陈暮和司徒锦却失去了联系,他甚至从不知司徒锦隐藏的身份。

陈暮有些发懵,他得知北临四年前的一场宫变,那位白袍小将的父母亲族皆葬于变故。

竟然是司徒锦。

十二岁那年,二十几个少年天南海北齐聚一堂,他们谈天论地,不问前途。

他与司徒锦只论诗书和情谊,却没想到隔一年,他出了那样的事。

萧瑟秋风今又是,更没想到,再一次对坐,以各自真实的身份,竟是做不到从容。

陈暮感叹世事变化,但总是要抽离出当年的情景。

“竟是你……”陈暮近乎于苦笑,“我告诉你我身份的时候,从未想过,如今北临冒头的年轻小将会是你。”

“世事无常。”司徒锦显得很平静,毕竟较之蒙在鼓里的陈暮,他早早准备了起来,“在书院时,我同陈兄说的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那件事,我应该是告别父母,远离两国,独步江湖。”

他的确不是个受拘束的人,书院包容四海,立的规矩却多,那时他们总要谈笑几句司徒锦,说他是受罚最多的人。

说起来,和他妹妹的性子是真像。表面沉静,内里叛逆。

论起旧事,仿若隐在两人间的隔膜很快自我断裂。

陈暮也不再拘束,静候司徒锦的开门见山:“殿下,两国纷争不休,受苦的是两国百姓。现今我的皇上表弟也同意,如数归还南燕城池,依旧以雄真关和穆河为线,两国可以保持休战。”

这个结果,由对方说出口,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然而陈暮喜怒不形于色,毕竟接人入宫,就是为了敲定停战的条件。

果然,不用陈暮开口,司徒锦继续道:“我们只有一个条件,贵国的明珠公主和亲大临,两国联姻。”

陈暮一下绷不住表情:“明珠?!”

陈暮脸色难看:“你要我妹妹嫁到你北临?!”

他承认,近来两国纷争,全是出自他父皇之手,造成现如今的局面,说句不好听的,完全是他们咎由自取。

可这代价,怎能由他妹妹来担负?

而这和亲,两国休战保持和平,要一女子作为纽带联系,本质上,不就是想在必要时拿他妹妹做人质。

“以一人换取不必要的伤战,已是最好的结果了。”司徒锦平心静气道。

最好的结果……

陈暮断然拒绝:“我绝不会送我妹妹出去,绝不答应!”

他气得全然忘记先前忆起的同窗之谊,甚至连太子的修养都忘了个一干二净,伸手就要赶人,“卖妹妹要个平安?我就是死,死在宫里,在战场上战死,也不会做这么卑鄙的事!”

“陈暮……”司徒锦想继续劝。

陈暮已经动手了,他抄起司徒锦落在一边的长枪和面具,直往对方身上扔,边扔边赶人:“战!战便是!孤不惜任何代价,也会战到底!”

内监听到动静,模模糊糊的有“战”的字眼钻入耳中,他连忙从前廊向里探。外殿内,北临来的那位将军佩戴着面具,步姿稳健,周围并没有太子殿下的身影。

他迎上去,“将军,您此刻是要出宫吗?”同时招呼着另一个内监去内殿伺候太子殿下。

司徒锦瞟了一眼内殿的方向,踌躇片刻:“回馆驿吧。”

内监恭敬应道:“是。”

两人还未踏出宫殿门,迎面一姑娘风风火火的撞向殿内。

她着藕色罗裙,领口袖口银丝勾花,稍多显几分精致,金丝束带流苏垂落。瞧上去万分精贵,只是脸戴面具,看不清神情。

陈黎进殿,一眼看中了同样佩戴面具的男子,由哥哥身边内监领着,想来除了是桑桃提到的人,也没有其他身份了。

她压着嗓子,“你就是北临的将军?”

司徒锦不认得她,也不识她的声音。可旁边的李内监认得啊,公主就是再怎么改变声音和装束,他也不能认不出来!

李内监内心慌乱,面上却是不显:“公主,您这是要做什么呀!”

“做什么?”陈黎冷笑:“本公主今日杀个人来玩玩。”

此时,正好桑桃追了上来,她喘息个不停:“公主,您怎么不等等我……”

陈黎不语,摸上桑桃后腰,果断抽出她腰间软剑,几步上前,直冲司徒锦而去,“小贼!”

“公主——”桑桃和李内监同时大喊。

陈黎手中的软剑送至司徒锦一米远,长枪稍伸出一截,落至她手腕处,陈黎腕上一疼,软剑轻而易举被挑落。

陈黎并不会武,事实上,在这之前,她更是没碰过剑。这样的他,就是想要碰长年征战沙场的司徒锦一根手指头,都是连做梦都不敢梦的事。

见公主受了委屈,桑桃立时要上前,陈黎却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似的,“别过来!”

桑桃立马定住了。

面具下,陈黎眼中的刀子又挥向李内监。

李内监浑身一颤,眼风向内殿飘了飘。

陈黎呵笑一声。

李内监立刻败下阵来,退至桑桃边上。

公主饱读诗书,素日里温婉安静,除了他在宫外撞见过几次的笑得明媚的公主,就再没有见过她脸上多余的表情。他可从未见过这样可怕的公主。

谁知这时,司徒锦火上浇油道:“公主,请拿稳您的剑。”

陈黎气结,拿稳?她压根就没拿过!靠什么拿稳?

但她不能表现出来,就是气头上也不能在这个北临人面前低了一头,“我就是不拿稳也能杀了你。”

她去拾剑,司徒锦在头上又道:“公主是知道和亲一事,才气愤得想要杀了我,破坏两国姻盟?”

陈黎捡剑的动作一顿,“你说什么?”

她当然不会知道。毕竟,司徒锦才与陈暮商量。

陈黎要追问,司徒锦反而不说了,“公主憎恨我大临,这无可厚非,可若不是您的父皇主张征战,我大临百姓也不会饱受苦难,边境的两国百姓都是受害者。”

陈黎由着他说完,她自始至终都低着头,手握软剑,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眼见司徒锦已然放松,迈步要走。

突然,陈黎一挥软剑,攻向要擦身而过的身体。司徒锦看似不做防备,然而身子敏捷,侧身转动,就要躲过长剑。

陈黎自己向后一弹,跌在了地上。

面具“啪嗒”一声掉在地上。

司徒锦到底躲过了那似鞭子般利长的一击,但脸上的面具还是不慎被击落。

司徒锦回身,几缕碎发飘散额边,秀美的五官暴露在众人视线前,剑眉斜插入鬓,双眸明亮有神,鼻梁高挺,唇线几乎抿成一条。

这让陈黎想起,她所读一史书,书上记载一当世威赫将军,是为“器彩韶澈,风调开爽”。

他很快重新戴上了面具。

惊鸿一瞥。

司徒锦似有些懊恼,目睹闹剧的李内监不得不干涉进来,“公主,他是太子殿下的贵客,您总要看在殿下的份上,放一放您的本事。”

陈黎赏过美人,也不是一个为美人所惑的性格,还是倔脾气:“不就是武功高吗?是,靠武功我杀不了他,但只要他一日在大燕境内,本公主就不信取不了他的性命。”

这样的大放厥词,还是在本人面前放的。

司徒锦一脸无所谓,还是那句话,“公主,您的剑没拿稳。”

陈黎气得扬手,司徒锦身子向前,两指接过她的手心,“拭目以待。”

待……什么?

陈黎一怔,迟缓的想,联系前后语境,好像是待她来杀他?

这次轮到司徒锦轻笑了,这两兄妹生气的样子还真是一模一样。

他松开手,转身出了宫殿。

李内监怀揣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等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撒开腿往外追,“您、您等等,奴才送您出宫!”

这拿着一杆长枪在宫里四处游荡,指不定吓到多少人!

留下陈黎还坐在地上,哪怕桑桃上前来扶她,她还是那副呆愣的模样。

半晌,她终于想通:那厮就是看不起她!

“萧瑟秋风今又是”出自《浪淘沙·北戴河》

“器彩韶澈,风调开爽”出自《兰陵忠武王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剑移青丝惊鸿一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